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汶川地震病员伤情。方法:对我院救治的689例地震伤员年龄与性别构成、受伤部位、并发症及死残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60岁以上年龄段最高17.13%,女性53.41%稍多于男性46.59%,2个以上部位受伤54.28%高于1个部位受伤45.72%,其中四肢伤最多为43.98%,次为头部伤22.93%,而脊柱伤仅4.64%,鲜见颈部伤0.29%。最常见并发症是休克和挤压综合症,各为0.73%和1.45%,死残率分别为2.18%和5.66%。结论:初步明确了汶川地震伤情,可为以后抗震救灾提供依据。

  • 标签: 汶川县 地震 伤情 调查 护理
  • 简介:5月19日14时28分起,枣庄市卫生局机关和枣庄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全体工作人员在局机关办公楼前列队,与全国人民一道,为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默哀3分钟。同时,汽车笛声长鸣,防空警报在城市上空鸣响。

  • 标签: 大地震 同胞 市卫生局 卫生监督所 工作人员 办公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针对特大地震后灾区医院救治伤员特点以及救冶环境条件的改变,探索灾区医院感染管理及疫情预防控制的应急工作模式,降低次生伤害。方法组建“帐篷病区”,设计“帐篷病区”感染管理卫生流程和方案,规范伤员管理并加强疫情防控。结果2008年5月12-26日,共收治地震伤员1417例,紧急在帐篷手术室、清创室开展震灾伤员手术和非震灾患者急诊手术989台次,其中剖宫产、宫外孕等手术均为甲级愈合;开展污染手术950余台,1例气性坏疽特殊感染者得到有效控制,无医院感染流行及局部暴发,伤员间无一例交叉感染。结论在特大地震灾害“帐篷病区”的特殊医疗环境下,医院感染管理及时有效的介入,对预防控制疫情,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伤员救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地震 帐篷病区 感染控制 医院感染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5·12”地震发生后灾区医疗卫生信息系统遭到破坏,重灾区、灾区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处于瘫痪状态,严重地影响到灾区各项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根据国务院有关《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要求,“5·12”汶川地震灾区医疗卫生信息系统重建的工作已列入议事日程。如何建?建成什么样?都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认真思考,尤其要好好地总结地震中暴露出来过去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理清思路,拓宽视野,提出有前瞻性和可持续、可操作的思路、方案,供政府和业内人士参考。

  • 标签: 医疗卫生信息系统 地震灾区 卫生信息化建设 卫生服务工作 恢复重建 业内人士
  • 简介:在对地震伤员的医疗救治中,以预防控制感染为总体思路,创新预检分诊模式,将预检分诊关口前移,对伤员进行入院前去污染处理、测量生命体征、预检伤情等,按照发热、感染、非感染、疑似特殊感染4类对伤员进行标识,分类安置入院。通过有效的预检分诊,把好了阻断感染源的第一关口,未发生因伤员污染物、病原菌的带入而引发医院感染或疫情。

  • 标签: 地震 医院管理 预检分诊 医院感染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汶川大地震所致急性应激障碍(ASD)的发生情况以及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修订本中的ASD诊断标准,对经历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进行诊断。结果323名受试者中有164人(50.8%)符合ASD的诊断标准。其中135例男性中51例(37.8%)符合ASD的诊断标准;188例女性中有113例(60.1%)符合ASD的诊断标准。结论汶川大地震后ASD发生率高,女性ASD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

  • 标签: 急性应激障碍 汶川大地震 地震幸存者
  • 简介:目的了解汶川大地震后都江堰某镇中学学生的心理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9月下旬,对极重灾区都江堰某镇中学1500名同学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498份。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儿童事件影响量表(CRIES-13)、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进行集体施测。结果该中学学生灾后4个月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检出率29.71%(445/1498),抑郁症状检出率23.10%(346/1498),焦虑症状检出率33.11%(496/1498),PTSD症状伴随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3.62%(204/1498),PTSD症状伴随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7.16%(257/1498),PTSD症状同时伴随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3.22%(198/1498)。创伤后应激反应指数与抑郁总分、焦虑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332,r=0.298,P均〈0.001)。经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筛选出PTSD、抑郁、焦虑症状的共同影响因素有:绝望感、年龄、性别、是否目睹死亡、家人情况、地震时是否受伤。结论汶川大地震后,应该持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并持续给予心理干预或治疗。

