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3 个结果
  • 简介:岩浆热液系统地球化学行为对于金属矿床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综述了氯岩浆热液系统地球化学研究最后成果,重点探讨了氯溶解度变化机制,以及对于成矿具有重要控制作用高盐度水盐流体形成机理.最后指出了现阶段氯研究仅限于简单体系,氯多组分复杂体系流体出溶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岩浆-热液系统 氯溶解度 分配系数 水盐流体 硬软酸碱
  • 简介:干酪根是沉积岩不溶有机质,是油气形成重要物质基础。通常认为,干酪根碳同位素是相当稳定,主要与沉积有机质化学组成或母质类型有关,受其他因素影响很小[1,2]。因此,长期以来干酪根碳同位素一直被视为有机质类型判识最可靠指标之一。油气勘探早期...

  • 标签: 干酪根碳同位素 热演化 风化
  • 简介:超临界流体花岗岩成岩成矿过程作用——以香花岭花岗岩型铌钽矿床为例邱瑞照杜绍华彭松柏(地矿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3)关键词花岗岩型铌钽矿床超临界流体香花岭收稿日期:1996-12-31修改稿:1997-3-10第一作者简介:邱瑞...

  • 标签: 花岗岩型铌钽矿床 超临界流体 香花岭
  • 简介:为了解喀斯特石漠化过程地表凋落物稳定氮同位素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喀斯特高原区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峰丛洼地同一流域内不同类型石漠化、不同等级石漠化以及不同干扰方式石漠化地表凋落物氮同位素组成及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黄壤区样地地表凋落物δ15N值主要为-4.00‰~-1.83‰,平均值-3.13‰;黑色石灰土区样地地表凋落物δ15N值主要为-4.49‰~-2.44‰,平均值-3.39‰;环境水热条件是影响地表凋落物δ15N值主要因素;除了黑色石灰土区轻度石漠化与无石漠化间差异显著外,无论是黄壤区样地还是黑色石灰土区样地,其地表凋落物δ15N值各等级石漠化样地间、不同干扰方式环境下、甚至不同坡位上都无显著性差异体现,两土壤类型间总体差异也不显著(P≤0.05),这主要与喀斯特区高度生境异质性有关。更多还原

  • 标签: 喀斯特石漠化 地表凋落物 氮同位素组成 空间分异特征
  • 简介:岩石物理性质(弹性、电性等)明显受熔体连通性制约。因此,研究熔体分布理解深部地质作用、解释地球物理资料具有特殊意义。干高温高压条件下(T=850~1100℃,p=2.0~4.0GPa)YJ3000吨六面顶砧压机上进行了天然块状斜长角闪岩脱水部分熔融实验,测量了熔体与矿物相接触时所形成二面角值。结果表明,熔体低熔体系下(熔体体积百分比为5%),熔体以熔体薄膜形式存在于矿物相边界,二面角值〈60。时,熔体相互连通;不同固相矿物二面角分布有差别很大;二面角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温度升高有利干熔体形成连通体。表面张力和界面能最小化是推动熔体连通两个驱动力。通过测量二面角值可定性确定熔体连通性及熔体连通动力学机制。

  • 标签: 二面角 界面能 熔体分离 脱水熔融 连通性
  • 简介:俯冲带是地球表层碳返回地球深部唯一方式,其对地球深部碳循环有着重大影响。近年来,沉积碳酸盐深部地幔再循环方面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主要有:沉积碳酸盐是否可以返回深部地幔;沉积碳酸盐返回地幔形式及返回最大深度;沉积碳酸盐岩俯冲过程微量元素迁移、同位素分馏以及碳酸盐岩俯冲带物理和化学变化。本文这些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评述。

  • 标签: 深部碳循环 沉积碳酸盐岩 金刚石 碳酸岩
  • 简介:俯冲-碰撞环境中山脉如何形成、俯冲过程在其中角色是板块构造理论基本问题之一。解释造山带形成端元(end-member)机制是薄层(thin-skinned)和厚层(thick-skinned)模式,前者强调变形仅限于上地壳,而后者则认为下地壳甚至岩石圈地幔都发生了变形。

