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崔爽(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南阳473000)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6期
  • 机构:心悸为临床极常见症状,见于现代医学各种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及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洋地黄中毒、低血钾、出血、缺氧、感染、药物反应等疾病中。中医药辨证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临床尚缺乏系统、规范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为使心悸的证候学建立在更为科学严谨的基础上,我们自2006年6月-2007年12月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126例以“心悸”症状为主诉的患者进行临床调研,通过四诊资料规范化采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心悸的中医证候特征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检验中低离子凝胺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接收的交叉配血试验280例,分别采用低离子凝胺技术(MPT)与盐水法检测,而后分析两种方法的试验效果。结果试验耗时上,MPT平均为4.4min,盐水法为7.3min;在阳性检出率上,MPT为4.29%(12/280),盐水法为2.86%(4/280);在灵敏度和准确度上,MPT为92.31%与99.64%,盐水法为61.54%与98.21%。结论输血检验中运用MPT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的试验速度和阳性率,保证准确性。

  • 标签: 输血检验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血检验中应用低离子凝胺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4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受血者126例,根据不同输血检验方法将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63例,观察并比较盐水法和低离子凝胺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检验耗时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参照组7.94%VS25.40%;同时实验组的准确度、灵敏度、稳定性分别为90.48%、93.65%以及88.89%,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3.02%、74.60%以及69.84%,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检验中应用低离子凝胺的效果十分满意,能够准确观察并预防溶血反应,是一种具有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输血检验方法。

  • 标签: 低离子聚凝胺 输血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孕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通过定期到院孕检能够确定母婴各项指标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异常情况早期进行治疗干预,杜绝不可预测的情况的发展,本次就针对此孕妇检验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方法:此次研究共筛选了不同的研究群体,其中包括正常的临产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产孕妇、健康育龄女性,将其分成三个小组,各有患者120例,针对所有观察主体的D-D、PT、APTT、TT、FIB水平进行临床检验,同运用相关统计软件包对数据做统计。结果:通过对检验后的数据分析显示,正常临产产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产孕妇FIB、D-D明显偏高;PT、APTT方面,两组低于健康育龄女性组;三者之间TT方面基本较为接近;临产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产孕妇两者进行对比,前者在FIB、D-D方面明显更为突出,有对比性(P>0.05)。结论:此次针对孕妇检验,联合检验血凝4项和D-二体,能够早期发现孕妇和胎儿各项功能有无异常,在保证母婴安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联合检验 血凝4项 D-二聚体 孕妇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输血检验中应用低离子凝胺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受血者和供血者共110例,所选受血者与供血者分别采用盐水法、低离子凝胺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盐水法试验中,阳性5例,阳性检出率为4.55%,其中3例可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特异性细胞凝聚;低离子凝胺试验中,阳性13例,阳性检出率为11.82%,其中13例可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特异性细胞凝聚,在输血检验中,低离子凝胺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明显比盐水法高(P<0.05)。结论在输血检验中应用低离子凝胺不仅可靠而且安全,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低离子聚凝胺 输血检验 配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离子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临床输血样本,在对100例临床输血样本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时分别采用低离子凝胺技术和盐水法,观察并对照两种检验方法的的检验效果。结果100例采用低离子凝胺技术检验的输血样本中,检查显示阳性的共有12例,阳性检出率为12%;100例采用盐水法检验的输血样本中,检查显示阳性的共有5例,阳性检出率为5%。在检验细胞的凝聚集数方面,低离子凝胺技术的检验效果也远高于盐水法的检验效果。结论低离子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具有极高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的提高检验的灵敏度、有效性和检验准确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使用。

  • 标签: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 临床输血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低离子凝胺技术进行研究,同时分析其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80例我站免疫血液学实验室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受血者与供血者均分两组进行研究,针对不同组别采用常规盐水法进行检测(参照组)以及低离子凝胺技术进行检测(研究组),并观察两组患者交叉配血效果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再利用统计学数据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记录两组患者交叉配血效果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数据,研究组检出率及稳定性、准确度、灵敏度均优于参照组,两组组间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分析,低离子凝胺技术对于临床输血检验,可有效检出IgG不规则抗体,患者交叉配血效果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均有优势性,同时输血安全性得到保障,因此,此方法建议推广并应用。

  • 标签: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 输血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联合检验血凝4项和D-二体在孕妇检验中的应用。方法 时间: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对象: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健康女性以及孕妇共80例,分组: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孕妇为观察组,开展凝血4项以及D-二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凝血酶时间(TT)<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以及D-二体(D-D)水平>对照组,P<0.05。FIB:孕中期>孕早期,P<0.05,与孕晚期无明显差异,P>0.05。PT:孕晚期<孕中期<孕早期,P<0.05。APTT:孕早期>孕中期以及孕晚期,孕中期与孕晚期无明显差异,P>0.05。TT:孕早期>孕中、晚期,P<0.05,孕中、晚期无明显差异,P>0.05。D-D: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P<0.05。结论 血凝4项和D-二检验可为产后出血以及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提供指导,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血凝4项 D-D 孕妇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月~2月,医院门诊以及住院进行尿液检验的患者1042例,来源于门诊、肾内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均进行尿分析检查以及尿沉渣镜检,以镜检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1042例患者,尿镜检查其中阳性458例,阴性584例,尿分析仪检查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100.00%、90.41%、89.11%、100.00%、94.63%,kappa检验系数k=.94,属于高度一致,尿分析仪与镜检结果分布+、++、+++均存在不一致情况,尿分析检查阴性结果高于尿沉渣镜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检查存在误漏诊情况,特别是若阳性的患者,可能误诊为阴性,需建立合适的抽检、报警规则,提高复查的水平,合理进行镜检,避免误漏诊。

