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安徽省心脑血管病流行现状,为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重点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中2015年安徽省5个国家心脑血管报告监测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5年安徽省国家心脑血管报告监测点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粗发病率为579.20/10万,其中男性发病率(595.024/10万)高于女性(562.4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93,P〈0.05);农村发病率(596.23/10万)高于城市(479.5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93,P〈0.05);各县区发病率在458.64/10万~680.92/10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7.79,P〈0.001);心脑血管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χ~2=1633897,P〈0.001)。女性首发病例平均年龄(68.62±11.74岁)晚于男性(67.88±11.7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P〈0.001)。脑卒中发病率是冠心病的4倍。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出血为发病率最高的三种疾病,占全部病例的95.57%。冬春季节发病率高于夏秋季。结论安徽省心脑血管病发病存在性别、城乡、县区、年龄、季节分布差异,应在冬春季节,重点加强对农村老年男性人群的防控。

  • 标签: 发病率 监测 心脑血管病 慢性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血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血管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开展针对性治疗,探讨其治疗效果。结果急性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1.7%,急性肺栓塞总有效率为100.0%,急性左心衰竭总有效率为92.3%,急性心肌梗死总有效率为92.9%,主动脉夹层治疗总有效率为75.0%。结论对于急性血管疾病需做到早期发现与早期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坚持锻炼,以降低心血管发生率。

  • 标签: 急性心血管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对糖尿病人群心脑血管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本次研究中,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进行诊断,研究对象主要有单纯糖尿病患者、单纯高血压患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主要是无高血压及糖尿病人群。随访研究对象是否发生心脑血管或死亡,分析影响心脑血管及全因死亡的因素。结果糖尿病、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人群 高血压 心脑血管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患者饮食控制疗法护理干预研究[1]。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医院接收的4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饮食护理,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水平、身体质量指数(BMI)和生活质量(SF-36)。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血压控制水平、身体质量指数(BMI)和生活质量(SF-36)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控制疗法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患者中[2],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和身体质量指数,可推荐运用。

  • 标签: 高血压 饮食控制疗 心脑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冠心病患者应用心血管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20 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冠心病患者7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参照组和护理组,参照组3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及护理组35例患者采取心血管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下的满意度、急性脑血管发生率。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护理组病人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心血管护理 冠心病 心脑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冠心病患者应用心血管护理对降低急性脑血管发生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2月份至2022年2月份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然后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人。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给予心血管护理,然后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急性脑血管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急性脑血管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血管护理 冠心病 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的患者临床合并心脑血管的相关情况。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有150例2型糖尿病者于我院做健康检查,根据其患病类型,将其分作两组并发组(75例)与单一组(75例),比较分析并发组与单一组显现心脑血管的临床情况。结果在并发组中,4例患脑出血,25例患脑梗塞,24例患冠心病。在单一组中,1例患脑出血,9例患脑梗塞,10例患冠心病,比较并发组75例与单一组75例显现心脑血管的情况,差异显著性极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一旦合并高血压,心血管的出现率将显著增大,高血压是动脉硬化恶化或者加重的一大诱因,属于诱导血管破裂的直接因素,因此务必对糖尿病患者加大临床防治措施。

  • 标签: 心脑血管事件 高血压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高血压患者不同治疗依从性对其心脑血管的影响,为临床控制高血压患者病情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内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高血压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依从性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统计两组患者随访血压控制结果及心脑血管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比治疗前显著降低,比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心脑血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依从性高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结果比治疗依从性低的高血压患者稳定,血压下降且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在临床高血压治疗中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患者血压控制,有效降低心脑血管发生率。

  • 标签: 高血压 治疗依从性 心脑血管事件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对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4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24例患者为单纯的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将其设为对照组,另外24例患者为糖尿病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心脑血管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的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和总胆固醇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都存在有明显的差异,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情况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脑血管儿的几率,所以临床上需要对此进行预防。

  • 标签: 高血压 糖尿病 心脑血管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降压治疗后舒张压水平和心脑血管之间的关系。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降压治疗方案,监测血压指标;同时以体检健康人员200例作为对照,比较心脑血管发生情况。结果200例患者经治疗后均获得一定效果,其中A组(舒张压在65mmHg以内)、B组(65—70mmHg)、D组(90mmHg以上)患者心脑血管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降压治疗能够控制血压水平。舒张压未下降或降低至70mmHg以下,会增加心脑血管的发生率,提示医师重点关注。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降压治疗 舒张压 心脑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急性脑血管意外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按急性脑血管患者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方法护理和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窒息、跌倒、坠床、脱管等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提高护士安全意识,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急性脑血管意外 并发症 预见性护理 不良事件 安全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探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后舒张压与心脑血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组收集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接诊的患高血压的150例中老年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降压治疗,按照患者治疗后的降压水平,将其中舒张压低于70mmHg的10例患者分为A组,70~79mmHg的58例患者分为B组,80~89mmHg的82例患者分为C组。观察3组患者的心血管发生情况,并对舒张压与患者心脑血管间的相关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150例患者中,共有55例患者出现心血管,发病率为(36.67%),共包括心肌梗死23例,冠心病6例,脑卒中4例,短暂性缺血性脑缺血22例。其中B组患者的心血管发生率最低,与B组相比,A组患者的心血管发生率增加(78%),显著高于B组(P<0.05);与B组相比,C组患者的心血管发生率增加(191%),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后的舒张压与心脑血管的发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将患者的舒张压控制于70~79mmHg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心脑血管发生风险。

  • 标签: 心脑血管事件 中老年高血压 心脑血管事件 舒张压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脑血管意外的治疗护理。方法以科室2014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的3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为探讨对象,分析总结治疗护理和疗效。结果3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平均住院天数26天,CT示颅内血肿完全吸收。结论早期正确的治疗护理,肢体功能锻炼,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脑血管意外 治疗护理 早期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运用中医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结论运用针灸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效果良好。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疾病 治疗
  • 简介:老年人应激能力差,当机体受到骨折创伤后,伴随剧烈疼痛、紧张、恐惧、焦虑失眠等一系列症状,使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可直接损害心肌细胞,诱发一系列心律失常,同时也加重心绞痛发作及心肌梗死的发生,增加死亡风险。

  • 标签: 骨折患者 动态心电图分析 老年人 心血管事件 心绞痛发作 心绞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