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针对国内质子加速器能量不够高,不足以开展面密度为200g·cm~(-2)的厚物体透射成像实验研究的问题,探索了国内质子加速器用于高面密度厚物体内部材料边界位置测量的新方法。该方法与美国和俄罗斯发展的高能质子整幅照相不同,采用细束质子扫描方式记录透射束斑的能量、个数、偏转角度及束斑形状等信息,进而反演检测对象内部材料的边界位置。采用Geant4软件模拟了扫描检测过程,由透射率曲线和对称性特征量曲线提取的边界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偏差为百微米量级。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 标签: 高能质子 扫描方法 多层同心球 边界测量
  • 简介: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分析了不同束流密度0.8MeV电子辐照下介电材料导电性能的变化趋势,同时开展了0.8MeV电子辐照下聚酰亚胺(Kapton)材料导电性能实验研究.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在0.8MeV电子辐照后,Kapton材料导电性能在不同吸收剂量率下变化较大,电导率最大可上升5个量级,电阻由1014Ω变为1012Ω,下降2个量级.

  • 标签: 介电材料 高能电子辐照 电导率 剂量率
  • 简介:基于激光辐照金属靶板的热传导模型和高能激光作用下金属靶板的损伤特征,提出了小光斑激光测量金属靶板损伤阈值的实验方法,理论分析了靶板单元尺寸和光强分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分析表明:光强分布是影响小光斑激光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通过调制激光强度分布,可准确测量金属靶板的损伤阈值。利用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实验测量了硬铝靶板的损伤阈值,分析了主要的不确定度来源。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可为金属靶板损伤阈值的测量及抗激光损伤能力的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高能激光 损伤阈值 金属靶板 参数测量 激光辐照
  • 简介:高能闪光照相是一项利用高能X光的强穿透能力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性质,根据成像平面上X光能量分布对客体内部结构进行定量测量的测试技术。利用高能闪光照相测量客体飞层界面位置及空间密度分布数据对研究客体在爆轰过程中的压缩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某直线感应电子加速器的建成为我国的高能闪光照相密度测量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

  • 标签: 高能闪光照相 图像处理技术 光能量分布 电子加速器 相互作用 穿透能力
  • 简介:高能激光能量的测量,通常采用全吸收量热法。吸收体吸收激光能量温度升高,测量吸收体的温升得到激光能量。对高能激光能量全吸收测量中涉及的损伤阈值、测量方法的系统误差、空间均匀性、非线性以及校准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出光时间的长短,给出了几种对应模型的吸收体温度场分布的解析解,据此可以计算激光作用下的温度场分布,得到损伤阈值等参数。

  • 标签: 高能激光束 激光能量 测量方法 体吸收 量热法 温度场分布
  • 简介:大功率脱硫加速器要求稳定发射500mA直流电流,且要长时间连续工作,因此寻求一种长时间稳定发射的阴极发射体,对于脱硫加速器的建造至关重要。就制备技术比较成熟的大电流长寿命发射体而言,用单晶LaB6的逸出功低、发射度好,成为高亮度、高稳定性、长寿命阴极的首选材料。

  • 标签: 发射特性 LaB6 直流电流 热阴极 单晶 阴极发射体
  • 简介:研制成功的6MeV高能工业CT集成检测系统采用磁控管驱动的6MeV射频加速器作为X射线源,成像系统与9MeV高能工业CT相同,扫描方式采用三维锥束扫描。主要技术指标与9MeV工业CT系统接近,其空间分辨率也达到21p/mm(10%的调制度下)。

  • 标签: 工业CT CT系统 面阵探测器 高能 射频加速器 空间分辨率
  • 简介:根据电荷转移效率的测试原理,基于宇宙射线高能粒子入射对CCD图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高能粒子入射产生亮线的CCD电荷转移效率计算方法,对高能粒子入射产生的12条瞬时亮线进行了计算分析,获得了一致性较好的CCD电荷转移效率.该方法可实时评价电荷耦合器件的在轨性能,对预测CCD成像性能退化情况和使用寿命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宇宙射线 高能粒子 电荷耦合器件 电荷转移效率
  • 简介:为深入研究系统电磁脉冲(SGEMP)特性,通过蒙特卡罗程序MCNP计算并总结了发射电子能谱、θ方向角分布以及光电产额等发射电子参数的变化规律,给出了不同X射线黑体温度下表征射线能量的能谱参数E1。利用3维全电磁PIC程序对SGEMP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用X射线黑体温度T近似代替能谱参数E1取值方式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低能射线的能谱参数与黑体温度近似相等;而高能射线的能谱参数与黑体温度存在偏差,会导致SGEMP模拟计算的电磁场峰值产生偏差。

