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文海宋爱菊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青州市东夏中心卫生院山东青州262514)【中图分类号】R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213-02预防接种就是将疫苗等生物制品接种于机体,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从而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目的,是控制和消除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疫苗接种于机体后,实际上是一次轻度感染,但是作为抗原或半抗原的疫苗及其附加物以及使用方法、或者少数人处于某种特定的病理生理状态和特有的遗传素质,此时,机体会产生一些局部或全身反应。正是由于接种反应的时有发生,给儿童身体造成一些的不适,致使家长对孩子预防接种依从性降低,同时对从事工作人员及单位带来是医患纠纷,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如何近控制和减少儿童预防接种反应的发生及常见接种反应发生如何正确处理,提出如下措施:1控制和减少儿童预防接种反应的措施1.1认真做好儿童健康体检对于首次到接种门诊给孩子(包括流动儿童)办理接种手续家长,如实向工作人员反应婴儿健康状况,认真填写儿童健康基本信息。要求婴儿家长或监护人对填写信息的真实性负责。由家长或监护人签字并留有经常使用的联系方式。儿科医师认真细致对儿童进行体检,若经儿科医师体检发出有心脏、新生儿黄疸等疾病的婴幼儿,应当告诉儿童家长依据现在儿童的身体状况给予暂时缓种或建议到上级医院复查与诊治。另外对于患有肛周脓肿的婴幼儿不能给予脊灰减毒活疫苗。对于再次前来接种疫苗婴幼儿,儿童家长一定要告诉儿科医师,孩子近10天以来,有无发热、腹泻、咳嗽、惊厥等症状,以及孩子在前一次接种后出现了是否出现高热、抽搐、荨麻疹等反应。由儿科医师根据上次接种出现的反应情况,由接种医生根据上次接种疫苗出现的情况,决定予以缓种或禁忌接种处理。另外,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儿童家长给孩子接种疫苗时,请尽量不要让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其他人员带孩子前来给孩子接种疫苗,避免儿童健康信息失真和预防接种信息不能向儿童家长正确完整表达。产生不必要的误解。1.2实施接种疫苗前告知制度接种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比如吸附百白破三联制剂容易出现发热、局部硬结。麻风疫苗容易出现发热或皮疹等。)再次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以降低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又能对医务人员起到保护作用。1.3疫苗、冷链系统的管理有专人负责疫苗和冷链系统的管理。疫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前些日子,陆女士去东南亚旅游,到达目的地时出现了尿频、尿急、尿痛症状。考虑到这是一个典型的尿路感染症状,就服用了自备的诺氟沙星,服药后症状消失。但在海滩进行日光浴后,陆女士的背部出现了数个水疱和红斑,感到疼痛难忍,于是她立即回国就诊。医生在询问了病情后认为这是由于药主要为金霉素、米诺环素、美他环素、多西环素、地美环素。其中后两者更易发生。

  • 标签: 光敏反应 药物 尿路感染 诺氟沙星 米诺环素 美他环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针对我国既往卫生应急演练存在的错误认知和做法,湖北省卫生健康委积极探索卫生应急演练新思路、新方法,将卫生应急技能竞赛与实战演练有机结合,既检验了预案的操作性和有效性,也增加了卫生应急人员对卫生应急现场处理规范性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使竞赛更加贴近卫生应急现场处置。

  • 标签: 卫生应急 演练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急护理干预措施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呼吸内科于 2015年 6月至 2018年 6月这三年间收治的 80例重症患者,以随机法将其分入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加行应急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生命体征与血气指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心率与呼吸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用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其生命体征平稳,改善其血气状况。

  • 标签: 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呼吸内科 重症患者 血气指标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与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呼吸内科收治的重症患者80例,按照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对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包含4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包含40例患者,采取应急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从两组患者的气血指标变化上来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上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护理中,对重症患者运用应急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其气血状况,提高干预的有效率,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可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呼吸内科护理 重症患者 应急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护理过程中对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的措施。方法:将于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9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中接受治疗的 78例重症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39例患者,并分别使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其中研究组使用应急护理干预,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在护理后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结束后,使用应急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组,总体有效率、感染率明显优于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参照组,且数据间差异较大,有明显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于呼吸内科中对重症患者使用应急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生命体征尽快恢复正常水平,对提升预后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呼吸内科 常规护理 应急护理干预 重症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为药剂科实施应急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参考。方法:从培训应急型人力资源的人才储备、绩效评估、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医院 药剂科经过对应急型人力资源的管理、培训,提高了医院 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结论:医院应急型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建设与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公众安全密切相关。所以应急型人力资源的培养和管理需要得到院上级领导的重视、支持和鼓励。

