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教育干预对医院护工手卫生所采取的措施。方法选取医院护工为研究对象,施行教育干预措施,对干预前后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干预后手卫生执行率从23.33%提高到71.67%,依从性显著提高。结论重视对医院护工手卫生教育干预并采用相应执行监督措施,明显的提高了护工手卫生的依从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科冲动行为患者要加强组织管理,消除不安全因素;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及时发现冲动的先兆;密切观察治疗及用药的护理、重视心理护理;及时健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防范意识。

  • 标签: 精神科 冲动行为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学习障碍小学行为问题的特点,为其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本院185例学习障碍小学生进行分析。男生归纳为9个因子,女生归纳为8个因子,凡依据Achenbach检测出任何一个因子超过正常值即判断为行为问题。结果学习障碍小学生的行为问题较普通学生显著增多,且男女、生有别,男生以多动、体诉、社会退缩、违纪、交往不良问题为主,女生以体诉、多动、社会退缩问题常见。结论学习障碍小学生较正常儿童存在更严重的行为问题,应重视对学习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矫治。

  • 标签: 学习障碍 小学生 行为问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探索急性精神障碍患者发生冲动行为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患急性精神障碍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40例患者通过NOSIE量表对其冲动行为激惹因子进行评估后,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冲动行为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冲动行为发生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P<0.05)。结论对急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冲动行为激惹因子进行评估预测,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冲动行为的发生。

  • 标签: 急性精神障碍 冲动行为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未婚人工流产女性避孕行为与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未婚人工流产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未婚人工流产女性中,无1例每次性行为都采取了避孕措施,其中采取过避孕措施者69例,占86.25%,46例采取避孕套避孕,占66.67%。导致未婚女性不采取避孕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以配偶不配合以及抱有侥幸心理等因素为主。结论为了降低未婚女性出现人工流产的几率,应该不断普及避孕措施和避孕知识,并且鼓励男性伴侣积极参与,从而使意外妊娠率降低。

  • 标签: 未婚 人工流产 避孕行为 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医疗行业的竞争形势日益严峻,医院的发展压力显著加大,从而迫使医院改变以往粗放式管理模式,积极建设和优化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严格管控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考评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预算的约束功能,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推动医院的整体发展。

  • 标签: 医院 预算管理
  • 简介:摘要分析25例精神病人自杀行为的原因,主要是受精神症状影响如受幻觉与妄想的支配,重症抑郁症患者受悲观情绪影响,应对失败等,对患者采取迅速控制精神症状,做好安全管理,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等护理防范措施

  • 标签: 精神病人 自杀行为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具体针对感染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对应的管理措施进行讨论分析。方法: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具体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间发生于我院感染科的50例护理行为感染危险事故作为研究样本。随即开展回顾性分析,进而在明确原因的基础之上制定对应的管理措施,力求降低这部分危险事故的风险隐患。在此基础上,围绕管理措施落地实施前后半年内的感染科护理行为危险事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进而明确先前制定的管理措施的实际效果。结果:导致护理行为危险事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科室质量管控工作没有落实到位、护理人员个人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以及突发事件因素三个方面。在根据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制定管理措施后半年内,事故发生几率由原先的50起下降到了26起。结论: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制定对应的管理措施能够降低感染科护理行为危险事故的发生几率,因此应当提高针对这部分工作的关注度、保障医院诊疗活动的稳步推进。

  • 标签: 感染科 护理行为 感染危险因素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加强实验室建设,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具有实践专业技能的当代口腔医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现城乡中小学生健康行为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市的1000名城乡中小学生进行统一调查问卷,其中600名学生进行过健康行为干预,其余400名学生未进行过健康行为干预,对比分析他们的调查结果。结果在干预前后,干预组学生的健康态度及健康行为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中小学生开展以健康教育课为主要内容的健康行为干预,可明显改善他们对健康行为的认识水平,有利于健康思想及良好行为习惯的的培养。

  • 标签: 中小学生 健康行为干预 效果分析 城乡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2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危险性行为进行调查并对其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择在我精神科接受治疗的2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回顾探究。首先,调查并分析240例患者的危险性行为发生情况,而后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的不同将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分至A、B两组,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所出现的危险行为分别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所采取的不同护理措施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的A组患者住院后发生危险行为的次数仅20次,占总危险行为次数的18.18%,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B组患者住院后发生危险行为的次数为90次,占总发生次数的81.82%,两组不同护理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发生情况临床效果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对于精神分裂患者危险行为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危险行为发生次数,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值得重视。

  • 标签: 危险行为 精神分裂症 常规护理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技工学校的学生大多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失败者,加之正处于青春期,心理问题突出。本文从阳光德育理念出发,分析了在技工学校德育教学中渗透身心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德育课渗透身心健康教育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 标签: 阳光德育 德育教学 身心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如何优化现代护患关系已成为医院管理者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从现代护患关系的特点及变化趋势入手,分析了现代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原因,提出了力争杜绝护患纠纷、重视对患者的接待、注重护患交谈的技巧与语言艺术、提高业务水平和护理工作质量、强化服务意识、深化医院改革与完善制度建设、加快卫生立法与规范护患行为优化护患关系的基本思路。

  • 标签: 护患关系 特点 影响因素 优化 思路
  • 简介:摘要:病历档案工作作为医院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将信息技术与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相结合,实现医院病历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提升病历档案工作质量,实现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的长远发展,是医院病历档案工作的首要发展任务。信息化时代,医院只有加强病历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力度,才有助于满足新时代市场对于信息化工作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的价值,实现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发展。医院的病历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体现医院自身的发展情况,还有助于为医院的病历档案研究及病历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智能化服务。

  • 标签: 医院病历档案 创新管理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干预对提高小学生家长,教师对行为问题的认识和转变态度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锦州市两所小学的家长1000名和教师12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一所小学为实验干预组,另一所小学为对照组.对实验干预组研究对象进行行为问题知识系列讲座和宣传教育10次.自行设计行为问题知识问卷,测评小学生家长、教师对行为问题的认识、态度和知晓率.结果实验组家长、教师对小学行为问题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教师更多地赞成找专家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宣传手册、与教师沟通等处理行为问题的方式与态度.结论转变小学生的行为问题首先要提高成人对行为问题的认识,家庭和学校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

  • 标签: 小学生家长 教师 行为问题 认识 态度 健康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在住院期间男性精神病患者出现自伤情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本文以2015年至2017年4月到医院接受精神病治疗的36例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出现自伤行为的患者多为20和30多岁的为主,经过诊断大部分患者病症为精神分裂症,常见的自伤方式是撞头,自伤行为大多数在患者住院初期。结论采取最为有效的干预措施就是加强预防工作,通过对患者在住院期间加强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行为引导,加强护理干预,从而有效的降低精神科安全事故的出现。

  • 标签: 男性精神病患者 自伤行为 因素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