  • 标签: 系统电磁脉冲 电子能谱 MCNP 角分布
  • 简介:光谱仪是进行光谱分析时所必需的重要仪器.目前在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的光谱仪大多单为某一功能而设计,且价格昂贵.本文以常见的发射式光栅光谱仪为例,进行普通光谱仪的功能扩展设计研究与测试,使普通光谱仪从单一的发射光谱仪扩展成为集荧光光谱、透射光谱和反射光谱的测量于一体的综合性光谱仪.结果表明:通过添加外部光源、搭建测试样品架的方法,在精度要求不是特别高的情况下,可以满足一般教学科研的需要.通过扩展设计,降低了分析测量的成本,对于样品的低成本分析测量及改进普通光谱仪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光栅光谱仪 分析测量 透射光谱 荧光光谱 反射光谱
  • 简介:为研究热场致电子发射过程中复杂的非线性空间电荷限制效应和阴极表面电场的瞬态物理过程及特性,基于通用积分形式的热场致电子发射电流密度理论,建立了平板二极管的静电粒子模拟物理模型,以热场致电子发射阴极为边界,模拟获得了热场致发射阴极表面电场的瞬态时间响应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热场致电子发射过程中,阴极表面电场在皮秒量级时间尺度上呈现为振荡过程,振荡波形特征受二极管间隙距离、阴极材料、逸出功等几何参数和外加电场、温度等运行参数影响;振荡后,二极管阴极表面电场将达到稳定状态,模拟得到的稳态电场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二极管热场致电子发射的外加电场和温度一定时,逸出功越大,阴极表面稳态电场强度越大;二极管阴极材料和外加电场一定时,阴极表面稳态电场强度取决于阴极表面的温度,随温度的升高稳态电场强度呈非线性下降。

  • 标签: 热场致电子发射 阴极表面电场 瞬态响应 粒子模拟
  • 简介:TB853.1799042628高灵敏可见/紫外条纹相机的最小可测能量密度=Detectableminimumenergydensityofstreakcamera[刊,中]/李炳乾,王永昌(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现代物理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49)),张小秋,龚美霞,山冰(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瞬态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8))//光学学报.—1998,18(12).—1727—1730分析了影响条纹相机最小可探测能量密度的主要因素,通过采用两级增强器级联的方法降低了条纹最小可探测能量密度。利用超短激光脉冲经过标准具后形成一个能量等比衰减的脉冲序列。对ZPT—3K紫外/可见皮秒条纹相机的最小可探测能量密度进行了测量。测量表明:相机最小可探测能量密度在可见波段(532nm)达1×10-13J/cm2。图3参6(严寒)

  • 标签: 最小可探测能量密度 条纹相机 超短激光脉冲 瞬态光学 高灵敏 物理研究所
  • 简介:TB8722003053776高速扫描相机时间测量不确定度分析=Uncertaintyanalysisofthemeasurementresultsofhighspeedrotatingmirrorstreakcamera[刊,中]/谭显祥(中科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光子学报.-2002,31(11).-1387-1390以国内普遍使用的SJZ-30型高速扫描相机为例,用精测转速方法的结果处理数据,转速测量相对合成不确定度小于0.1%,时间间隔测量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2%。扫描速度在像面上的位置误差,采用"中值扫描速度"可予以校正。同时讨论了进一步降低转速测量不

