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0例高血压患者在服药状态下血压变化规律的观察。结果不同时间血压有一定的差异性。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 变化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临床辨证规律,以更好的指导该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检索2000年至2010年我国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文献300篇,对其认真统计分析,揭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因素和证型的分布状况。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病因包括饮食失常、情志失调等,其主要证型包括肝胃不和、脾胃虚弱等。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因素有多种,病变部位一般在胃部,且与脾、肝等器官功能的关系十分密切,患者多有肝胃不和的病变特点。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临床 辨证规律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保健护理在儿童成长中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健康护理的108例儿童,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4例,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外一组为观察组,采用儿童保健护理。最后对两组儿童的发育情况及其营养性疾病发生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儿童的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的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为5.6%低于对照组的22.2%,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成长中进行保健护理,不但可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减少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可以说儿童保健护理在儿童成长中具有重要影响。

  • 标签: 儿童保健护理 儿童成长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含乌头碱类药物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方法通过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期刊全文数据库,查看1996-2005年中文医药卫生期刊报道的含乌头碱类药物致不良反应文献80篇,并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含乌头碱类药物致不良反应共545例,主要表现在对心脏毒性特别大和对中枢神经的强烈兴奋作用,先兴奋后抑制和对心肌的直接作用,用量稍大即可导致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结论含乌头碱类药物可致心脏多种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后果非常严重,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应及时救治。

  • 标签: 含乌头碱类药物 不良反应 特点及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律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住院及门诊58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规律运动,观察6个月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体重、总胆固醇与治疗前的变化。结果规律运动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体重、总胆固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结论规律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规律运动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分布规律。方法选取我院88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对其不良反应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特征主要有过敏、消化道反应、肝肾毒性、血液系统毒性、肌腱炎和肌腱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静脉注射给予途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应科学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掌握其适应症,降低患者用药后产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氟喹诺酮类 不良反应 分布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哇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点及其分布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2年5月我院53例应用氟哇诺酮类药品引起不良反应的报告,将患者发生ADR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氟哇诺酮类药品致ADR多发生于31~60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多样,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肌肉注射与静脉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静脉推注与口服。结论临床应用氟哇诺酮类药品时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及时判断和处理ADR的发生,坚持合理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氟哇诺酮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尿激酶肝素混合液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封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血透中心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经右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的42例实施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肝素液,观察组规律性给予尿激酶肝素混合液,两组患者均连续应用12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堵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尿激酶肝素混合液进行血液透析长期导管封管能够显著降低血栓形成,改善导管功能,增强透析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长期导管 血栓形成 尿激酶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