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台网监测能力通常使用的理论计算法、b值法、面积法等方法对金昌台网监测能力进行初步研究和判定,分析了金昌无线遥测台网的监测能力,给出了台网对不同震级的监测能力和台网监测震级下限,对运用金昌台网资料进行地震分析预报和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无线遥测地震台网 监测能力 评定
  • 简介:利用从跨断层形变资料中获取应变强度比动态图像的方法,结合震例对川滇地区80年代以来跨断层形变资料选择方法不同所获得的应变强度比分布动态图像的2种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中短期强震危险区判定指标

  • 标签: 跨断层形变 应变强度比 最小二乘配置 动态图像 川滇地区
  • 简介:大震年发生率的评定在地震区划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由于大震复发行为的复杂性,目前尚未建立合理的大震复发模型。本文通过美国地震区划图的截断G—R关系模型和特征地震模型组成的混合模型,利用活断层地质定量资料(滑动速率、古地震等)评定了大震的年发生率。结合我国的地震构造环境特征和资料的精细程度,将以上方法加以修正,并选择典型断裂进行了计算,同时还把计算结果与我国第三代、第四代地震区划图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 标签: 定量资料 年发生率 截断G-R关系模型 特征地震模型
  • 简介:新一届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于2006年3月成立。为了总结经验,加强研讨交流,保证新一届委员会的工作顺利开展,中国地震局于2006年3月27日在北京召开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国地震局刘玉辰副局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杜玮副司长主持,50多名新一届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委员参加会议。

  • 标签: 中国地震局 安全性评定 委员会 会议 北京 总结经验
  • 简介:闽、台及海峡三区域发生的较大强度的地震,在时间上具有成丛性系列的特征,在空间上具有一定顺序的迁移性。其所呈现出的不同形态的时、空、强韵律,其原因可能是“多应力集中源”效应所引起的。

  • 标签: 福建 台湾 台湾海峡 地震 时空强 韵律
  • 简介:在对内蒙古形变台网观测环境、观测系统、观测质量、预报与应用、观测效能各方面综合评价监测效能的基础上,对观测资料的精度进行了延续性评定。客观准确评定、计算观测资料序列的精度指标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资料和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以M2波潮汐因子为基础对观测资料做量化评定,更注重观测手段的科学性与在地震监测中的实用性。

  • 标签: 形变观测 固体潮汐 M2波 观测资料
  • 简介:通过收集整理235个实际钻孔资料并建立了2820个计算工况,运用一维波动等效线性化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基于不同类别场地条件,研究在不同强度、频谱特性的地震动输入形式下,场地条件对地表地震动参数影响,重点考察地表峰值加速度的变化特征及规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统计回归分析,给出了不同场地类别条件下地表峰值放大倍数的一般经验值。由于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中,没有考虑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强度对设计反应谱的影响,也没有考虑地震动频谱特性对地表峰值的影响,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未来修订抗震设计规范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场地条件 地震反应分析 地震动输入 强度及频谱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