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讨论了山东地区地震活动某些特征,利用地震图象论证了目前所出现空区真实性。结合水准测量和地震活动参数b值以及小震群活动等资料,认为目前所形成空区已发展到晚期阶段。

  • 标签: 地震空区 地震活动图象 孕震空区 震群 山东
  • 简介:从邢台地震区以震报震角度出发,以当地直接前震为端,扩大到海城、唐山大震之前,无论当地或华北广义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特征性图像,用动态跟踪监视思路与本文办法,在长期实践和积累基础上以现今认识和提法综合统归纳为:用“震情三分律”办法以定量规范未来强震“活动时段”;用“对称填补”模式以定量规范未来强震“活动空间”。认为,以现有各地测、控水平,Ms≥6.0级地震前记录到震兆信息是有可能作出短期或临震预测提出2种特征性图像物理意义、岩石压力实验等作了简要叙述。但因地质构造并非短期内能改变大震前后继承性活动,故本文概不涉及。

  • 标签: 短期预测 临震预测 强震活动 震兆信息
  • 简介:根据1990年以来青海省年度地震趋势会商报告,不同年份地震预测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年度预测在基本准确标准以上预测依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频次、水氡、应力应变、缺震、GL值、b值、震级平静、能量蠕变曲线、地温、震群等10测项在基本正确预测中出现比例相对高些。

  • 标签: 青海省 地震测项 地震参数
  • 简介:本文通过西南地区1900年以来5级以上地震发生1月内强余震资料统计,得到了主震震级与余震震级、时间间隔与震中距之间经验关系和统计规律。同时,以汶川主余震为例,进行了对比检验。统计结果表明,本文统计结果是比较可靠今后西南地区余震预测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西南地区 强余震 最大余震 最快余震 最近余震
  • 简介:地震后造成人员伤亡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震级、烈度、人口、房屋破坏程度、与断层距离、经济发展状况等.本文总结了1999年以来国内外地震生命损失研究中若干方法和模型,介绍了这些评估方法在地震后应用情况,并进行了适当总结.最后提出了人员伤亡评估发展趋势.

  • 标签: 地震 生命损失评估 研究新进展
  • 简介:1.引言模式识别法在地震危险区预测和地震预报中已有许多应用,但发震特征选取随地区地震活动特点不同,以及研究者认识差异而不同。笔者为了判定青藏高原北部部分地区地震活动危险性,根据定性分析,选择了以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场因素为主12特征量,运用模式识别的加权Hamming方法判别研究区内

  • 标签: 识别特征 模式识别 特征量 地球物理场 Hamming 图像识别
  • 简介:本文主要收集了国内外地震学者对地震预测现状论述和对地震能不能预测争论,仅供读者参考。

  • 标签: 地震预报 现状 展望
  • 简介:方正断陷是位于依兰伊通断裂中北部级负向构造单元,依兰-伊通断裂构成盆地边界控堑断裂,在盆地中部发育走滑断裂(伊汉通断裂),与边界断裂起构成统断裂系统.该中部断裂最新活动在地貌上具有明显表现,在卫星影像上显示出清晰线性.笔者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地貌观察测量等手段,分析认为此断裂为长期活动断裂,普遍错断河流级阶地,并有连续断层陡坎展布,最新活动时代为全新世,应该曾发生过7级以上地表破裂型地震.现今以右旋走滑运动为主,兼具垂向滑动分量,并且垂向上表现为枢纽断层运动特征.这些结果与前人认为依兰-伊通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性极弱,东北地区是我国构造最稳定地区结论似乎不甚相符.笔者认为还需要更深入工作,以分析该断裂与盆地边界断裂关系,并以科学态度认识依兰-伊通断裂活动特征,充分认识其地震危险性.

  • 标签: 依兰-伊通断裂 方正断陷 伊汉通断裂 地貌面 陡坎 位错
  • 简介:通过新疆博—阿断裂带中东段实地调查,发现断裂在吐鲁番盆地西南山前冲洪积扇上形成了冲沟右旋错动、断层陡坎、挤压隆起等与断裂活动相关典型断错地貌。对比区域地貌面的分布和年龄,并结合测年结果,认为研究区内主要分布了3期冲洪积扇,并对应3级河流阶地。实测Fan3冲洪积扇上冲沟最大右旋位错达40.8m,其余分布在22~27m区间内,Fan2冲洪积扇上冲沟右旋位错达26.5m,结合光释光年代样品测试结果,得到1.8万年以来断裂平均右旋走滑速率为(1.42±0.18)mm/a。

  • 标签: 博-阿断裂带 晚第四纪 走滑断层 滑动速率
  • 简介:分析计算机技术目前在地震系统运用现状及现存分析预报体系存在问题,阐述建立数据仓库必要性及可行性,指出应用数据仓库和VPN技术可以提高观测资料使用效率降低获取信息代价、进行网上会商、提高分析预报效率和能力。

