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6 个结果
  • 简介:浙江省工程地震研究是浙江省地震局直属事业法人单位,于1994年成立,前身为1988年成立的浙江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室。负责并承担浙江省及邻近地区的地震宏观调查与震害评估工作,具有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甲级资质,其它业务范围涉及基桩检测、振动测试、工程地球物理勘探、建(构)筑物抗震性能鉴定等。

  • 标签: 工程地震 浙江省 研究所 地震安全性评价 地球物理勘探 评估工作
  • 简介: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为中国地震局直属研究,前身为1951年创建的中国科学地质研究,是国内唯一的以研究新构造运动、活动构造和现今地球动力作用为主,集构造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空间大地测量、工程地震和地震灾害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基础性和社会公益性的国家级科研机构。2000年科技体制改革以来,

  • 标签: 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 科技服务工作 简介 空间大地测量 科技体制改革
  • 简介: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为中国地震局直属研究,是李四光教授于1966年邢台地震后倡导组建的,1971年划归地震局,1986年2月改建为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1998年改为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研究现已被纳入科技部非营利性公益科研院所系列,是我国地壳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以地壳动力学、地震前兆观测与预报、地震与地质灾害等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为主要任务的综合性研究

  • 标签: 中国地震局 地壳应力 研究所 科技服务工作 地壳动力学 简介
  • 简介: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为中国地震局直属研究,是国家级社会公益性科研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主要科研方向是:开展震源环境、地震过程和震源破裂机理等地震科学的基础研究:以地震预测试验场为基地,开展地震数值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开展地震前兆机理研究

  • 标签: 中国地震局 地震预测 研究所 科技服务工作 震源环境 社会公益性
  • 简介: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为中困地震局直属研究,成立于1950年,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30年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第一个地震台——北京西郊鹫峰地震台。研究现已纳入科技部非营利性公益科研院所系列,是我国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研究方向涵盖了地震学、地球内部物理学、地磁学和工程地震学4个主要学科。在完成基础科学研究的同时,研究还充分利用科研成果和雄厚的技术力量,面向社会开展核电站等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大中城市地震灾害评估、建筑物抗震鉴定、城市活动断层探测等技术服务和咨询。2003年,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防震减灾事业,研究以科技体制改革为契机,整合相关学科技术力量,成立了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程院)。工程院为研究下级单位,拥有中国地震局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甲级资质,是研究面向社会进行技术服务和咨询的主要机构。工程院成立以后,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人才和体制方面的优势,使研究科技开发工作呈现出新的发展。

  • 标签: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咨询工作 科技服务 地震安全性评价 科技体制改革 地球内部物理学
  • 简介:<正>如何从事地震科学研究金星福建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2005年12月内容介绍一、引子二、如何提炼科技问题三、如何确定研究途径四、如何评估研究结果五、结论引子地震科学1.以观测技术为基础的科学观测系统:传感器、记录器、传输系统、分析系统频带范围:“窄”→“宽”(数百秒到n+Hz)动态氛围:“小”→“大”(120dB~160dB)高智能化:时间服务系统,计算机化2.理论基础是震源理论和地震波传播规律地震预报:研究地震的孕育过程应力积累过程——应力场、形变场震源理论:研究地震的破裂、发展、停止过程位错理论、动力学理论——表象定理地震波传播:研究地震波在各种介质条件下的传播规律走时——费尔马原理、因果律振幅——衰减、频散

  • 标签: 地震科学研究 表象定理 地震波传播 应力积累 孕育过程 费尔马
  • 简介:2006年华东地区地震工程院()长研讨会于2006年8月9日至13日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山东省地震工程研究院主办,威海市地震局协办。上海市地震地质工程技术研究院、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院、安徽省地震工程研究院、浙江省工程地震研究、福建省地震地质工程勘察院、江西省防震减灾研究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领导,上海市地震局、江苏省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局、山东省地震局的分管局领导,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和中国电力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的有关人员应邀参加了会议。河南省地震局地震工程勘察研究院以观察员的身份应邀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山东省地震局 地震工程 华东地区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威海市 工程院
  • 简介: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地处我国南北地震带的北端,地质构造复杂,1996年以来,平罗县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从2005年开始,平罗县针对农民居住条件差、民居抗震性能低的实际,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结合贯彻执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办法》,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和谐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积极推进“地震安全农居工程试点项目建设”。

