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发病特点是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弱,且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是易患流感的高危人群。

  • 标签: 流感疫苗 胸腺五肽 老年 流感预防
  • 简介:春冬季是流感等呼吸系统传染病的高发期,去年冬天的疫情尤其严重。据报道,2017年12月18日至24日一周内,仅北京一地就报告了5298例流感病例,较前一周上升了81.44%。像流感这类呼吸道传染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身体接触传播。所以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是最容易传染的重灾区。对于个人来讲,最好的预防措施是出门前事先戴好专业的防流感口罩.

  • 标签: 流感 预防 呼吸系统传染病 紫外灯 呼吸道传染疾病 武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校医务室健康宣教对学生的认知行为及预防流感的影响。方法按照我校医务室是否在流感季开展学生健康宣教,将我校2016届及2017届学生分为两组,2016届学生在流感季未开展健康宣教,2017届学生在流感季开展了健康宣教,比较两届学生的认知行为评分和流感发生率。结果2017届学生相比2016届学生的认知行为问卷评分更高,而流感发生率则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校医务室开展健康宣教有助于提高学生流感疾病知识知晓率和自我防控能力,从而有效降低流感季的学生流感发生率。

  • 标签: 校医务室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来源于各类鸟类禽类身体内的特殊病毒毒株基因重组后形成的新型病毒,该类病毒的血凝素及神经氨酸酶在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复制及致病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新型的H7N9病毒是目前较为流行禽流感病毒之一,该类亚型的流感病毒具有不同的NA亚型,兼容性较好,该类病毒已经导致多次人类感染事件,可推测该种影响将持续并引起更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必须增加对该类病毒的重视程度,完善预防措施,减少禽流感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影响。

  • 标签: 禽流感 H7N9 人类健康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流感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经飞沫传播,临床典型表现为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疲弱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本病常呈自限性,病程一般为3~4天。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尤其是儿童,本身体质弱,没有抵抗力,病毒容易随着上呼吸道继续向下并蔓延到下呼吸道引起肺炎,而并发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

  • 标签: 流感儿童 治疗方法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植入式输液港相关血流感染的原因及护理防治对策。方法对乳腺癌患者植入式输液港并发血流感染进行分析及治疗护理。结果患者诊治及时并取得良好的预后。结论植入式输液港虽有出现感染等并发症,但只要执行严格的护理程序,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植入式输液 港相关血流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干预的预防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来我院接受流感疫苗接种的儿童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1例,对对照组儿童采取常规干预措施,对观察组儿童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进行疫苗接种干预,对于两组儿童接种疫苗后的疾病预防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儿童的接种疫苗6个月内的流感发病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儿童,观察组儿童的接种依从性及及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接种流感疫苗的儿童进行疫苗接种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疫苗接种效果,降低儿童的流感和不良反应的发病率,提高儿童依从性和家属的满意度,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儿童 流感疫苗 接种干预
  • 简介:目的:研究接种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与接种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2月我医院的136例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未接种流感疫苗的13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流感样症状发生率,并评价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流感样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7.4%。结论:接种流感疫苗可显著提高免疫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 标签: 流感疫苗 安全性 免疫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PICC-CRBS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荆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中心静脉置管登记数据库中能获取完整资料的PICC患者。将48例确诊为PICC-CRBSI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1配对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共有PICC置管患者1357例,纳入698例,发生PICC-CRBSI48例,发病率为6.88%;PICC总插管日数为13953d,每千导管日发病率为3.44‰。穿刺次数≥3次(OR=2.05)、X线胸片定位(OR=4.23)、未按时维护(OR=2.17)是PICC-CRB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ICC-CRBSI与穿刺次数、定位方法、维护频率等因素有关,针对PICC置管患者减少穿刺次数、置管过程中采用心电图(EKG)定位、按时维护可减少PICC-CRBSI的发生。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达菲,意大利RocheS.p.A生产,75mg/粒,10粒装)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及联合复方鱼腥草合剂(浙江国镜药业有限公司,10ml×12瓶)用药情况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1日至2月28日呼吸内科、感染科住院接受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达菲)治疗的患者80例,其中联合复方鱼腥草合剂用药40例作为治疗组,单独使用奥司他韦胶囊4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流感症状持续时间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65.0%。奥司他韦联合用药与单独用奥司他韦就流感症状持续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司他韦联合应用复方鱼腥草合剂有助于治疗流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奥司他韦 流行性感冒 复方鱼腥草合剂
  • 简介:目的探讨宁波市大气颗粒物中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particulatematter,PM10)及细颗粒物(fineparticulatematter,PM2.5)的浓度对流感样病例发病的影响。方法应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对2014-2016年的大气颗粒物PM10及PM2.5的浓度与同期流感样病例的时间序列进行研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计算相应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ttributableriskproportion,AR%)以评估污染物对流感样病例发病的急性效应。结果两种颗粒物浓度均与流感样病例发病数呈正相关,单污染物分析中,两种大气颗粒污染物均会造成短期内的流感样病例发病的增加,且产生的影响表现出滞后性和收获效应,其中PM10产生的效应AR%值要高于PM2.5,滞后0-7d的累积AR%值分别为5.13%(95%CI:2.94%-7.37%,P〈0.001)和2.52%(95%CI:-0.75%-5.90%,P=0.139)。而双污染物分析中,调整其他气态污染物后,PM10与流感样病例之间的关联强度发生改变,PM2.5仅在纳入二氧化氮(nitrogendioxide,NO2)后引起滞后0-7d的流感样病例发病的增加。结论颗粒物PM10及PM2.5浓度的升高会引起同期流感样病例发病的增加。

