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阴上皮增生的治疗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来本院就诊自愿接受随访的外阴上皮增生患者136例,采用局部外用给药的方法治疗本病。结果总有效率为97.06%。轻症外阴上皮增生治愈率明显高于重症外阴上皮增生(P<0.01);单纯型外阴上皮增生高于混合型外阴上皮增生(P<0.01)。结论妇科外阴上皮增生的患者,出用药治疗外生活习惯也很重要。

  • 标签: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局部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细胞的高发因素和流行病学现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口腔细胞患者124例,对其高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124例口腔细胞患者临床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主要致病因素为物理性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机体易感因素、遗传因素等。结论口腔细胞高发因素较多,致病因素较复杂,有利于对口腔细胞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口腔鳞状细胞癌 高发因素 流行病学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ApoA-1浓度与食管上皮细胞的相关性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食管上皮细胞患者的血清ApoA-1浓度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与我院体检中心2009年1月~2009年4月219例正常人群的血清ApoA-1浓度作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210例食管上皮细胞患者组和219例健康组对照组在性别和年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ApoA-I浓度在ESCC组的pTNM和临床分期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ApoA-1水平是食管上皮细胞食管的一个重要的预后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上皮细胞增生是以外阴瘙痒为主要症状但病因不明的外阴疾病,以往称之为增生性营养不良。迄今为止,尚无确切证据表明慢性损伤、过敏、局部营养失调或代谢紊乱是导致此病的直接原因,但外阴局部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和阴道排出物的刺激等解剖生理因素可能与其发病有关。

  • 标签: 鳞状上皮细胞增生 外阴瘙痒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宫颈上皮肿瘤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6例宫颈上皮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56例患者进行宫颈组织活检,应用HE染色常规病理分析。对不同级别宫颈上皮肿瘤HE染色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在病理组织活检前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以LEEP手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判断活检HE染色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HE染色分析未见上皮内细胞病变及恶性病变的宫颈组织(NILM)15例,CINⅠ13例,CINⅡ24例,CINⅢ4例。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56例,诊断准确28例,HE染色诊断准确5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学诊断对宫颈上皮肿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宫颈鳞状上皮肿瘤 病理诊断 HE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眼科细胞的临床研究与预后。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理学进行临床研究。结论眼睑鳞癌在病程早期可侵犯眼轮匝肌,其后可侵犯眼眶内组织或转移至颌下淋巴结或腮腺淋巴结。但是,眼睑鳞癌出现转移的时间比其他部位鳞癌晚些,预后相对较好。早期眼睑细胞罕有转移,有较好的预后。如侵犯眶内组织,并有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转移,预后差。

  • 标签: 眼科鳞状细胞癌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上皮肿瘤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6例宫颈上皮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56例患者进行宫颈组织活检,应用HE染色常规病理分析。对不同级别宫颈上皮肿瘤HE染色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在病理组织活检前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以LEEP手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判断活检HE染色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HE染色分析未见上皮内细胞病变及恶性病变的宫颈组织(NILM)15例,CINⅠ13例,CINⅡ24例,CINⅢ4例。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56例,诊断准确28例,HE染色诊断准确5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学诊断对宫颈上皮肿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宫颈鳞状上皮肿瘤 病理诊断 HE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浆凝血四项在食管细胞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分析204食管细胞患者,并进行60个月的跟踪随访,患者治疗前分别检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结果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T和肿瘤临床分期与食管细胞的预后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TT组的生存期短于高PT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TT水平是食管细胞潜在的独立预后指标。

  • 标签: 食管鳞状细胞癌 预后 纤维蛋白原(Fbg) 凝血酶原时间(PT)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异常的宫颈上皮病变病理结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进行宫颈液基细胞涂片检查的患者,数量共126例,所有患者经过检查均确认患有宫颈,然后切除子宫并对其进行病理检验。结果 对阴道镜检阳性患者,通过细胞学检查结果可以看出,炎症或正常的数量共36例,低级别上皮内病变(LSIL)数量共4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数量共31例,不典型上皮细胞数量共26例;通过病理检查可以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Ⅰ患者数量共4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患者数量共4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患者数量共33例,中原位癌症患者数量共22例。结论 在对宫颈上皮肿瘤患者诊断的时候经常出现误诊或者漏诊等问题,而且概率相当高,临床上可以通过细胞学检查以及病理检验检查等方式进行结合,全面提升诊断准确率,因此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鳞状上皮肿瘤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 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X-2在外阴细胞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外阴细胞(VSCC)、25例外阴上皮内瘤变(VIN)、20例旁营养不良(VD)、15例尖锐湿疣(VCA)和5例外阴正常表皮中COX-2的表达。结果COX-2阳性表达及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VINⅢ和VCA(P<0.05),与旁增生型VD差别不显著。VINⅠ~Ⅱ、正常外阴表皮、旁硬化苔藓型VD无表达。COX-2表达与VSCC组织分型有关(P<0.05),更强表达于高分化型中(P<0.05)。结论ILK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高表达的COX-2预示着VSCC的高度恶性、高侵袭性、高转移性和预后不良。

