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问:医生建议我尽可能母乳喂养,说母乳喂养的宝宝抵抗力更强。是这样吗?答:百分之百正确!因为母乳喂养对免疫有双重好处。一个好处是,妈妈的奶水能够将她体内的抗体传递给宝宝。而且奶水中的抗体有一个优点:能直接被宝宝吸收。第二个好处是,母乳喂养有助于妈妈和宝宝建立起安全、稳定的亲子关系。而宝宝的精神好,就能够建立起更强的免疫系统。

  • 标签: 免疫力 母乳喂养 亲子关系 免疫系统 抵抗力 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02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1例患者,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免疫检验方式,观察组采取的是质控免疫检验,对比两组临床检验情况。结果观察组的AFP、Ca199、CEA以及Cal25等指标比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临床中使用免疫检验的时候,需要对质量进行控制,能够让检验的结果更加准确有效,为临床中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临床免疫 检验 质量控制 重要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应用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8年1月起将免疫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运用于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对比未实施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前(2017年1月-2017年12月)与实施后(2018年1月-2018年12月)的50例患者的临床免疫检验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各项免疫检验指标的平均变异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实施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能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保障,其运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实施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与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中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分析,选择99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其中分别包含33例LADA患者,T1DM患者和T2DM患者分别33例,同时选择99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检测,此外还需检测糖尿病患者的谷氨酸脱羧酶,根据最终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LADA组的阳性检出率更高。而相比T1DM和LADA组,T2DM组的TPO-Ab检出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DM和LADA组之间对比无显著差异。甲状腺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患者,其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阳性者,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以及健康人群的甲状腺抗体进行检测后发现,LADA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较高,且很容易发生甲状腺免疫提供紊乱,应该重点关注。

  • 标签: 隐匿性 自身免疫 糖尿病 甲状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物免疫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放射免疫分析,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检车结果及两组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球蛋白水平。结果就本次实验来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观察组,准确检查数27例,符合率(96.42%),灵敏度26,占比(92.85%),特异性26,占比(92.87%),甲状腺球蛋白水平(714.63±92.16)ng/ml;而使用放射免疫检测的对照组,准确检查数23例,符合率(82.14%),灵敏度22例,占比(78.57%),具有特异性的患者24例,占比(85.71%),甲状腺蛋白水平(652.98±53.06)ng/ml。两组数据的差异较大,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来对患者进行生化免疫检验,可以有效提升检验准确率,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依据,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生物免疫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放射免疫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研究选取 180份不合格免疫检验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记录样本检验过程,明确样本出现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优化措施。结果:检验分析发现,入组的 180份不合格免疫检验标本中,受到人为因素影响的标本 170例,占比 94.44%,显著高于环境与设备因素的 5.56%( P< 0.05),在人为因素当中,尤以未及时送检影响最大,占比为 49.44%,显著高于其他影响因素( P< 0.05),其次是样本采集因素、样本处置因素,占比分别为 31.67%和 8.89%。结论:临床免疫检验质量会受到检验环境、采集方式以及送检时间等多项因素的影响,其中人为因素对检验质量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基于此在临床免疫检验工作中,需要对检验工作流程、人员素养和技能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提升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

  • 标签: 免疫检验 检验质量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研究选取180份不合格免疫检验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记录样本检验过程,明确样本出现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优化措施。结果检验分析发现,入组的180份不合格免疫检验标本中,受到人为因素影响的标本170例,占比94.44%,显著高于环境与设备因素的5.56%(P<0.05),在人为因素当中,尤以未及时送检影响最大,占比为49.44%,显著高于其他影响因素(P<0.05),其次是样本采集因素、样本处置因素,占比分别为31.67%和8.89%。结论临床免疫检验质量会受到检验环境、采集方式以及送检时间等多项因素的影响,其中人为因素对检验质量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基于此在临床免疫检验工作中,需要对检验工作流程、人员素养和技能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提升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

  • 标签: 免疫检验 检验质量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免疫检验影响因素及质量进行分析,研究质量控制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免疫检验患者66例,并且年限是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之间,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3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临床免疫试验,观察组在检查前、中、后进行质量控制免疫试验。结果78.1%为对照组诊断率,96.9%为观察组的确诊率,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5%为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93.6%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因素种类众多,在各个阶段进行质量控制,免疫检验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临床 免疫检验 影响因素 质量
  • 作者: 胡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8-18
  • 出处:《生活与健康》 2019年第8期
  • 机构: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逐渐转型,在这种转型的大背景下,社会流动的规模也逐渐变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到城市务工,这些人口中大多都是18~45岁的中青年,他们的子女正处于学龄阶段,带在身边是流动儿童,送回家乡是留守儿童,一系列的问题随之产生。流动儿童是流动人口中的1~14周岁儿童,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就属于流动人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麻疹控制预防中强化免疫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当前的麻疹防控工作提供有益借鉴。方法统计该地区2012年6月—2015年6月989例麻疹发病的患者情况,并且分析相应的强化免疫预防效果和控制效果。结果该地区的麻疹发病有着显著的季节性,属于单峰型,发病高峰期是4~6月。该研究中麻疹患者包括655例男性,334例女性,性别比例是1.97∶1。年龄分布方面,>15岁的成人分组共有373例(37.70%),1~14岁分组共有438例(44.29%),0岁分组共有178例(18.04%),可以看出1~14岁分组的患者数量最多。3个分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3年报告中的麻疹病例比2014—2015年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合理有效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措施可以显著的控制麻疹的发病率,并且获得了良好效果,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强化免疫 疫苗 发病率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决定儿童发展的关键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客观环境,而是儿童对客观现实的看法和他们与客观现实的关系。也就是说,占主导地位的,不是儿童天生的能力。这几个与学习相关的因素,不能忽略孩子产生的自卑情结,爸爸妈妈一起了解—下心理学大师的分析吧。

  • 标签: 自卑情结 学习 孩子 儿童 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