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7 个结果
  • 作者: 谢春香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3期
  • 机构:长期以来,人们看重的只是语文课在文化学习中的基础地位,对语文课中的美育问题却不怎么关心。人们往往把美育看做是实施德育、智育的一种手段,而很少注意美育的独立价值。即使在教学中美育贯彻得比较好的教师,也往往缺乏理沦的自觉。许多教师讲课时生动有趣,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字、词、句、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并未更多地考虑到文章的美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一提起美育,人们想到的往往只是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科目。其实,相比之下,在关育方面,语文教学有着更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由语文教学与美育的特殊关系所决定的。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姜清云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5-15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5期
  • 机构:人们总是追求美,但在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局面:讲台上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审美出现偏差,甚至良莠不分,把怪诞当时髦,把粗野当豪放,将玩世不恭和放荡不羁视为潇洒和有风度,我们认为这是教育中偏重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手段陈旧,给学生的审美教育不足造成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美育是关系到人的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在当今这个经济时代,审美教育愈加突显出它的重要性,而在我国普遍落后的广大农村,审美教育的缺失更是令人忧心。为了教育的公平性,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农村语文教师肩负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教学中运用多种多法,贯彻审美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 标签: 审美教育,农村,语文教学
  • 简介:摘要:影视艺术作品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展现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场景,塑造鲜明的银屏幕人物形象,作用于观众的感官,引导他们的爱或憎、悲或喜,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启发和教育,同时观众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对影视作品做出一定的评价,这既是观众的一种认识过程,又是一种情感交流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艺术接受和艺术创造的过程。影视艺术审美创作与审美主体需求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研究影视的审美创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审美主体需求性的研究。

  • 标签: 影视艺术 审美创造 融合
  • 简介:近年来,因为多次参加一些音乐课的评比和学校音乐课的调研,了解农村学校音乐课的现状,深感农村学校的素质教育举步艰难,很是落后。特别是贫困山区中小学音乐教育更是可有可无,基本瘫痪。教育改革已走过二十年的探索历程,但农村学校的综合教育改革,始终得不到健康协调的发展,尤其是贫困山区的音乐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 标签: 农村学校 音乐教育 改革
  • 简介:音乐教学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音乐文化素质。从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出发,引入音乐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不断加强音乐教育

  • 标签: 音乐 教学素质教育
  • 简介:儿童天性爱美,审美感受的愉悦会促使儿童主动地去接受富有美感的教育。本文就借助小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内涵、属性、操作策略等美的规律来优化和规范教育实践行为,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 标签: 小学《信息技术》 美育 探索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守成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5-15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5期
  • 机构:高师音乐教学应尊重高师教学的客观,应将教学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以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需要,高师音乐教学不同于专业音乐学院,其一,学生需要掌握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琴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二,学琴期限短,学习时间少;其三大多数学生是音乐基础比较薄弱,而且他们都错过了学琴的最佳年龄,其特点是理解能力强而技巧形成较慢。因而教学中,在提高基本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牢牢抓住“能力培养‘这点,将重点放在移调能力,即兴伴奏能力,弹奏能力及教学自学的能力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正如在其它学科教学中,偶尔得到一些类似艺术中审美感知的内容一样也是继发性的作用,并不是该教学的主要特征。

  • 标签: 欣赏教学 审美价值 特征 教育 作品分析
  • 作者: 邓凡武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10-08-18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10年第8期
  • 机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一是个体自身的发展,二是全社会人的发展。而当今音乐教育从中学至大学收费高昂;各高校为了经济利益盲目扩招;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许多家庭花费大量财力培养的天之骄子背着吉他抱着琵琶,流落街头歌厅茶社,成为北漂、上漂、广漂,不知要漂向何方。今天我们大力倡导创建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这种现象确实是一种不和谐因素,也不利于人的发展,这不能不令人担忧,应当引起我们的理性思考,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钢琴本身作为一项高雅的艺术,通过进行钢琴曲教育,能够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一方面为了提高全民的音乐素质,真正的去激发学生们的心智和审美能力,这样也能够实现我国的教育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另外,通过进行当代钢琴教育也能够为一些专业化的钢琴人士提供就业的岗位和机会,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就业难问题也日益攀升,只有不断的开展一些专业课程,才能够满足一些专业型多样化人才的就业需求。本文基于我国钢琴艺术的音乐文化内涵展开论述。

  • 标签: 我国 钢琴艺术 音乐文化内涵
  • 简介:“参与——体验”教学模式是以实践活动为中心,以参与为手段,以体验为目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关系的本质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的关系。它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主要通过激发兴趣,实践感受,体验内化三个阶段来实施。

  • 标签: 小学音乐 参与 体验 教学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乡土音乐贯穿音乐教育的全过程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须的。普通高中必须采取措施在音乐教育中贯穿乡土音乐,才能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

  • 标签: 乡土音乐音乐教育民族音乐
  • 简介:2013年3月29日至4月1日,两岸音乐名词定稿会在厦门大学召开。美籍华人著名音乐学家、厦门大学客座教授李曦微先生、香港著名音乐家李名强教授、天津音乐学院鲍元凯教授、厦门大学陈言放教授、全国科技名词委邬江主任、审定编辑王乐出席并参加会议。本次会议主要就前期完成的大陆方面音乐词条做进一步的增删工作,平衡整个收词布局。

  • 标签: 厦门大学 科技名词 音乐家 美籍华人 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