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术前焦虑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术前焦虑患者10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外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心理护理措施,对二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研究两组患者经过护理,观察组负性心理压力改善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普外科术前焦虑患者的负性心理压力,并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大幅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促进护理关系,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普外科 焦虑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脑便塞患者来进行实施心理护理,这一护理方法对患者自身的焦虑情绪及抑郁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来进行相关的讨论。本文所选用的方法是选取将与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期间,到我进行住院诊断的脑便塞的患者进行调查和研究,选取100例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为50名,给予其常规的护理;观察组50名,给予心理护理。利用SDS以及SAS的分析方法来对患者进行相关性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为在经过心理护理之后的患者在其自身的两种情绪上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并且在于护理前存在着很大的改变,可以发现,对患有脑便塞的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去缓解患者自身所出现的焦虑情绪以及抑郁情绪,对于患者在其自身的病情上,有着可以快速好转的翼翼,同时也对临床医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 脑梗塞患者 焦虑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宫外孕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前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中随机选取42例并平均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另外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评分为(42.89±10.78)分,对照组患者的心理评分为(53.37±11.12)分,观察组的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外孕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前术后焦虑状态,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具有推广的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 宫外孕 术前术后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患者焦虑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行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心理干预,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癌患者实行心理干预能减轻其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促进术后康复,提高生命质量。

  • 标签: 心理干预 直肠癌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直肠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来观察其对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影响,以促进其康复。方法将75例拟接受直肠癌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其中治疗组38例,干预组3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SDS及S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而干预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通过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4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70例;护理组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分析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结果护理组焦虑评分为(41.2±4.7)分,对照组为(48.7±5.5)分;护理组抑郁评分为(39.7±5.4)分,对照组为(52.7±4.8)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有效地改善了患者不良的心理状况,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

  • 标签: 健康教育 心理疏导 冠心病伴焦虑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实施心理护理,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3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将测量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入院后3周干预组焦虑情绪和抑郁状态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较正常人群高,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慢性乙肝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接受阻生牙拔除术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阻生牙拔除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5例患者接受传统口腔护理,作为对照组,25例患者使用心理护理干预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情况、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为36.42±5.71分,对照组为43.67±6.88分,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92.00%,对照组为72.0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00%,对照组为72.00%,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阻生牙拔除患者的术前焦虑感,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阻生牙拔除术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案给予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观察两组老年患者的抑郁与焦虑情绪情况。结果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治疗后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所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指数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纠正呼吸内科老年患者负性情绪,巩固并强化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呼吸内科 老年患者 抑郁 焦虑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焦虑心理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88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为无焦虑、可能焦虑人数有33(75.00%)例,明显多于对照组18(40.91)例,且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舒张压、心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焦虑情绪,改善临床症状,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风湿性心脏病 焦虑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8.45±3.94)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2.61±3.11)分;对照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2.51±5.04)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8.86±4.25)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干预应用在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老年 大面积烧伤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对10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进行调查,并将符合诊断标准的31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在进行常规口服抗焦虑抑郁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焦虑抑郁症是冠心病患者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发生率为31%%。2.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其抑郁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冠心病相关症状,提高冠心病PCI术后疗效。因此,心理护理干预在冠心病PCI术后日常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冠心病PCI术后 焦虑抑郁症 心理干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焦虑情绪与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拾的76例老年骨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术后院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所示,对比两组术后恢复过程中焦虑情绪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后焦虑情绪评分均明显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显著低于对照组2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骨折患者而言,应用心理干预护理措施不仅能显著减轻术后焦虑情况,而且还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 标签: 骨折 心理护理 老年 焦虑情绪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干预护理对肛肠手术患者焦虑情况和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科于2015年01月~2015年04月收治的72例肛肠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心理干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焦虑情绪评分结果。结果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都明显下降,前后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与此同时,护理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35.01±2.50)分,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50.21±2.60)分,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肛肠手术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方式后,可以充分了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状态,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理干预 肛肠手术 焦虑情况 满意度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入住遂宁市中心医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两组在干预前后分别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版)、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情绪,并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分值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焦虑抑郁程度均有所改善,治疗后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改善情况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干预组改善程度更加显著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心理,对提高生命质量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焦虑 抑郁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肛肠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后对其心理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肛肠手术的患者134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7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67例结合护理干预,探究两组间心理状态及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心理状态相比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85%相比于对照组58%有所好转,P<0.05。结论对肛肠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后明显的降低了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普及与运用。

  • 标签: 肛肠手术 心理干预 焦虑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改善心肌梗死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式。而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还施加了心理护理和音乐疗法,在这一过程中还采用了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和比较。结果通过为期一周的心理干预,两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差异较为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在出院之后的一个月,治疗组的SDS和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的改进。结论心理护理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心肌梗死 急性 心理护理 抑郁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伴抑郁焦虑心理护理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到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在我国老年人疾病发病率中居首位,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疾病,占老年住院人数的20%以上,同时心血管疾病也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心身疾病。结论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情绪障碍发生率相当高,达40%~50%,其中以抑郁焦虑负性心理反应为主要临床症状。抑郁焦虑负性心理反应可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心血管疾病发生后也可伴发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反应。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