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6 个结果
  • 简介:充西须藏为构造-岩性圈闭控制的裂缝-孔隙双重介质、低渗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高压及具同-压力系统的低含凝析油的藏。该藏的有效储层连片性差,水分布复杂。通过对充西须藏的主产气井西20井的动态特征及生产测井进行分析,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西20井井区的水分布情况进行模拟预测,提出了该井区可能存在的水分布模式,对搞清楚整个充西须藏的水分布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充西 低渗气藏 数值模拟 气水分布
  • 简介:深盆是致密砂岩藏类型之一,由于其独特的成藏机制和气藏特征,对深盆藏的勘探思路与对策均有别于常规藏。川西坳陷陆相致密碎屑岩领域是否存在深盆?国内许多学者、专家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同认识。本文从成藏机制及藏特征两方面将川西致密砂岩和北美深盆进行了类比,认为川西上三叠统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具有典型深盆特征的藏,其天然的成藏属“早常规——晚改造”复式成藏模式。

  • 标签: 四川盆地 深盆气 密砂岩气藏类型 复式成藏模式 成藏机制 气藏特征
  • 简介:近年来,埋深在2500m以内的浅层天然,由于其具有气质好、开采难度小和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越来越吸引着勘探家们的目光.文章试图通过对川东地区环山构造嘉陵江组、下二叠统浅层藏;铁厂沟构造嘉陵江组浅层藏;老湾潜伏构造二、三叠系浅层藏以及渡口河侏罗系浅层藏的分析研究,从而对川东地区浅层天然气气藏的地质特征和成藏规律进行总结,以指导川东地区乃至整个川盆地今后浅层藏的勘探,寻找更多的优质天然资源.

  • 标签: 天然气勘探 浅层气 四川盆地 气藏 地质特征 成藏规律
  • 简介:川盆地须家河组三段和段为例,分析凝缩段识别及如何指导致密砂岩勘探。分析认为:1凝缩段是最大湖泛面时沉积产物,岩性主要为质纯的暗色泥岩或黑色页岩,测井曲线上表现为高自然伽马,对应于△logR高值段,地震上为强连续反射,为高位体系域的下超面;2须三与须段属于致密砂岩藏,具有近源成藏的特点,而非源内成藏,可形成经济型致密资源,而凝缩段发育优质烃源岩,有机碳含量高,生烃能力强,与之紧密接触的规模储集砂体最具勘探潜力。综合研究指出,寻找致密砂岩勘探"甜点区"首先寻找凝缩段,其上直接接触的规模储集砂体就是最有利勘探区。

  • 标签: 四川盆地 须三段和须五段 凝缩段 致密砂岩气 △logR 近源成藏
  • 简介:在微达西渗透率的岩层中获得精确的压力是难以克服的挑战。可是这些压力对鉴别独特的储量提供最好的数据,有助于确定致密藏的供气面积以及合理的井距。设计和设置了一种维压力先导试井,在配备有压力计的两口观察井中测量压力降落。这些压力计能够沿井筒(在空间上)并随时间进行压力监测,因此命名为”维压力先导试井”。

  • 标签: 四维压力 先导试井 致密气藏 压力监测 合理井距
  • 简介:檀木场气田石炭系藏属低孔、低渗藏.文章强调了低渗透气藏开采应树立尽可能提高单井产气量的开发决策理念,力争气藏开采达到规模经济效益的边际要求;分析了已获气井提高单井产气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藏开采的采速度与经济合理井数进行了论证,保证了藏开采能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四川盆地 檀木场气田 石炭系 低渗透气藏 气井产量 经济合理井数
  • 简介:川盆地北部环开江一梁平海槽区带长兴组生物礁藏是川气田未来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之一。生物礁藏系成因较复杂的岩性圈闭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受地质认识程度、地震资料品质及处理解释技术的局限,长兴组生物礁储层和圈闭预测有着较大的难度。长期以来,对海槽东侧高峰场地区长兴组生物礁藏的认识一直存在分歧,这对海槽东侧生物礁藏滚动勘探开发部署决策有较大的影响。从沉积相、储层特征、地震响应特征以及藏动态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高峰场地区位于开江一梁平海槽东侧的碳酸盐缓坡相带,峰X井、峰Y井和峰Z井分别钻遇了两个规模较小的点礁,礁体规模有限。高峰场地区长兴组生物礁藏属于小型的中深埋深、高压无水干岩性圈闭气藏,在该区内进行生物礁藏专层井勘探存在较大的风险,需谨慎部署。