  • 标签: 尿液潜血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离子凝胺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及检出率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就诊的80例输血检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8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盐水法检验,实验组采用低离子凝胺技术检验,对比两组患者检验后数据差异。结果经两组患者检验效果比较分析,实验组阳性检出率、检测耗时与准确度等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低离子凝胺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阳性检出率明显提高,且输血安全性得以优化,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低离子聚凝胺 输血检验 应用效果 检出率
  • 简介:为了比较神经性抑郁症和重型抑郁症的临床症状学差异,采用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对30例神经性抑郁症和28例重型抑郁症的症状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仅根据症状学并不能判别神经性抑郁症和重型抑郁症:聚类分析提示,神经性抑郁症主要以焦虑、躯体不适、睡眠障碍、能力减退感为主要症状群,而重型抑郁症以阻滞、认知障碍、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要症状群。

  • 标签: 神经性抑郁症 重型抑郁症 症状 判别分析 聚类分析 研究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冠心病诊断中实施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脂蛋白 a[LP(a)]与 D二体( D-D)联合检验的价值。方法 选取 150例冠心病患者为实验组,时间为 2018年 2月 -2019年 5月,同时选取 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均接受 hs-CRP、 LP(a)与 D-D联合检测,对其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MI、 UAP、 SAP患者的 hs-CRP、 LP(a)、 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 AMI患者的 hs-CRP、 LP(a)、 D-D水平高于 UAP、 SAP患者, P<0.05; UAP患者的 hs-CRP、 LP(a)、 D-D水平高于 SAP患者, P<0.05;冠心病患者接受 hs-CRP、 LP(a)、 D-D单独检测的阳性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 hs-CRP、 LP(a)、 D-D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 hs-CRP、 LP(a)、 D-D单独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在疾病诊断中接受 hs-CRP、 LP(a)与 D-D联合检测,对其疾病的鉴别诊断,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超敏 C反应蛋白 脂蛋白 a D二聚体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高症患者D-二体及凝血指标检验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妊高症患者与正常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人员均为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观察两组人员的凝血功能和D-二体指标。结果:观察组PT、APTT低于对照组,Fib、D-D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二体及凝血指标临床检验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具有诊断和评估作用,可以根据患者检测的指标对患者进行监测,对日后妊娠高血压产妇生产,保证孕妇生命安全,创造良好的妊娠结局,提高安全性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凝血功能 D-二聚体 妊娠期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采用血浆D-二体进行检验的效果。方法 试验将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共计选取8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80例体检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浆D-二体水平进行对比,并明确血浆D-二检验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当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通过数据分析,观察组患者的血浆D-二体水平为(1243.61±121.26)g/L,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浆D-二体水平为(178.31±12.33)g/L,观察组患者其血浆D-二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血浆D-二体水平会有明显的升高。结论 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中进行血浆D-二检验具有显著效果,同时该检验方式具有安全、经济的优势,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广泛推广。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检查诊断 血浆D-二聚体 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方法:选取我院产前检查的60例妊娠期高血压(HDCP)患者和同期正常妊娠期60例患者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实行D-二体及凝血指标检测,对诊断结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D-二体、凝血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对HDCP患者进行D-二体及凝血指标检测能够对患者各项体征指标有效反映,更好筛查和鉴别患者病情严重情况。

  • 标签: 诊断价值 妊娠期高血压 凝血指标 D-二聚体 产前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体检测运用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9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55例为对照组,均行D-二体检测,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D-二体含量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并且观察组化疗后的D-二体含量低于化疗前(P<0.05);同时,观察组的检测阳性率和特异度分别为51.02%、85.71%。结论临床上给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D-二体检测,可以为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D-二聚体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临床检验
  • 简介:目的:探究抗风湿(炎)中成药中添加化学成分的检验方法。方法:选准备适量醋酸泼尼松、醋酸地塞米松、吲哚美辛、氢化可的松等对照品与风湿安泰片、抗炎散等市售抗风湿(炎)中成药,以高效液相色谱仪等进行检测,观察醋酸泼尼松、醋酸地塞米松等成分能否被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经检验,上述化学成分均可被较好地分离,并且在一定进样量范围内还可以与各峰面积积分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迅速,可以同时准确定性与定量分析各种化学成分,辨别抗风湿(炎)中成药中是否被添加了化学成分。

  • 标签: 抗风湿(炎)类中成药 添加化学成分 检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液D-二体的对病情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单纯原发性高血压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D-二体水平。结果观察组的D-二体水平(297.68±75.44)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69.54±22.1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4,P<0.05)。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着心功能的减退,D-二体水平水平增加,D-二体与心功能等级呈正相关(r=0.493,P<0.05)。结论D-二体及心肌损伤指标关系密切,表明炎症与血栓形成及心肌损伤关系密切;D-二体与心功能等级密切相关,心功能不全可能是D-二体水平升高的重要诱因。

  • 标签: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诊断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临床检验当中,采取D-二体与凝血指标,对孕妇疾病检出的影响意义。方法:研究样本采录时间范围纳为2020.01~2021.10时间段,本院收治6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及60例健康体检孕妇为样本,简单随机化分组,均对其开展D-二体与凝血指标检验,对比不同组孕妇(1)检验数值评测值;(2)不同疾病检验结果。结果:面对纳入研究对象进行检验数值评测值、不同疾病检验结果数据比较,开展检验活动后,实验组相较之对照组,研究数据改善更加积极,(P<0.05)。结论: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临床检验当中,实施D-二体与凝血指标检验方法,可及时评判孕妇具体疾病类型及严重程度。同时,结合检验数据为孕妇制定适宜治疗计划,优化治疗效果,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D-二聚体 凝血指标 妊娠期高血压 临床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