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混合生育、γ-生育和δ-生育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中的抗氧化性能用氧化诱导时间来评价。三种常用的类抗氧剂及维生素E(α-生育)用做对照。混合生育发现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中具有比受阻抗氧剂或维生素E高的抗氧效应。γ-生育发现是造成混合生育改善的主要原因。

  • 标签: Α-生育酚 抗氧化性能 ABS树脂 氧化诱导时间 受阻酚抗氧剂 维生素E
  • 简介: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树脂托表面沉积一层纳米银(AgNPs)涂层.研究了纳米银改性PMMA树脂托的机械性能,为改性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根据国际标准ISO2409:2007描述的划格法对涂层与基底的附着力强度进行测试,各组试件的接触角采用静态液滴法测量,三点弯曲法检测试件的弯曲强度.结果显示,各组涂层与PMMA基底材料结合良好,各组试件的表面润湿性变化不大,其中PMMA-AgNPs80s组疏水性略有提高,各组试件的弯曲强度均符合国家标准.

  • 标签: 纳米银 树脂基托 附着力 润湿性 弯曲强度
  • 简介: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标题化合物C20G20O2S2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体,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α=1.1504(2)nm,b=1.1781(2)nm,c=1.4443(3)nm,β=101.14(3)°;V=1.9206(7)nm3,z=4,Dx=1.233mg/mm3,F(000)=752.最终偏离因子R=0.0436.化合物中碳氧双键键长为0.1193nm,碳碳双键(C(1)-C(2))键长为0.1338nm,S-Csp2键键长为0.1762nm。

  • 标签: α α'-二乙酰基二苄基缩烯酮 晶体结构 键长 键角
  • 简介:通过悬浮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聚乙烯吡啶树脂(WH-08).研究了WH-08树脂在不同温度、pH及盐浓度下对苯甲酸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能够很好地拟合WH-08树脂吸附苯甲酸的等温线;WH-08树脂对苯甲酸的吸附行为是氢键所致,吸附是一放热过程且能够自发进行.在无机盐存在下,与大孔弱碱树脂D304和强碱性树脂D206相比,WH-08树脂吸附苯甲酸的性能几乎不受无机盐的影响.

  • 标签: 聚乙烯吡啶树脂 苯甲酸 吸附 热力学 无机盐
  • 简介:以3,5-丙酰氯和1.0代以氨为核的星型聚酰胺-胺为原料,通过缩合反应合成一类结构新颖的受阻抗氧剂,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新型抗氧剂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3,5-丙酰氯)∶n(1.0代PAMAM)=5∶1,溶剂三氯甲烷用量为40mL,反应时间为12h,分段升温.此条件下,产品收率在65%以上,熔点为204.5℃~206.5℃.元素分析、IR和1HNMR确定新型抗氧剂的结构与目标化合物相同.该新型受阻抗氧剂在LLDPE树脂中具有良好的加工稳定性和热氧稳定性.

  • 标签: 星型聚合物 受阻酚抗氧剂 聚酰胺-胺 缩合反应 β-(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氯
  • 简介:Pr原子特殊的电子层结构使其具有多方面的催化特性.实验发现质量分数为0.7%的PrCl3就可使漆(U)于110℃固化成膜的时间从5h降低到1h.用可见分光光度法、电子能谱、紫外和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U在PrCl3作用下的固化成膜历程.结果表明,在Pr(Ⅲ)催化U聚合的过程中首先是U与PrCl3发生配位作用,生成U镨配合物(UPr),然后该配合物分子中的Pr(Ⅲ)催化U聚合成体形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

  • 标签: 漆酚 催化剂 氯化镨 配位作用 干燥成膜 交联聚合
  • 简介:采用非极性大孔树脂(D-101)从酸枣仁醇提物中分离酸枣仁皂苷和苷元,采用超声强化、不同温度真空干燥和甲醇中浸渍等方法预处理树脂,并对其分离纯化行为进行分析对比,运用SEM,BET和DSC等手段表征树脂特征,采用分光光度法和质谱法等手段确定提取混合物的成分及含量,并结合量子化学方法计算确定其绝对构型.结果表明,不同条件的操作处理主要通过改变树脂的孔径和含水量影响树脂分离纯化酸枣仁皂苷和苷元的纯度,同时受皂苷和苷元的空间构象影响,含水21%的树脂在甲醇溶液中175W下超声30min预处理树脂分离纯化酸枣仁醇提物的皂苷和苷元的总含量达43%以上.