  • 标签: 四川盆地 高峰场 长兴组 生物礁 气藏类型
  • 简介:采用数学预测模型对区产量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从数学模型的角度论证天然业务发展规划主要指标的科学性,对指导天然业务中长期发展规划方案的编制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气田常用产量预测模型的特点及适用性进行总结和评价,从中选出不受模型分类因子正整数取值限制的广义Ⅰ型预测模型和广义Ⅱ型预测模型,以及目前常用的广义翁氏模型等3种预测模型对川盆地常规天然(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产量进行全生命周期预测。结果表明:(1)3种预测模型对川盆地常规天然产量发展趋势都有着较乐观的预测结果,由于各自数学原理不同,预测结果中峰值时间、峰值产气量、峰值产气量发生时的累积产气量等存在着差异;(2)广义Ⅰ型预测模型和广义翁氏模型在2021—2030年预测年产气量均在(200~210)×108m3左右,更符合川盆地常规天然的发展形势,其预测结果更为可靠;(3)广义Ⅰ型预测模型预测峰值时间出现在2065年,峰值产量285×108m3,相对稳产期17年,而广义翁氏模型预测产量峰值时间则在2050年,峰值产量270×108m3,相对稳产期11年。

  • 标签: 预测模型 产量 常规气 变化趋势 峰值 四川盆地
  • 简介:在阿拉斯加普鲁德霍湾油田实施了顶注水地表微重力监测。这种监测技术对顶注水动态的监测而言是必不可少的。钻大量的监测井来监测水的运移将是不经济的。矿场监测表明,与注入水置换气体有关的密度变化容易通过高分辨率地面重力测量而检测出来。

  • 标签: 普鲁德霍湾油田 气项注水 四维微重力监测 密度变化 地面重力测量
  • 简介:本文应用石油天然地质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测井、开发等多种专业技术,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川东北部地区长兴组生物礁藏-飞仙关组鲕滩、藏特征和形成条件.将现代含油气系统理论与勘探实际紧密结合,建立了礁、滩成藏组合的概念;从大量井下、野外、地震、测井、分析化验及藏开发等动静态资料出发,研究了川东北部地区礁、滩成藏组合的烃源、条件、储层条件、油气圈闭条件,礁、滩藏成藏模式和油气富集规律.提出川东北地区礁、滩藏勘探有利区带,下步勘探目标和井位建议.

  • 标签: 四川盆地 气藏 形成条件
  • 简介:目前油基钻井液本身存在的环保性能不足、成本过高、工艺复杂等缺点,以及常规的普通水基钻井液体系的页岩井壁稳定性和润滑性不能满足页岩水平井钻井需要的问题。研制并构建了一套由成膜封堵剂、抑制剂和类油基润滑剂3种主剂所组成的高性能水基钻井液体系。该钻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页岩井壁稳定性、与油基钻井液相当的封堵、润滑性能、生物毒性低、水基钻屑可以直接排放。这种页岩高性能水基钻井液体系能够满足涪陵页岩气田钻井中长水平段的应用要求。

  • 标签: 四川盆地 涪陵地区 页岩气 长水平段 水基钻井液
  • 简介:川前陆盆地须家河组勘探在隆起带和斜坡带已获得了一批大型气田,冲断带相较于上述两个区带勘探程度低,地质条件更加复杂,勘探难度更大,但是早期发现的几个气田也证实了该区须家河组良好的含气性,依然具有较大的勘探前景。笔者通过总结前陆盆地冲断带的地质特征,分析该区带资源潜力,提出了下一步有利勘探区块。综合研究认为:前陆盆地冲断带目前勘探程度较低,位于生烃坳陷,烃源条件好;储层致密,主要为低孔、低渗;构造运动强烈,断层裂缝发育;邛西区带是作为下一步勘探的最有利区带。图1参6