  • 标签:
  • 简介:摘要介绍一例舌部细胞联合手术的患者护理,患者手术部位较多,切口较复杂,易发生感染及并发症等问题,通过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疾病健康教育,患者好转出院。

  • 标签: 舌部鳞状细胞癌 联合手术 护理 体会
  • 简介:外阴上皮细胞增生是一种以外阴瘙痒为主要症状但病因不明的外阴疾病。此病多见于50岁以前的中年妇女,但亦可发生在老年期。目前对外阴上皮细胞增生治疗方法很多,但复发率高。为此,我院采用中药坐浴加局部封闭治疗外阴上皮细胞增生,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鳞状上皮细胞 增生 外阴 局部封闭治疗 中药坐浴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研究KAIl、mtsl在食管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细胞患者60例,其中哈萨克族33例,汉族27例,观察KAIl、mtsl的表达与食管细胞发生与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1)60例食管细胞组织中,KAIl、mtsl的表达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1.7%(31/60)、31.7%(19/60);2)KAIl在不同组织学分级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细胞患者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可作为预后判定的参数;mtsl在不同浸润深度食管细胞组织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可作为肿瘤的分期指标。结论提示KAIl蛋白的低表达与食管的病情发展及转移的发生相关,mtsl的失活对食管细胞获得浸润转移的潜能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KAIl、mtsl有助于判断食管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

  • 标签: 食管鳞状细胞癌 KAll mtsl
  • 简介:目的通过对食管细胞(esopha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ESCC)患者的术后随访,寻找影响其生存的预后因素,建立ESCC手术患者生存时间的预测列线图。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间在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38例ES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Cox回归模型对ESCC手术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构建ESCC术后患者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结果338例ESCC术后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是27.30月(95%CI:22.84~31.76),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中,淋巴结转移、肿瘤长度、侵润程度、年龄是影响ESCC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ESCC术后患者预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HR=4.322,95%CI:3.296~5.844,P=0.001)。预测食管鳞癌术后患者预后列线图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4(95%CI:0.72~0.76,P<0.001)。结论根据淋巴结转移、肿瘤长度、侵润程度等4个临床资料建立的预测ESCC术后患者生存率的列线图有助于临床医生对术后患者预后进行个体化的预测,有助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列线图 肿瘤 鳞状细胞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总结一例足背细胞切除+植皮术后病人的护理过程,根据患者的发病部位及特征给予采用先切除再植皮手术。术后分别对切除被植皮处和取皮处采取抗感染促进愈合、止痛、功能锻炼、饮食等有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效的促进了植皮处皮肤的生长,患者痊愈出院。

  • 标签: 鳞状细胞癌 植皮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KiSS-1和NF-κB在食管细胞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食管细胞和5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KiSS-1和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Kiss-1在食管细胞组织中表达降低,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NF-κB的表达与病理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食管细胞中KiSS-1和NF-κB的表达呈负相关(r=-0.676,P<0.05)。结论Kiss-l基因的表达减低或者缺失与食管细胞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Kiss-l基因可能通过抑制NF-κB从而发挥抑制食管转移的作用。

  • 标签: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Kiss-l NF-&kappa 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phA2在喉细胞中的表达和其与喉细胞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链接法(SP法)检测90例喉细胞和80例正常上皮中EphA2的表达情况。结果EphA2在喉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上皮(p<0.01),EphA2的表达与喉细胞的组织分化程度、颈淋巴结转移和TMN分期有关(p<0.05),而与喉细胞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结论EphA2可能在喉细胞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EphA2的高表达可能提示了喉细胞的恶性程度。

  • 标签: EphA2 喉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小浸润性细胞患者的病理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本溪市中心医院诊断的12例子宫颈微小浸润性细胞癌病例(国际妇产联盟FIGO标准)总结其诊断方法及临床转归。结果12例中4例行子宫颈锥切术,8例行子宫全切术,术后随诊一年至两年,11例未见复发,1例行子宫颈锥切术病例3个月后复发,行子宫广泛切除,术后未见转移。结论尽管子宫颈微小浸润性细胞的诊断标准尚不统一,但患者复发及转移率很低,子宫全切术可达到很好的治愈效果,详尽的病理报告对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和预后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子宫颈 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病毒载量与阴道镜筛查对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市某三级医院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行宫颈筛查及HPV病毒载量检测的120位女性为对象,使用第三代杂交捕获-化学发光法(DH3)对hr-HPV进行分型分层病毒载量检测,病毒载量≥1pg/m L判定为阳性。分析hr-HPV病毒载量对阴道镜检出宫颈HSIL的预测作用。结果:将hr-HPV病毒载量与阴道镜检查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宫颈HSIL诊断的效果,提高宫颈检出率。结论:将hr-HPV病毒载量与阴道镜检查相结合,对宫颈HSIL的诊断的应用价值较高,有助于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阴道镜 高危型HPV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