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戊二醛对胃镜消毒的效果。方法采用同一批号的戊二醛消毒液对每次使用后的胃镜,浸泡消毒10min,然后对胃镜取样作细菌学检测。按时间顺序,连续观察50例次。结果第3组(系第40~50例次),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1例,内镜物表抽样作细菌培养阳性1例,戊二醛消毒液作细菌培养抽样2例中细菌生长1例,其余阴性。结论要达到灭菌的合格率,每次浸泡消毒时间不能少于10min。每组消毒液使用不得超过40例次。

  • 标签: 戊二醛 胃镜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戊二醛用于根管消毒的疗效观察。方法选238例急、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患者284颗患牙行常规根管预备后,小干棉球蘸2%戊二醛溶液置于根管口及髓腔内,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暂封,封药7天后复诊,临床症状消失者,行根管充填、垫底和永久充填;如临床症状未消失,再封药一次后行根管充填。结果238例患者中230例经一次封药有效,5例经两次封药有效,3例无效,改封其他药物行根管消毒。结论戊二醛在根管消毒中的疗效较好,疗效是肯定的。

  • 标签: 根管消毒 戊二醛
  • 简介:摘要目的为使广大医务工作人员认识戊二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能安全使用戊二醛以减少职业危害。方法调查接触2%戊二醛的100名护理人员、了解有无职业危害发生以及采取过何种防护措施。结果38名护理人员在接触2%戊二醛后发生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12名护士在使用2%戊二醛未采取防护措施。结论部分护理人员对戊二醛的职业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防护意识不强,造成接触戊二醛后发生职业损伤。提高护士的防护意识、制定严格的防护措施能降低戊二醛的职业危害。

  • 标签: 戊二醛 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戊二醛又称胶,为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主要用作杀菌剂,也用于皮革鞣制,是对细菌、结核杆菌、真菌、病毒和芽胞具有杀灭作用的广谱、高效、快速消毒剂,现已广泛用于内窥镜、呼吸机、透析机、麻醉机等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因其属广谱、高效消毒剂,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在使用浓度下,具有刺激小、腐蚀性低、安全低、应用广泛的特点,常忽略其对健康的危害。戊二醛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有害,对眼睛、皮肤和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关戊二醛对皮肤损伤报告很少,因而注意对戊二醛的职业防护尤其重要。本文结合我院近期收治的一典型戊二醛接触性皮炎病例及相关文献,对戊二醛接触性皮肤损伤的诊治及职业防护进行探讨。

  • 标签: 戊二醛 接触性皮炎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影响消毒剂中戊二醛含量测定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建立数学模型。方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度与表示(JJF-1059-1999)1。结果当戊二醛含量为16.1g/L时,合成不确定度为0.24g/L,扩展不确定度为0.48g/L。结论掌握消毒剂中戊二醛含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能确定戊二醛含量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也可作为其他滴定分析不确定度评定的参考。

  • 标签: 消毒剂 戊二醛 不确定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络合氯与戊二醛两种消毒液对消化内镜的消毒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和住院患者做消化内镜检查污染后的内镜,采用络合氯与戊二醛两种消毒液消毒,比较两者的消毒效果。结果清洗合格率络合氯组为85.0%,戊二醛组为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合格率络合氯组为100.0%,戊二醛组为9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络合氯组与戊二醛组耗时及耗材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络合氯消毒法较传统的戊二醛消毒法效果优异,整个消毒过程只需10分钟,消毒后的内镜对人体影响小,具有操作简便、消毒时间短、危害低、清洗消毒水平高的优势,可以防止医源性感染,并且对内镜没有腐蚀性,延长了内镜的使用寿命,对医院消化内镜消毒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消化内镜 消毒 络合氯 戊二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等离子消毒的灭菌特点、灭菌效果,比较它与戊二醛浸泡在消化内镜器械消毒方面的优点。方法将消毒器械分为等离子消毒组和戊二醛消毒组,在灭菌时间、保存时间及对医务人员呼吸道刺激方面相比较。结果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对于不耐高温消化内镜器械的消毒在节省时间、降低消毒费用、保护器械及操作人员方面有较强优势。结论低温等离子灭菌器与戊二醛浸泡相比,在消毒时效、器械损伤和刺激性气体残留方面有显著优势,是一种快速、高效、环保的灭菌方法。

  • 标签: 消化内镜器械 等离子 戊二醛 浸泡 消毒灭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含氯消毒液与戊二醛消毒液对消化内镜的的消毒效果,以选出最好的消毒方法。方法对120条消化内镜分别采用含氯消毒剂和戊二醛消毒剂进行消毒,观察两组的消毒效果。结果消毒3min和5min后含氯消毒液的消毒效果和安全性优于戊二醛消毒液,10min后两种消毒液消毒效果一致。结论应用含氯消毒剂对消化内镜可快速、彻底消毒,能有效达到消毒效果指标要求。

