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长期以来,在地震数据处理中我们一直使用叠加。事实上,在物探行业中叠加剖面(或三维中数据体)是作为标准交付使用,而且几乎在每一本地震处理教科书中都叙述了共中心点(CMP)与正常时差(NMO)校正概念。虽然总趋势是向着叠前成像方面发展(不是时间域就是深度域),但是叠加剖面的构成仍然是地震处理流程—个重要步骤,因为它们通常总是首先获得可解释地下图像。

  • 标签: 数据叠加 CMP 地震数据处理 叠加剖面 地震处理 交付使用
  • 简介:压可由下列作用所产生:①压应力增加,②孔隙流体或岩石基质体积变化,③流体流动或浮力。埋藏过程中负载由于不平衡压实作用(尤其在低渗透性沉积物快速沉降过程中)可以产生严重压现象。水平应力变化在构造活动区可以迅速地产生和耗散大量压。涉及体积变化压机制必须具有良好封闭条件才能成为有效。与水热膨胀和粘土脱水作用有关流体增加太小,不足以产生显著压现象,除非存在极佳封闭条件。生烃作用和油裂解成气可能产生压现象,这取决于干酪根类型、有机质丰度、温度史以及岩石渗透率。但是,这些作用过程在一个封闭体系中可能受自我限制,因为压力增加可能会进一步抑制有机质变质作用。生烃作用和热裂解产生潜力目前尚未得到证实。在埋藏较浅并“具有良好水管系统”盆地中,由于水头而产生流体流动可以产生严重压现象。计算结果表明,油气浮力和渗透作用只能产生少量局部压现象。不可压缩流体中气体向上运动也可以产生显著压现象,但对此需做进一步研究。在许多沉积盆地中,最可能产生机制往往与应力有关。

  • 标签: 沉积盆地 超压 机制 评价
  • 简介:引言我们赞同Osborne和Swarbrick(1997)在《重新评价沉积盆地产生压机制》一文中大多数结论。要充分认识沉积盆地压,仍需做许多工作;然而,

  • 标签: 评价 沉积盆地 超压 机制
  • 简介:在萨斯奎汉纳/页岩山(susquehanna/shaleHills)观测站(SSHO),我们利用小角度和小角度中子散射(SANS/USANS)研究了正在风化罗斯山(RoseHill)组页岩微尺度特征演化。这里称为中子散射(NS)SANS/USANS技术可以描述大小为3nm上下到几个微米孔隙。利用NS研究了在山顶用气动钻获取页岩碎片(“风化岩”)或手控螺旋钻获取页岩碎片(“风化层”)。可以推测大约在20m深度溶蚀作用已使铁白云石在基岩中消失,而用于NS研究所有页岩碎片都采自这一铁白云石溶蚀带上方。NS研究证实,无铁白云石岩石总体积有5—6%是由分隔粒内孔隙构成。在5m深度,孔隙度和表面积突然增大对应于有关风化岩中长石溶蚀作用开始,因而其主要成因可以归结为15000年前开始冰穿边缘作用。在风化岩一风化层界面以下几十厘米处,由于绿泥石和伊利石开始发生溶解,所以孔隙度和表面积也有明显增加。这些黏土矿物溶解反应促进了风化岩向风化层转化。在整个风化层,页岩碎片粒内孔隙连接成为较大粒问孔隙,而散射特征也由深处体分形变为接近地表面分形。孔隙形态也由深处各向异性变为最上部各向同性,前者可能与早先大地构造活动在岩石中形成铅笔劈理有关,而后者成因在于黏土风化。在风化作用最强烈风化层,高岭石和氢氧化铁发生沉淀,堵塞了一部分连通孔隙。这些沉淀物出现以及因黏土风化而使更多石英暴露出来,都对最上部样品矿物一孔隙界面面积下降有作用。这些观测结果符合SSHO基岩一风化岩一风化层转化,其原因在于:(1)有反应物(即水、氧气等)运移进入了原生孔隙和由构造事件和冰川边缘效应所形成裂缝中;(2)矿物一水反应以及颗�

  • 标签: SANS/USANS 风化层 孔隙度 分数维 黏土矿物 表面积
  • 简介:作为主要勘探方向之一深井和深井钻探效果分析,可确保提高有经济价值开采深度以下油气资源评价客观性。在局部构造范围内,或者根据地震勘探剖面图钻深层和深层参数井,目的是解决最主要地质结构研究问题,获得剖面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并评价其含油气性远景。同时,这些井通常揭示地层位于已开发工业油气开采层系以下深度内,它们相对于某些勘探地区来说,其研究程度较低。