  • 标签: 造山带 板块构造理论 地壳变形 岩石圈地幔 上地壳 端元
  • 简介:黑色岩系作为地史上反复出现时限沉积相,反映了环境突变及环境事件,构成了许多重要矿床赋矿岩系。我国共有25种以上有用元素和组份聚集成矿与黑色岩系有关,它们呈自然金属、硫化物、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等十余种形式产出。黑色岩系型矿床一般规模较大,我国南方赋存大-超大规模矿床黑色岩系分布干9个纪级单位13个含矿层位,共形成4个超大型矿床和6个大-中型矿床密集成矿区。根据盆地流体黑色岩系型矿床成矿演化阶段性,可以将其矿床形成划分为:沉积期和成岩期。前者可形成大-超大型锰、磷、重晶石矿床,成岩期可能形成大-超大型金、银、铅锌、锑、锡多金属矿床。

  • 标签: 黑色岩系 超大型矿床 形成 产出特征 成矿区 成矿演化
  • 简介:缝合线是碳酸盐岩又常见又醒目的一种构造。它成因有很多假说,流行是压溶说。笔者重点观察研究了华蓥山煤田和南桐煤田二叠系、三叠系灰岩缝合线。1.线合线成因缝合线主要由围岩、缝合面、缝合膜三要素组成。围岩是缝合线两侧岩石;缝合面是围岩溶解凹凸不平复杂面;缝合膜是由围岩溶解残留物在线合面上聚集压实而成薄膜。围岩与缝合膜矿物成分对比如表1。

  • 标签: 碳酸盐岩 压溶 桐煤 华蓥山 和南 合线
  • 简介: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就铿锵有声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提到稀土,就要追根溯源,中国稀土在哪里?本文不想概评中国所有的稀土资源,的确,大自然给予了我们一份丰厚礼物——稀土资源。中国稀土资源的确很丰富,而最富集,就是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这是世界上最大最富稀土矿床,其稀土资源占全国稀土资源84%和世界资源量36%。除稀土外,

  • 标签: 白云鄂博矿 稀土资源 矿床类型 碳酸岩 资源量 矿物学研究
  • 简介:铁锰结壳是目前发现最重要潜在海底多金属矿产资源。由于铁锰结壳含量较高,因此又称为富钴结壳、富钴锰结壳。铁锰结壳主要分布于各大洋及边缘海玄武岩海山上(以太平洋为主),水深大约为800~3000m,由于其埋藏水深较锰结核浅,相对易于开采,因此,结壳较锰结核更有经济价值。按其成因,铁锰结壳可分为水成结壳和热液结壳,以前者为主。水成结壳形成主要受古海洋和古沉积环境制约,其形成速率很低,仅为0.5~5mm/Ma。

  • 标签: 铁锰结壳 太平洋 铂族元素 锰结核 边缘海 大洋
  • 简介:云南弥渡县金宝山铂元素矿床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元素独立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康滇地轴西侧宁蒗-弥渡铁质基性.超基性岩带金宝山基性-超基性复合岩体内。该岩体侵位于金宝山短轴背斜轴部泥盆系金宝山组第三段互层板岩、变质砂岩、结晶灰岩,由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组成。基性岩先侵入,由辉绿岩、辉绿辉长岩和辉长岩组成;

  • 标签: 铂族元素矿床 超基性岩 扬子地块 岩组 地轴 独立矿床
  • 简介:花岗岩成因与壳幔作用有着密切联系,花岗岩成分不单来源于地壳,还有地幔物质参与,不同程度壳幔混合可形成类型多样花岗质岩石.本文简要总结了俯冲作用、底侵作用、拆沉作用及地幔柱活动过程花岗质岩浆形成,并对此类花岗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描述.鉴于此,可初步判断花岗岩形成是否与壳幔相互作用有关,但还没有一种统一模式能对其进行有效解释.

  • 标签: 花岗岩 俯冲作用 底侵作用 混合 壳-幔作用
  • 简介:铜镍硫化物及铂元素矿床一般属于岩浆结晶分异成因,很少有热液交代成因产出者。Hulbert指出,世界范围内热液型矿床对于铂元素贡献甚微。我国开采铜镍硫化物矿床也很少有独立热液交代型矿体,只一些矽卡岩型矿床(主要是铜矿)伴生有Ni和PGE。但在四川杨柳坪矿区,新近发现独立、完全由热液形成铜-镍-铂元素矿体提供了新热液成矿实例,该矿体赋存在基性超基性岩体之外灰岩-片岩,与基性-超基性岩没有直接关系,矿石品位很高。

  • 标签: 铂族元素矿床 超基性岩 交代 矿化类型 热液 伴生
  • 简介:试论铂元素地球化学示踪体系李胜荣,高振敏,陈南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铂元素,地球化学示踪,典型配分型式稀土元素作为地球化学示踪剂已为人们所熟知。Ru、Rh、Pd、Os、Ir、Pt是一组化学和物理性质颇为相似的元素,...

