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本书针对引起油井套管的各种主要原因.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对防治油井套损的问题提供了相关的参考建议。

  • 标签: 油井套管 损坏机理 套管变形 数学模型 工程实践
  • 简介:据外刊“沉积学研究”杂志报道,压溶、位移蠕变、断裂作用和小型断层作用等颗粒级变形机理产生的沉积后分隔作用对砂岩储层中的含油气潜力有重要影响。由厚度在1mm以下的狭长岩层构成的变形带以强烈的局部断裂为特征,是控制储层砂岩中流体流动重要的小型构造。这些变形带可以成为流体流动通道,也可以成为流体流动的障碍,取决于变形和油气流注的时间。对纽芬兰Jeanned'Arc盆地中流体包裹体的综合研究证明,油气向储层的流注先于变形带的形成,

  • 标签: 变形带 油气运移 控制 流体流动 含油气潜力 流体包裹体
  • 简介:本文研究了在挪威大大陆边缘一线长2000km区域内分布的上侏罗统富有机质硅质碎屑岩的地震成像资料。这些岩石被视为北海和挪威海大部分大油气田的主力烃源岩。我们研究了富有机质地层围限的薄皮重力滑脱构造的典型地震响应。最典型的构造是铲状断层,它们在富有机质地层的上段出现分支并旋转,而在其底部附近则滑脱。这种现象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可见(10,000km^2),但更常见的情况是仅限于掀斜地区。断层的走向与沉积物质下倾移动方向垂直,因此断层的走向可用于指示古倾向。我们观察到了几类收缩构造,其埋深最大只有几百米。尽管它们不仅限于富有机质页岩,但这些地层围限的构造可能有助于确定盆地中是否存在富有机质层段。我们认为,粘土中有机质含量的增加会减少渗透率。与压实作用有关的垂向流体流动可能在埋藏早期在渗透性较差的富有机质层的底部形成流体超压。这样的超高流体压力层构成了低摩阻拆离面,拆离面上覆沉积层滑动形成了典型的薄皮变形构造。

  • 标签: 有机质含量 变形构造 页岩 滑脱构造 硅质碎屑岩 主力烃源岩
  • 简介:每年在车辆二保期间,很多车辆都需要更换制动蹄,为了使制动蹄的厚度更合适,往往要把制动送到外单位车掉一层,既降低了工作效率,又增加了修保成本,为此制作了汽车制动蹄固定架。结构原理:将一个直径为22厘米的圆形固定盘固定在内孔直径为6厘米的轴套上,在距圆心6.5厘米的圆线上每隔120°钻一个直径为10毫米的孔;

  • 标签: 制动蹄片 固定架 制作 汽车 工作效率 结构原理
  • 简介:本书集中反映了近几年科研技术人员对胜地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油田开发及经营管理的研究成果。包括胜地油田高含水期的滚动勘探开发、油藏描述、剩余油分布的监测、描述及挖潜、综合调整、堵水调剖、聚合物驱、井下作业、注采工艺、油气集输、计算机应用和油藏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方法与成果。

  • 标签: 特高含水期 胜坨油田 技术人员 油田开发 滚动勘探开发 剩余油分布
  • 简介:为了划定巴尼页岩油气资源评价的两个地理区,本文描述了本德穹隆-沃思堡盆地巴尼页岩和巴尼-古生界总油气系统(TPS)的基本地质特征和有关标准。美国地质调查所对这两个地区(又称“评价单元”)进行评价后,预测巴尼页岩约有26万亿立方英尺(平均值)待发现的技术可采天然气储量。密西西比系巴尼页岩是本德穹隆-沃思堡盆地古生界油气藏所产油气的主要源岩,也是得克萨斯州最重要的产气层。根据测井和商业数据库绘制的图件和石油地球化学分析结果,巴尼页岩在本德穹隆-沃思堡盆地的大部分地区都富含有机质且达到了生烃的热成熟度条件。在与曼斯(Muenster)穹隆毗邻的本德穹隆一沃思堡盆地东北部构造最深的地区,这套页岩的厚度超过了1000英尺(305米)而且有厚层灰岩互层,而向西其厚度在密西西比系查普尔(Chapped陆架上迅速减薄至几十英尺厚。巴尼-古生界TPS是在热成熟的巴尼页岩有大量油气生成的范围划定的,而且这些油气分布于巴尼页岩的非常规连续型油气藏内,同时也可以运移并聚集在许多常规的古生界碎屑岩-碳酸盐岩储层中。镜质体反射率(Ro)的测量值与目前的埋深几乎没有关联。巴尼页岩的等Ro曲线和其所生成的烃类类型都表明这个地区曾发生过重要的抬升和侵蚀作用。另外,在沃希托冲断带前缘和米纳勒尔韦尔斯一纽瓦克东断层系统发生的热液事件也增强了这套页岩的热作用。根据地层和热成熟度可将巴尼页岩分为以下两个产气评价单元:(1)大范围的纽瓦克东裂缝遮挡连续型巴尼页岩气评价单元,它含有一个最有利的产气区,其中的巴尼页岩厚度较大(大于91米),位于热作用生气窗(Ro≥1.1%)内,其上、下都有致密不渗透的灰岩层。(2)扩大的�

