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讨论可信的历史地震资料和现代化仪器记录资料的统一使用问题。

  • 标签: 历史地震 检验 b值统计
  • 简介:本文以地震统计单元,采用检验历史地震完整性的统计方法、年平均发生率法、比例系数法和史料考证。讨论华南沿海地震历史地震的可靠性和与现代仪器记录资料统一使用的问题,确定合适的b值,进而较好的估计代表地震活动水平的年平均发生率ν值,为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可靠的地震活动性参数

  • 标签: B值 ν值
  • 简介:利用1999~2001年中国大陆GPS最优综合观测解资料,借助改进的负位错模型,研究南北地震及其邻近区域活动块体与其边界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获取高应力应变积累的闭锁区段及可能与强震孕育有关的背景信息.分析表明:祁连山断裂与海原断裂和日月山断裂交汇区、日月山断裂南段与拉脊山断裂、宗务隆山-西秦岭北缘断裂交汇部位;盐源-丽江地块及NE向延伸至川滇交界的安宁河、则木河断裂交汇区及其临近区域;鲜水河至安宁河断裂北段以及与龙门山断裂交汇部位、滇西南边界的永德龙陵-澜沧-勐遮断裂及其北段与怒江断裂交汇区域可能具有高应变能积累背景.而阿尔金断裂中段、海原断裂东段、库玛断裂东端、红河断裂中东段与元谋-绿汁江断裂及小江断裂的交汇区域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应变积累背景.

  • 标签: 南北地震带 GPS综合观测解 改进的负位错模型
  • 简介:南北地震南段大震活动频繁。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震近场范围场点的地震危险性与地震破裂面产状及其尺度密切相关。因此,在南北地震南段需要考虑潜在震源三维特征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区划研究。本文在充分搜集大震发震构造资料的基础上,在南北地震南段构建了考虑震源尺度和产状的潜在震源模型,改进了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进而对该地区进行地震区划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潜在震源三维特征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可以有效地反映南北地震南段发震构造的产状和尺寸特征,提高地震区划结果的合理性。

  • 标签: 南北地震带南段 潜在地震破裂面源模型 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区划
  • 简介:利用天祝地震前后的资料,采用了比普通频谱分析分辨率更高的最大熵方法进行处理,展示了主震前及余震的频谱结构变化,试图提取地震发生前的一些地球物理信息,这对于地震预报将是有益的。

  • 标签: 前震 余震 最大熵谱分析 地震预报 天祝地震
  • 简介:在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根据概率法地震危险性分析得到的一致概率反应,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应常常不一致,特别是在长周期部分,一致概率一般均低于相应的规范。为解决地震安全性评价得到的一致概率谱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一致概率和规范,针对一致概率标定得到的衰减指数γ较规范明显偏大的特点,提出了一致概率衰减指数的取值方法。

  • 标签: 一致概率谱 规范谱 衰减指数 地震安评
  • 简介:Housner烈度及修正烈度作为基于加速度记录时程直接得到的地震动强度参数,与建筑结构破坏及地震宏观烈度存在较高的相关性,是可靠的地震仪器烈度物理参数指标。然而,相对于地面加速度峰值、地面速度峰值等地震动峰值参数,三分量加速度记录对应的烈度计算过程较为复杂,耗时相对较长,影响了利用烈度确定地震仪器烈度的时效性。基于对强震动加速度记录的统计分析,本文提出了烈度的快速近似算法,仅计算4个方向上的烈度值,采用其中3点作圆即可获得水平面内烈度迹线的近似最大值,使计算速度提高了45倍,且保持了烈度作为地震仪器烈度物理指标的精度。利用在汶川MS8.0地震等386次MS>3.0地震中获取的2701组强震动加速度记录,经可靠性检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Housner烈度快速近似算法的计算误差在±4.5%以内,可以同时满足地震仪器烈度速报的可靠性和时效性需求。

  • 标签: 强震动 仪器烈度 谱烈度 汶川地震 快速算法
  • 简介: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类危及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发性事故灾害时有发生,尽管各有关部门的抢救队伍在实施抢险救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各抢险救援力量专业单一、分散行动,形成不了合力,难以及时有效处置重大或特大突发性、综合性、大面积的城市事故灾害,特别是像地震以及的美国的911那样突发性事故。我们目前开展的震害预测与灾害快速评估系统只是针对地震的,而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因此要应对城市各种重大突发事件,城市有必要建立一种应急机制或综合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根据“数字城市”的思想,通过一个通信系统与信息系统集成的平台,统一协调公安、消防、急救、交警、公共事业、民防、地震等政府部门,为市民提供快速、及时的各种救助和相应的服务。统一报警、统一指挥、快速反应、联合行动,从而有效地减少损失。

  • 标签: 数字城市 应急管理 模型
  • 简介:本文介绍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TECDOC-1347推荐使用的适用于不同地震烈度、不同场地类型的设计地震反应。通过与RG1.60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的设计反应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TECDOC-1347推荐的研究堆设计反应的特点。