  • 标签: 油气资源 地质勘探 超深井钻探 深井钻探 地震勘探 异常高地层压力
  • 简介:历经二十多年油气勘探、开发证实,在川西坳陷已经发现油气田10个,含气构造12个(图略),气田储层其中属常规物性常压储层1个,9个为非常规物性压储层,含气构造也如此.川西坳陷碎屑岩压层均以产天然气为主,储层为低孔渗性.根据区内物性差异及压力特征,可将该区储层划分为四种类型:常规物性常压储层、非常规物性低压储层、非常规物性中压储层、非常规物性高超压储层.这四类储层中储量最大者侏罗系"多源气藏"非常规物性中压储层带,其次为上三叠统须家组"原生气藏"非常规物性低压储层带.分析结果发现压力系数<1.07或>2左右时油气产储量明显下降,据此可从中优选纵横向有利勘探层带.

  • 标签: 川西坳陷 碎屑岩 超压储层 油气关系 研究 压力系数
  • 简介:未来在墨西哥湾中新统下段砂岩勘探将越来越聚焦在埋深大于4.5km地层,而对于那些深一深层岩层来说,储层物性是一个关键风险因素。本研究目的是了解西墨西哥湾中新统下段砂岩储层物性变化。为此,我们用取自深度在0.9~7.2km之间地层样品岩相和岩石物性数据,分析了五个地区碎屑矿物组成、成岩过程、储层物性区域性变化,这五个地区是1)路易斯安那;2)上得克萨斯海岸;3)下得克萨斯海岸;4)墨西哥布尔戈斯盆地;5)墨西哥韦拉克鲁斯盆地。在研究区内矿物组成变化非常明显。路易斯安那近海下中新统砂岩平均矿物组成为石英:86%;长石=12%;岩石碎屑=2%(Q86F12R2)。往南,随着源区内火山岩和碳酸盐岩出现,长石与岩屑含量增加。在从得克萨斯近海采集样品中,上得克萨斯海岸岩样矿物组成为Q67F24R9,及至下得克萨斯海岸,为Q58F24R19。墨西哥北部陆上布尔戈斯盆地中新统下段砂岩平均矿物组成为Q64F22R23,而取自墨西哥南部韦拉克鲁斯盆地砂岩样品岩屑比例最高,达Q33F12R55。路易斯安那地区富含石英下中新统砂岩主要成岩事件有机械压实作用和石英胶结物沉淀。往南,伴随岩石碎屑含量持续增加,压实造成孔隙度损失增大。南部方解石胶结物丰富,储层物性明显下降。在中等埋深,路易斯安那富石英砂岩储层物性最好,而在得克萨斯和墨西哥,因岩屑含量增加,储层物性下降。在所有深度和温度下,相较下得克萨斯和墨西哥岩层,路易斯安那和上得克萨斯岩层孔隙度要高些,但地层深度〉5km、温度〉175℃时,孔隙度差异变小。西墨西哥湾从路易斯安那到墨西哥中新统中、下段变化趋势可作为一个典型例证,来阐述作为一个成岩作用和储层物性控制因素碎屑矿物

  • 标签: 墨西哥湾 砂岩样品 储层物性 矿物组成 中新统 碎屑
  • 简介:海因斯韦尔(Haynesville)页岩是分布在路易斯安那州西北部、得克萨斯州东部和阿肯色州西南部五套富有机质沉积岩,其平均厚度为60-90m,埋藏深度-般都在3kin或更深,而且渗透率超低。海因斯韦尔页岩分布区,尤其是路易斯安那州西北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异常活跃。前人热学-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侏罗纪时期温度梯度是当前区域地热梯度值(25—350C/km)两倍以上。因此,侏罗纪沉积地层在以往100m.y.间已经接近其当前温度。利用地下资料,建立了基于对流和传导热传输简单模型以及基于压实流体流动简单模型,用于估算地质历史上海因斯韦尔页岩温度、成熟度和流体压力。早白垩世高热流值产生高地温梯度,并导致烃类早期成熟。早白垩世快速沉积作用使海因斯韦尔页岩内形成了明显压。但这种压在地质历史上并没有得以保持,其原因是这套页岩地层厚度太薄,而且后来又经历过隆升和剥蚀作用。中到晚白垩世和晚古近纪生烃作用再次产生了压。然而,在绝大多数条件下,模拟得出压都没有超过破裂压力。

  • 标签: 天然气勘探开发 页岩 超压 裂缝形成 埋藏史 路易斯安那州
  • 简介:日前,阿曼石油开发公司(PDO)发布新小油田群月良务项目国际招标,任何有成功开发、经营小油田经验公司,均可登记申请投标,并回答在PDO商业网站上问题,预计2007年初授标,有关详情可访问PDO网址:www.Pdotenders.Com。

