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巴塞罗纳光子科学研究所(mro)的科学家们已演示了飞秒级和纳米级精度的激光脉冲控制。Nicol5Accanto及其同事将宽带脉冲整形与显微镜内单个纳米粒子的二次谐波检测相结合,以控制亚衍射区内的超短光脉冲。这种通用方法可以弥补由激光脉冲在原位遭遇的相位失真,

  • 标签: 激光脉冲 脉冲控制 纳米尺度 纳米级精度 科学研究所 超短光脉冲
  • 简介:分析比较了激光光束质量的评价方法,采用衍射极限因子评价方法和焦平面阵列探测技术,设计并研制了强激光光束质量测量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多层介质膜反射分束镜、卡塞格伦式缩束器、聚焦透镜、焦平面阵列及数据处理器等组成,采用哈特曼夏克波前监测仪对多层介质膜反射分束镜的透射波前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对中红外、近红外和可见光波长的强激光光束质量实时在线测量,光束质量因子的测量不确定度均小于10%,性能稳定,能够用于实验测量。

  • 标签: 强激光 衍射极限因子 波前监测 焦平面阵列
  • 简介:介绍了激光接收和彩色电视共窗口的多波段光谱融合技术。采用一个焦距为20~450mm的连续变焦距镜头(视场角在13.68°×10.26°~0.61°×0.46°内连续变化),在会聚光或平行光的条件下,采用立方棱镜或平板玻璃分光,分别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使用会聚光下的立方棱镜分光,在大视场13.68°×10.26°的情况下,光线入射角最大,色偏移严重,图像颜色严重失真。随着视场角的减小,光线入射角减小,图像颜色失真程度逐渐减小,越接近小视场0.61°×0.46°,图像颜色失真现象基本消失;而使用平板玻璃对平行光分光的条件下分光,连续变焦距镜头在整个视场范围内,不仅光学像差满足要求,同时解决了棱镜分光的色偏移问题,图像颜色正常,在空间尺寸苛刻的情况下,彩色电视光学系统MTF在108lp/mm时达到了0.3,设计结果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 标签: 分光镜 多波段光谱 共窗口融合 色偏移 像差
  • 简介:设计了一套利用成像法结合长脉冲能量计测量高重频激光强度时空分布的测量系统,给出了测量原理,简要叙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重点介绍了系统模型设计、高精度靶面定位技术、电控机械/光学快门、大口径分束与缩束光学组件、长脉冲kJ能量计的设计与实现、多类信号采集与同步控制技术研究等,给出了激光强度时空分布测量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测量系统兼具成像法测量分辨力高和量热法功率测量准确的优点,可应用于高重频激光强度时空分布的测量。

  • 标签: 高重频激光 光强分布 空间分辨 时间分辨
  • 简介:在考虑材料烧蚀时参数变化及蜂窝夹芯传热能力变化的情况下,给出了激光烧蚀蜂窝夹芯复合材料的计算模型,并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以碳纤维/环氧树脂-nomex蜂窝夹芯一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例,编程计算了材料的激光烧蚀过程,并以背表面温度为目标物理量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热导率及材料发射率是高敏感参数,热导率与背表面温度正相关,材料发射率与背表面温度负相关,激光功率密度越高,热导率及材料发射率的温度敏感度越高;纤维的升华可降低材料升温速率;对耐高温的蜂窝材料,激光烧蚀过程计算中,不仅要考虑背表面温度,还需要考虑热辐射功率密度。

  • 标签: 蜂窝夹芯复合材料 激光烧蚀 数值模拟 激光辐照
  • 简介:为了测量中红外激光远场光斑,采用光电探测器阵列法研制了一套探测系统。主要包括激光功率衰减装置、中红外光导型HgCdTe探测器阵列、信号调理电路、模数转换单元、ADuC842微控制器和RS.232接口。设计了中红外光电探测器阵列和相应的信号放大电路,设计了ADuC842的外设接口和数据采集程序。测量系统在实验中得到了应用,给出了实验中典型的波形和单帧光斑。光斑测量系统的空间分辨力为1cm,光斑数据刷新频率为8Hz。

  • 标签: 中红外激光 光斑探测器 ADuC842微控制器
  • 简介:搭建了一套基于铥钬共掺光纤的激光放大系统,包含1个2μm增益开关主振荡器和一级铥钬共掺光纤放大器。获得了平均功率大于300mw的2txm脉冲输出,放大器平均功率增益达11dB,放大斜率效率达30%,这些性能指标与双包层掺铥光纤放大器相当。输出脉冲重频在40kHz时,最高脉冲能量为7.27μJ,脉宽88ns,对应的峰值功率为82.6W。放大过程中,激光光谱宽度小于0.3nm,边模抑制比大于35dB。

  • 标签: 铥钬共掺光纤 增益开关 光纤放大器
  • 简介:针对不同类型的激光光斑,系统分析了靶斑仪尺寸对激光远场光束质量评估结果的影响,提出根据光束质量评估需求确定靶斑仪尺寸的思路。分析结果表明,如果靶斑仪尺寸大于真实光斑直径的1.8倍,则靶斑仪尺寸导致的光束质量偏差小于10%。

  • 标签: 激光 光束质量 评估
  • 简介:介绍了"强光一号"Z箍缩激光探针光路的设计及搭建、激光器光源品质优化、激光器触发系统设计及与加速器同步调试等,并利用初步建立的激光探针对平面型W丝阵和Al丝阵Z箍缩过程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激光探针能够反映出Z箍缩各阶段的典型特征,包括熔蚀不均匀性、亚毫米级准周期调制结构、内爆过程不稳定性、滞止阶段拖尾等。指出了现有激光探针系统需要改进的环节,包括激光器触发、探针图像记录、条纹数据定量分析等。

  • 标签: 激光探针 平面型丝阵 Z箍缩
  • 简介:通过利用龙格一库塔方法分析了强激光与磁化等离子体中有质驱动对电子的加速问题。研究发现在磁化等离子体中,有质驱动使得电子沿轴方向发生横向振荡,电子获得高的能量增益,而在等离子体中产生的自生磁场引起的共振进一步加速了电子,使电子能量增益进一步提高。且最终电子能量趋向一个稳定值,电子在有质驱动作用下自动喷射出来,这在实际应用中容易控制,避免了使用抽取高能电子的提取器,这为新型台式加速器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 标签: 磁化等离子体 有质驱动力 电子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