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用复合法对大蒜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考察了不同浓度沉淀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以多糖提取得率为指标,苯酚一硫酸法测定多糖的总糖含量,采用正交实验确定纤维素、木瓜蛋白和果胶的最佳配比,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复合提取大蒜多糖的最佳工艺;分别用羟基自由基(·OH)和1-二苯基-2-苦基肼基(DPPH·)有机自由基测定了大蒜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复合法提取大蒜多糖的最佳配比:纤维素、木瓜蛋白、果胶的配比为1:60:5;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温度为55℃,提取时间为90min,pH值为4,料液比为1:30g/mL,该工艺条件下多糖提取得率达74.28%;80%的乙醇沉淀多糖对DPPH·和·OH的清除作用最显著,40%次之,粗多糖最弱.复合法提取大蒜多糖具有提取得率高的优点,并且大蒜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 标签: 大蒜多糖 复合酶 提取 抗氧化
  • 简介:实验选取与抗炎免疫密切相关的磷酸二酯4为靶点,应用超滤液质联用技术和体外活性抑制实验筛选并鉴定了葛根中抑制磷酸二酯4活性成分.实验结果表明葛根提取物具有抑制磷酸二酯4的作用,IC50值为0.04g/L.葛根素抑制磷酸二酯4作用最强,其次为大豆苷和大豆苷元,IC50值分别为52.79,71.54和122.17μmol/L.超滤液质联用实验筛选结果与体外活性实验一致.3′-羟基葛根素和3′-甲氧基葛根素在2个实验中均没有抑制磷酸二酯4的作用.

  • 标签: 葛根 异黄酮 磷酸二酯酶4 超滤液质联用
  • 简介:对氧化镁浸提一扩散法测定土壤中铵态氮的条件进行了研究,优化了氧化镁浸提一扩散温度和时间等实验条件,用振荡器代替人工转动扩散皿,最终确定较佳的氧化镁浸提-扩散温度为26℃,时间为15h。在优化条件下,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7)在1.1%~3.3%,NH。C1的加标回收率在92.83%~103.1%,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精密度高,尤其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分析。

  • 标签: 土壤 铵态氮 测定条件 大批量样品
  • 简介:硫化物作为土壤中常见的污染物在酸性环境中会生成H2S,造成环境污染,研究中根据环境质量要求分别针对土壤中易解析的硫化物、酸可溶解性硫化物、酸难溶性硫化物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测定方法。硫化物分别在磷酸(1+1)、浓硫酸、盐酸(9.8mol/L)作用下形成硫化氢,硫化氢随氮气进入装有乙酸锌吸收液的吸收瓶中,生成硫化锌沉淀,以碘量法定量。结果表明:酸难溶性硫化物的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6%~98%;酸溶性硫化物的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3%~91%,空白加标回收率为92%~97%。精密度实验中,酸溶性硫化物相对标准偏差为6.4%~8.3%。沙土、花园土、黄土、稻田土中酸难溶性硫化物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6%、4.0%、5.5%、5.8%。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满足分析要求,可以用来评估土壤中的硫化物污染问题,也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硫化物的污染情况。

  • 标签: 易解析硫化物 酸溶性硫化物 酸难溶性硫化物 碘量法
  • 简介:采用湿法消解对不同厂区的土壤进行前处理,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土壤中的金属元素含量,使用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测定砷的含量,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3.0%,回收率为89.0%~105.5%。实验表明,方法简单快速、准确,较高的灵敏度和较低的检出限,均能满足土壤中多元素分析的要求。

  • 标签: ICP-OES AFS土壤 元素含量
  • 简介:用PCR方法扩增了人的BAF53全长cDNA序列,用切后的ΔBAF53cDNA片段构建了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经IPTG诱导表达,再经包涵体裂解、纯化,得到hBAF53抗原多肽.从免疫动物身上获得实验动物的抗血清.通过斑点印迹方法测得hBAF53抗血清的特异性和效价,又用已提取的HeLa细胞核蛋白(含有天然BAF53蛋白)进行免疫印迹分析,证明天然BAF53蛋白是该抗血清的抗原,说明获得的抗血清具有比较高的特异性,可用于染色体改构复合物各亚基间相互作用分析及调控基因转录机理方面的研究.

