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呼吸衰竭时气体交换障碍及临床症状。方法于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期间,选取我院使用NICU呼吸机治疗的82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上述82例新生儿使用血气分析指标、动脉氧分压与暧八氧浓度比指标肺分流分数指标、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指标、肺泡一动脉氧分压差等指标完成检测工作,并且观察患儿的其他全部相关指标。结果轻度呼吸衰竭组跟重度呼吸衰竭组具有显著差异,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统计分析指标,得到上述指标方法的临床评估对于呼吸衰竭的新生儿病因的认识、病情的准确判断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同时可以有效的指导临床治疗,指导估计顸后工作等。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衰竭 气体交换 障碍 临床 评估
  • 简介:摘要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内质应激介导β细胞功能障碍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内质应激(EndoplasmicreticulusstressERS)信号通路参与维持胰岛β细胞内质稳态,适度的ERS对有利于细胞内环境恢复,但过久或太强的ERS可引起内质稳态失去平衡,进而导致胰岛β细胞死亡或自身免疫性反应,引起糖尿病。减少内质应激可能会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一个靶点。本文就ERS与各型糖尿病之间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食品馅料中二氧化硫脲的离子色谱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基于二氧化硫脲在碱性无氧条件下可快速完全分解生成亚硫酸根的反应原理,在氩气饱和的KOH水溶液中反应并超声提取,使馅料中的二氧化硫脲完全转化为亚硫酸根,该提取溶液离心后经RP柱去除脂溶性杂质,经阴离子交换色谱柱IonPacASll-HC(4mmol/L×250mmol/L,5μm)分离,抑制型电导检测器分析,通过检测亚硫酸钠含量间接测定二氧化硫脲含量。结果在1.26-252mg/L范围内目标物线性关系良好(r≥0.9987),检出限(LOD)不高于6mg/kg,定量下限(LOQ)不高于12mg/kg,3个加标水平的方法回收率为92.3%-102.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4.9%。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食品馅料中二氧化硫脲的快速分析。

  • 标签: 离子色谱 二氧化硫脲 阴离子交换 食品馅料 间接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检测不同类型贫血和肝硬化患者织红细胞多参数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采用Sysmex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患者血液中的织红细胞进行分析。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与肝硬化患者的测定结果与健康体验组相比(P<0.05)。结论织红细胞多参数检测对不同类型贫血和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其通过更标准、更全面地描述织红细胞的成熟状态,从而更好地判断骨髓造血的功能。

  • 标签: 检测 网织红细胞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性贫血患者织红细胞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肾病患者共100例,其中有50例患者接受抗贫血药治疗,为A组,另50例患者未接受抗贫血药物治疗,为B组,另选我院同期进行体检结果显示为健康的正常人共50例,为C组。对3组使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其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对比。结果A组各项指数对比明显高于B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项指数对比明显低于C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织红细胞参数检测能够更好的对肾病患者骨髓增生情况以及红系生长速度有更进一步了解,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网织红细胞参数 肾性贫血 变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前路减压钛重建脊柱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讨论有助于改善腰椎爆裂性骨折病患临床指标的重要治疗手段。方法笔者随机选取2014年02月-2015年02月期间在本院骨科接受诊治的36例腰椎爆裂性骨折病患,以前路减压钛重建脊柱为主要手段予以治疗,观察病患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情况。结果较之治疗以前,治疗以后病患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都有所改善,比较明显表现出差异(P<0.05)。结论基于腰椎爆裂性骨折病患来说,以前路减压钛重建脊柱治疗为主要方案展开治疗活动有助于提升病患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前路减压钛网重建脊柱 治疗 腰椎爆裂性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溧水区十年来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运用Excel软件对网络直报的法定传染病数据进行汇总,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我区总发病率314.17/10万;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非常显著(x2=485.66p〈0.001);时间分布上来看(除手足口病),逐年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高危职业和流动人口的干预、结核病的规范管理和治疗、扩大免疫规划、麻疹强化免疫、等能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 标签: 法定传染病 流行学分析 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