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在使用状态方程计算混合物的相态平衡时,用哪种混合规则来计算混合物参数,对计算的精度影响非常大。文章以Valderrama改进的PT状态方程为基础,研究了含极性分子(水,甲醇)的油气体系的相态,利用混合物非对称性质,改进了PT方程的混合规则,并根据国内外文献数据对油气相态进行预测,对比分析了该预测模型的计算精度。

  • 标签: 极性体系 非对称性 PT状态方程 混合规则
  • 简介:在美国东得克萨斯盆地的博瑟尔(Bossier)致密含气砂岩层带,已对滑水压裂的增产作业开展了一次评价分析。本文就是要介绍有关的评价结果。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对比常规滑水压裂和混合滑水压裂的增产效果。混合滑水压裂综合了常规冻胶液压裂和滑水压裂的优点和好处。增产效果可以甩裂缝半长度和导流能力来衡量,而使用短期压力恢复测试并结合长期天然气产量数据的递减类型曲线分析,就可以评价增产效果。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混合滑水压裂技术能使压裂裂缝有较大的有效半长度和较高的导流能力。

  • 标签: 压裂工艺 评价分析 致密砂岩 滑水 混合 气井
  • 简介:通过对马泉金矿床十矿带(亦尔庙山金矿点)断裂带特征、地表矿化与深部矿化特征、矿体特征和矿石特征的论述与分析,确认马拉金矿床十矿带总体矿化特征与矿床主体相似。其差别是十矿带可能有粗粒金(或巨粒金)存在,而矿床主体尚未见到特高品位矿石。另外,本文还通过十矿带伴生元素中的前缘元素含量乘积与后尾元素含量乘积之比(剥蚀指标)对矿带的剥蚀程度作了初步探讨,预测十矿带深部仍有盲矿体存在。

  • 标签: 金矿床 矿化特征 断裂带 地表矿化 矿石特征
  • 简介:Maursh岛南部36气田是墨西哥湾大陆架上的一个气田,其主要圈闭是一个向北下降的大型正断层上盘中的断层上倾闭合构造。次级正断层和储层内部断层把整个储层分成了两个部分。根据储层内部断层面绘制出的地层并置(Allan)图显示有几套砂层一砂层并置层段。在剖面的最底部,下盘中的MA砂层并置在上盘中的LN砂层和LP砂层之上。穿过该断层的这些砂层中的不同流体接触面和压力表明断层正是封闭的。我们假设断层泥比值是断层封闭的机理,估算出的断层面砂岩层段中断层泥比值的范围在40%到80%之间。泥浆比重和限定的地层压力资料表明深部剖面是超高压的,穿过断层的水压差高达600psi(4.13×10^6Pa)。横断层中含水层的压力差部分封闭了上盘中的油气。下盘储层中的油气支撑毛细管压力达到80psi(5.51×10^5Pa),其储层中的断层泥比值为45%。开采压力曲线记录了地层之间的压力封闭“破坏”之前穿过断层的横断层压力差为3000psi(2.06×10^7Pa)。

  • 标签: 地质描述 圈闭 断层泥比值 断层封闭 储层 墨西哥湾
  • 简介:从水样pH值、无机阴阳离子匹配状况以及水中Cl-、Ca2+、Mg2+含量等多项指标,分析了地层水与残酸、钻井液的混合液的特征,总结归纳出了用于生产监测中,判断所取地层水样是否正常的特征指标,可用于判断酸化后或使用钻井液进行相关作业后的液体返排是否彻底,所取水样是否能代表正常地层水等。目前,该判识方法已在川渝油气田的多个油气藏得到了广泛应用。

  • 标签: 地层水 残酸 钻井液 PH值 水型 阴阳离子含量
  • 简介:南堡2潜山地区是南堡油田重要的开发单元。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得到南堡2潜山地区各个井的天然气组成数据,并用一系列经验统计法,对南堡2潜山地区的凝析气藏类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南堡2潜山地区各井天然气组分轻,重烃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且各井之间的组分含量,无论是烷烃,还是二氧化碳,差异均较大。研究表明,南堡2潜山地区的凝析气藏类型各有差异,多为油环凝析气藏和无油环凝析气藏,个别为近临界态凝析气藏。

  • 标签: 凝析气藏 经验统计法 方框图法 天然气组分
  • 简介:东方1-1气田是国内海上最早自主勘探开发的气田,从投产至今已经10余年,目前依然能够保持年产超过20×108m3的产量规模。随着开发的深入,在生产过程中遇到储量丰度低、储层非均质性强、组分分布复杂、气田开发不均匀、剩余大量低品位储量未动用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开发难点,从气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储层精细描述、长水平井"找甜点"、开发评价井、滚动开发等多种有效的增产措施,降低了气田的开发风险,提高了气田的开发效果。图10参6

  • 标签: 东方1-1气田 开发难点 增产措施
  • 简介:气田中6口井的17个莺二段的地层水样品进行化学组分分析,采用目前油田水研究普遍应用的苏林分类法进行分类。分别从平面上和垂向上来分析研究地层水的特征与成因,并综合本区构造活动及伴随的CO2上侵和岩石学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气田水文地质条件、封闭状况及油气保存条件。研究结果认为,本区莺二段地层水以代表大陆环境的沉积水NaHCO3水型为主,也见Na2SO4及MgCl2水型。该区整体水动力较弱,油气保存较好,有利于天然气成藏。图5表1参6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东方1—1气田 地层水特征 矿化度 油气保存
  • 简介: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天然气年产量突破100×10^8立米。塔里木是西气东输的主气源地,目前担负着向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地区、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地区共8个省市、34个大中型城市供气的任务。塔里木油田目供气量达到3560×10^4立米以上。

