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开,字行,号墨然,1947年1月出生,江苏省灌云县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65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空军后勤部助理,中国历史博物馆人事处处长,国家文物局人事处处长,中国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现任故宫博物院紫禁城书画艺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院士,北京中国书画协会副会长,北京收藏家协会会长,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副会长,中国收藏家协会特邀顾问,中国书画院(香港)顾问,中国诗酒文化协会书画院高级顾问等职务。

  • 标签: 故宫博物院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历史博物馆 文化协会 国家文物局 民族文化交流
  • 简介:1在永康。岩山脚,茂林密处,五峰书院的寿山石室,我坐在天地间细饮发呆。厚固峰和覆釜峰,两峰夹紧,留下一条深颜色的凹槽,细泉如线,时断时续。这是一个晴天,我相信,雨天一定不是这个样子,细泉会变成白柱,飞撞直下。

  • 标签: 风景名胜 自然景观 旅游 旅游景点
  • 简介:范曾先生为当代中国画坛巨擘,诗词、书法、文章及学问亦颇负盛名。他对自己的评价是:痴于绘画,能;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范曾画传·题辞》)。他也颇受时贤的推崇。季羡林先生说:“我认识范曾有一个三步(不是部)曲:第一步认为他只是一个画家,第二步认为他是国学家,第三步认为他是一个思想家。

  • 标签: 中国画 诗魂 当代中国 大美 季羡林 书骨
  • 简介:为深入贯彻落实中纪委和省纪委《关于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调研的通知》精神,我们结合旅游行业综合性强.涉及面广,法规体系不健全.管理体系不完备.经营体系不规范.人才体系不充裕等特点.将旅游纪检监察工作与旅游政风行风建设、

  • 标签: 旅游行业 行风建设 对症下药 调研 政风 反腐倡廉工作
  • 简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新出点校本《天下郡国利病》,自是嘉惠学林。然白璧微瑕,笔者在读其《晋谭》篇时发现两处讹误,兹正之。一第1850页载:“桑钦云:‘沁水出上党沮县谒戾山,南过谷远县东,又南过猗氏县东,又南过阳河县东,又南出山,过沁水县北,又东过野王县北。’”

  • 标签: 《天下郡国利病书》 点校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勘误 沁水县 讹误
  • 简介:杨凝式(八三七年-九五四年),字景度,五代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居洛阳,官至太子少师,后人又称“杨少师”。长于诗歌,擅笔札,相传他“遇山水胜概,辄流连赏咏,有垣墙圭缺处,顾视引笔,且吟且,若与神会”(马宗霍《书林纪事》卷二).

  • 标签: 杨凝式 神仙 马宗霍 后周
  • 简介:事实如此,不能说是我的发现,在中华文化里,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是,把教育后人的功能,差不多都寄托给了一个故事。譬如王献之学习书法,就说他少有大志,勤学苦练,每见到古人名迹,都要细心观看、临摹,直到心领神会为止,到了十四五岁时,他的书法已经很出色了。这时,他流露出了一些自满情绪,觉得自己字写得很好,就在纸上书了一个“大”字,拿给他的父亲王羲之看。

  • 标签: 王献之 书法 故事 风流 水墨 中华文化
  • 简介:2003年,故宫博物院以2200万元重价购回离散八十多年的章草《出师颂》墨迹,一时成为舆论的热门话题。由于当时拍卖公司为这件作品标注的作者是西晋的索靖(从旧说),而一些鉴定专家和有识之士则对此予以否定,导致社会上产生"故宫买了假货"的传言。实际上,故宫从来没有认为《出师颂》是晋人墨迹,我们是把它认定为隋代法书精品而收购的。

  • 标签: 出师颂 故宫博物院 千字文 米友仁 认定 时代风格
  • 简介:王祯农与农业技术地理萧正洪王祯,字伯善,山东东平人,生活于13、14世纪之间。成书不晚于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①的王祯《农》被视为元代三部重要农之一,但实际上其成就,无论从综合性、系统性或是技术创新哪一面来看,都远在《农桑辑要》和《农桑...

  • 标签: 农业技术改革 农业机具 农书 技术创新 农业劳动力 北方农业
  • 简介:古镇,就像一泛黄的民间史书长卷,不经意间路过走进,从一块块铺路青石板上,可读到民族的血脉,从一座座吊脚楼上,可读懂祖先的情怀;从青砖灰瓦粉墙上,可捕捉到岁月的华光;从残垣深宅高碉上,可嗅到历史的烽烟。我们从重庆沿武陵山脉、乌江画廊一路前行,过渝东南的龚滩、龙潭,访湘西的茶峒、凤凰,游黔东的镇远、福泉,远古巴人、苗人和记忆碎片恍若天边的云霞重又聚集拼连,烙成了一个个我们今生也走不出的永恒瞬间。

  • 标签: 古镇 沈从文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乌江画廊 吊脚楼 汽车站
  • 简介:话说爱国收藏家张伯驹先生,为了陆机的《平复帖》等古代书画珍品,担惊受怕,甚至被警匪合谋绑票,以命抗争,守护着国宝,避祸西安数载,到1949年北平解放前夕,两件国宝再次进入了他的视野。这两件国宝,一为王殉的《伯远帖》,一为李白的《上阳台帖》。当时卖主索价一百万银元,张伯驹掂量得出,这个要价不高,

  • 标签: 故事 书法 真迹 《平复帖》 古代书画 解放前夕
  • 简介:清代宫中刻最早始于入关之前。顺治三年(1646年)修成《大清律》,同年刊板,次年颁行全国,这是目前所知清代入关后宫廷最早的刻之一。刻地点仍在明朝刻处“经厂”,利用原有工匠承办。“故其格式与经厂本小异而大同”(《清代殿本书始末记》)。康熙十二年(1673年)敕廷臣利用前“经厂”《文献通考》及《性理大全》旧书板在武英殿修补、整理后刷印行世,两书卷前均冠有圣祖御制序。据《清宫述闻》记

  • 标签: 经厂 康熙十二年 性理大全 清律 书板 殿本书
  • 简介:樱桃好吃树难栽。此话用于诗词创作,亦然。欣赏诗词固然是一种享受,然而创作却是复杂和艰苦的。尤其格律诗词创作,它不仅要注意把握全局和主题,更要讲究内部结构的和谐和变化。寥寥数句,既要表情达意准确,又需平仄对仗整齐,且须意象天成,

  • 标签: 诗词创作 真情 神韵 内部结构 表情达意 平仄对仗
  • 简介:在晚明文人倪元璐(一五九三年--二八四四年)的存世迹中,行草《舞鹤赋》横卷以三十点四×九百零九点八厘米的尺寸最属巨制。

  • 标签: 倪元璐 舞鹤 董其昌 造型 寓意 行草
  • 简介:曼·雷,1890年生于美国宾州费城南部,原名叫艾曼纽·雷汀斯基。他出生在俄国犹太移民家庭,父亲原籍俄罗斯,移民美国后以制衣为业,母亲是芬兰人,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在1912年,为了避免种族歧视和反犹太主义的侵袭,他们改姓为雷。艾曼纽则根据他的外号而使用Man(人)Ray(光线)为名字,有着“男人·光芒”之意,表明自己未来是个发出光芒的男人。这恰恰印证了今后他在摄影光影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 标签: 摄影作品 摄影大师 美国 先锋摄影 反犹太主义 移民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