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的影响

朱翠翠

鸡西市口腔医院158100

摘要:目的:分析在根管治疗中,牙体牙髓患者治疗效果与根管填充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牙体牙髓患者进行研究,将根管填充治疗按填充程度不同分为欠填组、超填组以及恰填组,并对患者治愈情况以及疼痛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欠填组和超填组相比,恰填组治愈率明显更高。具有良好治愈效果。三组患者皆出现不同程度疼痛症状,超填组与欠填组疼痛率都高于恰填组,且恰填组疼痛症状不明显。结论:牙体牙髓患者治愈率与疼痛率受根管填充程度影响,恰填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疼痛症状且治愈率较高,而超填与欠填都会导致患者疼痛感明显、降低治愈率,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选择恰填。

关键词:根管填充;牙体牙髓;影响

牙髓病、龋病与根尖周炎等发生于牙体的疾病统称为牙体牙髓疾病,是临床口腔治疗中常见病症,临床表现为牙体疼痛。患者通常会在感受到疼痛后就诊,若忽略病情严重性就会导致牙齿病变严重,产生损伤甚至牙齿坏损,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医疗技术的进步给牙体牙髓临床治疗措施带来改进,根管填充是目前医疗中常用牙体牙髓治疗手段,将失活牙髓清除干净后,利用填充剂将制备好的根管进行填充隔断,避免牙根尖周组织暴露而受到感染,从而起到保护牙体完整性、缓解病症的治疗目的。根管填充过程中填充程度不同易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通过本次研究,探讨相互间关系,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纳入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牙体牙髓患者(146颗牙)为研究对象,男53例,女47例,年龄(53.2±2.1)岁(20~78岁)。所有患者中主要疾病类型为:急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慢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与牙髓坏死。患者经治疗后影像检查很具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分为恰填组70例(95颗牙),欠填组11例(16颗牙),超填组19例(35颗牙)。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

1.2纳入标准

(1)经诊断确诊为牙体牙髓病;(2)无既往根管治疗史;(3)根管无阻塞,通畅;(4)无其他器官以及全身系统性疾病;(5)配合根管治疗,可耐受者;(6)患者意识清醒、神志正常,无昏迷与休克。(7)均自愿参与本组研究,签署了知情通知书。

1.3填充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X线检查,以确定并了解患者的根管与根尖周的病变程度。充分掌握患者疾病基础情况后给予根管填充治疗:

(1)去除牙釉质,以及腐质;(2)采用金刚砂车针将髓腔打开,清理干净腔内钙化物与坏死组织;(3)采用根管测量仪测量患牙效根管长度,然后逐号扩大根管,通常到40号;(4)对根管进行消毒,采用3%双氧水与0.9%氯化钠注射液对根管进行胶体冲洗,用干棉球擦净后,晾干根管后实施填充。(5)填充时从牙胶尖部加入根管糊剂,填充结束后,根管口采用氧化锌丁香油进行密封。(6)治疗结束后再进行X线检查,对填充程度予以确定。

1.4疗效判定

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疼痛情况。(1)填充程度判定:根管填充质量评价:恰填:根充材料与根尖距离小于2mm,且根管封闭、严密;超填:根充材料超过了根尖;欠填:根充材料与根尖距离超过2mm,或者根管封闭不严密。同时,根管的牙出现一个超填或者欠填均被视为超填与欠填。(2)疗效:①治愈:患者术后未出现窦道与叩痛等表现,咀嚼功能正常;经X线检查,病变消失;②有效:患者术后临床症状、体征正常,咀嚼功能正常,经X检查病变有缩小;③无效:患者术后有窦道,存在叩痛,咀嚼功能异常;经X现检查病变未发生变化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分析

上述所获得的计数与计量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3组患者疗效对比观察

恰填组72例(95颗牙),治疗总有效率96.8%;欠填组9例(16颗牙),治疗总有效率43.7%;超填组19例(35颗牙),治疗有效率51.4%。恰填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欠填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0.03,χ22=40.52,P<0.05);且欠填组与超填组治疗总有效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3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恰填组疼痛率7.4%,欠填组疼痛率37.5%,超填组疼痛率28.6%;恰填组疼痛率显著低于欠填组与超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09,χ22=10.12,P<0.05);且欠填组与超填组疼痛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三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3讨论

牙体牙髓病症是牙科临床治疗中常见病症,通常有根尖周炎、牙髓炎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牙体损伤或者周围神经坏死,给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为此需要通过不断学习研究,找出有效治疗办法,为牙体牙髓临床治疗提供条件。

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大量实践研究表明,根管填充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牙体牙髓治愈率,是现阶段牙体牙髓疾病临床治疗中常用手段。首先依据患者牙体实际情况选择恰当根管,清除失活坏死牙髓后,经消毒再进行根管填充,根尖周组织再生修复能力较强,因此能够保证牙体迅速恢复不留隐患;根管填充能够实现根尖周组织与外界环境隔离,避免发生感染影响牙体牙髓功能发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保证患者治愈效果良好不易复发。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发现,与超填组以及欠填组相比,恰填组患者治愈率高,总有效率高达97.2%,而超填组与欠填组之间总有效率差别并不明显,分别为44.2%、52.4%,因此超填与欠填治愈效果明显低于恰填组。三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皆出现不同程度疼痛症状,经对比分析发现,恰填组患者疼痛状况明显低于超填组与欠填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根管填充程度不同影响牙体牙髓患者治愈效果,且恰填效果最好、疼痛程度最低,具有较好临床应用效果。但在治疗过程中,牙体牙髓临床治疗效果还易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因此同样需要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1)根管治疗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唾液接触,降低牙体内部受到污染可能性。需要对牙体内部坏死组织进行彻底清除,使用无菌液冲洗牙髓腔,橡皮障不能够很好密封根管的,需要使用带环密封。(2)注意根管口的寻找。根管口通常使用DG16进行寻找,或者也可借助放大镜进行寻找。(3)为避免根管口因牙本质碎屑、充填材料发生堵塞,需要在开髓前将龋坏组织充分去除,并大量喷水将碎屑冲洗掉;在管锉每次进入根管前都必须保证清洁。(4)为避免根尖区填充物不致密,一方面需要保持侧压器清洁干净,另一方面,要确保锥度小于根管的锥度,预弯和试插入侧压器。

参考文献:

[1]徐华.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的影响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S1):159.

[2]张卫东.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29):167-168.

[3]叶卫东,杨勇.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