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阿司匹林属于解热止痛药的一种,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其阿司匹林的药理学特性一直在研究,不断有新的发现,为临床有所贡献。本文对阿司匹林的药理学特性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临床使用提供资料。

  • 标签: 阿司匹林 药理学特性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对莫西沙星的药理特性的了解,为在临床上更加合理的使用。方法对近年来文献进行检索,对阿莫西林的药理学特性、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莫西沙星的药物动力学特征良好,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慢性鼻窦炎、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等均有良好的效果,不良反应较低。结论莫西沙星抗菌谱广,耐药性迪,应用前景广泛。

  • 标签: 莫西沙星 药理特性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屈孕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其药学特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实验组采用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地屈孕酮药学特性。结果实验组RhoA水平为(0.27±0.02)、ROCKΙ水平为(0.32±0.05)、ROCKⅡ水平为(0.27±0.1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细胞表面积为(211.7±12.3)um2、细胞密度水平为(11.3±2.5)/H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地屈孕酮药治疗效果理想,能够作用于靶点Rho/ROCK,抑制子宫内膜细胞增殖和纤维化,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地屈孕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效果 药学特性
  • 简介:摘要由于国内外多次发生致病性微生物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多起事例,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作为一名基层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本文就基层疾控系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作出以下分析和探讨。

  • 标签:
  • 简介:目的:依据国家医药卫生标准YY0607-2007"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安全专用要求",探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的输出特性。方法:解读"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安全专用要求"及"神经和肌肉刺激器输出特性的测量"标准,并对不同类型的神经和肌肉刺激器进行多次检测,分析、对比、归纳和总结出此类产品输出特性的特点。结果:通过分析研究提出检测前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理清检测条件,明确检测内容,提出合理的检测顺序;结合神经和肌肉刺激器产品的特点,从检测实际出发,使标准的条款操作更为合理。结论:神经和肌肉刺激器输出特性检测的研究,使输出特性的检测简便易行,并能够避免误检和漏检的发生。

  • 标签: 神经和肌肉刺激器 输出特性 检测 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美托洛尔的药理特性及不良反应。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3年8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服用美托洛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药理特点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20例患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比例达40%,剩余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心血管系统患者最多。结论美托洛尔用药治疗阶段会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需要引起重视,合理用药。

  • 标签: 美托洛尔 药理特性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今年来,由致病微生物污染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逐年上升,传统微生物检测手段存在检测周期长、特异性差等缺点,因此建立快速、高特异性的致病菌检测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阐述几种基于分子生物学的鉴定方法在食品中致病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 标签: 食品微生物检测 基因探针 PCR技术
  • 简介:摘要工业革命之后人们进入了工业时代,工厂的建立,机器的运转,能源的消耗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现在如今,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因为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已经切实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发现运用生物技术手段可改善被污染的环境,相较于通过化学手段的方式来减少污染,生物技术手段安全性高并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在我国,水体污染问题严重,污染程度在加剧,如何运用生物技术手段进行水体污染的修复将成为保护我国水资源的重要课题。

  • 标签: 生物技术 环境 水体污染 生物修复技术
  • 简介:摘要本文围绕我国生物制药技术的应用现状、生物制药技术的应用分类、生物制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对我国的生物制药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作者自己的拙见,希望能够对将来我国的生物制药技术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建议。

  • 标签: 生物制药技术 基因 疾病
  • 简介:化学防治是媒介生物综合防治的主要方法。杀虫剂的长期大量使用导致了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加剧了虫媒病的恶化趋势。抗药性治理已成为当前全球虫媒病防治中的突出问题。抗药性机制研究是抗药性治理的基础。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媒介生物抗药性机制中表皮抗性、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研究的主要进展。

  • 标签: 媒介 抗药性 表皮抗性 代谢抗性 靶标抗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盆底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用生物反馈刺激训练治疗仪进行电刺激和生物反馈训练。结果100例病人中经盆底生物反馈训练2个疗程后,其中90例患者便秘症状消失,治愈率90%。结论生物反馈训练是便秘患者一线治疗方法。

