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一种新型燃烧剂抗坏血酸,燃烧法快速制备铁酸钴复合氧化.经XRD考察硝酸铁和硝酸钴摩尔比对复合氧化影响,电镜表征复合氧化形貌、BET表征复合氧化比表面积以及紫外表征复合氧化紫外吸收性能.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对铁酸钴复合氧化进行光催化研究.考察了溶液酸度、光照时间、催化剂用量和双氧水用量等条件对光催化效果影响.最佳光催化条件:当Fe(NO3)3,Co(NO3)3和抗坏血酸物质量比为1∶2∶1时所制备铁酸钴复合氧化,催化剂用量为200mg/L,溶液酸度为pH=6;脱色最佳条件为当Fe(NO3)3,Co(NO3)3和抗坏血酸物质量比为1∶3∶1时所制备复合氧化,催化剂用量为100mg/L时,pH=4;复合氧化还对六价铬吸附率为58%,对铅吸附率为45%.

  • 标签: 铁酸铋 光催化 燃烧法
  • 简介: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SnSbO2.5和SnGeO3两种锡基复合氧化粉末.XRD分析表明,这两种锡基复合氧化共同特点是在27°~28°处有波峰,属无定型结构.将其分别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活性物质,利用恒电流电池测试仪研究它们电化学性能.实验表明,这两种锡基复合氧化都有较高电化学容量,SnSbO2.5可逆容量为1200mA·h/g,SnGeO3可逆容量为750mA·h/g.这两种锡基复合氧化电化学容量远高于碳材料(石墨理论容量为372mA·h/g),因此,这两种锡基复合氧化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候选材料.

  • 标签: 锡基复合氧化物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可逆容量 电化学性能 电化学容量
  • 简介:以金属铁板为电极材料,采用去离子水为液相介质,在电化学腐蚀过程中得到了均一FeOOH纳米片.通过调节反应时间等条件,在阳极板上得到了由均一Fe3O4纳米粒子构成立方晶体粒子膜.在继续增加反应时间条件下,制备出由长约10μm,宽度约400砌FeOOH纳米棒组成微米级绒球,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 标签: 电化学腐蚀 FEOOH FE3O4 纳米材料
  • 简介:建立了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中氮氧化方法。利用高锰酸钾将试样中亚硝酸根氧化成硝酸根,然后在硫酸(30%)介质中,于210nm波长处定量测定试样中氮氧化含量。方法检出限为0.0000075%,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0,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2%~102.8%,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9%~3.1%。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操作简便、成本低,可应用于蓄电池电解液中氮氧化检测。

  • 标签: 氮氧化物 紫外分光光度法 硫酸 蓄电池电解液
  • 简介:通过三氯锗仿与抗坏血酸分子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有机锗倍半氧化,产物结构通过元素分析、IR及UV光谱等方法进行了表征.生物活性实验表明合成对小鼠S-180肿瘤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 标签: 有机锗倍半氧化物 抗坏血酸 抗癌活性
  • 简介:抗坏血酸有机锗倍半氧化是一种抗肿瘤药物。通过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抗坏血酸有机锗倍半氧化含量方法,用摇瓶法测定其油水分配系数。建立标准曲线方程A=5.3129C+0.0430,检测波长217nm,回收率为98.289/6,油水分配系数P=0.37。应用摇瓶一紫外分光光度法,能够准确测定抗坏血酸有机锗倍半氧化油水分配系数,为脂质体处方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抗坏血酸有机锗倍半氧化物 油水分配系数
  • 简介:利用两种杂化DFT方法(BHLYP和B3LYP,两种纯DFT方法(BP86和BLYP),以DZP++为基函数对ClOO,ClOOO和ClO3及其负离子平衡构型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它们几何构型、相对能量、三种电子亲和势(绝热电子亲和势Ead=E(optimizedneutral)-E(optimizedanion),垂直电子亲和势Evert=E(optimizedneutral)-E(anionatneutralequilibriumgeometry)和垂直电子解离能Evd=E(neutralatanionequilibrium)-E(optiminzedanion))和红外振动频率.

  • 标签: 一氯氧化物 负离子 分子结构 热力学性质 DFT方法 密度泛函
  • 简介:采用仪器分析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相结合测定三元前驱体Ni0.33Co0.33Mn0.33(OH)2中镍、钴、锰主含量,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内标法测定镍、钴、锰摩尔比例,EDTA滴定法测定镍、钴、锰摩尔总量,计算得到各元素含量。通过优化实验条件,进行了准确度和精密度实验,加标回收率为99.2%-10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65%。方法准确、快速,已用于实际检测工作中。

  • 标签: 三元前驱体 ICP-AES EDTA滴定法
  • 简介: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镍钴锰氢氧化中硫酸根含量方法。试样以盐酸溶解,挥发除去过量盐酸,经阳离子树脂柱去除金属离子,离子色谱法测定其中硫酸根离子含量。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检出限低,样品测定具有较好精密度,加标回收率为97%~103%。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镍钴锰氢氧化物 硫酸根离子
  • 简介:建立了氯化银比浊法测定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选择了合适测定波长,并对硝酸用量、沉淀剂用量、稳定时间对测定结果影响进行了试验,确定了较优分析条件。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5%-103.3%,氯离子浓度在0-4μg/mL与浊度值有良好线性关系。方法为控制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中氯离子提供了检测依据。

  • 标签: 氯化银比浊法 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物 氯离子
  • 简介:利用2种杂化密度泛函DFT方法(BHLYP和B3LYP),2种纯DFT方法(BLYP和BP86),以DZP++为基函数对Cl2O5/Cl2O5-平衡构型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它们几何构型、相对能量和振动频率,并对Cl2O5/Cl2O5-体系电子亲和势进行了理论预测.