  • 标签: hBAF53 多克隆抗体 制备 活性 染色质改构复合物亚基 基因转录调控
  • 简介: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因素,响应面优化地参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同时测定地参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最适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60g/mL,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5h,总黄酮提取率为(9.08±0.91)%.地参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为46mg/L,作用优于VC.该工艺稳定可行,可有效富集地参中黄酮类化合物,可进一步开发及利用.

  • 标签: 总黄酮 地参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抗氧化
  • 简介:从松木层孔菌发酵菌丝体中分离制备碱提水溶性多糖(PEP).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PEP为单一级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6×10^4.GC分析PEP的单糖组成为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其物质的量比为3.11∶1.32∶0.54.PEP经部分酸水解、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和甲基化分析,其结构主要为β-(1→2)Man且在6-0处构成分枝结构,PEP的支链部分由(1→4)-Man,(1→6)-Gal构成,末端残基为Gal和Glc.初步考察,PEP对小鼠离体淋巴细胞有较显著的促增殖作用.

  • 标签: 松木层孔菌 多糖 结构分析 淋巴细胞转化
  • 简介:探索了在以磷酸为酸化剂条件下的实验条件,包括还原剂的添加、酸浓度选择的计算、系统的精密度、准确度的统计,目的是为土壤中硫化物的检出提供借鉴和参考。在以三种土壤为实验样本的实验中,对比磷酸、盐酸、硫酸为酸化剂的检出结果,添加20mL磷酸、1.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25g抗坏血酸的检出结果和以硫酸为酸化剂的检出结果比较接近,同样酸度条件下添加抗氧化剂后的检出值和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都有提高。三种土壤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是5.6%、6.1%、10.1%,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是77.8%、81.9%、64.4%。系统可以完成对部分金属硫化物、易溶硫化物完全解析,且不会因为氧化还原反应造成对S2-的正负误差。

  • 标签: 硫化物 酸化 精密度 加标回收率 氧化还原反应
  • 简介:基于在酸性介质中,磷酸二氢钾(KH2PO4)与钼酸钠及抗坏血酸作用,生成蓝色的络合物,溶液的颜色随着KH2PO4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变浅,并呈现一定颜色梯度的原理,提出了使用手机数码比色法测定土壤中总磷含量的分析新方法.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对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加标回收率在102%~103%.方法方便快捷,成本低,适合现场分析,是一种农民自行测定土壤中总磷含量的新方法.

  • 标签: RGB 手机数码比色法 试剂包 土壤 总磷
  • 简介:设计合成了16个新型的含哌嗪的吡唑酰胺衍生物,所有化合物结构经1HNMR、13C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在试验浓度下,部分目标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和较好的抗TMV活性.

  • 标签: 哌嗪 吡唑酰胺 合成 生物活性
  • 简介:土壤碱解氮是评定土壤氮素肥力供给能力的一项指标。使用塑料密封盒-石英容器作为碱解氮扩散吸收器皿,代替了传统的玻璃扩散皿。考察了7种不同地区的土壤标准样品连续100d测定数据的稳定性,结果显示标准偏差在0.707-2.825mg/kg,精密度在0.36%-0.67%。对河北等地30组样品对比测定后,发现采用塑料密封盒方法测定的结果与传统方法的测定结果一致。该容器实现了内外室分离,简化了操作步骤,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精密度高,尤其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测定。

  • 标签: 土壤 碱解氮 内外室分离 塑料密封盒
  • 简介:采用沸水浴消解,用硝酸(3+1)对土壤中样品进行前处理,并用硼氢化钾(0.5g/L)作还原剂,硝酸(1%)作载液进行测定,建立了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汞的方法。对灯电流、负高压等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多个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验证,方法的检出限为0.0007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3.9%,加标回收率为95.4%-101%,方法简单、准确度高,适合于土壤中微量汞的测定。

  • 标签: 土壤 消解 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
  • 简介:对碳酸钠-氧化锌熔矿,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碘含量的方法进行改进,在不经过超级恒温水浴的情况下,对熔样温度、试剂用量的选择、比色温度等实验条件进行优化。改进后的方法经过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分析验证,准确度ΔlgC〈0.05,相对标准偏差(RSD)〈10%,结果准确可靠,完全满足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对碘的质量要求,更加适合批量生产。

