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以培养临床年轻骨干教师(医生)医学英语为例来研究临床TBL教学模式。方法:通过TBL教学来提高临床年轻骨干教师(医生)医学英语听说交流能力。结果:构建临床TBL教学模式。结论:通过TBL培养模式大大提高了临床骨干医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协作性意识,提高了他们在工作方面英语沟通能力,在我院走进国际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临床年轻骨干教师(医生) TBL培养模式 医学英语 听说
  • 简介:摘要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指出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掌握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因此,护理实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实训教师的成长和进步对学院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我系基础护理、临床护理实训教师比例较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实,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促使实训教师迅速成长,带动我院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 标签: 护理专业 实训教师 培养
  • 简介:目的探讨高校教师刻板印象的结构及其基本特征。方法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搜集得到有关高校教师的特征词汇156个,结合文献和有关研究,初步拟制了包括65个特征形容词的《高校教师印象词语调查表》,经过预试和初测的信、效度分析,形成具有较好心理测量特性的《高校教师刻板印象问卷》,用于正式研究,再次对52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高校教师刻板印象的3个维度:工作态度、学识素养和交际风格;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三因子模型χ2/df=1.99,近似误差均分根(RMSEA)=0.05,非范拟分指数(NNFI)=0.99,比较拟合指数(CFI)=0.99,拟合优度指数(GFI)=0.95,标准化残差均方根(SRMR)=0.03;重测信度值三因素值为0.94,0.95,0.97;不同性别、家庭住地的大学生在高校教师刻板印象各个维度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工作态度(χ2=26.39,P〈0.01)、交际风格(χ2=14.56,P〈O.01)和总分(χ2=20.43,P〈0.01)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校教师刻板印象问卷是测评大学生对高校教师刻板印象的有效工具,年级变量是影响高校教师刻板印象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刻板印象 高校教师 问卷编制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两癌筛查,及时发现宫颈癌癌前病变、早期乳腺癌,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选择辖区内自愿参加“两癌”筛查的35~59岁农村户籍妇女,宫颈癌筛查行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检查,巴氏分级Ⅲ-Ⅳ级,需阴道镜检查加宫颈活检。乳腺癌筛查进行乳腺的视诊、触诊,对乳腺临床检查可疑者和高危人群进行乳腺彩超检查。对乳腺彩超检查可疑或阳性者,行钼靶X线检查。结果宫颈癌筛查5392例,检出CINⅠ(宫颈上皮内瘤变轻度)13例,发病率0.24%,CINⅡ(宫颈上皮内瘤变中度)7例,发病率0.13%,CINⅢ(宫颈上皮内瘤变重度)4例,发病率0.07%,宫颈癌4例,发病率0.07%。乳腺癌筛查4522例,检出乳腺癌2例,发病率0.04%,其他乳腺疾病225例,发病率4.98%,乳腺增生1597例,发病率35.32%。结论通过对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及时发现早期宫颈癌、乳腺癌及癌前病变,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水平。通过开展两癌筛查工作,可早发现、早诊断宫颈癌、乳腺癌及癌前病变,以便早期治疗,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保障了妇女生命健康,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水平。

  • 标签: 两癌筛查 宫颈癌 乳腺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认真研究我地农村地区妇女的保健现状,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的妇女保健教育活动,加强对保健管理工作,不断增强他们的健康意识,改善农村地区的保健工作的设施和条件,切实提高农村地区的妇女保健的健康状况,确保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和卫生习惯,更好地提高我地的人口质量。

  • 标签: 农村地区 妇女保健 现状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健全乡、村两级医疗保健网,明确职责,实行统一的管理,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达到减少孕产妇合并症、并发症和难产的发生率,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 标签: 农村牧区 孕产妇 系统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的发病和死亡不断提高,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医疗设施的不断完善,国家对医疗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各种社区卫生院的不断建设,使得慢性病在农村也得到重视。但是由于农村独有的生活方式和就医习惯也为慢性病的治疗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本文从自己的数年工作经验出发,结合相关医药常识,对农村地区慢性病药物治疗的现状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农村慢性病的治疗和防止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慢性病 药物治疗 农村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农村地区肾结石发病与人口性别、年龄、膳食状况等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探讨,以求能够寻找出农村地区肾结石发病的主要原因。方法采用整体分层法和随机抽样调查法,对于本地3个乡下属的15个村的4680名农村人口进行肾脏B超检查,并且对于其年龄、膳食状况等因素进行问卷调查法。结果本地农村人口肾结石总发病率为9.31%,其中,男性发病率为10.41%,女性发病率为8.14%,两者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通过调查发现,肾结石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膳食状况对于肾结石的发病率也有着较大影响,一般而言,摄入动物肉类蛋白和白蔗糖数量较多的人群更容易引起肾结石,而以粮食蔬菜等作为主要食物的人群,其肾结石发病率相对较低。结论通过调查可以对导致农村人口肾结石发病的相关因素有了最为基本的判断,中老年人和经常摄入高蛋白、高糖、低纤维膳食者通常是重点预防人群。