  • 标签: 二氯氧化物 分子结构 密度泛函 电子亲和势
  • 简介:研究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中铅含量测定方法。选择了仪器最佳测量条件、元素测定质量数,进行了基体元素干扰等实验。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测定下限小于0.00005%,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9.2%~101.0%。方法建立为控制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中铅提供了检测依据。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物
  • 简介:本着降低生产成本,开发仪器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了双柱切换-反吹技术-气相色谱法(内标法)同时测定汽油中含氧化与苯。考察色谱阀切换时间,柱温等因素对结果影响,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同时对方法精密度和重复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含氧化和苯相对标准偏差为0.05%-0.2%,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8%和96.7%,同时测定汽油中含氧化和苯方法建立,其分析结果与石化标准方法分析结果一致。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双柱切换 汽油 含氧化合物
  • 简介:采用HPLC—ESI—MS法建立了一种快速筛选并鉴定补骨脂甲醇提取中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即利用Z-苯基三硝基苯肼(DPPH·)与补骨脂甲醇提取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反应前后色谱图中峰面积变化来筛选出抗氧化活性物质,同时利用电喷雾质谱对这些活性组分进行结构鉴定.利用该方法从补骨脂甲醇提取中筛选出了8个抗氧化活性组分,分别为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定,异利、骨脂查尔酮,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corylifol和补骨脂酚.这种方法较传统筛选方法省时省力,既不容易造成微量组分

  • 标签: 补骨脂 液-质联用 筛选 抗氧化
  • 简介:用直接法合成了以锰为中心原子过渡元素和钨三元杂多配合,经ICP和TG曲线确定其化学式为K5,6[MnM(OH2)W11O39]*xH2O(M=Mn2+,Fe3+,Co2+,Ni2+,Cu2+,Zn2+和Cd2+),采用IR,UV,XRD和XPS等手段对配合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测定了其系列配合氧化还原性质,得出系列配合氧化性顺序,同时讨论配合热稳定性.

  • 标签: 中心原子 三元杂多配合物 合成 氧化还原性 直接法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6-311++G(d,p)水平下对2种天然酚类化合(根皮素和根皮苷)进行电子结构、NBO电荷数目、酚羟基氢键解离能和分子轨道能级差4个方面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得出这2种天然酚类化合氧化活性与分子结构中酚羟基、分子内氢键和NBO电荷数目成正相关,与酚羟基氢键解离能和分子轨道能级差成负相关.理论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

  • 标签: 酚类化合物 根皮素 根皮苷 抗氧化活性 DFT
  • 简介: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了1,4-丁二醇(1,4-BDL)在Pt电极及以Sb和S吸附原子修饰Pt(Pt/Sbad和Pt/Sad)电极上吸附和氧化过程.结果表明,1,4-丁二醇氧化与电极表面氧物种有着极其密切关系,表面质量变化提供了吸附原子电催化作用新数据.Pt电极表面Sb吸附原子能在较低电位下吸附氧,可显著提高1,4-丁二醇电催化氧化活性.与Pt电极相比,1,4-丁二醇在饱和吸附Sb原子Pt电极上氧化峰电位负移了0.20V,峰电流增加了1.5倍.相反,Pt电极表面S吸附原子氧化会消耗表面氧物种,饱和吸附S原子抑制了1,4-丁二醇氧化.

  • 标签: 1 4-丁二醇 PT电极 修饰电极 吸附氧化 石英晶体微天平 电化学循环伏安
  • 简介:研究了一个系列稀土杂多化合K17[Ln(As2W17O61)217-]·xH2O(Ln=La、Ce、Pr、Nd、Sm、Eu、Gd、Tb、Dy、Tm和Yb)氧化还原性质和用这些化合制备修饰电极对NO2-电催化性质。发现这些稀土化合极谱半波电位随原子序数增加呈现双峰变化并与pH值有关,且用这些化合制备修饰电极对NO2-有明显催化作用。

  • 标签: 杂多化合物 镧系元素 电催化 亚硝酸根
  • 简介: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考查并分析了(KI)108离子簇结构、能量和相变动力学行为.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离子簇再现了熔化和凝固现象,而且熔化起始于立方体其一顶点,熔化离子簇不是球形,说明了离子簇非湿特征.根据结晶成核速率,讨论了电子衍射实验中观察KI凝固可能性

  • 标签: 分子动力学模拟 KI离子簇 相变
  • 简介:利用卟啉(Heroin)具有模拟酶功能,与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构建了一种新型氧化氢(H2O2)生物传感器。首先,利用Hemin与MWCNTs之间π-π键作用,在超声分散下制备Hemin/MwcNTs纳米复合;采用滴涂技术并在nafion作用下将其固载在电极表面,制得该H2O2生传感器(nafion/Hemin/MWCNTs/GCE)。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对合成纳米复合进行了分析;采用扫描电镜(SEM)对电极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考察了该修饰电极电化学行为;并对传感器行为进行了详细研究。在最优条件下,此修饰电极对H2O2具有明显催化作用,电流与H。0:浓度在6.0×10-7-1.8×10-3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达2.0×10-7mol/L。此传感器制作简单,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良好稳定性及重现性。

  • 标签: 卟啉 多壁碳纳米管 过氧化氢 生物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