  • 标签: 前陆盆地冲断带 须家河组 成藏地质特征 勘探潜力
  • 简介:藏合理的采速度是以储量为基础,在现有的开采技术条件下,尽可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天然的需求,使藏开采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稳产期,有较高的采收率,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针对川东北飞仙关组高含硫、中含二氧化碳藏,结合川盆地不同类型藏的开发状况,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储量、藏类型、藏动静态特征、流体组分、开发指标、经济指标、资源及管网系统等,对采速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推荐了合理的采速度。指出,在技术条件允许下,可适当的提高气藏的采速度,少井高产,以缩短开采年限,减小生产成本,减轻环境污染。

  • 标签: 研究 四川盆地 东北部 飞仙关组 气藏 采气速度
  • 简介:美国的商业性天然最早(1821)产自阿巴拉契亚盆地富含有机质的泥盆系页岩。了解有机质页岩层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提高其天然生产率,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耗资巨大的研究工作中极具挑战性的问题。页岩系统基本上是生物成因(主要类型)、热成因或者生物——热成因的连续型天然聚集,它以大面积含、隐蔽圈闭机理、可变的盖层岩性和较短的烃类运移距离为特征。页岩可以是储存在天然裂隙和粒间孔隙内的游离,也可以是干酪根和页岩颗粒表面的吸附或是干酪根和沥青中的溶解气。美国正在进行商业性采的5套页岩层,在热成熟度(Ro)、吸附馏份、储层厚度、总有机碳含量和天然地质储量等项关键参数上有出人意料的巨大变化。此外,低基质渗透率页岩储层中的天然裂缝发育程度是天然生产率的控制因素。目前,只有少数天然裂缝十分发育的页岩井不采取增产措施便可生产商业性天然。在其它的大多数情况下,成功的页岩气井需要进行水力压裂。密歇根盆地的泥盆系Antrim页岩和阿巴拉契亚盆地的泥盆系Ohio页岩约占1999年全美页岩产量(380×10^9立方英尺)的84%。但是,后来经过充分勘探和开发的其它3套主要有机质页岩层,即伊利诺伊盆地的泥盆系新Albany页岩、福特沃斯盆地密西西比系的:Barnett页岩以及圣胡安盆地白垩系的Lewis页岩,其天然年产量正在稳步上升。在作过资源评价的盆地中,页岩资源量十分丰富,其地质资源量高达497~783×10^12立方英尺。技术可采资源量(Lewis页岩除外)变化在31~76×10^12立方英尺之间。其中以Ohio页岩的地质资源量和技术可采资源量最多。

  • 标签: 裂缝性页岩气系统 天然气 烃类运移 储量 地质评价 资源量
  • 简介:页岩分布广泛,开发潜力巨大,但是页岩气成藏规律、储集空间、渗流规律以及开发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特别是储层具有低孔特征和极低的基质渗透率,给有效开发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本文从介绍页岩的概念、成藏机理及储层特点出发,重点总结了目前页岩的主要开发技术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我国页岩开发适应性技术,对开展页岩开发技术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页岩气 成藏机理 储层特点 开发技术
  • 简介:天然水合物是甲烷等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物质。据估算,全球天然水合物中碳的含量等于石油、煤等化石能源中碳含量的两倍,这是一个非常诱人的数字。在人类面临化石能源即将枯竭的时候,科学家和各国政府都把眼光投向这一未来能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新生代构造演化历史、沉积条件、沉积环境等方面都显示,中国南海具有生成和蕴藏巨大天然水合物资源的条件,因此,这里可能成为中国在不远的将来之新能源基地。

  • 标签: 天然气水合物 石油 替代能源 冰状固体物质 碳含量 沉积条件
  • 简介:据利比亚投资网报道,波兰石油和天然公司(PGNiG)打算投标利比亚的天然勘探开采项目,作为波兰减少对俄罗斯能源信赖的一个战略。每年波兰需要从俄罗斯进口天然约146×10^8立方米。

  • 标签: 天然气项目 天然气公司 利比亚 波兰 投标 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