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借助Box-BehnkenDesign,选取PTFE乳液对聚酯纤维LD550进行表面改性,考察浓度、温度和时间对改性效果影响.结果表明:改性适宜条件PTFE浓度15%、温度99.5℃以及涂覆时间18h.适宜条件改性样断裂强力保持率提高了约9.89%.

  • 标签: BBD 聚酯纤维 表面改性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运用平板模型对噻吩分子在Ni(111)表面水平吸附进行了结构优化和能量计算.结果表明,hcpA位吸附最稳定,以bridgeB吸附最不稳定;噻吩吸附在表面上时,S原子向上翘起,4个C原子与边面Ni原子作用更紧密,表面原子与噻吩匹配程度决定了吸附强度和吸附后S—C键活泼性;噻吩以bridgeA吸附时分子与表面之间电子给予与反馈最多,分子最活泼,而hcpA位吸附后噻吩分子轨道上电子能量变稳定,分子并不活泼.

  • 标签: 噻吩 吸附 脱硫 密度泛函理论
  • 简介:为了更好地研究牙龈卟啉菌(Prophyromonasgingivalis,Pg)表面蛋白(Surface-associatedproteins,SAP)生物活性,实验用SAP体外刺激小鼠颅骨和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放免方法检测培养液中Ca2+和IL-6含量.同时,采用ELISA和MTT法分别测定SAP免疫小鼠抗体效价和诱导脾细胞转化程度.结果显示:一方面SAP体外诱导骨吸收和炎性因子合成介质;另一方面SAP免疫小鼠产生了抗SAP特异性抗体和脾细胞特异增生反应.这说明具有生物活性SAP诱导了实验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 标签: 牙龈卟啉菌 表面蛋白 生物活性 免疫原性 PgSAP 分离
  • 简介:表面等离子共振仪测量生物分子间交互作用最为有效手段之一,多数实验数据在不精确实验设计获得,通过对用传统方法来优化试验设计、提高仪器灵敏度进行了总结,并对获得精确蛋白质相互作用动力学信息方法进行了讨论.

  • 标签: 表面等离子共振仪 蛋白质 参考表面 树突状高分子
  • 简介:抗氧剂可说是目前添加剂中最活跃系列,新企业如雨后春笋,各具特色、功能越来越细新品竞相参与竞争。该系列产品结构依然受阻酚类居多,使用烷基酚却是各异,故其所赋予抗氧剂性能大不相同,互相无法取代,这大大丰富了产品规格,分子结构也从单一分子向聚合性大分子发展,反映出其发展趋势。光稳定剂生产工艺日趋完善,各品种特性细分,难以替代,

  • 标签: 抗氧剂 塑料助剂 受阻酚类 产品结构 产品规格 分子结构
  • 简介:利用密度泛函(DFT)、概念DFT和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分析了3种常见噻唑类缓蚀剂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AMT)、3-氨基-5-巯基-1,2,4-三氮唑(ATA)和5-乙酰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MAcT)及其与青铜器表面粉状锈中CuCl2作用后形成配合物X(X=Ⅰ-Ⅲ)结构和反应性能.通过计算研究发现,AMT缓蚀活性最强,与CuCl2之间相互作用能最大,所形成配合物Ⅰ二级稳定化能Eij(2)603.37kJ·mol-1,并且配合物Ⅰ反应活性最强,相互间形成聚合物可能性最大.

  • 标签: 青铜器文物保护 噻唑类缓蚀剂 理论研究 密度泛函 相互作用强弱
  • 简介:本文研究铝基复合材料中碳元素不同存在形式(总碳、游离碳、碳化硅)检测方法。采用高频感应燃烧红外法测定总碳(2.00%~6.00%),酸溶过滤分离-高频红外法测定游离碳(0.10%~1.50%),重量法测定碳化硅(1%~35%)含量。以上三个方法精密度试验RSD%(n=8)最大分别为4.2%、1.2%、0.51%,测定游离碳和碳化硅(SiC)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是98.5%~100.2%,99%~101%。这三种方法都快速、可靠,已应用于铝基复合材料实际分析工作中。

  • 标签: 高频红外法 重量法 总碳 游离碳 碳化硅 铝基复合材料
  • 简介:利用线性伏安法和恒电流电解法研究了苯酚在Ti/PbO2电极电催化氧化反应,通过电氧化过程中反应物和中间物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研究了苯酚在Ti/PbO2电极电催化氧化反应机理.实验发现,Ti/PbO2电极对水溶液中苯酚氧化具有显著催化作用,25℃时,对初始浓度2mmol/L苯酚水溶液,恒定电流密度50mA/cm2,电解3h,苯酚转化率98.02%,有机碳去除率54.36%.苯酚在Ti/PbO2电极电催化氧化要经过对苯二酚邻苯二酚、对苯醌、反丁烯二酸和草酸,最终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历程.第一步反应苯酚转化主产物对苯二酚.对苯二酚转化为苯醌和苯醌转化为反丁烯二酸反应为慢反应,反丁烯二酸转化为草酸反应为快反应.

  • 标签: 苯酚 电氧化 电催化 反应机理
  • 简介: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构建了两个用于在丝状噬蓖体主要外壳蛋白表面展示外源多肽载体,这类载体可以使编码外源多肽DNA片段定向克隆到外壳蛋白N末端DNA序列中附近,被修饰外壳蛋白将分布于野生型丝状噬菌体外壳蛋白单位中间。

  • 标签: 外壳蛋白 外源多钛 载体构建 噬菌体展示技术
  • 简介:采用湿法消解蔬菜样品,用AFS-230E型双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蔬菜中As和Hg重金属含量.在最佳实验条件,As和Hg元素工作曲线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2和0.9996,检出限分别为0.0119和0.0139μg/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6%~101.5%和89.8%~97.3%,相对标准偏差(RSD,n=7)分别为1.4%和0.52%,方法可供各地测定各类蔬菜中As和Hg等重金属元素含量作参考.