  • 标签: 含氯消毒液 戊二醛 消化内镜 消毒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观察脊髓损伤后脊髓内丙的含量变化以探讨脊髓继发性损伤的病理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对照组10只,脊髓损伤组50只,脊髓损伤组再分5个时间点12h、2d、5d、7d、14d,每个时间点10只大鼠。采用静压法建立大鼠SCI模型。各组大鼠分别于伤后12h、2d、5d、7d、14d,通过颈动脉放血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脊髓中MDA。结果镜下可见SCI后12h~2d损伤局部神经元核固缩,胞体缩小,胞质深伊红染色,成为红色神经元。伤后2~5d,轴突肿胀,出现空泡,白质内神经髓鞘散乱、崩解破裂。伤后7~14d胶质细胞增生明显,可见卫星现象及鬼影细胞。对照组MDA含量为(22.03±2.98)μmol/g;伤后12h脊髓组织MDA含量立即升高,7d时升至最高峰,升幅达90%,随后逐渐下降,伤后14d恢复并接近伤前水平。脊髓损伤组各时间点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值在7d内显著升高,并与脊髓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765,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MDA表达升高,与继发性脊髓损伤缺血缺氧及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 标签: 丙二醛 脊髓损伤 自由基
  • 简介: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患者中,检验血清中的胆红素、尿酸、丙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0例进行分析,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的胆红素、尿酸、丙水平,分析这三者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尿酸、丙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胆红素、尿酸、丙含量,发现存在比较活跃的氧化应激反应,有利于医师临床诊断工作的开展,是一种有效的检验方法。

  • 标签: 冠心病 尿酸 胆红素 丙二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聚甲酚磺溶液治疗宫颈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宫颈息肉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高频电疗治疗,观察组采用钳夹联合聚甲酚磺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流液、创面愈合时间、复发率及肉芽组织增生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息肉采用钳夹联合聚甲酚磺液治疗,操作简单、患者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甲酚磺醛溶液 宫颈息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国产聚甲酚磺(嫒葆宁)浓缩液及栓剂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国产的聚甲酚磺(嫒葆宁)治疗62例,B组采用进口聚甲酚磺(爱宝疗)治疗50例,观察疗效。结果A组总显效率79.0%,总有效率95.2%,B组总显效率80.0%,总有效率94.0%,两组的疗效经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国产聚甲酚磺(嫒葆宁)治疗宫颈糜烂同样简便、易行、安全,疗效显著。而且经济便宜,易于获得。

  • 标签: 聚甲酚磺醛 宫颈糜烂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含ALDOB基因的重组PCMV5质粒并进行鉴定。方法以人HEPG2细胞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出ALDOB基因。将PCR产物克隆进真核载体PCMV5内,构建含ALDOB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等方法检测ALDOB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核酸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克隆的ALDOB基因与GenBank中已登记ALDOB基因序列100%同源。免疫荧光结果显示,ALDOB蛋白在细胞质表达;Westernblot结果显示,在约40KD位置有目的条带,与预期的重组ALDOB蛋白大小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含ALDOB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

  • 标签: ALDOB 质粒 真核表达
  • 简介:目的:探讨水合氯栓剂对小儿高热惊厥的预防.方法:对有2次以上高热惊厥发作的患儿随机分组,预防组给予自制的水合氯栓剂塞肛,比较发热时预防组与对照组惊厥复发率及发生率.结果:预防组惊厥复发率及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X2分别为7.05和34.1,P<0.01.结论:水合氯栓剂可以有效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

  • 标签: 水合氯醛栓剂 预防 高热惊厥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路路通胶囊中原儿茶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HPLC法测定路路通胶囊中原儿茶的含量。结果色谱柱为DikmaDiamonsilC18柱(250mm×4.6mm,5m),以甲醇-1%醋酸(1288)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79nm。DiamonsilC18柱进样量在0.01349~0.134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2%(RSD=0.83%,n=9)。结论本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该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路路通胶囊 原儿茶醛
  • 简介:摘要在治疗糖尿病时,甲双胍片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正是因为其效果显著,所以在当前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十分普遍,并且也受到了广大医疗工作者的重视。在对甲双胍片进行制备的过程中,当前的生产工艺与过去相比具有极为明显的优势,主要以现在药品的纯度变得更高,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因此,本文重点对这方面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希望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完善生产工艺,为甲双胍片良好的药效提供重要的帮助。

  • 标签: 二甲双胍 生产工艺 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