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胸部结节病的CT特征,以提高对本病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17例确诊为结节病患者的CT影像资料,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17例患者中16例见纵膈及肺门淋巴结肿大,14例见肺内改变,9例见胸膜病变。结论:胸部结节病影像表现多样,纵膈淋巴肿大及双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为典型影像学表现,部分病例影像表现不典型时需与多种胸部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结节病 胸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结节疾病应用彩超进行诊断的临床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某院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诊治的126例结节性甲状腺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5例,女91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36岁,经检查患者全部属于结节性甲状腺疾病。结果126例患者患有不同类型的结节性甲状腺疾病,以病理诊断为基准经彩超检查的准确率高达98.41%,直线相关性回归检验与确诊结果相对比呈正相关性(r=0.9997,P<0.01)。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诊断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配合病理、症状及体征综合性判断可有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无误的诊断。

  • 标签: 彩色超声 结节性甲状腺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体检和性病门诊病例、检测咨询、孕产妇筛查确诊的艾滋病病毒(HIV)和艾滋病(AIDS)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确诊为艾滋病病毒(HIV)和艾滋病(AIDS)病人540例,男性占68.12%,女性占29.66%;男性农民占85%,性工作者1.5%,干部及其他占20%;女性农民占60%,性工作者占1.8%、干部及其他占26%;壮族男性56%,壮族女性占56%;有外出打工史男性84.64%、女性61.07%;婚外情史男性40.15%、女性26.17%。结论艾滋病病毒(HIV)和艾滋病(AIDS)病例报告数呈上升趋势,上升人群主要为农民,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完善感染者和病人管理已刻不容缓。本研究通过市两所“三甲”医院的传染病防疫管理获取信息,探讨市HIV/AIDS流行现状及特征,并根据流行特点,有针对性进行控制HIV/AIDS在桂西山区地区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流行特征 分析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结节疾病应用彩超进行诊断的临床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诊治的126例结节性甲状腺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5例,女91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36岁,经检查患者全部属于结节性甲状腺疾病。结果126例患者患有不同类型的结节性甲状腺疾病,以病理诊断为基准经彩超检查的准确率高达98.41%,直线相关性回归检验与确诊结果相对比呈正相关性(r=0.9997,P<0.01)。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诊断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配合病理、症状及体征综合性判断可有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无误的诊断。

  • 标签: 彩色超声 结节性甲状腺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病征特点和肺功能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院对80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根据诊断分成IPF组和非IPF组,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IPF组有45例咳嗽患者,31例呼吸困难患者,22例杵状指,12例爆裂音,非IPF组患者以上症状病例数分别是35例,24例,18例,6例,两组患者病症类型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IPF组爆裂音,柞状指的患者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患者的症状、体征、肺功能等特点,可以进行临床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IPF和非IPF都有其特点,不同的特点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让临床治疗更加具有针对性,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间质性肺疾病 临床表现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型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应用与超声检查特征。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B型超声检查诊断,观察B型超声在子宫肌瘤病症诊断当中的临床价值。结果50例患者通过B型超声检查发现患者的子宫底部均有强回声团的存在,周围边界限相对清晰。横切面、斜切面检查发现子宫左侧角位置有直径大小相近强回声光团的患者有39例,发现子宫右侧角位置大小接近的强光团回声患者有11例。经B超检查诊断肌瘤的直径小于5厘米的患者有25例,子宫肌瘤直径5至9厘米的有10例。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B超诊断准确率为86.0%。结论B型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病症的诊断准确度较高,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应用价值,B型超声检查具备操作简便、无痛、无创与重复性较好、诊断准确度较高。

  • 标签: B型超声 子宫肌瘤 超声特征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逐渐的提高,但是,医学发展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未能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回顾性的探讨,来分析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患病的原因以及病因变化和临床上的具体表现。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就值得患有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患者78人。我们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进行探究。这些患者均是在2013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的治疗。我们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病因等进行综合的分析。结果我们对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规整,其中男32人,女46人。患者的年龄分布在11岁到89岁不等。患者患病的主要原因有鞍区占位、席汉综合征、空炮蝶鞍、垂体-下丘脑发育不良,分别为52人、8人、9人、1人,与此同时,病因不明的还有8人。患者在初次进行诊治时,就诊科室有所差别,消化内科的居多,多达36人,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激素缺乏的症状有36人,主要是两种不同程度的激素缺乏。结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病因多样,并且会出现一定的结构变化,患者没有局限性,通过研究看出,女性患病多于男性,首次患病的症状也有所不同。患者年纪越大,患病的几率较高,在临床上分布在不同的科室,消化科患者较多,在消化科中的患者,多存在于低钠血症症状的出现。

