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青少年是未来最重要的人力资源,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福祉。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口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

  • 标签: 健康工作 上海市 青春 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 青少年
  • 简介:【目的】回顾上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历程,分析工作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与设想,为试点工作在全市推广与深化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上海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云管理APP,采集并分析上海各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工作相关数据,并通过专家咨询法,对知情人进行访谈。【结果】上海全部23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启动了"1+1+1"签约服务试点,签约居民超过335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签约率达到65.80%;为签约居民开具延伸处方超过91万张;签约居民门诊在"1+1+1"签约医疗机构组合内就诊为74.69%,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接近70%,在签约社区就诊达53.84%。【结论】签约试点进展良好,但仍然存在各社区试点进度不一、就诊频次过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极性受限及供给模式单一等问题,需要从试点推广、落实服务举措、夯实运行机制、借助信息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 标签: 上海 家庭医生 签约 试点
  • 简介:目的掌握上海大型医疗机构临床药品使用管理情况,并分析探讨卫生计生监督机构与临床药事质控联合监管效果。方法使用上海医疗机构临床药品使用管理评价指标并结合临床药事行业管理规范要求,卫生计生监督机构和临床药事质控开展医疗机构临床药品使用管理联合督查,对联合督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上海大型医疗机构临床药品使用管理情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不适宜处方干预措施欠缺、抗菌药物不合理及应用未纳入科室考核等问题。卫生计生监督机构与临床药事质控开展联合监管有利于提高监管效能,对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药品使用监管具有积极的意义。结论通过建立完善卫生计生监督机构和临床药事质控联合监管工作机制,应进一步加强上海大型医疗机构处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精神和麻醉药品管理中薄弱环节的监督检查,尤其是对二级甲等医疗机构、中医医疗机构和郊区医疗机构加强日常监管和业务指导,进一步提升依法执业意识。

  • 标签: 临床药品使用管理 卫生计生监督 临床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 联合监管
  • 简介:目的调查上海瑞金二路街道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肥胖和超重现况。方法选择由上海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6例,对照组为参加2017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结论健康的老年人91例。分析全部入选对象2017年春季健康体检数据中肥胖与超重相关指标。结果社区老年高血压组体重、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上海街道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肥胖和超重现象较为明显,制定有针对性的社区防治计划很有必要。

  • 标签: 高血压 老年 社区 肥胖 超重 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杨浦区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上海杨浦区定海、江浦、控江3个社区的1500名健康人群为调查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人群抗弓形虫IgG抗体,并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共检测1500份健康人群血清,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为7.00%。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间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地区=27.83、χ2性别=4.46、χ2年龄=9.71、χ2文化程度=11.47,均P<0.05)。知晓弓形虫传播途径为保护因素,猫狗接触史为危险因素。【结论】上海杨浦区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处于较低状态,应在做好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小区流浪猫狗的驱逐工作。

  • 标签: 弓形虫 抗体阳性率 危险因素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上海杨浦控江社区居民主要死因构成、主要疾病死亡率,评价人口健康水平,为制定今后杨浦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编码进行死因归类分析,采用统计软件对2014年上海杨浦控江社区全人群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上海杨浦控江社区居民死亡构成前5位依次是心脏病、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疾病;恶性肿瘤中以肺癌的死亡率最高,死亡率为73.4/10万,其次是结直肠癌和胃癌死亡率均为39.6/10万;减寿率最高的是肿瘤,11.75‰;结论上海杨浦控江社区居民以心脏病、肿瘤等慢性病为主要死因,要依据慢性病防治规划纲要,结合杨浦社区实际情况,制定和开展慢性病防治的策略和工作,降低慢性病导致的死亡率。