  • 标签: 高速扫描相机 不确定度分析 扫描速度 扩展不确定度 时间间隔测量 合成不确定度
  • 简介:TB853.2199042625空间相机光学窗口的热光学评价=Thermal—opticalevaluationtoopticalwindowsofspacecam-era[刊,中]/赵立新(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北京(100080))//光学学报.—1998,18(10).—1440—1444结合工程实际,以光学波像差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对空间相机光学窗口的非轴对称温度场进行了热光学评价,编程计算了空间相机光学窗口在一个轨道周期内各典型位置处的均方根波像差,并把计算结果与美国"天空实验室"光学窗口的相应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热光学分析的合理性、正确性。图2表2参3(严寒)TB87299042626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的应用=Applicationof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刊,中]/胡晓云,刘琳,陆治国(西北大学物理系.陕西,西安(710069))//激光技术.—1998,22(6).—339—342介绍了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预言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图2参13(赵桂云)TB87999042627时间分辨投影成像术的成像分辩率的理论研究=Imagingresolutionoftimeresolvedtomographyintissues[刊,中]/陈敏,陈建文,徐至展(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上海(201800))//光学学报.—1998,18(10).—1390—1394从漫射近似理论出发,详细讨论了漫射投影系统的透射光斑的点扩散函数与时间门的时间分辩率、探测器的有限大小、生物组织的厚度以及积分时间的关系。图5参14(严寒)

  • 标签: 光学窗口 空间相机 层析成像技术 波像差 热光学 光学相干
  • 简介:O432.12002064028同步辐射光束弧矢聚焦单色化技术=Technologyaboutmonochromicsagittalfocusingbeambyadouble-crystalmonochromatorinsysnchrotronra-diation[刊,中]/周仁魁,周泗忠,傅翾(中科院西安光机所.陕西,西安(710068)),夏绍建(国家上海同步辐射中心.上海(201800))∥光电子·激光.—2001,12(12).—

  • 标签: 同步辐射 弧矢聚焦 单色化 光电子 辐射中心 辐射测量
  • 简介:在场致发射电流的作用下,场致爆炸发射阴极表面的微凸起会产生焦耳加热、热传导等热电物理现象,场致发射电流密度与阴极表面微凸起顶部的温度之间相互影响,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是高度非线性的.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在不同外加宏观电场条件下具有不同顶底半径比微凸起的热效应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当微凸起顶底半径比值不同时,微凸起的微观电场增强因子也不同,当微凸起顶部温度达到阴极材料的熔点时,微凸起内部温度分布差异显著;当外加宏观电场相同时,微凸起的顶底半径比越小,爆炸发射延迟时间越短.对于某个顶底半径比确定的微凸起而言,爆炸电子发射延迟时间随外加宏观电场强度的减小而成指数规律增长.

  • 标签: 场致爆炸发射 阴极 微凸起 热效应
  • 简介:瑞典研究人员已公布了一项计划,准备制造能发射线性偏振光的量子点。林雪平大学的AndersLundskog及其同事通过在基部已加长的微型六角形氮化镓金字塔的顶部“种植”量子点,使氮化铟镓量子点所发射的光处于受控状态。他们发现,发射光的偏振方向与基部延长轴是一致的。通过调节氮化铟镓中的铟含量,原则上就可将由量子点发射的光从紫外线波长调到红外线波长。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与高温操作和大面积晶圆处理方法兼容。

  • 标签: 线性偏振光 光发射 量子点 可控 氮化铟镓 研究人员
  • 简介:为研究二极管热场致发射过程中阴极表面热效应的发展过程及相关影响因素,在阴极表面建立了微米级圆台形微凸起物理模型,用数值方法对阴极表面的焦耳加热、热传导、诺廷汉效应等热电物理现象进行了研究,对比了不同形状微凸起、不同外加电场及诺廷汉效应对微凸起中温度分布及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凸起的形状,尤其是顶底半径比会显著影响微凸起中的温度分布规律;在只考虑焦耳加热及热传导效应时,微凸起中的最高温度总是出现在其顶端,但将诺廷汉效应也考虑后,最高温度点将会偏离微凸起顶端而朝微凸起内部移动,外加电场越弱,微凸起中温度最高点出现的位置越靠近微凸起内部;诺廷汉效应会使微凸起中最高温度达到阴极材料熔点所需的时间提前。

  • 标签: 热场致发射 热效应 诺廷汉效应 微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