  • 标签: 研究堆 设计地震反应谱 对比分析 地震动输入
  • 简介:本文引进了震级——频度关系的b值的概念,给出了计算b值的矩方法,对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分别计算和分析了以半年为单位的不同时段M_L≥3.0地震的b值线。所得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内发生6级左右以上大震前半年至一年半之内,b值的形态要出现较明显的前兆异常变化,因而可在地震预报中加以应用。

  • 标签: b值谱 矩方法 形态异常 地震预报
  • 简介:本文通过对记录到2015年天津港"8·12"爆炸的32个台站的三分量数字地震波形进行倒谱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1)2个主要爆炸的发生时间间隔约为32.3s;(2)爆炸-2发生在爆炸-1的西北侧约353°处;(3)依据这些记录的倒,无法判定在爆炸-1前是否还存在微小的爆炸。以上结论均与前人研究成果吻合。由于倒叠加采用的是全波形,对滤波频带不敏感,因此,在检测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多次爆炸或其它类似事件(如核爆)上有一定的优势。

  • 标签: “8·12”天津港爆炸 倒谱 叠加 方位角
  • 简介:把美国西部地区作为参考区,采用我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工作时所使用的美国西部地区强震资料建立参考区水平向基岩短周期加速度反应衰减关系;采用美国南加州地区数字宽频带记录建立参考区水平向基岩长周期加速度反应衰减关系。与由丰富的等震线资料统计得出的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一起,用转换方法分别得到了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水平向基岩加速度反应衰减关系。对该衰减关系在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反应谱 衰减关系 地震安全性评价
  • 简介:文中以某一实际工程为例,讨论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加速度反应规准化对工程场地地震位移时程所带来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根据规准化加速度反应得出的位移时程存在很大的误差.建议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不宜进行加速度反应的标定工作.

  • 标签: 加速度反应谱 标定 位移时程
  • 简介:本文对目前上海市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设计地震动反应的确定方法进行了讨论。根据上海市地震环境和场地条件,以及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设计地震动反应的确定方法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地震安全性评价 设计地震动反应谱 地震影响系数
  • 简介:本文依据南京市及其附近区域(活动断层探测目标区范围)所开展的浅层人工地震探测、槽探、钻探,以及第四纪地层划分、新年代学测试数据等多学科资料,综合评价了长江破碎的最新活动年代、活动性质、断层相关参数及其与地震活动关系方面的最新认识。

  • 标签: 长江破碎带 断层活动性 第四纪地层划分 联合钻探剖面 断层地质剖面
  • 简介:对中国大陆地震的空间分布进行了仔细的探讨,发现6级以上强震在西部(东经105°线以西)有三组近似是对称分布的空现象,每组平行空相邻间距为5°,带宽约为1°;而东部则有两组NE、NW向空将其分割成若干强震块体,相邻空带宽约700km,带宽约为150km。6级以下地震在空间上几乎随机分布。理论推导证明:强震空现象其实质为一些不连续块状分布的强震区在空间的有序排列,且控制东西两部分构造运动的构造波波长均约1000km,并在同一机理下还统一地解释了强震等间距及构造等间距现象。应力场反演表明,大陆西部受三组主次不同的边界力源作用。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气、油等轻而易于流动的物质的聚集区多分布在强震空内,而金属矿藏多分布在强震块体内,同时从空分布图即简单的地震危险区划图上可以看到,千百年来已发展建设成的大型城市多位于“安全岛”内。

  • 标签: 强震空带 构造波 应力场 矿藏
  • 简介:本文应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地震心理预测的数学模型,并应用灰关联分析和概率论确定模型中的参数。既考虑了心理反应过程的模糊性,又考虑了它的随机性,使这个模型不仅比较合理,而且非常灵活、简便和实用。

  • 标签: 地震反应心理 模糊数学 灰关联分析 概率分析
  • 简介:我们从省地震局提供的地震目录出发,首先对闽台地区进行预报对象的分区及确定,再选用方差分析、谐波分析、平稳时间序列三种数理统计方法进行预报,最后应用这三种预报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运算,从而得到综合分析的年度地震趋势预报结果。本文是我们五年来制作年度地震趋势预报的总结性报告之一,力求从理论阐述到实践应用上,均能一一加以介绍,望大家多提意见。

  • 标签: 地震 趋势 数理统计 预报
  • 简介:本文通过对西南地区1900年以来5级以上地震发生1个月内强余震资料的统计,得到了主震震级与余震震级、时间间隔与震中距之间的经验关系和统计规律。同时,以汶川主余震为例,进行了对比检验。统计结果表明,本文的统计结果是比较可靠的,对今后西南地区余震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西南地区 强余震 最大余震 最快余震 最近余震
  • 简介:宁夏地震局短信息统计及守护处理软件是基于本局原有短信息平台,利用VisualBasic作为开发工具、采用ADO作为数据库访问接口、结合结构化查询语言及VB的TIMER控件,实现了地震短信息发送、接收情况的统计、打印以及对接收到的地震短信息进行自动检索和分类处理等功能。

  • 标签: 地震 短信息 ADO SQL 自动分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