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导致不同程度皮肤过敏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临床纳入54例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留置PICC致不同程度皮肤过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皮肤过敏程度进行区分,分析护理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100%、100%、88.89%,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留置PICC导管致皮肤过敏患者应根据过敏程度不同,给予区别护理,提高护理效果,减少过敏的发生。

  • 标签: PICC 皮肤过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手术室科内微信群--"无影灯下的天使",造就科室公众平台,运用照片、信息推送、语音、分享等功能,广泛用于科室各类培训、公共信息通知、护理质量控质、科室各类讨论等各项管理中。结果管理效率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满意度提高。

  • 标签: 微信平台 手术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根管治疗中,牙体牙髓患者治疗效果与根管填充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牙体牙髓患者进行研究,将根管填充治疗按填充程度不同分为欠填组、超填组以及恰填组,并对患者治愈情况以及疼痛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欠填组和超填组相比,恰填组治愈率明显更高。具有良好治愈效果。三组患者皆出现不同程度疼痛症状,超填组与欠填组疼痛率都高于恰填组,且恰填组疼痛症状不明显。结论牙体牙髓患者治愈率与疼痛率受根管填充程度影响,恰填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疼痛症状且治愈率较高,而超填与欠填都会导致患者疼痛感明显、降低治愈率,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选择恰填。

  • 标签: 根管填充 牙体牙髓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减轻鼻骨骨折患者不适程度的效果。方法筛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性鼻骨骨折患者60例,按照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比组30例予以一般护理,研究组加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之前,两组患者间的VAS评分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VAS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且研究组VAS评分要远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减轻鼻骨骨折患者疼痛不适感有着明显效果,有利于患者的尽快康复。

  • 标签: 护理干预 鼻骨骨折 不适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行腔镜手术治疗的甲状腺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外科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48h的疼痛情况和睡眠时间以及对疼痛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24h、48h的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均明显多与对照组(P<0.05);患者对疼痛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可以明显的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增加其睡眠时间,患者的满意度明显的提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腔镜甲状腺手术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就诊序号将9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随机分为适量组、超量组、欠量组,每组30例。三组牙体牙髓病患者均接受根管填充治疗,其中适量组给予根管适量填充,超量组给予根管超量填充,欠量组给予根管欠量填充,记录三组牙体牙髓病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疼痛发生率,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三组牙体牙髓病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适量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超量组的66.67%及欠量组的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牙体牙髓病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治疗过程中,适量组疼痛发生率6.67%,显著低于超量组的30.00%及欠量组的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量根管填充可显著提高牙体牙髓病患者临床疗效,有利于降低其治疗过程中疼痛发生率,对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调查其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对比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无痛和轻度疼痛患者例数相对更多,而中、重度疼痛患者例数更少,其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HAMD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极大的减轻外科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缓解其痛苦,促进其良好恢复,加速其康复进程。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外科患者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面神经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针灸治疗。对两组神经炎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6周后的效果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经针灸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00%,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给予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针灸治疗,其可明显的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临床不良症状,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面神经炎的治疗中。

