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初步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勘查工作成果,对金寨沙坪沟钼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体)地质特征,赋存规律,矿石物质组分、结构构造、矿化蚀变等特征进行了评述。并对矿床的成因以及该区的找矿标志和方向提出了粗浅的认识。

  • 标签: 金寨县沙坪沟 斑岩型钼矿 围岩蚀变 找矿标志
  • 简介:低丘缓坡地是一种重要的土地储备资源,在我国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地成为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金寨2011年SPOT5高分影像、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等数据,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其土地资源进行了分类,选取了利于综合开发利用适宜性因子,应用德尔菲法确定了各因子权重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金寨低丘缓坡资源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得到如下结果:金寨低丘缓坡资源主要分布于北部及东北部,其中梅山镇及南溪镇低丘缓坡资源面积占比较高,长岭乡低丘缓坡资源面积占比最小;全县低丘缓坡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评价分值为0.279~0.772,其中宜建低丘缓坡资源面积占比最高,不宜开发低丘缓坡资源面积占比最小;土地利用分类中,裸地较其他地类而言更适宜进行开发利用,因而宜建、宜农、宜林、宜园低丘缓坡资源面积种裸地占比均为最高。

  • 标签: 低丘缓坡地 开发利用 地理信息技术 金寨县
  • 简介:结合研究区内的地质背景,系统论述了洪冲地区多金属元素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圈定综合异常共16处。总体上,异常具有一定的分带性,从南到北大致为:Cu-Mo-Au→Pb-Zn-Ag→Pb-Ag,具有高温到低温的特征,空间分布明显受燕山期岩浆热液活动和构造断裂等因素联合控制,并且Mo、Cu、W、Au等尾晕元素与As、Sn等头晕元素相互叠加,显示出多阶段叠加成矿的特点。其中Hs5、Hs7、Hs14、Hs15综合异常带,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 标签: 原生晕 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潜力分析 金寨洪冲
  • 简介:2012年在金寨银水寺地区开展了多金属矿调查评价,为了更加详细的了解银水寺向斜构造、佛子岭岩群底部钙质岩层的分布特征及其推覆构造面的产状.2013年采用CSAMT法对异常区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CSAMT法在了解推覆面和寻找断层中有很好的反映。

  • 标签: CSAMT法 推覆构造 断层 银水寺向斜
  • 简介:沙坪沟钼矿位于安徽省金寨西南部,是大别山东段新发现的一个特大型隐伏斑岩钼矿床,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单体钼矿床。近几年,通过沙坪沟整装勘查项目实施,在其外围发现了构造蚀变岩型铅锌矿,该类铅锌矿明显受近东西向构造破碎带控制,其成因与燕山晚期中酸性小岩体有关.具有走向、倾向延伸大、品位富等特点,找矿前景良好,是进一步找矿的重要方向。

  • 标签: 铅锌矿 构造蚀变岩型 沙坪沟钼矿 安徽金寨
  • 简介:矿区位于松潘漳腊区元坝乡东北寨,南距松潘县城直距17km。矿区至东北寨约5km,通拖拉机道。东北寨至成都360km。至灌县火车站305km,交通尚属方便。1区域地质简况1.1地层本区地层属巴颜喀拉秦岭区地层系统,因基底构造特征差异,导致沉积发展史上的明显区域性变化。可分为两个地层小区。

  • 标签: 东北寨 金矿床地质特征 松潘县 元坝 新都桥组 矿体产状
  • 简介:通过对舒城1:5万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资料的收集,总结了舒城不同地形地貌下地质灾害的分布、演化特征,借助研究不同地形地貌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特征,为预防地质灾害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舒城县 地质灾害 地形 地貌
  • 简介:新疆巴楚小海子水库东侧巴楚剖面的巴楚组底部灰岩中见有牙形刺化石,这些化石表明,可以将该组划归下石炭统。对生物地层上较为重要的Bispthodusaculeatusaculeatus、pseudoplygnathusdentilineatus、P.Primus等3个属种的特征作了较详细描述。

  • 标签: 新疆 巴楚组 牙形刺 下石炭统
  • 简介:通过在巫山新城址地质环境质量分区评价中所采用的模糊数学方法、影响因素的确定、单元划分、评价序列、影响因素数值化、分级标准和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以及评价结果,阐明了巫山新城址地质环境质量分区评价的特征。

  • 标签: 地质环境质量 模糊数学 影响因素
  • 简介:本文介绍了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应达到的目标,地籍信息系统的结构、特点以及建设的目标和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地籍 信息系统 建设
  • 简介:新疆和静备战铁矿位于伊犁微板块伊犁石炭纪裂谷带,矿体产于晚石炭世石英二长斑岩与大哈拉军山组灰岩接触带,矿体地表露头较少,基本呈隐伏状态.经钻探普查,矿床规模己达中型.成因属与火山活动有关的火山沉积叠加岩浆侵入接触交代改造富集成矿的复合成因磁铁矿矿床.