  • 标签: 总油气系统 地质调查所 页岩气 古生界 穹隆 盆地
  • 简介:在上一篇论文中,我们介绍了怀俄明州纳罗纳县(Natrona)索尔河(SaltCreek)油田CO2泡沫先导试验的实验室研究、油藏模拟和初步设计。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测试分析以及先导试验的初步结果,包括注入量剖面(injectionrateprofile)、产量数据分析、注入和生产测井、化学示踪剂、流线分析(streamlineanalysis)和油藏模拟。虽然索尔河油田的CO2驱开发已经非常成功,但个别孤立的井网仍面临着CO2采出量大和CO2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通过小规模高渗通道(裂缝、漏失层等)的流体窜流以及注入流体的重力上窜(over—ride)。为此,开展了泡沫先导试验,来测试利用CO2泡沫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性。注入量的变化(在恒定的地面注入压力下)是观察到的第一个现象:注入量降低了约40%,说明CO2在储层中的流度大幅度降低。在注入表面活性剂之前和之后开展了生产测井和注入测井,观察到一口生产并的产出剖面发生了变化。在注入表面活性剂之前和之后的注气和注水阶段还注入了化学示踪剂,结果显示CO2从小规模高渗通道(例如裂缝)转向(diverted)。对4口相邻生产井的生产数据开展了分析,结果显示产液量出现了确定性的增长,而且气一液比也相应地下降。流线分析结果表明,还实现了CO2的平面转向(arealdiversion)。文中最后介绍并讨论了油藏模拟预测结果。CO2驱采油已经成为很多水驱油田的标准EOR技术。通过改善驱替效率(例如利用CO2泡沫)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

  • 标签: CO2驱 水驱油田 测试分析 怀俄明州 泡沫 试验
  • 简介:苏尔古油气公司共有约400口水平井,分别位于费德罗夫油田、科尼洛尔油田、东苏尔古油田和良托尔油田。要使这些水平井能成功开采,就必须建立一套新工艺,包括维修堵水工艺。

  • 标签: 油气公司 水平井 作业 封堵 堵水工艺 油田
  • 简介:文中描述了美国怀俄明州纳罗纳县(Natrona)索尔河油田(SaltCreek)CO2泡沫先导试验的设计。CO2泡沫技术被确定为前景较好的候选技术,用于提高某些目标井网的波及效率。第二套WallCreek(WC2)砂岩地层是主要的产油层段,其净厚度大约为80ft,埋深大约为2200ft。先导试验区筛选过程的第一步详细研究了这个油田很多井网的地质特征、注采特征和经营情况。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注入井位于井网中心的一个五点法井网,用于开展先导试验。开发出了一种表面活性剂配方,这个配方不仅能够在地层条件下产生所需的泡沫响应,而且还可以满足初步的经济和经营目标的要求。通过岩心驱替试验进一步研究了这种表面活性剂的泡沫特征。建立了历史拟合的油藏模拟模型,预测了在没有泡沫的情况下油田的开采动态,从而提供了与预期的泡沫响应进行对比的基线。然后利用泡沫的动态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标定,并利用标定后的模型指导这个先导试验项目的实施和油田开发动态的预测。这个先导试验项目已于2013年9月启动。文中对初步的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 标签: 油田开发动态 油藏模拟模型 泡沫技术 怀俄明州 试验区 CO2
  • 简介:由于低渗储层具有与中高渗储层不同的储层特征,使其在开发过程中常规注水普遍存在油藏原始启动压力高、注水井吸水能力低、波及效率差、低产现象严重等问题。从水动力学角度出发,对不稳定注水提高采收率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到的结论能为低渗透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图2参8