  • 标签: 居民 死亡率 减寿率
  • 简介:【目的】分析2012—2015年上海浦东新区全年的手足口病发病特征,探讨手足口发病气象因素的关系,为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5年浦东新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及当地同期气象资料,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描述,并探索二者的相关性。【结果】2012—2015年浦东新区手足口病累计发病数38707人,年均发病率为179.21/10万;就全年发病情况看存在明显峰值,发病人群均集中在散居儿童、幼拖儿童和学生,周发病数与平均气温、平均气压等气象因素有较强相关性;“梅雨时节”与非梅雨时节相比,周发病数、平均气温、平均气压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012—2015年浦东新区手足口病相邻两年呈“一高一低”的发病趋势。“梅雨时节”的手足口病发病特征与全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象因素间的差异可能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 标签: 手足口病 梅雨时节 流行病学 气象因素
  • 简介:【目的】对宝山区卫生行政部门管辖范围内的法定控烟场所的控烟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监管措施。【方法】采用现场监督检查和资料审查方法,对每个控烟场所控烟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法定控烟场所在控烟管理组织、管理人员、制度建立、宣传培训等10个方面的符合率均在90%以上,禁烟标志和监督部门电话张贴率、禁烟制度建立和禁烟宣传的符合率均逐年提高。【结论】宝山区卫生行政部门管辖范围内的法定控烟场所的控烟状况总体良好。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实现,除了依靠场所的管理者,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和支持,并进一步完善禁烟监管的措施。

  • 标签: 法定 场所 控烟 禁烟 监管
  • 简介:【目的】探讨信息化手段支撑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果。【方法】采集2016年和2017年同期某社区在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云管理平台上家庭医生工作完成情况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7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签约率、社区居民"1+1+1"签约率、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对象的签约率分别比2016年增加9.12%、4.14%、16.8%和21.93%。2017年该社区居民在社区人均月累计就诊次数和月人均门诊费比2016年增加,2017年签约居民月累计就诊人次数和月人均门诊费比2016年有所下降。2017年签约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控制率比2016年有所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率与2016年基本持平。【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引导居民逐渐改变就医习惯,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度增加,为分级诊疗模式的推行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 信息化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某郊县体检人群开展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流行现况。【方法】于2016年9-12月份,共调查3258例参加体检的40岁及以上居民,利用免疫胶体金法对上述人群进行Hp感染的血清学筛查,并开展问卷调查,估计当地居民的Hp感染率。【结果】该郊县调查人群Hp总感染率为28.0%(95%CI:26.5%-29.5%)。其中,男性为31.5%(95%CI:29.1%-33.9%),女性为25.2%(95%CI:23.2%-27.2%);年龄70岁及以上人群的Hp感染率最低,为24.1%(95%CI:20.9%-27.2%);吸烟者Hp感染率为35.4%(95%CI:32.2-38.7),非吸烟者为25.3%(95%CI:23.6-27.1);饮酒者Hp感染率为32.3%(95%CI:28.9-35.7),非饮酒者为27.0%(95%CI:25.3-28.8)。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吸烟者与非吸烟者、饮酒者与非饮酒者的Hp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调查郊县人群的Hp总感染率略低于其他地区,男性、吸烟、饮酒及年龄50岁以下人群的Hp感染率较高。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上海 郊区 感染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了解高中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状况和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以自填方式对上海长宁区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高中生中曾有过不同程度自杀意念的占33.75%。认为自杀是一种疯狂行为的占42.82%,认为自杀是对家庭和社会的不负责任的占66.39%,26.32%的高中生在一般情况下,不愿意和有过自杀行为的人交往,且不同性别高中生对上述提及的自杀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8.33、9.19及9.84,P均<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女生比男生更易出现自杀意念(OR=1.371)。就读普通高中的学生比就读职业高中的学生更易出现自杀意念(OR=1.515)。检出有抑郁倾向的学生更易出现自杀意念(OR=9.195)。经历过人际关系、家庭及健康适应因子方面的压力性生活事件的学生更容易出现自杀意念,OR值分别为2.651、1.372及1.643。【结论】上海长宁区高中生中有一部分学生曾经有过自杀意念,且女生、就读普高、检出抑郁、经历人际关系、家庭及健康适应生活事件是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应关注女生的心理情况,尽早发现学生的抑郁倾向,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

  • 标签: 自杀意念 高中生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counselingandtesting,VCT)门诊就诊的男男性行为者(menwhohavesexwithmen,MSM)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于2015年3~8月对上海2个艾滋病VCT门诊就诊的MSM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738名MSM,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8.8%(286/7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童年目睹家庭内躯体暴力(OR=1.80,95%CI:1.23~2.63,P=0.002)、不清楚性伴是否被诊断HIV(OR=1.70,95%CI:1.20~2.40,P=0.003)或性伴已被诊断HIV(OR=1.86,95%CI:1.07~3.24,P=0.028)的MSM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偏高;而年龄≥46岁(OR=0.13,95%CI:0.04~0.43,P=0.001)、性角色为“1”(OR=0.56,95%CI:0.39~0.82,P=0.003)、目前有固定男性性伴(OR=0.58,95%CI:0.42~0.80,P=0.001)的MSM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偏低。结论上海VCT门诊MSM抑郁症状检出率高,建议将抑郁症状筛查加入VCT门诊服务并建立心理咨询门诊转介机制。