  • 标签: 酸枣仁皂苷 超声预处理 大孔吸附树脂 空间构型 分离纯化
  • 简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了微波条件对食品接触材料中双A在水、乙酸(3%,体积分数)、乙醇(10%,体积分数)、橄榄油4种食品模拟物中迁移行为的影响。在微波加热下,食品快速升温并能将热量传递给外部包装,从而加速包装材料中双A向食品的迁移。研究了不同微波温度、时间和功率下双A在4种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微波对双A迁移有显著影响,迁移量随着微波温度、时间和功率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加热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微波加热方式中双A在4种食品模拟物种的迁移量均高于水浴加热。

  • 标签: 双酚A 食品模拟物 迁移 微波
  • 简介:基于刚性配体2-(4-噻唑)苯并咪唑和二价金属铜离子在水热条件下成功地合成了2个Keggin型多酸化合物[CuⅡ(L1)2(H2O)]2[SiW12O40](1)和[(L1)4(L2)2(H3PMo12O40)2]·5H2O(2)(L1=2-(4-噻唑)苯并咪唑,L2=苯并咪唑).通过单晶X-射线、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1和2进行了表征.在化合物1中,存在2个独立的结构单元:Keggin型多酸和蝴蝶状的络合物阳离子[Cu(L1)2(H2O)]2+.化合物2为含有混合配体的超分子结构,由Keggin型多酸、4个游离的L1和2个L2配体组成.此外,研究了化合物1和2的电化学和光催化性能.

  • 标签: Keggin多酸 2-(4-噻唑基)苯并咪唑 苯并咪唑 电化学 光催化
  • 简介: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包合材料,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建立相应的二项式数学模型优化厚朴-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条件.最优工艺条件为包合时间75min,包合温度60℃,羟丙基爷环糊精与厚朴的投料比6:1(质量比),包合率的预测值与理论值偏差较小.实验结果表明,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用于厚朴-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优化是可行的.

  • 标签: 厚朴酚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Box—Behnken实验设计
  • 简介:以脂肪二胺为桥联,通过与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氯酰胺化缩合反应,合成了4种脂肪二胺桥联受阻.核磁氢谱和质谱证实了脂肪二胺桥联受阻的化学结构,采用DPPH法和测氧法对脂肪二胺桥联受阻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脂肪二胺桥联受阻对含氮自由DPPH和过氧自由ROO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随着受阻桥联的增长,受阻清除自由的活性均下降,但随着受阻物质的量分数的增加,清除活性均增大,且桥联对清除DPPH自由活性的影响大于清除ROO自由的活性.

  • 标签: 受阻酚 桥联基 抗氧化活性 1 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
  • 简介:利用电化学方法及渗透扩散方法合成了电化学聚合漆-钆螯合物(EPU-Gd3+),采用X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ESR、荧光、动态机械热分析(DMTA)和元素分析法表征螯合物膜,分析了螯合物可能存在的结构.元素分析表明,Gd3+含量达11.99%.由于存在Gd3+与EPU的配位作用,EPU进一步交联,使分子间作用力进一步增大.DMTA分析表明,螯合物中有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且tg明显增大,耐热性能显著提高.结构分析表明,一个Gd3+与三个漆单元配位.

  • 标签: 电化学聚合 漆酚-钆螯合物 合成 表征 配位 结构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分别在B3LYP/6-311++g(d,p)和B3LYP/aug-cc-PVTZ理论水平下,系统研究了无水和水催化的OH自由与HBrO反应,即HBrO+OH和HBrO+OH+H_2O2个反应的微观反应机理,给出了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路径,并指出能量最低的反应通道.对于没有水参与的反应,由于OH自由进攻HBrO方式不同,存在顺式方向和反式方向2种进攻方式的反应路径;当有一分子水参与反应时,考虑HBrOH_2O复合物与OH自由的反应和HBrO与H_2OOH复合物2种反应情况,共发现4条不同的反应路径.这2种反应的所有路径均是在OH自由提取氢之前以氢键复合物形式存在,反应过程均为无势垒加合过程,总反应为放热反应.水对目标反应起催化作用,有效地降低了反应的势垒,可以加快OH自由和HBrO的消耗速度.

  • 标签: HBrO 自由基 反应机理 DFT
  • 简介:用溴化乙锭(EB)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各种茶叶多糖、多类化合物对DNA的保护作用.测定了龙井、普耳茶、乌龙茶等8种茶叶中多糖和多类提取物存在下DNA与EB混合液的荧光积分强度,并把不同茶叶与DNA相互作用的常数定义为结合常数D,根据D的大小讨论了多糖及多类化合物的存在DNA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茶叶与DNA有较好的作用,但作用程度不同.D值越大,茶叶对DNA的保护作用越好.多糖保护作用顺序如下:祁门红茶〉绿茶(安徽)〉普尔茶〉乌龙茶〉福建政和红茶〉寿宁绿茶〉信阳毛尖〉龙井;多保护作用顺序如下:祁门红茶〉福建政和红茶〉寿宁绿茶〉龙井〉乌龙茶〉绿茶(安徽)〉信阳毛尖〉普尔茶.