  • 标签: 地震安全 科学规划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工程 农居 和谐
  • 简介:闽南地区综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厦门地震台地震前兆观测(地形变学科)数字化改造基础工程建设工作于4月上旬完工,近日通过福建省地震局验收。厦门地震台地震前兆观测(地形变学科)数字化改造工程的建设目标是将厦门地震台建设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壳形变观测基本台。在2000年度,厦门地震台将配备安装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数字化SSY型伸缩仪;DSQ型水管仪,VS型垂直摆倾斜仪、DZW微伽重力仪和德国生产的具国际先进水平的DiNi11电子水准仪,目前已签订完成了全部仪器的订购合同并已预付首期合同款。这次厦门地震台地震前兆观测数字化改造基础工程建设就是为安装地震地形变监测仪器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现已完成伸缩仪、水管仪

  • 标签: 地震前兆观测 数字化改造 基础工程建设 地震台 地形变 防震减灾
  • 简介:本文综述和探讨了数字地球概念的起源、内涵及其相关的关键技术,以及数字地球对地震科学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 标签: 数字地球 地震科学 信息
  • 简介:通过大量实际资料展现了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状况及泥石流、崩塌、滑坡、地面沉降、诱发地震等地质、地震灾害的严重性;提出地球系统管理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只有处理好各种人地关系,维护生态平衡,才能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生态环境 灾害类型 地球系统管理 人地关系
  • 简介:应用一款自主设计的油阻尼器进行了力学性能及简支梁桥减振试验研究。通过用FCS-250kN电液伺服控制作动器对油阻尼器进行加载试验,得出油阻尼器阻尼系数等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所用油阻尼器具有十分理想的速度相关特性,F矿图形在一定工作速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且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经过与典型实际桥梁的质量、刚度、频率以及初始阻尼比的组合计算,典型公路、铁路简支梁桥安装本油阻尼器后,在线弹性阶段可实现结构总体阻尼比在5%-20%之间可调:在强地震作用下,可实现梁体滑移限位,避免落梁,确保强地震后桥梁的可通行性。因此,油阻尼器在我国中小型简支梁桥抗震方向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 标签: 油阻尼器 防落梁 阻尼系数 作动器 桥梁抗震
  • 简介:福鼎新世纪大厦为23层高层建筑,作者通过对其场地岩土工程地质研究、分析,科学地提出采用箱型基础,并得到了施工验证和土建设计部门认可;从而既解决了实际施工难题,又节省了大量财力、物力,同时打破了以往高层建筑宜采用桩基础传统理论。

  • 标签: 工程地质 基础
  • 简介:对青海省地震局(青海省地震队)成立30年来防震减灾科学技术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简要回顾,对今后工作要点进行了初步分析。

  • 标签: 青海省 防震减灾 科学技术 回顾 展望
  • 简介:在对依兰-伊通断裂通河段晚第四纪活动参数获取的基础上,对该断裂的几何学特征和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有关拟建铁路地震安全的设防参数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依兰-伊通断裂通河段总体走向N30-40°E,由3条断层组成,中支最新活动时代为全新世.该断裂未来发生7级地震时的水平位移量可能达2.2m左右,垂直位错量约为1.1m左右.该断裂全新世以来的活动性质表现为右旋走滑为主,兼具逆冲活动.根据探槽结果和野外地震地质调查得出断裂垂直位错约(1.0±0.2)m,右旋位错量约为(2.7±0.1)m,(1730-30)aB.P.以来的垂直滑动速率和水平滑动速率分别约为(0.57±0.11)mrn/a和(1.57±0.06)mm/a.未来100年内若遭遇地震,其最大水平位错量约2.87m,垂直位错值为1.04m.断层影响带宽度约为8m.该研究结果为拟建哈—佳铁路工程可能遭受的断层影响和抗震设防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基础,也为地震安评中线状工程的抗断评价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标签: 地震安评 长距离线状工程 抗断评价
  • 简介:本文依据福州———泉州高速公路工程场地所处的地质地震环境、工程地质、现代构造应力场等资料综合研究,探讨在地震活动带内建设场地的工程动力地质效应的力学特点及其产生地质灾害的类型,为工程因地制宜的安全设计,提供一条动力学思路

  • 标签: 地质地震环境 工程地质特征 动力地质效应 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