  • 标签: 男男性行为者 抑郁症状 童年期虐待 药物滥用 性行为
  • 简介:随着城市高新科技园区的扩张与渗透,产城融合的必然趋势对功能社区的健康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在阐述功能社区健康内涵和必要性的基础上,以上海为例,剖析各高新科技园区功能社区健康服务的提供能力。结果显示,当前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尚无法覆盖高新科技园区的职业人群,机构服务的供给与园区人群日渐增长的需求间的矛盾愈发突出。为提高功能社区的健康服务供给能力,研究提出应完善政府办医布点,丰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提供方式,优化社会办医路径。

  • 标签: 产城融合 功能社区 高新科技园区 健康服务
  • 简介:类风湿关节炎是常见疾病。虽然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但只要早期发现、规范治疗,就能阻止类风关关节畸变的进程,避免病变侵犯心脏、血管、视觉、神经系统造成多系统损害。类风关是常见的一种关节炎症。该病的第一症状往往是“晨僵”。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表现为病变关节出现僵硬,活动受限,影响翻身、扣衣扣、握拳等活动,需经过肢体缓慢活动后这种感觉才消失。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

  • 标签: 规范治疗 类风关 中医医院 类风湿关节炎 研究所 免疫病
  • 简介:【目的】了解婴幼儿家长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水平、态度、行为(KAP),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社区开展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方法】以问卷的形式对前来社区医院为婴幼儿接种疫苗的家长进行调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填写问卷。【结果】手足口病知识得分在不同年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5,P=0.040),30~40岁人群得分较高(73.57±12.80);孩子年龄越大(OR=2.82,P=0.004),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信息的关注度越高(OR=1.68,P=0.007),其知识得分越高。态度得分男性(14.68±2.97)分,女性(15.55±2.19)分,且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2,P=0.023)。行为得分男性(2.41±1.02)分,女性(2.59±0.83)分,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P=0.205)。【结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对象应集中在文化程度较低、孩子刚刚出生不久的家长,宣教内容应着重于疾病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和预防性消毒等方面。

  • 标签: 手足口病 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托幼机构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的相关认识、态度和行为,为今后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样抽取徐汇区龙华街道部分托幼机构,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机构内所有入园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做数据分析。【结果】儿童家长对主要发病人群、传播途径、早期症状、预防方法等多数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超过70%,对发病高峰期、消化道传播途径、皮疹症状、重症并发症的认识需要加强,学历较低的家长认识程度较差。家长对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有信心,并及时送患儿治疗,超过70%家长注意培养儿童勤洗手习惯。疫苗接种率为15.5%,未接种原因主要是担心安全性和不清楚保护效果,在得知疫苗仅针对一类型病毒时,53.5%家长愿意选择接种。微信、互联网成为家长普遍希望的获取信息途径。【结论】儿童家长对部分手足口病知识了解有待加强,应根据和不同群体的情况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家长手足口病知识知晓水平和疫苗接种意愿。

  • 标签: 手足口病 托幼机构 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中恶性肿瘤的检出特点,为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2014~2016年华东疗养院体检人群最终确诊的肿瘤病例,按性别、年龄、肿瘤类别等进行分组比较恶性肿瘤检出率。结果212996例健康体检者共检出恶性肿瘤440例,检出率为2.07‰,其中男性1.57‰,女性2.59‰。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肝癌、肾癌排名前5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体检人群恶性肿瘤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肝癌等是本地区肿瘤防治工作中的重点。针对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肿瘤检出特点,选择适宜的检查技术与手段,有针对性的开展肿瘤筛查。

  • 标签: 健康体检 恶性肿瘤 检出率
  • 简介:【目的】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前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前后(2009—2011,2013—2015)上海某医院对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采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后,AUD明显下降。管理办法实施前(2009—2011年)AUD值分别为92.23、83.35、85.45,实施后(2013—2015年)AUD值分别为67.48、73.94、70.70。【结论】该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总体下降,少数药物使用比较集中,还需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