  • 标签: 便秘 生物反馈训练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微生物盲样考核,提高实验室病原微生物的检测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方法对2011年-2015年国家及区级微生物盲样检测结果和实验室的内部质控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连续5年收到微生物盲样33份,检测结果合格率100%。结论开展微生物盲样考核,能更好地提高微生物检验能力。

  • 标签: 微生物盲样考核 检验结果 经验交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生物标本的临床技术检验程序内容,提高临床微生物技术水平的研究。方法采用念珠球菌作为临床微生物标准,采用生物检验的技术方法对检验程序进行分析。结果念珠球菌是白色的,采用沙氏葡萄糖进行养基的培养。生长状态温度控制在35℃,将显色基置于25℃环境下,菌落是乳白色的。菌落是浅绿颜色的。在吐温玉米粉培养基、沙保罗琼脂基上进行生长状态控制调整。念珠球菌的发酵式样以阴性为主,通过尿素试验分解完成。结论微生物种类繁多,生化特性不同,但是检验的基本程序是一致的,需要对标本进行分离,确定菌种的鉴定标准,药敏试验等,完成微生物的检验程序的判断。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 程序
  • 简介:康普琳生物科技(香港)集团成立于2015年,集团公司是一家横跨生物科技、健康管理、酒店旅游等诸多领域的综合企业集团,集团创新研发了营养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美容护肤品、家居用品等多元化产品,并精心打造高品质时尚品牌“康普琳”,

  • 标签: 生物科技 品质 生活 营养保健食品 保健用品 美容护肤品
  • 简介:摘要检验科在每个医院中都是一定要成立的科室,也是为了防止感染情况的出现而主要防范的科室。相关工作人员会对相应的病原标本之间进行密切的接触,存在出现了较多的生物安全性,从而形成感染的源头。对此,本篇文章主要以某县级医院作为例子,对检验生物安全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分析,并且提出相关建议,提供给相关人士。

  • 标签: 检验科 生物安全 应对措施
  • 简介:目的调查锦州市主要病媒生物(蚊、蝇、鼠、蟑螂)季节消长规律及种群构成,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辽宁省2009年病媒生物监测实施细则》开展重要病媒生物监测,成蚊密度监测采用灯诱法,蝇类密度监测采用笼诱法,鼠密度监测采用夹夜法,蟑螂密度监测采用粘捕法。结果蚊类有3种,淡色库蚊(52.5%)为优势种;蝇类有5种,丝光绿蝇(46.5%)和家蝇(28.4%)为优势种;鼠类有褐家鼠(67.7%)、小家鼠(13.0%)和黑线仓鼠(19.3%)3种。蟑螂均为德国小蠊。蚊类生境分布以牲畜棚和农户密度较高;蝇类以餐饮外环境密度较高;平均鼠密度以城郊结合部自然村密度最高;蟑螂主要分布于餐饮行业。蚊、蝇和蟑螂在8月、7月、6月各出现一个高峰期,鼠类在3月和10月先后出现2个高峰期。结论锦州地区媒介生物密度较高,在提倡综合生物防治策略的同时,要加强对相关传染病的监测与控制。

  • 标签: 病媒生物 季节消长 密度 监测
  • 简介:摘要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快速检测病原微生物技术提供了基础。基于快速检测病原微生物的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检测,促使疾病诊断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对在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中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对新技术的应用原理、优点进行阐述,有利于推动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对这四类检测技术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微生物 快速 检验技术 临床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方法2011~2014年连续四年分别于枯水期和丰水期对农村集中式饮用水安全工程采集水样,依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检测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评价。结果检测农村饮水426件,合格34件,总合格率8.10%,丰水期比枯水期合格率高,不合格项目主要是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耐热大肠菌群。结论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偏低,主要是微生物污染,应加强饮用水消毒和净化工作,确保用水安全。

  • 标签: 农村饮用水 微生物 监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生物科学技术是近些年大热词汇之一,其主要是指利用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生物体来生产有用的物质或改良生物特性,以达到降低成本与创新物种目的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生物科学技术的应用早已渗透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本文在分析生物科学技术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了其在各个领域应用中的利与弊。

  • 标签: 生物科学技术 应用发展情况 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