  • 标签: 塔里木油田 年产量 天然气 立方 中国石油 西气东输
  • 简介:86带是一复杂的控矿断裂构造组带,是希望矿床主要的储矿构造带。文中提出并阐述了86组带的概念,以及组带沿走向和倾向呈有规律而不均衡的展布特征;矿体产出幅度。密集部位,矿段划分,富铀矿展布特征;铀矿富集的特殊构造组合和变异部位特征;以及以富矿为主的西矿段向西南侧伏部位和构造交接复合夹持部位,是今后深部探查研究重点的看法和建议。

  • 标签: 花岗岩型铀矿床 86号组带 构造夹持部位 构造变异 构造组合
  • 简介:未来4年国内天然气供应缺口将达到200×108立米!这是从广东油气商会主办的2006年中国LNG国际会议上获悉的消息。近年来,中国LNG项目发展之快前所未有,需求也迅猛增长。据预计,2010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将达1100×108立米,而国内生产能提供的只有900×108立米。对此,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原副总经理唐振华表示,可以通过多元化的途径,来解决未来国内天然气供应的紧缺问题。

  • 标签: 中国天然气 天然气缺口 缺口达到
  • 简介:西南A1系统的实施完成,实现了对地震、测井、井筒、勘探开发综合、油气生产、项目研究、成果文档等数据的集中管理,具备了对这些数据的加载、存储、查询浏览、下载、发布等功能,为西南油田搭建起了统一的勘探开发技术数据管理平台,数据资源和数据流程得到进一步优化整合,数据实现企业集成,建立了勘探、评价和开发项目研究、管理决策的数据服务体系,对促进西南油田的油气勘探开发研究和信息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西南 油气勘探开发 项目组 油气田 数据管理平台 信息化工作
  • 简介:软地层取心收获率低是目前钻井行业面临的一个技术难题和挑战。本文结合现场经验,分析了影响取心收获率的因素,并针对其主要原因,总结出了一套取心技术措施。在J10—XJ1井的取心过程中,严格实施此套技术措施,未发生复杂情况和事故,岩心收获率达81%,远远高于国家石油行业标准,对今后软地层取心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 标签: 软地层 取心收获率 J10-XJ1井
  • 简介:威斯康星穹隆附近的奥陶系碳酸盐岩曾被认为是白云石化混合带模型的典型代表。野外观测、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的证据都表明,在这些岩石中广泛存在的白云石、密西西比河谷型(MVT)的微量矿物和钾硅酸盐矿物之间存在成因联系,它们保存了区域热液成岩作用的特征。利用流体包裹体方法、阴极射线发光和平面光岩相分析、稳定同位素分析以及有机质成熟度数据确定了水-岩相互作用的约束条件。白云石、闪锌矿和石英中两相水质流体包裹体的均-化温度为65-120℃,而冷冻数据表明Na-Ca-Mg-Cl-H2O流体的矿化度为13-28%NaCl当量重量百分比。因此威斯康星穹隆及其附近古生界岩层中广泛分布的白云石化作用是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发生浓卤水的水一岩交互作用的结果,并与区域性的密西西比河谷型微量矿物的矿化作用和钾硅酸盐的成岩作用同时发生。对白云石化混合带模型的重新评价以及在岩相学和地球化学方面令人信服的新证据都表明,混合带模型不能解释威斯康星穹隆上广泛分布的白云石化作用。本文还提供了大量文献,在普遍意义上对混合带模型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 标签: 白云石化作用 成岩作用 混合带 模型 穹隆 证据
  • 简介:富县区块盒1段属于低孔低渗致密气藏,现场压裂过程中多次发生砂堵,因此需要对区块岩石力学特征开展深入研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利用测井曲线及实验测试结果建立了富县区块盒1段岩石力学参数计算模型,并对多口井岩石力学剖面进行计算,统计分析了不同岩性杨氏模量及泊松比数值分布规律,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及岩性条件约束得到了岩石力学参数平面分布规律,为压裂设计优化提供借鉴。

  • 标签: 富县区块 岩石力学 多元线性回归 测井曲线
  • 简介:HB1区块气藏属于典型的异常高压、低孔低渗、海相碳酸盐岩薄层气藏。由于异常高压气藏的特殊性,气井合理配产对气藏高效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HB1井的地质特点,利用前期研究成果,采用合理生产压差法、气井流入与流出曲线法、无阻流量法、试采分析法和数值模拟法等5种方法对HB1合理产量进行了研究。通过综合分析认为,HB1井在试采初期的合理产量是48×10^4m^3/d,如考虑在试采过程中压力敏感性、气藏压力变化对异常高压气藏开发效果影响较大,则这一阶段的合理产量应为30×10^4m^3/d。按照这一思路与方法,确定了后续几口气井的合理产量。表3参4

  • 标签: 异常高压气藏 通南巴构造 合理产量
  • 简介:储层建模技术是在油气藏描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技术近几年在各大油田的应用效果表明,其在水平井部署、剩余油挖潜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针对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需要,综合利用气藏地震、测井及地质等资料,在对储层主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相结合的原则、等时建模原则、相控建模原则,分别利用克里金法、序贯高斯模拟法和相控随机模拟法建立了雷一1气藏磨91井区储层模型。最后,利用容积法对模型可靠性进行了评价及方法优选。

  • 标签: 磨溪气田 低渗透储层 储层建模 随机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