  • 标签: 针灸 不同损伤程度 面神经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严重程度和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院从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份期间患有冠心病的患者60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结果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吸烟、低密度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血压、总胆固醇(TC)水平以及2型糖尿病关系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总胆固醇(TC)水平、低密度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于防制冠心病,如果能够对其危险因素予以积极控制的话对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的减轻有很大的帮助。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病变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小儿贫血程度与小儿营养不良类型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700例6个月-7岁的儿童。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进行体重、身高、体格、血红蛋白的检查,进而探讨分析小儿贫血程度与小儿营养不良类型的关系。结果体重低下患病率为35.57%,生长迟缓患病率为34.86%,消瘦患病率为15.29%,贫血程度与儿童营养不良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状况与儿童的贫血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也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贫血程度与营养不良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小儿贫血 营养不良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就诊序号将9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随机分为适量组、超量组、欠量组,每组30例。三组牙体牙髓病患者均接受根管填充治疗,其中适量组给予根管适量填充,超量组给予根管超量填充,欠量组给予根管欠量填充,记录三组牙体牙髓病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疼痛发生率,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三组牙体牙髓病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适量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超量组的66.67%及欠量组的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牙体牙髓病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治疗过程中,适量组疼痛发生率6.67%,显著低于超量组的30.00%及欠量组的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量根管填充可显著提高牙体牙髓病患者临床疗效,有利于降低其治疗过程中疼痛发生率,对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不同进针方法对皮下注射速碧林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4例行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患者,通过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分组,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研究对象,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斜刺进针方法进行速碧林的皮下注射,试验组患者采用垂直进针方法进行速碧林的皮下注射。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进针方法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疼痛程度。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19%,试验组患者为7.14%,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轻度疼痛和重度疼痛的患者比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度疼痛的患者比例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心血管内科需要行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患者采用垂直进针方法能够明显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且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该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斜刺注射法 垂直注射法 速碧林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与双向情感障碍疾病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的研究分析,希望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患有该疾病的住院治疗患者9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根据病症的不同分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组与双向情感障碍组各46例,采用特定的方法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估测,利用C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显示双向障碍组的数值符号、视觉再生倒背评分均比精神分裂症组高,韦氏康星卡片分类测试中分类个数大于精神分裂症组,错误数及持续错误数低于精神分裂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疾病患者在康复期的双向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功能损害,且与精神分裂病症对比,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较低一些。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双相情感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程度根管填充牙体牙髓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5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A、B、C三组,每组50例。其中A组患者进行根管超量填充,B组患者进行根管适量填充,C组患者则进行根管少量填充,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疗效显著优于A、C组(P<0.05),A、C组差异不大(P﹥0.05);B组患者的VAS评分和牙齿疼痛颗数均显著低于/少于A组和C组,A、C组VAS评分差异不大,C组患者牙齿疼痛颗数少于A组(P<0.05)。结论对牙体牙髓病患者进行适量根管填充治疗的疗效更好,可显著改善其疼痛程度,减少牙齿疼痛的颗数,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上推荐。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不同程度 根管填充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晚期胃癌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后,观察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因此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6月~2017年03月收治的106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凭借数字奇偶法对本次研究收治的胃癌患者分组;对照组晚期胃癌疾病护理期间配合应用基础护理理念;观察组晚期胃癌疾病护理期间配合应用优质护理理念;最终对疼痛程度差异以及生活质量差异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晚期胃癌患者疼痛程度同对照组晚期胃癌患者比较,获得显著性缓解(P<0.05);观察组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同对照组晚期胃癌患者比较,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临床在开展晚期胃癌护理工作期间,合理应用优质护理理念,对于疼痛程度的缓解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均可以做出保证,最终对于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能力的优化做出保障。

  • 标签: 优质护理 晚期胃癌 疼痛程度 生活质量 影响效果
  • 简介: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对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评估该院80名临床护士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知识的认知。结果临床护士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基础认知、预防措施、并发症以及各相关高危人群的相关防范措施知识等。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例数不同的护士,其有关的基础和预防知识得分情况差异较大(F分别为5.326和7.656)。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因变量预防知识和自变量基础知识之间存在相关性(r=0.435,P<0.01);因变量措施落实情况和自变量知识总得分之间也存在相关性(r=0.213,P<0.05)。结论临床护士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知识认知不理想,医院方面应该加大对加强对临床护士对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知识继续培训和教育。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护士 认知程度
  • 简介:摘要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口腔健康已成为众多中小学校关注的对象,口腔健康对学生们的健康和生命质量有重要作用。目前龋病仍是学生口腔常见病和防治重点。防治的关键是提高口腔健康知识普及程度。学校是口腔保健宣教的重要场所,促进学校口腔卫生是开辟未来几腔健康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提高全民族口腔健康水平的基础。目的为了了解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普及程度及口腔健康现状,发挥学校在口腔预防、保健、宣传、教育工作中的特殊优势我们对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白鹤铺镇中学进行了基础调查。方法采用整体群抽样法对白鹤铺镇中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他们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检查。结果该中学学生们口腔健康现状较好但是口腔健康知识普及程度较低,学生们缺乏口腔健康保护意识。

  • 标签: 中小学生 口腔健康 调查报告
  • 简介:目的探究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应用。方法选取近年我院收治的151例ICVD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到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颈动脉增厚情况、斑块形成情况、管腔狭窄发生情况及狭窄程度。结果观察组IMT内膜增厚率为91.4%,斑块形成率为69.5%,管腔狭窄率56.3%及管腔狭窄〉50%发生率为29.1%,均分别高于对照组(22.5%,6.6%,5.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用于诊断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 标签: 多普勒超声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 颈动脉狭窄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与冠状动脉钙化程度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冠脉钙化积分将其分为轻度钙化组58例(钙化积分<200)与中重度钙化组62例(钙化积分≥200)。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使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检测冠脉钙化病变,并使用冠脉钙化积分评价冠脉病变的钙化程度,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中重度钙化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高于冠脉轻度钙化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碱性磷酸酶是冠状动脉钙化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是冠心病患者存在冠脉钙化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碱性磷酸酶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运用于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对其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选180例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行疝气手术患儿纳入研究。根据入院先后将患儿分为A组与B组。A组行综合护理干预。B组行围术期的常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儿术后疼痛、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患儿疝气术后疼痛评分比B组低(P<0.05)。A组疝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B组为12.2%。A组并发症发生率比B组低(P<0.05)。患儿家属评估的护理满意度为95.6%,B组为78.9%。A组的护理满意度比B组高(P<0.05)。结论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综合护理 小儿 疝气 疼痛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