  • 标签: 碳酸钠-氧化锌 分光光度法
  • 简介:一、促反应中的活化能非催化反应与催化反应,可以简单地利用下面所谓"热力学箱"反应式来示意:其中A,B是两种底物,E为。(AB)~+是在H.Eyring意义下的过渡状态。K_s,,K_K是相应反应的速度常数。假定反应是在某种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式的第一行表示非催化反应,第二行表示首先形成一底物复合物EAB,接着通过状态E(AB)~+,最后以一个新的速度常数K_E发生反应到达终态E_+产物。这就是催化反应。两种反应途径所到达的终态相同,但是反应的活化能△F不同。如图1。

  • 标签: 中的应用 动力学中的 晶格模型
  • 简介:以脂肪二胺为桥联基,通过与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氯酰胺化缩合反应,合成了4种脂肪二胺桥联受阻酚.核磁氢谱和质谱证实了脂肪二胺桥联受阻酚的化学结构,采用DPPH法和测氧法对脂肪二胺桥联受阻酚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脂肪二胺桥联受阻酚对含氮自由基DPPH和过氧自由基ROO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随着受阻酚桥联基的增长,受阻酚清除自由基的活性均下降,但随着受阻酚物质的量分数的增加,清除活性均增大,且桥联基对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影响大于清除ROO自由基的活性.

  • 标签: 受阻酚 桥联基 抗氧化活性 1 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
  • 简介:为了更好地研究牙龈卟啉菌(Prophyromonasgingivalis,Pg)表面蛋白(Surface-associatedproteins,SAP)的生物活性,实验用SAP体外刺激小鼠颅骨和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放免方法检测培养液中Ca2+和IL-6的含量.同时,采用ELISA和MTT法分别测定SAP免疫小鼠的抗体效价和诱导的脾细胞转化程度.结果显示:一方面SAP是体外诱导骨吸收和前炎性因子合成的介质;另一方面SAP免疫的小鼠产生了抗SAP特异性抗体和脾细胞特异增生反应.这说明具有生物活性的SAP诱导了实验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 标签: 牙龈卟啉菌 表面蛋白 生物活性 免疫原性 PgSAP 分离
  • 简介: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CUR-CAP/PLGA复合静电纺丝纤维膜,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并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其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复合静电纺丝纤维膜的直径具有纳米结构,复合薄膜中,3种物质很好的混合在一起,没有发生化学键的结合.细胞实验检测结果显示,CUR-CAP/PLGA复合膜有助于细胞在其表面的生长及增殖,当姜黄素的质量分数为3%、氯霉素的质量分数为1%时效果最佳.

  • 标签: 静电纺丝 聚乳酸-乙醇酸 姜黄素 氯霉素 生物活性
  • 简介:采用MTT法运用阔叶十大功劳逆转白血病细胞株K562/ADM对阿霉素(ADM)耐药活性进行评价,考察了阔叶十大功劳不同萃取分离部位对ADM的增敏活性.活性数据显示阔叶十大功劳的各提取部位均对K562/ADM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增敏ADM活性.其中样品Ⅴ增敏活性最高,而样品Ⅴ中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类物质,这说明阔叶十大功劳中生物碱类成分具有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活性.然而样品Ⅰ-Ⅴ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活性差别不显著,这说明阔叶十大功劳中生物碱类成分含量丰富,在各个提取部位均大量存在,更适合全草入药,在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方面具有非常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 标签: 阔叶十大功劳 肿瘤耐药 MTT
  • 简介:硫是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之一,主要参与作物生理代谢及生长发育。因此,土壤中硫的含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也成为人们研究土壤中硫的关键。在高温燃烧碘量法测定土壤硫含量中,碘酸钾溶液滴定亚硫酸时,对于低含量样品,滴定终点的判断较为困难。通过大量的实验,采用硫代硫酸钠滴定吸收器中反应后剩余的碘酸钾溶液,滴定终点由蓝色消失为无色。终点便于肉眼的观察,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再现性;采用Excel中的Linest函数回归标准物质滴定校准工作曲线,方法简便快速。通过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分析验证,结果显示,方法的检出限为50.0mg/kg,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7%,△lgC<0.03,适用于大批量土壤样品中硫的测定。

  • 标签: 燃烧碘量法 土壤 终点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