  • 标签: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致病因素 临床症状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不同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以及其详细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某医院中,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一年整的时间里所接受的100例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按照所有患者入院前、出院时的心理特点,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工作之后的心理问题,明显少于护理之前,入院前后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乳腺癌患者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因此患者很容易出现心理上的困扰,按照其心理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心理特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肝脏血管瘤的CT和MRI影像特征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被明确诊断为肝脏血管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患者展开CT检查、MRI扫描举措。观察并探究肝脏血管瘤在CT检查及MRI检查中的图像表现和检出结果情况。结果患者经展开外科手术显示,一共具有68个。CT扫描病灶检出率是95.59%,MRI扫描病灶检出率为97.06%,比较两种方式检查病灶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图像内产生经典型肝血管瘤图像特征的患者是43例,有5例患者图像没有观察到典型特征,以及具有57例患者病灶形态呈圆形或分叶状并且具有清晰的边界。结论对肝脏血管瘤进行CT和MRI检测手段,能够得到较高的检出率,而且可以对于肝脏血管瘤的典型影像特征产生明显的表达。

  • 标签: 肝脏血管瘤 CT和MRI 影像特征 观察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落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5月所收治的30个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后视网膜脱落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同时分析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白内障患者在实施手术之后,视网膜脱落的类型主要是以孔源性视网膜骆脱落为主,只有少部分患者属于牵引性视网膜脱落;而且视网膜脱落患者大多数都会伴有黄斑裂孔、合并脉络膜脱落;而患者视网膜脱落范围则大多是1-3象限。在本次研究调查结果之中,30例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之后,视网膜一次性复位的患者有28例(93.33%),只有2例(6.67%)属于未复位眼,而且都属于经过2-3次玻璃体手术复位成功。结论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落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孔源性视网膜脱落,大多数还会伴有黄斑裂孔与合并脉络膜脱落等症状,而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后则能够很好地提高视网膜复位率,让患者视力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 标签: 白内障 术后视网膜脱落 临床特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CT特征及诊断特征,为临床提供理论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34例,选取的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的24h内接受颅脑CT检查,采用PROSPEEDFII型双排螺旋CT扫描检查,统计检查结果。结果19例患者为规则型脑实质出血,15例患者为不规则型脑实质出血;患者的脑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出血、丘脑出血、脑叶出血、脑干出血、小脑出血、多发性出血,34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出现中线移位症状,移位1~5mm者10例,死亡2例,移位6~10mm者2例,死亡3例,移位大于10mm者3例,死亡1例,16例患者无中线移位症状,死亡1例。结论螺旋CT在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是临床检查、诊断的首选方式。

  • 标签: 老年 急性脑出血 CT 特征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医院患者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了解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发病情况。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8年6月笔者科室病理诊断为基底细胞癌的患者病历资料,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251例基底细胞癌患者,男女比为1.061,平均发病年龄(55.86±13.64)岁,平均就诊年龄(60.08±13.35)岁,头面部发病最多(占88.45%),依据临床及病理分型,结节/溃疡型占66.14%、色素型26.69%、浅表型6.37%、硬斑病样0.80%;病程超过2年者78.09%,平均病程50.8个月。40岁以上发病者86.85%,但40岁以下的基底细胞癌患者占13.15%。在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方面,基底细胞癌的符合率为79.28%,其中色素型基底细胞癌误诊为色素痣的比例为25.37%。结论在新疆地区的基底细胞癌患者中,头面曝光部位仍是好发部位,最常见的基底细胞癌临床类型为结节溃疡型,其次是色素型。多发基底细胞癌患者较少,皮脂腺痣并发基底细胞癌的病例年龄较小。中青年基底细胞癌患者占有一定的比例,应进一步提高皮肤科医生临床诊断基底细胞癌的能力。