  • 标签: 荧光探针 DNA 茶叶多糖 茶叶多酚
  • 简介:以正十八胺为核的1.0代超支化大分子和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氯为原料,通过酰胺化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长链烷基和2个受阻基团的新型超支化分子桥联受阻类抗氧化剂.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超支化分子桥联受阻类抗氧化剂的最佳合成体系为:3,5-丙酰氯为酰化剂、K_2CO_3为缚酸剂、苯和水为反应溶剂.通过条件优化实验确定了超支化分子桥联受阻类抗氧化剂的最佳合成条件为:3,5-丙酰氯与1.0代超支化大分子的物质的量比为6∶1、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12h、体系苯与水体积比为6∶1、3,5-丙酰氯与缚酸剂K_2CO_3的物质的量比为1∶1,在此条件下,超支化分子桥联受阻类抗氧化剂的收率高达75.5%.FT-IR和1HNMR证实了合成抗氧化剂的化学结构与其理论结构相符.超支化分子桥联受阻类抗氧化剂在聚乙烯树脂中的抗氧化性能优于抗氧化剂1076,且随着烷基链长度的增加,抗氧化性能增强.

  • 标签: 超支化大分子 受阻酚 抗氧化剂 超支化分子桥联受阻酚类抗氧化剂 抗氧化性能
  • 简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PBE0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12种采用不同聚合位点的乙烯噻吩二聚体分子进行了全优化,得到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探讨了聚合位点对齐聚乙烯噻吩吸收光谱、电子亲和势、电离能和重组能的影响,并研究了聚合度对乙烯噻吩齐聚物吸收光谱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邻位聚合的乙烯噻吩二聚体的能隙最小,电离能EIP最小,电子亲和势EEA最高,最大吸收波长较大,吸收强度大,λmax=377.33nm,f=1.0242.随着聚合度的增加,齐聚乙烯噻吩的吸收光谱发生红移,吸收峰变宽,吸光度增大.十六聚体的最大吸收范围为500~1200nm,最大吸收波长为801.28nm时吸收值为7.003×10^5L·mol^-1·cm^-1.

  • 标签: 乙烯基噻吩 聚合位点 齐聚物 吸收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 简介:利用水热法合成了2个新的对咪唑苯甲酸镉配合物Cd(C10N2O2H7)2·H2O(1)和Cd2(H2O)5(C10N2O2H7)(C9O6H3)·4H2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Pnna空间群,a=1.3895(5)nm,b=1.6654(5)nm,c=0.8282(5)nm,V=1.9165(15)nm3,Z=4,R1=0.0263,wR2=0.0793;化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702nm,b=1.7511nm,c=1.2557(4)nm,β=114.819(6)°,V=2.7346(14)nm3,Z=4,R1=0.0573,wR2=0.1667.

  • 标签: 均苯三甲酸 对咪唑基苯甲酸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 简介:通过对合成全硅方钠石(Si-SOD)溶胶的液体^29SiNMR、IR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其晶化产物的^13CMASCPNMR3和^29SiNMR的研究表明,邻苯二在的反应混合物中能和硅物生反应而生成硅-本二螯合物,该螯合物在水热条件下是亚稳态的,它能缓慢释放出生成分子筛所需要的硅种,使反应体系中的晶核始终处于数量较少状态,从而有利于晶体的缓慢长大。

  • 标签: 全硅方钠石 分子筛大单晶 邻苯二酚 硅-邻苯二酚螯合物 合成 螯合效应
  • 简介: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SnSbO2.5和SnGeO3两种锡复合氧化物粉末.XRD分析表明,这两种锡复合氧化物的共同特点是在27°~28°处有波峰,属无定型结构.将其分别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活性物质,利用恒电流电池测试仪研究它们的电化学性能.实验表明,这两种锡复合氧化物都有较高的电化学容量,SnSbO2.5的可逆容量为1200mA·h/g,SnGeO3的可逆容量为750mA·h/g.这两种锡复合氧化物的电化学容量远高于碳材料(石墨的理论容量为372mA·h/g),因此,这两种锡复合氧化物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候选材料.

  • 标签: 锡基复合氧化物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可逆容量 电化学性能 电化学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