  • 标签: 新疆 备战铁矿 火山沉积型 矽卡岩型
  • 简介:对新疆乌恰塔塔村下侏罗统莎里塔什组孢粉植物群的研究,共发现孢粉22属26种,植物化石12属15种。根据这些孢粉化石建立了一个孢粉组合,命名为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再根据侏罗纪的标志植物锥叶蕨(Coniopteris)的存在,将莎里塔什组的时代确定为早侏罗世,为乌恰地区早侏罗世生物地层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乌恰 早侏罗世 莎里塔什组 孢粉 植物
  • 简介:皇城山银矿床,是大别山北麓首次在中生代火山岩中发现的一个浅、易、富中型矿床。中生代白垩纪火山活动在时间、空间、物质等方面对于矿床的形成起着支配和导向的活动,成矿流体来自岩浆岩和雨水,是陆相火山作用形成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单一型银矿床。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矿床的成因做出了新的解释。

  • 标签: 银矿床 成因 火山作用 皇城山
  • 简介:朱村金矿位于江南隆起北缘。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矿体呈脉状产出,近东西向展布,总体北倾;主要为石英细(网)脉、硅化岩型金矿石,主要矿石矿物为自然金、银金矿、黄铁矿等,属于构造岩浆热液型矿床;找矿标志有构造、岩性、蚀变、地球化学异常等。

  • 标签: 朱村 金矿 近东西向断层 热液型
  • 简介:广元市苍溪东溪镇麻柳树湾滑坡危害程度高,通过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确定滑坡的边界条件与影响滑坡稳定的相关物理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计算并分析其稳定性,为进一步的工程治理措施设计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麻柳树湾滑坡 边界条件 参数 稳定性
  • 简介:根据研究区地球化学、养分丰缺等现状,选择12个评价指标,应用隶属度函数方法,对当涂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基于安徽省江淮流域(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及异常查证数据,将当涂的土地分为五等,即优质、优良、良好、中等、差等,各级土地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7.92%、54.49%、20.89%、4.37%和2.33%。优质土地集中分布在沿江平原区及北部水网圩区。当涂土地质量整体较好。

  • 标签: 土地质量 地球化学评估 隶属度函数方法 土壤肥力 当涂县
  • 简介:延庆新北城区欲利用地热资源进行地热集中供暖,拟采用"地热水+高温热泵"技术,并利用锅炉进行调峰,供暖尾水的回灌方式加以实现。为此,在分析该项目地热、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之上进行了该区地热资源量(水量及热量)的计算,并由此确定项目欲达到冬季供暖效果所需资源量及所需井数,并与地下赋存的资源量进行客观地对比分析,认为此项目供暖所需的资源量只占地下所赋存的资源量的很小一部分,加之夏季地下热水恢复期较长,使得地下所赋存的资源量足以满足该项集中供暖的需求,从而进一步说明该项目进行集中供暖是可行的,为保障在该区进行集中地热供暖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科学依据。

  • 标签: 地热 集中供暖 资源量 回灌
  • 简介:地球化学场的叠加与分解一直是地质工作者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按成因可分为地球化学同生场和地球化学叠加场两部分.同生场反映了成岩作用的元素分布,叠加场反映了后期蚀变矿化叠加作用的元素分布.两者代表的是性质和意义截然不同的两种地质过程,应用因子分析方法通过对元素组合的专属性可以推断出地质成因和地球化学作用的过程,借助因子分析模型进行“逆演”实现地球化学场的分解.结合趋势面分析方法再现出局部异常,并形成一套关联的图件,对成矿预测、地质找矿及成矿规律的研究具有实用意义,同时证明分解后的地球化学场找矿意义更明确,找矿效果更好.

  • 标签: 因子分析 趋势面分析 矿(化)体
  • 简介:通过对阿坝州壤塘大骨节病区地质环境特征的调查,分析研究大骨节病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饮水水源及饮水水质的相关关系,并探讨大骨节病区改水方向,为病区综合防治大骨节病提供地质科学依据。

  • 标签: 大骨节病 地质环境 四川壤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