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在注水井分层测试过程中,由于普通防喷在设计上的不足,当测井钢丝从上方通过时,从钢丝外侧间隙和下部扣处都存在刺水和漏水现象,不仅影响环保和测试工的工作环境,而且也增加了注水工维护井场规格化的工作量,浪费了为采油树防腐刷漆的费用。为此,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防喷,在原有防喷的基础上,在压帽上部加上一道盘根,在盘根下端加一个卸压装置,可将刺出的少量的水通过卸压装置和外接的塑料软管引到水桶中,避免了从防喷顶部压帽处刺水的现象。

  • 标签: 功能测试 防喷盒 注水井 测试过程 漏水现象 工作环境
  • 简介:苏里格气田是发育于上古生界碎屑岩系中的大型砂岩岩性圈闭气田,气层由多个单砂体横向复合叠置而成,基本属于低孔、低渗、低产、低丰度的大型气藏,开发难度较大。该气田8段存在大量低阻气层,本次研究应用定性识别法(测井参数交会图法、正态分布法和声波差值法)和定量识别法(多元统计法)进行了气水层识别。由于定性识别法的解释结果的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析人员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地质情况的复杂程度,所以准确性较差。将多元统计法引入测井综合解释中,判别正确率达到91.3%,识别精度得到显著提高。

  • 标签: 低阻气层 气水层识别 盒8段 苏里格气田
  • 简介:苏里格气田石盒子组8段是气田的主力产层,其地层水矿化度一般在20g/L~50g/L,水型为CaCl2型。通过66121井的试气资料及地层水化验数据的分析,8段气层或水层除了呈相互独立的分布外,同一层段的砂体中还具有气层/水层、气水互层和气水同层三种分布类型。在平面上,气水分布关系复杂,地层水主要分布在苏里格庙西北的苏9井—鄂6井一带和乌审旗东北的盟4井—统18—统6井一带。通过苏里格地区8段构造、岩性以及储集物性等综合分析,认为8段气水分布主要受沉积微相、储层物性以及气体充注强度的控制。表2图5参11

  • 标签: 地层水 气水分布 苏里格气田 石盒子组 盒8段
  • 简介:富县区块1段属于低孔低渗致密气藏,现场压裂过程中多次发生砂堵,因此需要对区块岩石力学特征开展深入研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利用测井曲线及实验测试结果建立了富县区块1段岩石力学参数计算模型,并对多口井岩石力学剖面进行计算,统计分析了不同岩性杨氏模量及泊松比数值分布规律,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及岩性条件约束得到了岩石力学参数平面分布规律,为压裂设计优化提供借鉴。

  • 标签: 富县区块 岩石力学 多元线性回归 测井曲线
  • 简介: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中区8段气藏为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气层厚度薄、储层纵横向变化快,对砂体分布规律的认识尚待深入。故开展沉积微相研究工作,以地层精细划分和物源分析为基础,通过岩心相标志和测井相分析,划分8段单井沉积微相发育特征,分析垂向及平面上的沉积微相组合关系,总结其变化规律,确定不同时期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为砂体展布预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靖边气田中部8段沉积物源都来自北部阴山古陆中段变质岩系;②沉积相属于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可识别出分流河道、心滩、废弃河道、河道间、沼泽5种沉积微相,其有利的沉积微相为心滩和分流河道;③具有8下2—8上2期“宽广式大面积连片分布分流河道与心滩砂体发育”与8上2期“局限式网状狭窄河道砂体发育”2种储集砂体的时空展布规律。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靖边气田 中二叠世 物源分析 沉积微相 储集砂体
  • 简介:苏里格气田中区的主力产气层位为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8段,沉积相类型及特征长期倍受众多研究机构和学者的争议。根据钻测井资料及岩心分析化验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苏里格气田中区8段属河流沉积体系,其中8下段为辫状河沉积,8上段为曲流河沉积。在精细描述沉积相特征的基础上,对苏6区和苏14区加密区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沉积相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 标签: 苏里格气田 盒8段 沉积相 辫状河 曲流河
  • 简介:通过大量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及其它常规分析,对苏里格南部地区8段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及孔隙类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为:成分成熟度高、填隙物含量高、填隙物结构以胶结物一杂基混合填隙为主、富含塑性易变形岩屑、分选中-好、磨圆中—好、结构成熟度中等。孔隙类型以次生溶孔最为发育,微孔-中孔是主要油气储集空间。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有利有弊,压实与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几乎丧失殆尽,溶蚀作用所形成的次生孔隙改善了砂岩储层的孔渗性。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南部 盒8段 储层特征 储集层质量 主控因素
  • 简介:根据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及化验分析等资料,对延长油气区8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和阶段划分及其对孔隙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区8段储集岩以岩屑石英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较高,结构成熟度较低。成岩作用类型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目前基本处于晚成岩阶段的B期,部分进入晚成岩C期。早成岩A期至晚成岩B期的压实作用、晚成岩A期的交代蚀变作用是使物性变差的两个重要因素;晚成岩B—C期的充填胶结作用是储层质量变差的又一原因,绿泥石环边胶结和溶蚀作用则是储层物性变好的重要成岩控制因素。图3表1参9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油气区 砂岩成岩作用 盒8段储层 孔隙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