  • 标签: 医院药剂科 紧急型人才人力资源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常规护理联合应急措施在防范妇科护理风险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妇科140例患者分成C1组和C2组,前者施予应急措施结合常规护理,后者仅仅施予常规护理。结果C1组患者的护理失误率0.0%、并发症发生率1.4%、护理满意度与C2组患者的10.0%、12.9%、80.0%对比C1组的较低,P<0.05。结论应急措施结合常规护理应用在妇科护理中能够对护理风险进行有效防范,患者满意度较高。

  • 标签: 常规护理 应急措施 妇科护理 防范风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品本身就具有双面性,其一方面可以直接用于治病与防病,另一方面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促使患者出现生理、生化紊乱等不良反应,所以医院要想有效发挥出医院的使用价值,则需要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而本文也是就如何有效做好这一项工作进行了研究。

  • 标签: 医院 药品 不良反应 监测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瑶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23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14-01陈大爷因为感冒去药店买了一盒感冒药,但当他看到说明书时却傻了眼,这药有那么多不良反应,谁还敢吃?许阿姨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每天要同时吃好多种药物,她有些疑惑,病是要治的、药也是必须要吃的,那么不良反应该怎么防呢?张先生近日由于患支气管炎到医院打吊瓶,不想却由于过敏发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差点送命。他很疑惑,大医院的正规药物怎么也不安全?1关于药物的不良反应你知道多少?药物都是有不良反应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在很多常见、常用药物中,都会存在易于造成胃部不畅、皮肤过敏、便秘和发疹等不良反应。像是催眠药物、精神安定剂等使用之后还会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另外像是降血压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后,一旦停止服用反而会加重病情。像是一些特殊药物的使用,还要同时注意观察病情的变化,例如使用毛地黄的同时要注意观测心率变化,避免中毒。那么,每一种药都是存在不良反应的吗?答案是肯定的,每一种药物都有不良反应,但是会受到一些内在或者是外在的原因,使它们的不良表现各不相同,而且也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使用药物的情况下、出现的和治疗作用并无相关性的问题,属于是药物的固有效应。绝大部分的药物都不止存在一种药理作用,而其中用于治疗目的的通常只是发挥了该药物其中的一种或者是两种药理作用,那么另外暂时机体不需要的治疗作用,就会变成不良反应。举例来说,异丙嗪是有着抗过敏、镇静双重作用的,那么将该药物用于对抗过敏的治疗,它所能起到的镇静作用造成的困倦、嗜睡对于患者来说就是不良反应了。再像是阿托品是能够缓解胃肠绞痛的,但相应的也存在有视力模糊、口干等不良反应。那么你又会提出了:我可以理解假药闹出人命,但是为什么大厂家、正规厂家生产的药物也是不安全的?其实不然,并不是说正规厂家、大厂家生产的药物就是绝对安全或者是不安全的,这是因为一些药物存在的不良反应还没有被我们发现。可以确定的是,假冒伪劣药物是会对用药者造成很严重损害的,但是这种损害并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的范畴,因为药品不良反应的前提是“合格的药物在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过程当中,在用法、用量皆正确的情况下出现的、和用药目的并无相关性的有害反应&rdquo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患者不良心理反应的护理对策。方法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ICU84例危重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函数法将其分为两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和心理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实施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实施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AS得分为(51.32±3.25)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7.47±3.68)分(P<0.05);研究组患者的SAS得分为(54.82±2.68)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9.53±3.12)分(P<0.05)。结果针对对危重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改善其心理状况,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危重患者 不良心理 焦虑 抑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评价应急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型效果。方法收治80例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40例,观察组实施应急护理干预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应急护理干预之后,各项指标得到了有效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进行护理中,经过应急护理干预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临床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应急护理 呼吸内科 重症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统计分析 2018 年我院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特点。方法:搜集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 62 例老年患者,整理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结果: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主要为抗菌药物滥用及不合理应用,其发生率和其他各类药物相比明显偏高,差异对比显著 P

  • 标签: 老年人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乳腺增生常用药物的药理及其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共对284例对象进行观察与分析,全部为2017年4月到2019年2月在本医院接受药物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按照服用药物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n=142,乳癖消)与实验组(n=142,三苯氧胺)。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指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治疗乳腺增生常用药物的效果与安全性存在一定差异,中成药(乳癖消)的安全性更高,但治疗效果较差,西药(三苯氧胺)的治疗效果更好,但安全性差,所以使用何种药物治疗乳腺增生,要参考患者的药物耐受情况与病情。

  • 标签: 常用药物 乳癖消 乳腺增生 三苯氧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