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常用抗癫痫药在临床应用中血药浓度与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以防止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患者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癫痫发作控制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少。结论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选择抗癫痫药物类型不当和药物剂量过低是造成疗效不满意的重要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近年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的研究进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系统查阅了近几年国内有关癫痫治疗药物监测的文献资料,对其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结果常用于癫痫的治疗药物有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这些药物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治疗窗窄、服药周期长等特点。结论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对临床及时调整给药方案、实施个体化给药、降低癫痫的发作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等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抗癫痫药 血药浓度监测 丙戊酸钠 卡马西平 苯妥英钠 苯巴比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比灵联合抗癫痫药物在治疗癫痫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接受癫痫疾病治疗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患者2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西比灵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0%,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癫痫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西比灵在抗癫痫药物基础上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西比灵 抗癫痫药物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百乐眠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外伤性癫痫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7月-2017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82例外伤性癫痫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通过奇偶数数字分组法,随机将8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百乐眠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总疗效。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总疗效为80.5%,观察组的临床总疗效为95.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乐眠联合抗癫痫药物用于外伤性癫痫疾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百乐眠 抗癫痫药物 外伤性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继续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探讨耐药性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的效果及分析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3年7月在我院治疗耐药性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48例,所有患者继续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至少观察2a,根据观察期内是否达到至少1月无发作将其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48例患者中,9例达到缓解(其中6例复发),39例无效.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发作频率≥4次/月、治疗失败药物数量≥4种与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失败相关。结论耐药性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继续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仍然会部分有效,治疗前发作频率≥4次/月、治疗失败药物数量≥4种与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耐药性部分性发作癫痫 抗癫痫药物 疗效观察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耐药性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继续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耐药性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继续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2个月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疗效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耐药性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继续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耐药性 癫痫患者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阐述脑肿瘤相关性癫痫(BTE)治疗中采用预防性抗癫痫药物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4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并分别实施传统治疗与预防性抗癫痫药物治疗,进而通过观察患者疾病状况来分析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肿瘤相关性癫痫 预防性抗癫痫药物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小剂量抗癫痫药物防治小儿复杂性热性惊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江西省乐平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复杂性高热惊厥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小剂量抗癫痫药物治疗。结果试验组在1h内惊厥控制率为94%,对照组为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内试验组仅8例患儿再次发生高热惊厥,仅有2例继发癫痫;而对照组有24例患儿再次发生高热惊厥,12例继发癫痫,发生率为12%;试验组仅8例出现肝功能轻度受损,9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和头晕、食欲减退,四肢乏力,相关处理后症状较快消失,对照组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小剂量抗癫痫药物防治小儿复杂性高热惊厥安全有效,可降低继发癫痫的发病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癫痫病采用药物治疗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7例癫痫患者的发病时间、情况原因及药物治疗的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药物治疗,早发性癫痫和迟发性癫痫患者在停药3周后,有5例患者出现复发。经重复治疗,停药后3例再次复发。对两例患者持续用药无效后,患者死亡。癫痫药物治疗治愈率达到94.6%,死亡率为5.4%。结论对于癫痫病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对癫痫发作要迅速进行控制,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药物治疗 癫痫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与丙戊酸钠的协同抗癫痫作用。方法将80只昆明种小白鼠分成4组对照组,五味子乙素组,丙戊酸钠组,五味子乙素+丙戊酸钠组。连续给药2周后观察小鼠癫痫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五味子乙素组及丙戊酸钠组全部有癫痫发作表现,而五味子乙素+丙戊酸钠组仅有5只,抗癫痫作用明显强于其他各组。结论五味子乙素与丙戊酸钠有协同抗癫痫的作用,为中西药结合抗癫痫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五味子乙素 丙戊酸钠 抗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癫痫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收治的17例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癫痫发作,按照患者病情情况、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的表现、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癫痫发作17例中年龄>60岁8例(占47.1),既往有抽搐或癫痫史5例,患脑动脉硬化、脑梗塞者5例,肾功能不全3例;引起癫痫发作的氟喹诺酮为环丙沙星7例、左氧氟沙星5例、氟罗沙星3例、诺氟沙星1例、氧氟沙星1例,静脉给药共15例,口服2例;4例合用茶碱类药物,3例合用非甾体抗炎药。15例为大发作,2例为小发作,发作的开始时间在用药后30min~5d;17例患者均在停药或抗癫痫等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可驶癫痫发作,临床应高度重视,合理使用,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癫痫 危险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该院2016-2017年3种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数据。方法研究对象为抗癫痫药患者例数90例,均只使用一种抗癫痫药进行治疗,根据不同抗癫痫药方式对研究对象90例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2日到2017年1月2日,分为a组(丙戊酸钠药物)、b组(卡马西平药物),c组(苯妥英钠药物),对3种抗癫痫药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结果具有显著差异,苯妥英钠偏离有效浓度范围比例较高,而丙戊酸钠在有效浓度范围内比例较高(P<0.05)。结论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卡马西平3种抗癫痫药血药浓度具有一定差异,丙戊酸钠在有效浓度范围内比例较高,同时正确进行药物监测,给予每位患者制定给药方式,能显著提高癫痫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抗癫痫药 血药浓度 监测数据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