  • 标签: 投标项目 小油田 阿曼 服务 石油开发 国际招标
  • 简介:深层和深层气藏开发已成为气藏开发最重要领域之一。由于气藏埋藏较深,普遍存在高温高压特点,气藏气体偏差因子计算直接影响单井井底流压、产能和动态储量计算准确度,从而影响开发技术对策制定。然而目前计算偏差因子和井底流压方法众多,不同气藏,计算方法适用性存在差别。针对双鱼石茅口组高温高压气藏,通过BB法、HY法、DPR法、DKA法、LXF法和ZGD法6种偏差因子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验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在气藏条件下HY法和DAK法计算准确性最高,最大偏差约为2.5%,其中DAK法计算结果最为接近实验值,并且在8MPa至123MPa压力范围内,平均偏差约为0.6%。②基于实验测试和计算结果确认DAK法适用于该气藏天然气偏差因子计算。③在此研究基础上,对温压耦合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新气藏井底流压计算模型。对比现场测试压力和模型计算值,改进温压耦合模型计算结果偏差最低,仅为-1.593%,具有较高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针对类似于双鱼石这类高温高压气藏,DAK法和改进温压耦合模型具有较强适用性。

  • 标签: 四川盆地 双鱼石 茅口组 高温高压 天然气 偏差因子
  • 简介:核工业二○三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前身为西北一八二大队中心实验室,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中心为国家实验室认可、国家计量认证、国防计量认可合格单位。本着“服务于军品,兼顾民品,走军民两用发展道路”精神,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现已成为从业人员技术过硬、专业设置齐全、仪器装备精良、在西北地区有较高知名度大型实验室。

  • 标签: 诚信 服务 质量 核工业研究所 分析测试中心
  • 简介:在深度大于4500m深到深油气藏中,储层性能是一种很重要风险因素。对美国得克萨斯州墨西哥湾海岸北部古近系威尔科克斯群砂岩分析,提供了有关浅到深埋藏成岩作用期间储层性能演化深入认识。使用深度为200到6700m、温度为25N2300C样品,评价了威尔科克斯群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随埋藏作用下降。根据岩石学数据和岩心分析解释了成岩作用和岩石物理性质。威尔科克斯群砂岩主要是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平均成分是Q59F221K19。在本区成尔科克斯群砂岩沉积期间,物源区没有明显变化,而在下、中和上威尔科克斯群之间平均砂岩成分也没有改变。但砂岩成分却随层序地层位置有变化,例如低水位陆坡扇沉积砂岩所含岩屑要多于高水位或海进体系域沉积砂岩。从这一陆上数据集观测结果来看,沉积于墨西哥湾深水环境威尔科克斯群砂岩岩屑含量可能要高于与其相关高水位沉积同期层位。威尔科克斯群砂岩孔隙类型在较浅深度是原生和次生孔隙以及微孔隙混合存在,而到较大深度变为次生孔隙和微孔隙占优势。威尔科克斯群砂岩显示了稳定孔隙度缩减,即从38℃时33%减至132~(2时12%,而在更高温度下几乎没有新缩减。到1320C时,大多数原生孔隙已因机械压实作用而丧失或被石英胶结作用堵塞。尽管在深埋藏期间有平均3.5%钾长石溶蚀,但次生孔隙体积基本保持稳定。钾长石这一晚期溶蚀体积被次生孔隙中沉淀铁白云石、钠长石、伊利石和少量石英所抵消。存在于自生黏土、蚀变颗粒和基质中微孔隙度比例在最深砂岩中有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发生孔隙类型比例变化以及总孔隙度缩减改变了孔隙度一渗透率转换关系。由于大多数深到威尔科克斯�

  • 标签: 埋藏成岩作用 长石砂岩 墨西哥湾 渗透率 古近系 超深
  • 简介:根据核工业二0三研究所与中国国核海外铀资源开发公司签约协议,我所有关专家分别于2008年4月15日和2008年10月30日两次赴约旦进行铀矿成矿环境调查及矿点评价技术服务,每次时间为15天。第一次技术服务由中国国核海外铀资源开发公司1名专家及我所李卫红、傅成铭、邓小卫、宋哲、李涛5名技术人员组成,第二次技术服务由中国国核海外铀资源开发公司2名专家及我所赵希刚、梁陕明2名技术人员组成。

  • 标签: 技术服务 环境调查 铀矿 专家 评价 矿点
  • 简介:本文概述了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业技术进步以及由此带来环境效益。文章定量证明了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业所带来环境状态改善。分析了工业和社会发展趋势。说明了一些特殊技术进步对环境改善贡献。

  • 标签: 油气勘探开发 环境协调 污染物排放 先进技术 新增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