  • 标签: 农村地区 肾结石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市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和健康危险因素水平,为我市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等获得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描述。结果我市农村道路硬化率达100%,饮用水集中供水覆盖人群达86.89%,卫生厕所普及率为40.75%,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占8.5%,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占39.75%,病媒生物侵害严重,首次发现蟑螂侵害。农田土壤铅、镉、铬含量分别为19.72mg/kg—29.97mg/kg,0.08mg/kg—0.23mg/kg,62.19mg/kg—73.92mg/kg。结论我市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增加农村环境卫生经费投入,加大卫生改厕力度,加强卫生宣教工作,提高农民卫生防病参与意识。

  • 标签: 农村 环境卫生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农村妇女两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不愿意参加两癌筛查的11996名25-64岁农村妇女以集中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两癌疾病知识与防治知识讲解,之后进行筛查动员,观察筛查结果,评价健康教育在农村妇女两癌筛查中的作用。结果对不愿参加两癌筛查的农村妇女进行健康教育并再次动员后,共8897名自愿参加两癌筛查,占74.17%,较健康教育前差异显著(p<0.05),这其中以45-49岁与50-55岁的农村妇女比例最高,筛查率达82.49%与82.65%,而25-29岁的农村妇女普查率就低,为46.46%。不愿参加筛查的主要因素以没时间的比例最高,占60.21%。结论农村妇女因两癌疾病相关知识缺乏等因素,参加两癌筛查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我们应当进行集中式针对性健康教育,并主动为农村妇女提供便利,合理安排时间,利用休息日开展筛查,提高农村两癌筛查率。

  • 标签: 健康教育 乳腺癌 宫颈癌 疾病筛查
  • 简介:摘要从绵竹市农村饮水现状来看,目前所面临的饮水安全问题主要有水质不达标、水资源缺乏等等,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不仅对农村人民群从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也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笔者就以我国四川省绵竹市农村为例,具体分析该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加强对策,以供参考。

  • 标签: 农村饮水 安全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农村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因素及服药依从性情况。方法对我院524例农村结核患者采取问卷方式,了解患者对抗结核治疗依从性并总结分析。结果农村患者服药依从性好的比例为83.2%(436/524)。影响因素包括药物不良反应、强化期服药模式等因素、治疗中医务人员访视情况、复查距离等因素。结论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加强医院医生的农村防痨宣教,重视农村患者的特点,做好督导管理,改善农村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