  • 标签: 皮肤肿瘤 基底细胞癌 病理学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伤害发生现状,为制定伤害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计描述方法对2017年西藏自治区伤害病例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7年西藏自治区共收集伤害病例4097例,男性病例人数(68.86%,2821/4097)多于女性病例人数(31.14%,1276/4097),病例年龄多集中在25-44岁组(44.40%,1819/4097)。伤害发生原因前五位分别是跌倒/坠落、机动车车祸、动物伤、钝器伤、刀/锐器伤;不同人群伤害发生的地点前五位是公路/街道、家中、公共居住场所、贸易和服务场所、学校与公共场所;伤害性质分类中前五位是挫伤/擦伤、锐器伤/咬伤/开放伤、骨折、扭伤/拉伤、脑震荡/脑挫裂伤;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是以驾乘交通工具和体育活动为主;伤害部位以下肢和头部为主。结论2017年西藏自治区伤害事件发生数量较多,高危人群是25-44岁年龄组男性人群,高危原因为跌倒/坠落、机动车车祸,高危地点为公路/街道,高危活动为驾乘交通工具。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降低我区伤害事件发生数量。

  • 标签: 西藏 伤害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MR和CT动态扫描小肝癌(SHCC)强化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8例小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MR和CT动态扫描,对比两种扫描方法下小肝癌强化特征。结果98例患者中发现病灶140个,MR和CT动脉期分别发现127个病灶和90个病灶有明显强化,两种方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CC在MR和CT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扫描中的典型表现为高-低-低信号、高-等-低信号;不典型表现为高-高-高信号、高-等-等信号、低-低低信号,两种方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和CT动态扫描均可显示小肝癌强化特征,但是MR动脉扫描期可充分反应SHCC的富血供特点,临床在定性诊断时可结合SE序列上的信号特征,MR扫描更由于CT扫描。

  • 标签: MR CT 动态扫描 小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征和术后血肿复发原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45例,对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特征60岁以下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60岁以上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或偏瘫等症状(P<0.05);复发原因导致血肿复发的因素主要有症状潜伏时间短、血肿高密度或混合密度、颅内积气明显、术后引流量在300mL以下。结论不同年龄段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其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检查结果对异常情况及时干预,以降低复发率。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临床特征 复发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保胎的试管婴儿孕妇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住院保胎的试管婴儿孕妇纳入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运动的心理状态和妊娠结局。结果干预组孕妇在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早产比例(43.3%)显著低于对照组(70.0%),足月产比例(53.3%)显著高于对照组(23.3%),组间对比P<0.05。结论对住院保胎的试管婴儿孕妇实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其负面情绪和妊娠结局。

  • 标签: 住院保胎 试管婴儿 孕妇 心理特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我处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共收治牙体牙髓病(根尖周病、牙髓坏死、牙龈裂等)患者10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牙体牙髓病的诊断标准,对所有牙体牙髓病患者通过根管治疗、联合塑化治疗。观察牙体牙髓病患者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随访半年,5例患者术后3d内发生复发情况,占2.83%(3/106);10例患者经对症治疗,2d内产生自发性疼痛症状,占9.43%(10/106);4例患者出现一定胀痛症状,占3.77%(4/106)。复发情况6个月2例(1.89%),1年5例(4.72%),2年8例(7.55%)。结论根管治疗,利于患者及早获得康复,并且可降低随访过程中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方面广泛予以应用并推广。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临床特征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神经眼科临床特征。方法本文选择我院神经外科在2015-2017年接收的存在神经眼科临床症状的患者100例,通过临床资料分析的方式总结了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神经眼科临床特征,具体包括临床症状、病变位置、病因。结果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神经眼科临床症状有视力下降、视野异常、瞳孔障碍、色觉障碍;病变位置主要有垂体、蝶窦、海绵窦、枕叶、颞叶、额叶,顶叶;病因主要有脑外伤、脑血管疾病、脑肿瘤。结论针对存在神经眼科临床症状的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主治医师需要在分析其临床特征(临床症状、病变位置、病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 标签: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 神经眼科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市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预测麻疹的流行趋势,并为相关部门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取该市2009-2016年所有麻疹新发病例,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对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6年该市累计发生麻疹244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45/10万,其中2013年、2015年和2016年出现发病高峰;麻疹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发病,发病以儿童为主,占37.8%;男性人群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7份。结论该市麻疹的发病具有明显的流行病学特征,相关部门应该对重点人群开展防控工作。

  • 标签: 麻疹 流行特征 分析 流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