  • 标签: 自然灾害 应激障碍 创伤后 焦虑 抑郁 中学生
  • 简介:目的探讨汶川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社会支持以及心理卫生服务利用与心理危机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系统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地震创伤经历问卷(EEQ)、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指数量表(CPTSD-RI)以及儿童抑郁指数量表(CDI)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χ2检验以及Pearson相关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596名儿童和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分值随社会支持度的提高有逐渐下降趋势,震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卫生服务利用率随时间显著下降,从初次调查的34.60%跌至随访调查的9.51%。Pearson相关显示,社会支持分值与PTSD(r=-0.10,P=0.04)、抑郁(r=-0.42,P〈0.01)显著相关。结论地震后灾区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卫生服务利用率下降明显,震后心理援助工作持续性不足。

  • 标签: 社会支持 心理卫生服务 儿童和青少年 地震 随访研究
  • 简介:木里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是一个由藏、汉、彝、蒙古、纳西、布依等民族组成的藏族自治,县境内平均海拔3000—3500m,幅员面积13252km^2,辖29个乡镇,9个国有牧场,全县总人口127251人,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9.3人,由于地域辽阔、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极其低下,外出务工人员较多。2006年4月,木里在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中发现了首例AIDS病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病例报告 AIDS 首例 外出务工人员 人民生活水平 四川省
  • 简介:海盐人民医院创建于1949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和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医保定点机构。1995年由卫生部授予国家级爱婴医院,1996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医院,2000年被县委、县府授予“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先进单位”,2003年被嘉兴市人事局、嘉兴市卫生系统授予“嘉兴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 标签: 海盐县人民医院 卫生系统 综合性医院 嘉兴市 二级甲等 定点机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灵山2007年~2012年碘盐监测结果,为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要求进行抽取食盐样品,按照国家标准GB/T13025.7-1999规定的方法进行碘离子浓度检测,按照国家标准GB5461-2000的规定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结果6年共抽取食盐样品1745份。碘盐含碘量平均值为33.2mg/kg,标准差为6.2mg/kg,变异系数18.7%。其中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和无碘盐率分别为92.6%、97.2%、90.0%和6.5%。结论灵山非碘盐在农村还占有较大比例的份额,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波动较大,应加强碘缺乏病的健康教育,提高大家对碘缺乏病危害的认识,自觉食用合格碘盐。同时要提高生产工艺,克服碘盐含碘量均匀性差的缺点。

  • 标签: 碘缺乏病 碘盐 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广德人民医院始建于1950年,是广德集医疗、教学、科研和急救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承担广德及周边地区近60万人口的医疗、急救任务。医院占地面积78亩,建筑面积30602平方米。先后被评定为国家级“二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诚信医院”、“市级院务公开先进单位”。

  • 标签: 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医院 急救中心 占地面积 综合性医院 周边地区
  • 简介:目的分析壮族人群低出生体重发生情况,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广西平果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及德保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1日~2015年6月1日出生的4915例壮族活产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低出生体重相关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因素。结果低出生体重儿358例,低出生体重率为7.28%。母亲孕龄≥35岁(OR=1.72)、身高150cm以下(OR=2.75)、孕早期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18.5kg/m2(OR=1.68)、血红蛋白浓度〈110g/L(OR=1.50)、孕中期增重少(OR=1.57)、流产史(OR=1.76)、妊娠期高压(OR=5.32)、多产次(OR=1.51)、孕期产前检查少于8次(OR=2.10)等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母亲孕早期BMI≥24.0kg/m2(OR=0.26)、分娩孕周37周及以上(OR=0.06)、单胎(OR=0.04)等为保护因素。结论母亲孕龄、身高、孕早期BMI、血红蛋白浓度、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孕期产前检查次数等是壮族人群低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和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 标签: 出生体重 危险因素 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