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根部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腹指端缺损的方法和价值。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对24例28腹指端缺损采用由固有动静脉及神经背侧支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结果术后除1皮瓣边缘有少量坏死外,其余皮瓣均完全成活,皮瓣外形、质地及弹性均满意,无一出现瘢痕过度生长及挛缩。结论根部逆行岛状皮瓣适用于修复腹指端各种深度的软组织损伤。

  • 标签: 指损伤 外科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断肢()再植术后护理中的各种护理问题,加强心理护理,以使其配合治疗使再植手术获得成功。方法回顾分析断肢()再植我院80例,护理应从身心两方面给予系统的全面护理。结果再植成活率95%,功能恢复优良,失败4例。结论精心细致的术后护理是提高断肢()成活率的关键。

  • 标签: 断肢(指)再植 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重建感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一次性修复指端腹缺损及感觉功能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重建感觉动脉岛状皮瓣逆行旋转至腹缺损处,将残端神经与皮瓣内固有动脉背侧支吻合,修复创面;临床应用26例28。结果28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26例()皮瓣获得随诊6~12个月,手功能按TAT法评定,优良率达93.3%。结论重建感觉动脉岛状皮瓣可一次性修复腹缺损及感觉功能重建,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重建感觉 岛状皮瓣 显微神经吻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关系在护理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护士要严格遵循护理交班的道德要求以及护士日常工作的道德要求。它不仅对促进医疗卫生事业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护际关系 道德要求 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背动脉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腹中等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手指指腹缺损的患者,采用背动脉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2例皮瓣全部存活,皮瓣质地柔软,患者对手指外形及功能均满意。随访超过3月的皮瓣均血运良好,色泽及弹性与受区周围皮肤基本一致。结论采用背动脉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腹中等面积缺损,既能满足创面修复的要求,且费用及手术风险小,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易于在基层推广。

  • 标签: 指腹缺损 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中节背筋膜皮瓣修复邻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中节背筋膜皮瓣修复邻皮肤缺损8例,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全部皮瓣成活。结论采用中节背筋膜皮瓣修复邻皮肤缺损创伤性小,安全、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筋膜皮瓣 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的手术征。方法收集243例实施剖宫产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结果胎儿窘迫、疤痕子宫、头盆不称、羊水过少、胎位不正、巨大儿、妊高症、其它因素是本研究中剖宫产手术的重要临床征。结论合理选择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剖宫产 手术指征 分析
  • 简介:医生:我儿子今年5岁,出生时手脚都多了一个小指(趾)。我和丈夫及家人都很健康。想不明白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畸形。如果我们再要一个小孩子,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吗?我儿子的多症以后会遗传给他的后代吗?

  • 标签: 多指畸形 遗传 出生时 多指症 儿子 孩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相对征的剖宫产,通过有效措施,降低相对征剖宫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522例剖宫产的临床资料,对剖宫产的征进行归类统计分析,发现变化趋势。结果相对性剖宫产率逐年下降。结论加强孕期保健,提高高危妊娠的识别和管理,提高助产技术,提倡相对征的产妇阴道试产,可以降低相对征的剖宫产率。

  • 标签: 宣教 监测 阴道试产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部皮肤缺损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手部受伤不同状况选择不同方法进行外科治疗。结论拇指及手指掌、背侧的皮肤缺损,其基底部仍保留有血液循环的软组织基床,无肌腱或骨质外露,均可考虑行游离植皮术。多适用于手指背侧小量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伴有肌腱或骨质外露,不宜行游离植皮修复的创面。邻皮瓣移植术除适用于手指指端掌侧斜形或整个腹皮肤缺损,伴有骨或肌腱外露的创面外,还适用于手指中末节掌侧,或近中节掌侧的皮肤缺损,伴有骨或肌腱外露的创面修复。邻皮下组织瓣移植术适用于手指背侧中等面积的伴有肌腱、关节囊或骨质外露的皮肤缺损。

  • 标签: 指部皮肤缺损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断脂()再植患者的手术护理措施。方法心理护理、局部情况的观察与处理、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和.功能训练。结论断肢再植术恢复断离肢体血液循环后大量毒素被吸收,加上断肢时常合并有其他部位的损伤,患者术后体质虚弱,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创伤性、中毒性休克、急性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若处理不当,可造成断肢()坏死,致使再植失败。因此术后细心观察与精心护理是再植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之一。

  • 标签: 断肢再植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危重症院转运的临床护理分析。方法将在本院进行院转运的60例危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0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患者给予整体护理,观察两组危重症院转运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院转运患儿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院转运患儿护理总满意度为66.67%,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院转运患儿转运途中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院转运患儿转运途中意外事件发生率为33.33%,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儿科危重症院转运患儿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转运意外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科 危重症 院际转运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CD64数检测在血液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血液感染性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血液细菌感染性疾病58例(研究组),非细菌感染性血液病42例(对照组),同期入选体检健康者54例为健康组,分别检测并比较三组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CD64数。结果研究组的血清PCT、CRP、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CD64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T、中性粒细胞CD64是血液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特异性敏感指标,有助于临床血液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正确诊断。

  • 标签: 降钙素原 中性粒细胞CD64 血液细菌感染性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征的变化,探讨剖宫产率及征变化原因,制定相应控制对策。方法收集剖宫产病例共1680例,对剖宫产病历资料按时间段分为两组A组(2003年~2007年)和B组(2008年~2012年)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两组剖宫产率及征变化进行比较。结果A组病例平均剖宫产率为45.2%,而B组病例平均剖宫产率为6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剖宫产征中难产一直居于首位,B组中社会因素上升到第1位。结论剖宫产征已超出医学征范围,孕产妇及医生的主观因素影响分娩方式的选择。要加强孕妇产期相关知识宣教工作,严格掌握手术征,从而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剖宫产 剖宫产率 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