  • 标签: 湿法消解 双道 原子荧光光谱法 蔬菜
  • 简介:应用光流线量子力学理论,分析了微盘激光器模结构,半导体微盘谐振"回廊耳语模"~[7](WhisperGalleryMode)现象做出了理论解释,并对不同尺寸微盘可能存在模式做出了理论计算,激光器设计。制作及输出光模式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谐振腔 光场流线结构 微腔激光器 光传输模式
  • 简介:2,2’-二(1,1’-4-甲基-吡啶)联咪唑(L)、芳香二羧酸与乙酸镉在水热条件反应得到了配位聚合物[Cd2(L)(p-bdc)2(H2O)2]n(1)和[Cd(L)0.5(m-bdc)]n(2),并用单晶衍射仪定义了其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结晶属于正交晶系,Ibca空间群,配合物2结晶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进一步分析表明,所合成2个化合物都是扭曲α-Po拓扑三维网络结构.在室温条件,配体L和2个配合物均表现出较好荧光性质.

  • 标签: 晶体结构 联咪唑 羧酸 荧光性质
  • 简介:采用沸水浴消解,用硝酸(3+1)对土壤中样品进行前处理,并用硼氢化钾(0.5g/L)作还原剂,硝酸(1%)作载液进行测定,建立了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汞方法。对灯电流、负高压等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多个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验证,方法检出限为0.0007mg/kg,相对标准偏差3.9%,加标回收率95.4%-101%,方法简单、准确度高,适合于土壤中微量汞测定。

  • 标签: 土壤 消解 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
  • 简介:建立DMA-80直接测汞仪测定脉红螺中痕量汞最优分析方法,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仪器分析程序,通过设置进样量梯度,确定了脉红螺样品最佳进样量。结果表明:DMA-80最优分析程序:干燥温度200℃,干燥时间150s,分解温度650℃,分解时间150s,齐化时间12s,氧气流量200mL/min,最佳进样量0.1~0.2g(精确至0.0001g),在0~20.0ng和20.0~1400.0ng范围均呈良好二次拟合,相关系数1.000,检出限为0.02ng。采用国际标准物质贻贝组织(NISTSRM2976)验证了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分析结果表明:加标回收率95.1%~102%,相对标准偏差(RSD)1.6%~2.2%,精密度和准确度优于海洋行业标准"HY/T147.3—2013"方法规定。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脉红螺中痕量汞实际检测工作。

  • 标签: 直接测汞仪 优化 正交实验 脉红螺
  • 简介:研究了铬铁矿中铁测定方法问题。基于测定铬铁矿中铬溶样方法原理和对传统无汞测铁程序改进研究,推荐了一个测定铬铁矿中铁快速方法模式:试样经沸腾硫酸湿烧(-330℃)、磷一硫混合酸溶解、直接用三氯化钛溶液还原铁(Ⅲ→Ⅱ)、过量钛(Ⅲ)自然被氧化后,用常规法滴定之。所提供快速方法测得之结果准确可靠(RSD=0.55%-0.80%,n=8),适于普遍推广应用。

  • 标签: 铬铁矿 无汞测铁方法 沸腾硫酸湿烧
  • 简介:硫化物作为土壤中常见污染物在酸性环境中会生成H2S,造成环境污染,研究中根据环境质量要求分别针对土壤中易解析硫化物、酸可溶解性硫化物、酸难溶性硫化物建立了相应分析测定方法。硫化物分别在磷酸(11)、浓硫酸、盐酸(9.8mol/L)作用形成硫化氢,硫化氢随氮气进入装有乙酸锌吸收液吸收瓶中,生成硫化锌沉淀,以碘量法定量。结果表明:酸难溶性硫化物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86%~98%;酸溶性硫化物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83%~91%,空白加标回收率92%~97%。精密度实验中,酸溶性硫化物相对标准偏差6.4%~8.3%。沙土、花园土、黄土、稻田土中酸难溶性硫化物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6%、4.0%、5.5%、5.8%。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满足分析要求,可以用来评估土壤中硫化物污染问题,也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硫化物污染情况。

  • 标签: 易解析硫化物 酸溶性硫化物 酸难溶性硫化物 碘量法
  • 简介:通过双桥反应机理、环合反应和催化反应三个不同类型过渡态优化,说明当标准方法难以给出结果时,对物理问题本身分析有助于给出过渡态优化线索.第一个例子根据化学问题给出限制条件,通过平衡几何构型优化方法优化得到过渡态;第二个例子在使用标准过渡态优化方法失败后,根据物理问题从反应途径用平衡几何构型优化方法选择过渡态优化初始结构;第三个例子通过Gaussian98程序中标准方法QST2直接得到过渡态.

  • 标签: 过渡态结构 优化方法 线性协同转化方法 量子化学 双桥反应机理 二芳基乙烯
  • 简介:以-·N-O-自旋中心(SC),间苯铁磁耦合单元(FC),苯、吡啶、哒嗪、嘧啶、吡嗪、三嗪端基(EG),设计一系列新型稳定高自旋分子.另外以-*N-O-SC,苯、吡啶、哒嗪、嘧啶、吡嗪、三嗪FC,苯EG,又设计另一系列新型稳定高自旋分子,并通过AM1-CI方法计算,研究了不同杂环作为端基耦合单元对高自旋分子自旋多重度稳定性影响.

  • 标签: 杂环 高自旋基态 双自由基 -·N-O- AMI-CI方法 双自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