  • 标签: 特低渗储层 不稳定注水 波及系数 驱替效率
  • 简介:在沉积盆地中,断层可以充当流体流动的阻挡层,也可以充当流体通道。但断层的性质取决于断层带变形及随后成岩过程中的应力条件和岩石性质。近期的一些出版物认为,受第四纪冰川加载所产生的应力的影响,挪威中部海域北海和哈尔腾浅滩地区的油藏沿断层发生了渗漏。而这些地区的侏罗系油藏被晚侏罗世断层作用形成的断层围限,发生断层作用时这里的沉积地层仍然是松软且大部分未胶结。这些断层带并不代表着脆弱带。受砂岩应变硬化和后期成岩作用以及泥岩胶结作用的影响,断层带通常比周围的岩石更坚硬。因此,这些断层带不可能因构造运动而活化。此外,这些油田的上覆第四纪沉积地层中极少有冰川变形的证据。有人提出,非常大的水平应力(据推测与冰川加载期有关)在低于破裂压力的孔隙压力条件下引起剪切破裂,并导致油气随后沿着这些剪切带发生渗漏。我们认为,这种机理在沉积盆地渐进埋藏期间是不可靠的。哈尔腾浅滩约3km深处的水平有效应力高达60MPa,这样高的应力所产生的机械压实和颗粒破碎程度,应当高于地下的观测结果。外应力[即洋脊扩展(洋脊推进)所产生的板块构造应力]将主要通过基底而不是可压缩性更强的上覆沉积岩传递。在盆地逐渐沉降期间,石英胶结所引起的化学压实作用会导致岩石收缩,从而使应力差减小。这种情况会导致脆性变形(剪切破裂),因此在低于破裂压力的应力条件下不可能出现开启裂缝。在逐渐压实的沉降沉积盆地中,在正常情况下水平应力不会超过垂向应力,但下伏基底明显缩短的情况除外。

  • 标签: 沉积盆地 脆性变形 断层带 应力和 渗漏 海域
  • 简介:介绍了基于得克萨斯北部巴尼页岩区带水平井中钻井、水力压裂处理和生产数据的挖掘分析结果。文中对巴尼页岩区带内13400多口生产井的钻井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了剖析。并对其中3300多口水平井的井筒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描述内容包括井斜方位、斜角、水平段长度和射孔等。本研究利用了地理信息系统模式识别技术,并结合运用了常规统计技术,从看似分散的数据集中发现了隐藏的规律性。该项研究提供了一个实例研究,说明了如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解决页岩气藏最佳开发实践的问题。过去几年间,公开的钻井和生产井资料大量增加,为该项技术的应用创作了条件。简单地绘制生产数据与生产井变量及压裂变量的交汇图,所得结果往往较为分散。本次研究充分利用了页岩气大开发所产生的丰富钻井和生产数据,通过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文中论述了相关的一些变化趋势,诸如井筒趾端的走向(向下、水平或向上)、水平井段的长度、斜角等参数的变化对页岩气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把实用的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大型页岩气数据集,可以发现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经验教训,而在小型页岩气数据集中应用这些技术可能发现不了这些规律性。这项研究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利用了汇总的储层物性近似值、井筒结构数据、完井资料和压裂处理数据,从地理的地角度绘制这些数据与生产数据的交汇图,提高数据解释的质量。

  • 标签: 数据挖掘技术 页岩气 得克萨斯 开发 模式识别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 简介:森赖斯-劳巴杜(Sunrise-Troubadour)凝析气田位于澳大利亚的达尔文西北部450km的帝汶海中,其反凝析油储量为10~16×10^12ft^3。80m厚的中侏罗统硅质碎屑岩气藏分布在以断层为界的构造圈闭中,其垂直幅度为180m、面积75×50km。经过20世纪90年代末期认真的评价工作后,发现该气田储量巨大。本文介绍了这次评价工作的地球科学结论及其对项目评价和开发计划的影响。储层性质、连续性和连通性是决定地下气藏规模的基本要素,这些参数主要受沉积环境的控制。总的来说,储层层序有效厚度与总厚度比为中等(约为30%),但是,大部分天然气分布在两个有效厚度与总厚度比高的小层中。后一个主要含气小层可解释为低水位期的沉积,其下部单元为深切谷复合体,上部单元为强制海退的陆连滨面沉积。在这种有限的合适环境中,形成了横向储层上连续的和宽阔的席状地层。从岩性上来看,储层由极细-粗粒石英砂屑岩和亚岩屑砂屑岩构成,夹有不同的微成至开阔海相泥岩所有层序显示出整体向上受海侵的影响加大。断层和圈闭形成的主要时期发生在第四纪。精细的断层模拟结果表明,这个宽阔的构造隆起被断层封隔的可能性很小。气田中烃类成熟度和凝析油产量不同说明,从成熟(1.3~1.4%Ro)的中侏罗世海相干酪根烃源岩中生成的近期富集烃类不平衡。压力分析结果表明,在动态含水层上面有一个倾斜的气一水接触面。储层地质资料与随炮检距变化的地震振幅(AVO)的拟合用来限定使用统计反演技术的沉积模拟。随后,在沉积模型上绘制所有随机模拟产生的亚地震断层,进行动态储层模拟。其工作流程包括识别主要的不确定因素和对这些参数进行详细评价。这样尽管钻井资料很稀少,依然可提供可靠的储层的体积和动态资�

  • 标签: 凝析气田 澳大利亚 储层性质 地震断层 沉积环境 评价工作
  • 简介:沃思堡盆地的纽瓦克东(巴尼页岩)气田目前是得克萨斯州日产量最高的气田,而且还在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尽管多家公司经验丰富的地质家和工程师们已花费多年时间对巴尼页岩气成藏层带进行了详细研究,但对于得克萨斯州北部巴尼页岩气勘探开发成功的根本因素仍有许多误解。巴尼页岩气的产量在断层和构造挠曲(背斜和向斜)附近较低。虽然在这些构造中裂缝非常发育,但它们对巴尼页岩气的产量并无益处。巴尼页岩中开启的天然裂缝很少,因而对巴尼页岩的产能几乎或根本没有作用。在巴尼页岩已达到生成天然气热成熟度的地区,它略有超压(大约11.76千帕/米)。巴尼组的灰岩层是当今盆地中心以北碳酸盐岩陆架上的碎屑流产物。巴尼页岩可作为其他盆地的勘探模型,对于沃希托(Quachita)构造带中的类似盆地尤为如此。得克萨斯州北部巴尼页岩气的开发史是一个良好实例,它表明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如何在非常规天然气层带取得成功的。

  • 标签: 天然气开采 页岩气 盆地 得克萨斯州 天然裂缝 日产量
  • 简介:新墨西哥州奥罗(Otero)县的麦克格莱戈山脉是美军轰炸机与炮兵的一个训练和试验基地所在地。该区含有几个构造单元,包括奥罗台地、休科(Hueco)山、图拉罗萨(Tularosa)盆地以及萨克拉门托(Sacramento)山。区域内仅钻有9口探井,最晚的井钻于1954年。尚未建成油气产能。1997年,在距该区以东10英里的哈维E.耶慈(HarveyE.Yates)的贝内特兰奇(BennettRanch)Y—1井发现了天然气。该井意味着在其它未开采的前缘区首次发现商业性天然气。烃源岩为泥盆系页岩、密西西比系页岩和灰岩以及宾夕法尼亚系页岩和灰岩。烃源岩在麦克格莱戈山脉南部普遍为热成熟,而在北部则为未成熟至接近成熟。地层越靠近第三纪侵入岩复合体则热成熟度越高;在宾夕法尼亚地堑热成熟度也可能随埋深而增大。储集岩存在于奥陶系、志留系、密西西比系和宾夕法尼亚系剖面中,奥陶系和志留系储层为孔洞发育的白云岩。密西西比系剖面可能含有一些碳酸盐岩礁储层,宾夕法尼亚系地层主要为盆地相沉积物,潜在的储层包括碳酸盐岩碎屑流沉积物;浅水储集相可能位于盆内隆起上。侵入密西西比系和宾夕法尼亚系烃源岩的第三纪火山岩基岩也可能成为储集岩。

  • 标签: 新墨西哥州 石油地质 山脉 热成熟度 1954年
  • 简介:从数学定义上分析了广义希尔伯变换的基本原理及其与希尔伯变换的区别;比较了两种变换的去噪效果;讨论了不同参数对广义希尔伯变换去噪效果的影响,给出了其最佳参数组合。

  • 标签: 广义希尔伯特变换 希尔伯特变换 边缘检测
  • 简介:据美国AAPG2006年第11期报道:在过去10年中,在纽约中南部上奥陶统黑河组横向上不连续的白云岩中发现20多个新的天然气田。白云岩沿着由地震资料可探测出的基底扭断层周围生成。大部分气田位于狭长的断层相连的构造低处,为负向花状构造。在这些断层之外的地层为不渗透灰岩,形成储层的侧向封闭层。在大多数情况下,断层在上覆的伦顿灰岩和Utica页岩中消失。在鞍状白云岩晶簇、角砾岩和裂缝带中孔隙度发育好。所研究的黑河岩中,基岩孔隙度不常见。基岩中断层周围碎片的分布和地球化学和流体杂质分析都表明,鞍状和基质白云岩都起源于断层有关的热液。由于其不一般的构造背景,

  • 标签: 白云岩储层 上奥陶统 黑河 热液 纽约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