  • 标签: PM10 PM2.5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流感样病例 流行病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庆市南川区2013~2017年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监测结果,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7年南川区共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34起,累计报告病例595例,疫情数和病例数总体呈上升态势,疫情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学校和幼托机构是高危场所,病毒分型以季节性B型占比较高。结论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形势严峻,冬春季是高发季节,应重点加强学校和幼托机构流感防控工作。

  • 标签: 流感 流行病学 病毒型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一起幼儿园BV型流感爆发疫情的调查分析,为防控校园流感提供依据。方法建立病例定义并搜索病例,填写个案调查表,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资料,咽拭子标本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共搜索到病例23例(其中住院病例6例),男女不同性别发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集的12份咽拭子标本核酸检测6份阳性,均为BV亚型。病例平均潜伏期3天,住院病例与非住院病例在治疗天数和"食欲减退"这一临床表现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这是一起BV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爆发流行,出现病例后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是导致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及时、规范治疗是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病例的重要措施。

  • 标签: 乙型流感 爆发疫情 幼儿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施行集束化护理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入我院2017年4月-2018年7月90例血液透析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普通护理,集束化护理组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满意程度;留置导管平均时间、患者置管期间的自述舒适度;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相应的测量指标、生存质量指标;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结果集束化护理组满意程度、心理状态相应的测量指标、生存质量指标、留置导管平均时间、患者置管期间的自述舒适度、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方面相比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集束化护理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干预价值
  • 简介:2017年4月,吉林省柳河县发生了一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属全省首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省市业务部门和行政部门高度关注此次疫情,分别亲临现场,并做出了重要指示或指导,要求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在柳河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通过卫生、质监、畜牧、工商、公安等部门的联动参与,圆满地完成了疫情的各项防控工作,查清了感染了来源,取得了无人感染H7N9禽流感续发病例的良好佳绩。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人感染H7N9禽流感 疫情处置
  • 简介:目的分析2013—2017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后续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指导与借鉴。方法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收集2013—2017年北京市海淀区报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7年北京市海淀区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5例,死亡2例。5例病例均发生在冬春季。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6~60岁,4例年龄≥55岁;职业为农民2例,退休、商业服务和托幼儿童各1例。采集深咳痰液样本4份,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均为阳性。5例病例中3例有明确活禽或病死禽接触史,1例有活禽市场暴露史。对可能感染来源进行采样及检测,3例病例可疑感染来源外环境样本检出H7阳性。结论活禽接触或活禽市场暴露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禽流感高危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切断传播途径。

  • 标签: 流感病毒A型 H7N9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培养联合血清PCT、CPR水平检测在老年血流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血流感染患者62例作为观察对象,使用化学分析法对血清PCT、CRP指标水平进行检测,观察两种血清指标的检测情况。结果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PCT水平、CRP水平分别为(18.6±1.8)μg/L、(136.4±20.2)mg/L,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PCT、CRP水平分别为(5.4±1.2)μg/L、(96.8±26.4)mg/L,且两组感染患者PCT、CRP水平均要高于真菌感染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PCT与CRP水平是血液病患者细菌感染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对指导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重要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血培养 PCT CRP 老年患者 血流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