  • 标签: 铂族元素 地球化学示踪 典型配分型式
  • 简介:吉林金川泥炭纤维素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序列与东北季风区五千多年环境变迁@王志国¥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泥炭纤维素,碳同位素,气候变迁,吉林金川吉林金川泥炭纤维素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序列与东北季风区五千多年环境变迁王志国(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

  • 标签: 泥炭纤维素 碳同位素 气候变迁 吉林金川
  • 简介:本文简要总结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二叠纪地幔柱构造与地表系统演变主要研究进展:(1)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形成于一259Ma,持续时间小于1Ma,是地幔柱头熔融产物;塔里木大火成岩省为多阶段喷发(~300,~290,280Ma),持续时间超过20Ma,是孕育地幔柱活动产物。(2)利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发现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上下地壳界面“消失”、下地壳增厚且具高波速特征、岩石圈地幔减薄,是地幔柱熔融产物地壳不同深度底侵和内侵结果。(3)完善了大火成岩省岩浆矿床形成机理,构建了地幔柱成矿系统基本框架,提出地幔柱结构、岩浆源区特征、结晶分异过程、硫化物饱和、地壳混染和岩浆侵位过程等是地幔柱成矿关键控制因素。(4)从相对和绝对时间角度确证了西伯利亚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分别对应于二叠纪末(PTB)和瓜德鲁普统一乐平统界线(GLB)生物灭绝事件;重建了华南二叠一三叠纪海水温度和pH值演变历史,使甄别二叠纪朱生物大灭绝直接诱因成为可能。

  • 标签: 大火成岩省 地幔柱 二叠纪 成矿系统 生物灭绝
  • 简介: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含有丰富元素,是我国最大元素原料基地。经1989—1990年元素矿产资源建设保证程度研究表明,其铂元素储量约占我国探明保有储量60%,而铂金属生产量则占我国生产量88%以上。

  • 标签: 铂族元素 成矿作用 硫化物矿床 保有储量 铜镍矿 保证程度
  • 简介:七十年代以来,人们从研究花岗岩物质来源,确定花岗岩成因类型,从I、S型两大成因类型,扩及M和A型花岗岩。并进而从研究花岗岩形成环境入手,把大地构造与花岗岩成因相结合,划分不同构造环境花岗岩,把花岗岩与构造背景进一步结合起来。

  • 标签: 构造背景 构造环境 大地构造 物质来源 花岗闪长岩 岩体形成
  • 简介:为探讨丹寨古油藏形成条件和热演化历史,本文两种产状烃类包裹体进行了显微观察和测温研究.结果表明,丹寨古油藏经历了原油充注阶段、原油高温裂解成气阶段和地壳抬升气藏剥蚀破坏阶段.原油早期充注阶段,捕获于方解石、石英溶孔充填物包裹体有气液H2O包裹体、液相烃包裹体和气液烃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105.8~167.3℃,盐度为13.0%~22.6%NaC1eq,密度为1.00~1.12g/cm3,代表原油运移充注期低温、盐度、高密度油田流体特征.原油高温裂解成气阶段,溶孔充填矿物早期捕获烃类包裹体发生变化或被破坏,包裹体中油裂解气泄露而沥青残留,形成沥青包裹体;封存完好包裹体变为含沥青气相烃包裹体.燕山期地壳抬升气藏剥蚀破坏阶段,形成方解石、石英构造裂隙充填物,其中包裹体类型有沥青包裹体、气相烃包裹体和气液H2O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47.7~245.8℃,盐度多为2.6%~8.7%NaCleq,密度为0.85~1.00g/cm3,反映了油藏破坏期中低温、低盐度、密度气田流体与地下水混合流体特征.

  • 标签: 包裹体 热演化作用 古油藏 贵州丹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