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乳腺肿块患者的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的敏感性为82.7%(24/29),特异性为92.7%(114/123),准确性为90.7%(138/152)。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诊断优势明显。

  • 标签: 乳腺癌 弹性成像 诊断优势
  • 简介:摘要放射诊断的出现为医学进展得到空前发展,为临床诊断提供精确的诊断依据,随着医学影像诊断的不断发展,普放诊疗仍是其中最基础、最有用的诊疗手断。

  • 标签: 普通射 诊断 X线
  • 简介:摘要阐述在医学图书馆发挥馆藏信息优势为广大读者知识服务的同时主动加强医学伦理教育,促进了医院文化及医学伦理道德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在医学图书馆的学习平台上,学习医学伦理改变认知在临床实践和医疗科研中已有较大的影响,在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伦理问题的学习研讨,建立符合医学特色的医学伦理学教育体系。在医学图书馆发挥馆藏信息优势建立医学伦理学教育体系是医学图书馆履行教育职能的最佳体现,探索出一条满足医务人员需求特点和适应医学图书馆与时俱进发展的创新之路。

  • 标签: 医学图书馆 馆藏信息优势 医学伦理学 教育体系 教育职能 信息伦理 知识服务 医院文化 医德
  • 简介:摘要目的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综合症,治疗药物包括降糖药和抗糖尿病药,作用机制各异,而二甲双胍降糖药独树一帜,本文总结其优势。结果与结论二甲双胍降糖药并非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受累与胰岛功能与细胞作用,可降低糖和血红蛋白,降低血脂,减少诱发心肌梗塞的风险,可作为肥胖和超重的2型糖尿病者的一线用药。

  • 标签: 糖尿病 二甲双胍 降糖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灌肠疗法在中风便秘护理中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2月中风后便秘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灌肠组64例和口服组64例。灌肠组采用中药大承气汤150ml肛管灌肠;内服组口服中药大承气汤(方药和治法同前),日一次,10d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灌肠组患者在排便时间、排便速度、排便形状、排便难度和便意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内服组;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0.01),临床疗效显著提高(P<0.05)灌肠组优于内服组。结论用灌肠法泻下通便,不仅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进而提高疗效,而且可以减少口服给药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风便秘护理 灌肠疗法 作用及优势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因素,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优势。方法选择确诊子宫内膜息肉的56例患者,对其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术后给予常规激素治疗,随访6个月。结果宫腔镜切除者术中顺利,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较少,术后恢复较快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宫腔镜下子宫息肉切除术疗效比普通手术好,术后恢复情况好。

  • 标签: 子宫息肉 子宫息肉的原因 宫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内膜息肉的诊断优势于腹超。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妇科就诊的120例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照组采用腹部超声检查,以病理学检查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确诊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内膜息肉是一种简便、安全、准确性高的诊断方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经阴道超声 腹超 子宫内膜息肉 诊断优势
  • 简介:摘要医院是知识分子高度密集的地方,人员文化层次较高,参与意识和接受能力较强,这给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充分认识做好医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原则性,结合医院实际,努力建立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更要面对新时代,开拓新思路,寻求新载体,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增创新优势

  • 标签: 医院 职工 思想政治工作
  • 简介:研究显示,从肠易激综合征到胃酸反流,各种消化疾病发病率日益上升。由于消化系统健康相关知识的缺乏,很多患者未能及时就医。而生活方式的变化及药物治疗不仅可缓解消化系统疾病病情,而且有助于预防消化道癌症等疾病。美国“每日健康网”最新载文,刊出一组测试题,帮助读者自测消化系统健康状况。

  • 标签: 消化系统疾病 系统健康 疾病发病率 肠易激综合征 健康相关知识 消化道癌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急救系统的流程管理,提高病人抢救效率及成功率。方法成立医院急救药械小组,加强药物的管理,制备专科疾病急救流程及落实人员培训,定期检查整改。结果病区急救系统管理初见成效,提高了护理人员应激能力,和谐了医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急救系统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信息科技应用广泛,医院在管理方面也大多采用了HIS医院管理系统,医院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管理服务更加流程化,医院形象也得到了很大提升,目前,医院HIS系统已经在医院管理方面显现出良好的成效。但是即便如此,医院HIS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也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使用的深入,这些问题越来越凸显,其中医院HIS系统的安全性引起人们的质疑,成为这些问题中的关键问题。所以目前急需对医院HIS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必要的分析与探讨,而本文就是针对医院HIS系统的安全管理进行的积极有效探究。

  • 标签: 医院HIS系统 系统安全 管理探究
  • 简介:摘要推动医疗机构办公自动化、网络化,医疗信息的全面共享,这是业内外人士共同关注的课题。只有强化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信息化医院与相关企业,方可提升医院的整体运行效率,实现医院的持续稳步发展。为此,文章将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相关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措施。

  • 标签: 医院 信息化管理 措施
  • 简介:福建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是居民健康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免疫规划工作管理水平、方便群众、减轻基层人员工作负担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背景、建设方法、系统构成、网络构架、业务流程。通过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在国内率先使用社会保障卡作为接种儿童的识别介质、使用电信的“政务外网”作为专网、实现与省居民健康信息共享、产科接种信息登记,一地建卡、异地接种、信息同步共享,全省短信预约通知接种等功能,提升了免疫规划信息化水平,并对系统建设及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居民健康 免疫规划 信息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老年感官疾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8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后康复率高,38例患者中有36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满意出院,2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早日痊愈出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感官系统 护理
  • 简介:根据异地就医业务的现状及其目标需求,设计了异地就医结算系统架构流程,并对相应的目标功能模块予以说明。

  • 标签: 跨区域医疗 医疗结算 异地就医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病术后的系统呼吸护理方法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病人分为传统护理组和系统呼吸护理组,对余肺扩张时间和住院天数以及离床天数进行对比。结果系统发的呼吸护理方式的余肺扩张时间、住院天数以及离床天数均比传统护理的时间短,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系统的呼吸护理方式对病人术后的康复起到了更好的疗效,缩短了病人的康复时间。

  • 标签: 肺病 系统呼吸护理 术后 疗效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不同乙肝表面抗体定量测定诊断试验的准确性,为政府确定乙肝表面抗体定量检测主流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EMBASE、EBMREVIEW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收集文献,采用QUADAS开展文献质量评价,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等指标,拟合ROC曲线。结果:共纳入28篇研究文献,共5243例患者。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为参照,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及微粒子酶免分析法合并敏感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0.92,0.9822)、(0、94,0.77,0.9715)、(0.90,0.94,0.9652);以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为对照,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及微粒子酶免分析法合并敏感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0.96,0.9890)、(0.91,0.99,0.9918)。结论:乙肝表面抗体定量方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及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准确性均较高,其中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及微粒子酶免分析法相对较优,建议政府根据不同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推广使用。

  • 标签: 乙肝表面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微粒子酶免分析法 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 时间分辨荧 光免疫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者的临床诊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84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平均的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治疗和匹多莫德治疗,并就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结果临床对比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在退烧时间(2.56±1.60)d、治愈时间(4.37±1.80)d、复发次数(1.30±1.25)以及临床疗效(97.62%)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4.91±1.48d,8.25±1.51d,6.94±1.42,78.57%),组间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儿采用匹多莫德进行临床治疗,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因而,它是一种科学、安全、有效、临床的临床治疗措施。

  • 标签: 儿科 呼吸系统 反复感染 匹多莫德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