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主要以河北省地震局官方微博2017年第三季度(7月~9月)的微博信息发布情况为例,在对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新疆精河6.6级地震等多次地震的宣传应对中,从政务微博的整合性、互动性、活跃度以及关注度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说明。同时,针对地震突发事件与地震系统政务微博开展成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从而提炼出有助于政务微博良好发展的建议。

  • 标签: 微博 防震减灾 政务信息 宣传
  • 简介:<正>福建省地震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6月15日至17日在福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省各地市地震学会、工作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和挂靠单位的正式代表78人,来自福建省气象学会、学会研究会等兄弟学会、省地震局各部门和上一届理事会的理事长等特邀代表30人,省科协、省社团办、省地震局领导光临大会指导。

  • 标签: 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地震学会 学术研讨会 福建省 防震减灾工作 省气象学会
  • 简介:从地震现场早期地震趋势判断工作需要出发,本文对中国大陆地区1966年以来的48个Ms≥6.0级地震序列的次大地震及第三大地震与主震(或最大地震)的时间间隔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强震序列的次大及第三大地震与主震(或最大地震)的时间间隔分布,总体上呈随机分布,其与主震(或最大地震)震级无关,而与序列类型有关。

  • 标签: 序列 次大地震 第三大地震 时间分布
  • 简介:<正>各位来宾、各位代表:福建省地震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今天隆重开幕了。出席本次大会的有奋斗拼搏在防震减灾第一线的各地市、各监测科研单位、各专业委员会的代表共78名,特邀代表27名。福建省科协、福建省社团办和福建省地震局的领导、兄弟学会的代表莅临大会指导。他们的到来,为大会增辉添色。在此,请允许我代表福建省地震学会向与会的各位来宾和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 标签: 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地震学会 学术研讨会 福建省 防震减灾工作 邓小平理论
  • 简介:<正>各位来宾、各位代表:福建省地震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今天开幕了,我代表福建省地震局向与会全体来宾和代表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祝贺。福建省地震学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我省地震科技工作者学术性的社会团体,我们地震局的许多技术骨干也都是她的成员,他们参与了我局的每一项技术工作,为我省防震减灾事业的每一个长足进步洒下了汗水,付出了心血,我们局的广大科技人

  • 标签: 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地震学会 学术研讨会 福建省 防震减灾工作 科技工作者
  • 简介:为适应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对《地震档案分类表》的进一完善提出建议。

  • 标签: 完善 地震档案 分类表
  • 简介:<正>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努力实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时候,福建省地震学会召开了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是我省地震科技界满怀豪情迎接新世纪的一次盛会。全体会员要动员起来,为实现跨世纪宏伟蓝图布共同奋斗!现在我受学会二届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 标签: 防震减灾 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地震学会 福建省 全体会员 学术交流
  • 简介:通过对青海省地震科普展厅的介绍,并结合展厅宣讲的实际经验,对充分发挥展厅作用、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提出了建议。

  • 标签: 青海省 地震科普展厅 防震减灾
  • 简介:福建省防震减灾长远规划编制,是紧紧围绕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突出防震减灾个工作体系建设,以保证防震减灾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基本上相适应为根本目标,从省情、震情、灾情和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研究提出21世纪20年全省防震减灾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 标签: 长规规划 战略研究
  • 简介:<正>各地(市)县人事局、科委、教委、民政局、科协,各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今年4月颁发了《关于加强和改善对科协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科协作用的意见》(即闽委办[1997]24号文件),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科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对推动我省各级科协的改革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学会工作 深化改革 科协工作 人民政府办公厅 中共福建省委 财税政策
  • 简介:从2013年12月17日开始,河台数字电扰动观测的NS和EW两测道交替出现了背景值增大的高值异常,现场调查和分析表明,这种高值脉冲异常主要是受仪表厂的供电干扰所致,仪器本身的工作正常;对观测系统数据采集软件的数据存储格式进行研究后发现,如果出现缺数,可能造成两个测道的数据出现互换的现象,应尽快改进数据采集软件,把两个测道采集的数据改为两个数据文件;同时,模拟观测的对比结果表明,同时间段模拟观测未出现异常;通过更换东西向线路和电极,观测数据恢复正常.综合分析认为,河台数字电扰动出现的高值异常是干扰造成的,并非震兆异常.