  • 标签: 数据仓库 VPN 地震分析预报系统
  • 简介:科里奥利力(Corioli)是在旋转系统中运动物体必然伴随力,地震是在地球这旋转系统中相对两断层盘突然运动过程,因而断层运动必然要伴随科里奥利力。由于断层错动旋性不同(左旋、右旋等),因而科里奥利力就会表现出使断层错动时两盘压紧或拉张效应,压紧则主震释放能量不彻底,随后余震就强,反之余震弱,这样就可从断层错动方向预报余震强度。

  • 标签: 科里奥利力 强余震预报 理论方法
  • 简介:<正>原福建省政和县委书记丁仰宁在3年任职期间,共收受135人送钱财,其中党政班子成员就有八九人,这些干部为了与县委书记拉上关系,联络感情,总是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机会对他行贿。当然,“苍蝇”是不会叮无“缝儿”蛋,大部分人是为了能够得到他提拔和重用。在选拔任用干部上,丁总是独断专行,人说了算。在他任县委书记期间,共研究科级干部9批527人次,其中在研究前由丁个人直接提出选拔、调查人员名单有6批287人次,另有两批是在他大幅度修改组织部交给他审阅名单之后,提交县委书记办公会研究。而处级干部推荐,也往往是丁人定方案并上报。绝大部分送钱给丁的人员都能在丁帮助下得到相应“官位”。丁视人民权力于不顾,把权力作为自己敛财聚宝工具,将买官卖官作为他走向百万富翁捷径,受贿赂款物折合人民币53万余元,被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 标签: 领导干部 选拔任用干部 买官卖官 考核对象 县委书记 干部工作
  • 简介:中强以上地震在时空分布上具有明显网络性和层次性。本项研究表明:甘肃及邻区发生中强以上地震(1955—1987)有88%分布在网络结点及其附近;在此基础上,考虑地震活动总趋势判定结果、近期小震活动特征、大震减震效应诸因素,用模式识别方法判定出了该区强震危险地点,并给出了各危险区未来十年发震概率。

  • 标签: 网络 层次 结点 模式识别 发震概率
  • 简介:县级地震工作机构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基础,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通过云南省县级地震工作机构现状调查,归纳了云南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发展过程及其作用,探讨了进步推进工作思路与措施,并云南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县级地震机构 发展现状 措施与展望
  • 简介:基于输气管道在以往地震中地震灾害与抗震性能,储配站输气管道进行了抗震鉴定和震害预测.首先说明地下管道3种抗震鉴定方法以及震害预测方法:规范法、近似法和反应位移法.然后具体说明了3种方法在输气管道抗震性能鉴定应用,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采用抗震鉴定综合分析方法进步得到输气管道震害预测结果.

  • 标签: 输气管道 抗震鉴定 震害预测
  • 简介:主要研究中国大陆西部(E107°以西)区域中长期地震危险性和可能发生强震区域。文中选用了可靠时段地震目录,应用震级频度关系,计算6级以上各震级段年优势发生次数,近100年以来7级以上地震地震波能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利用近30年来地震震源机制解计算应力场方向。结合断裂构造、应力场方向、缺震次数及不同区域能量释放情况,认为中天山南北区域、中印巴三国交界区域、青甘藏川交界区域及祁连地震带(即南北地震带中段和北段)等几个区域应为未来重点监测区域。

  • 标签: 大陆西部 强震 地震预测 危险性分析
  • 简介:本文利用box—Counting法讨论了新疆各主要断裂带几何分形,得出了各断裂带分维值。结合区域构造及地震活动性特点,分析讨论了断层分形几何学在判定强震危险区方面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相应于较大断层分维数,则对应于较强地震活动水平;相应于较小断层分维值,则对应于较弱地震活动水平。方面,断裂分维值较高断裂带,其构造也较复杂。因而,断层分维有可能作为判定活动断裂带地震活动水平种特征物理量。

  • 标签: 几何分形 地震活动性 分维值 特征物理量
  • 简介:通过市、县两级防震减灾工作体会和实践经验,着重论述了市(县)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即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应急救援)建设工作重要性,并结合本地区实际,就如何做好市、县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些看法。

  • 标签: 防震减灾 重要性 太原
  • 简介:本文叙述了地震活动综合概率预报方法,并宁夏及青海地区(35°00’-41°00’N,100°00’-107°40’E)1970年以来地震活动资料进行了统计计算,1992年-1993年该区地震活动进行了综合预报效能检验。并据此该区1994年-1995年地震趋势做了估计。

  • 标签: 统计指标 综合概率 预报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