  • 标签: 结核患者 治疗依从性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外界客观环境和教师自身主观因素而导致。针对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而采用有效的对策,提高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 标签: 中小学教师 心理健康 成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费为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对于提高农村妇女宫颈癌的早诊早治率以及对筛查过程发现的妇科疾病及时治疗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对2013年我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癌筛查的759名农村已婚妇女的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59例受检者中,上皮细胞异常(ASCUS及以上者)15例,阳性率1.9%;细菌性阴道炎37例,阳性率4.8%;滴虫性阴道炎14例,阳性率1.8%,霉菌性阴道炎6例,阳性率0.8%。结论应加强宣传,定期对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对患病妇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控制子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子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及时对检查出的妇科疾病及时给予治疗,提高农村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 子宫颈癌 筛查 分析
  • 简介:摘要尿失禁(UI)是妇女常见疾患,也是一个世界性的医疗卫生问题。它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之一,它与年龄、生育史、生活习惯、疾病因素等有关。20多年来,女性尿失禁的问题越来越得到世界医学界的高度关注。国际尿控协会(ICS)对尿失禁提出的定义为,一种可以得到客观证实、不自主的经尿道漏尿现象,并由此给患者带来社会活动和个人卫生方面的不便。自1976年国际妇科泌尿协会(IUA)召开的首届尿失禁研讨大会开始,随着女性尿失禁的研究逐步深入,妇科泌尿学(urogynacology)已逐渐成为学科交叉和发展的一个崭新领域。目前欧美很多国家已将妇科泌尿学列为妇产科住院医师培训计划的内容。由于人口老龄化,尿失禁的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随着老年及高龄老年人的增加,妇科泌尿疾患的发病人数越来越多,迫切需要重点防治,加快妇科泌尿学的发展,迎接老龄化健康问题的新挑战。我国关于女性UI的防治体系仍很不完善女性UI高患病率、危险因素不明确、就诊率低以及实用性的防治技术推广不够。广大妇女仍然对UI缺乏科学的预防措施,发生UI后又缺乏科学的认识,大部分患者不到医院就诊。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又因医院不能提供有效治疗或本人难以接受手术治疗而一直患有UI。本课题使用国际统一标准,采用严格的流行病学方法,调查辽宁农村地区女性UI的发病情况。由于尿失禁的发病因素存在年龄、孕产次、生产方式、体重、地区等差异,因此只有开展本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才能制定出符合本地区的有效的防治措施。目前辽宁地区的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仅限于城市居民,广大农村地区尚无一个完整的大样本调查。本课题使用国际统一标准,采用严格的流行病学方法,调查辽宁农村地区女性UI的发病情况,并调查患者认识误区,为政府制定相应的妇女保健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方法分析农村水体污染的原因,根据原因提出治理的相应对策。结果我国农村的水环境污染存在极大的问题,而且日益严重,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治理和遏制这种不良局面。结论解决好农村水污染问题对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保障人民身心健康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农村 水环境 污染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山东省某农村地区敬老院老年人的膳食营养现状,为改善其营养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称重和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相结合的方法,调查3所农村敬老院老年人膳食构成和营养素摄入情况。结果176名老年人平均每人每日能量摄入基本充足,碳水化合物供能过高占63.96%,脂肪供能略低占21.38%;钙的摄入量只占RNIs的26.87%,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摄入不足,平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9.45g;老年人BMI指数处于正常范围内的占74.43%。结论当地敬老院老年人膳食营养状况不够合理,应有针对性的做出改进。

  • 标签: 农村 敬老院 老年人 膳食营养
  • 简介:杭州市余杭区卫生学校(简称"余杭区卫校")多年来致力于农村医学成人学历教育工作,在农村医学人才成人学历教育方面积累了诸多工作经验,并形成了农村卫生人才学历教学"6+12"的余杭模式。余杭模式由6项核心框架和12项行动要素组成,6项核心框架是:坚持"政府统筹"部署的教学目标设置,依照"社会需求"定位的培养专业选择,遵循"宽进严出"原则的教学管理制度,突出"教学相长"前提的质量评价制度,借助“系统运行”工具的学用反馈制度,注重“社会应用”评价的目标考评制度。

  • 标签: 成人学历教育 农村医学 成效评估 教学管理制度 农村卫生人才 教学目标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及农村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往的计划生育宣传方式已经无法适应育龄群众的真实需求,阻碍了计生工作的健康开展。本文首先探究了当前我国农村地区计划生育宣教存在的不足,并对其提出了针对性的完善建议和策略,以期为农村计划生育宣教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农村 计划生育 宣教教育 问题与对策
  • 简介:目的通过对重庆市开县农村小学生道路交通伤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降低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的干预措施建议.方法采用亚洲伤害基金会研制的问卷对开县2所小学370名小学生进行间卷调查,对关键人物进行访谈.结果调查对象中有43.0%发生过交通事故,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的学生比例为24.6%.道路暴露时间(1年OR=2.532,95%CI:1.492~4.297;6年OR=3.600,95%CI:2.112~6.138)、搭乘摩托车时学生是否戴头盔(OR=1.907,95%CI:1.129~3.222)、能否遵守交通规则(OR=0.544,95%CI:0.357~0.829)等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学生上学年限的增加,搭乘摩托车时不戴头盔,不遵守交通规则会增加道路交通伤害率;路况、道路使用者行为和道路管理也是影响农村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

  • 标签: 农村 小学生 道路交通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