  • 标签: 数字电扰动 三河台 异常分析 干扰
  • 简介:1民族地区的发展和防震减灾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我国西部的草原、大漠、高原、边疆和丘陵山区,这些地区也是我国强震的主体活动地区。20世纪以来,我国大陆近90%的强震发生在西部地区。众多的少数民族人口虽然在分布上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但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地方全部分布在西部;

  • 标签: 民族地区 西部地区 地震 少数民族 防震减灾 民族国家
  • 简介:由地磁分量日变幅值分析,寻找日变幅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由ΔZ/ΔH=A+B(ΔD/ΔH),计算ΔZ/ΔH值,寻找其异常变化与地震之间的对应关系。

  • 标签: 日变幅 周期 异常
  • 简介:介绍了合肥市创新防震减灾社会管理机制的基本做法,分析了其成效与不足,提出了进一加强市县防震减灾社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 标签: 防震减灾 工作机制 政府职能
  • 简介:从地震的混沌性现点出发,对地震时、空、强的分布进行分数维计算,寻找其变化规律。通过与断层维数进行对比,统计结果发现,者同时与断层维数有关。依据简单的物理模型和假定,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理论解释。同时还进行了岩石压裂实验,实验证明岩石裂隙的维数在2.5级左右,与假设条件及理论分析结果相一致。

  • 标签: 地震活动性 断层 分数维
  • 简介:前言实施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国家防震减灾“突出重点、全民防御,健全体系、强化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战略方针的要求。宜昌市夷陵区地处峡大坝所在地,峡库区蓄水至135m以来,已诱发水库地震上千次,有感地震时常发生。2006年9月份,库区二期蓄水将达到156m,水库地震形势更加严峻,因此在该地区实施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夷陵区党委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宜昌市率先开展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推广工作,经过近2年的实践,积累了一些可贵经验,

  • 标签: 水库地震 安全工程 三峡坝区 民居 宜昌市夷陵区 防震减灾工作
  • 简介: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发生在滇西南地区的1938年5月14日澜沧MS6.0级、1941年5月16日耿马MS7.0级和1941年12月26日澜沧MS7.0级3次地震历史资料的系统收集和整理,并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现场采访和补充调查获得的新资料,修改和完善了这3次地震的等震线图和极震区范围,并结合该区地形地貌特征和断裂最新活动性研究结果,综合分析评述了其发震构造特征。结果表明,这3次强震发生在腾冲-澜沧新生地震带附近,分别与黑河断裂、南汀河断裂西支及澜沧断裂勐遮段的新活动密切相关。

  • 标签: 滇西南地区 民国时期 历史地震 发震构造
  • 简介:随着中国地震局“十五”网络项目的完成,云南省测震台网的日常地震监测工作都基于网络数据库系统,而现有的数据显示系统未与数据库系统有效结合。本文结合“十五”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数据库系统,运用维数据可视化、交互式图形界面技术开发了可实时显示维地震监测数据信息的软件系统,改变了原有显示系统实时性、可操作性差和无法显示地震数据维空间信息及时空变化关系的状况。

  • 标签: 地震监测数据 三维数据可视化 交互式图形界面
  • 简介:本文在收集并整理太原断陷盆地钻孔资料的基础上,对钻孔进行了地层分层,建立了钻孔分层空间数据库:利用空间信息管理、地质解译、空间分析和预测、地学统计、实体内容分析以及维图形可视化等工具结合起来的维地质建模技术,对太原断陷盆地进行了第四纪地层维地质可视化建模:最终基于ArcGIS平台实现了由钻孔柱状图到地层垂直剖面和地层表面TIN的维可视化。对进一分析太原断陷盆地地层、断层分布及其活动性奠定了基础。

  • 标签: ARCGIS 太原断陷盆地 三维地质建模 钻孔 可视化
  • 简介:地形条件对局部震害分布有重要影响。本文选择地形起伏剧烈的芦山地区,采用维谱元法模拟地震波传播。研究了该地区地震动的频谱特征。计算了测线上位于山顶和山谷的台站傅里叶频谱,并研究了各自的谱值和谱值比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山顶包含了较高的频谱;山谷包含了较低的频谱;山顶上的频谱值高于山谷的频谱值;并且地形对水平分量的影响更大。同时,进一从频谱中提取了峰值放大比和峰值频率2个参数,分析了其在芦山地形中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山顶对应了较大的峰值放大比和峰值频率,而山谷则对应了较低的峰值放大比和峰值频率。

  • 标签: 地形效应 傅里叶谱值 谱值比 谱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