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孟连断裂是滇西南地区的1条区域性活动断裂。本文通过地形地貌、断裂剖面及地震活动等对断裂的空间展布及晚第四纪活动性进行分析和研究,获得了断裂活动时代和活动速率等参数。研究表明:孟连断裂晚第四纪期间仍在活动,最新活动时代为全新世,运动性质以左旋走滑为主,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3.8—5.1mm/a;该断裂控制着孟连、勐阿等第四纪盆地的发展及演化,沿断层发生了1995年7月12日中缅边境7.3级地震。

  • 标签: 孟连断裂 晚第四纪 左旋走滑 滑动速率
  • 简介:河西务断裂为河西务构造带的东缘断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向北延伸与廊固凹陷内的横向断层(桐柏断裂)小角度相接,向南延伸与牛东断裂相接,为廊固凹陷与武清凹陷的分界断裂,隐伏于冀中凹陷覆盖层之下。本文通过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结合年代样品测试,对河西务断裂的活动性和滑动速率进行了综合研究,揭示断裂上断点埋深约150m或以浅,第四系底界面的垂直错距为20—45m,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晚更新世以来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03mm/a,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11mm/a。

  • 标签: 河西务断裂 浅层地震勘探 钻孔联合剖面探测 活动性
  • 简介:本文采用地球物理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在林海三路和桃兰村展开探测,通过分析断层上断点埋深、断错地层序列和地层年龄,获得了马袅-铺前断裂的全新世活动特征。2排联合钻孔剖面均揭露出断面,断裂上断点埋深9.2—10.5m,从而准确厘定了马袅-铺前断裂中段的空间位置。钻探结果显示,马袅-铺前断裂分为近东西向平行分布的南、北2支,呈阶梯状发育,具正倾滑性质,倾向北,倾角约70°。其中,北支为第四纪早期次级断裂,南支为全新世活动性较强的主断裂。同时,钻孔揭示深度内该断裂段第四纪以来的垂直位移量约为4—6m,7965—7408aBP以来断裂有过活动,垂直位移量约1—2m,垂直位移速率约为0.26±0.1mm/a。

  • 标签: 钻孔联合剖面 马袅-铺前断裂 全新世活动
  • 简介:断层泥是研究活动断裂带运动性质和活动习性的重要介质。以往,对断层泥的研究主要借助偏光显微镜和低真空扫描电镜进行,观察到的现象有限。借助高真空扫描电镜从纳微米尺度对断层泥进行更精细化的研究,其方法是对野外断层泥进行定向原状样品采集,通过室内样品自然风干、微样制作、表面镀金和扫描电镜观察,从纳微米尺度研究a-b组构面和a-c组构面的各种变形现象。此方法可以帮助确定断层的运动性质、断层滑动面的新老关系,并可鉴别粘滑过程与蠕滑过程;同时,还可以对工程场地中发现的黏土滑动面进行鉴别,区分地震断层和非地震断层。

  • 标签: 活动断裂带 断层泥 纳微米构造 研究方法
  • 简介: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地震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落实《中共青海省地震局党组关于地震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活跃学术气氛,涌流学术思想,展现最新地震科技成果,激发地震科技人员的活力,及时刊登地震科技研究前沿信息,开阔广大科研人员的学术视野,加强地震科技交流合作。经研究决定,自2018年开始,本刊每期评选两篇优秀论文,获得优秀论文的第一作者由本刊给予一定额度的奖金。敬请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支持我们的工作,踊赐佳作,我们一起携手将《高原地震》办得更好。

  • 标签: 优秀论文 评选活动 地震局 高原 科技工作者 公告
  • 简介:分析2008-2016年江苏06井2个不同深度(400m、800m)水温观测数据的变化异常,排除仪器故障、人为干扰及降雨等外在因素,与其周边的地震活动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深度的变化异常所对应的地震震中有明显的地域特征,400m水温异常变化多对应郯庐断裂南段附近地区地震,800m水温变化与苏北凹陷及凹陷的边缘地区地震活动相对应;不同深度水温异常变化幅度一般受地震构造方式的影响,与震级大小、距离关系不大。

  • 标签: 水温 变化特征 地震活动
  • 简介:2017年6月3日起,青海唐古拉山镇发生4级震群事件,由于该地区监测能力有限,未能监测到M_L2.0级以下地震。经计算,本次震群中Ms3.6级以上地震的错动方式以正断兼走滑为主。综合震群参数、震源机制一致性以及视应力等计算结果,表明该震群为前震震群的可能性不大。结合唐古拉地震带内新一轮Ms5级以上地震活跃的背景以及历史震群与中强地震对应结果,表明未来唐古拉地震带内中强震发生的可能性增强,应加强关注该区域震情发展趋势。

  • 标签: 唐古拉地震带 震群参数 震源机制解 地震视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