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2007年5月,河北正定县于家庄出土一合唐代墓志。从碑文看,为唐后期德节度使王真墓志。该墓志两千余字,内容十分丰富,是迄今发现的这个王氏家族男系成员第一块碑刻,为研究其家族世系、仕宦经历,乃至整个德镇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是近些年来,继何进滔、何弘敬和王元逵墓志之后,关于唐代河北三镇的又一重要发现。

  • 标签: 河北正定 唐代 王士真 墓志
  • 简介:”字来源,目前主要有王、同源和、圭同源两种说法。本文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通过对相关文字形体进行梳理,发现王、同源说并不可靠。而、圭同源说由于相关文字形体演变脉络清晰,加之相关考古资料佐证,则比较可信。

  • 标签: 同源
  • 简介:汉俑新说刘弘汉源是只发现于我省少数地区且颇具特色的文物。由于汉柞短,从西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李特攻入成都,建元建初,草创大成国起,至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桓温灭汉止,一共只经历了45年。汉是史称“五胡个六国”期间,先后出现的二十三...

  • 标签: 天师道 范长生 汉晋时期 体质特征 古蜀国 三星堆
  • 简介:回首我集藏西域古钱的经历,深感古人名句往往很有哲理。我生长在祖国的东北边境、汉唐的东边道,与西域古道可谓天东地西,两地相隔八千里,可望不可及,要想集藏西域古钱谈何容易。但是一个钱币收藏,却硬生生的让我对西域魂牵梦绕。三十年前,我还是收藏队伍里的新兵,听闻西域古钱都是红的,于是只要是红铜古钱,我都加以收藏。

  • 标签: 钱币收藏 东北边境 西域 古钱 三十年 红铜
  • 简介:铸大钱,在中国的货币发展史上向来都是政局动荡、战乱纷争、财政危困的集中反映;是统治当局为维护其统治、转嫁危机的一种手段。铸大钱的直接后果是货币流通混乱无序,私铸兴起,形成“大钱出而私铸盛”的恶性循环;导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广大群众拒用大钱,重回“以物易物”的实物货币时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次严重的冲击,造成社会政局更加动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民不聊生,战乱纷起,严重阻碍了历史发展的进程,形成了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的社会倒退现象。

  • 标签: 大钱 统治 政局动荡 历史发展 后果 兴起
  • 简介:光绪廿四年(1898年)之前,吉林铸有无纪年银币大小数种,称吉林省造光绪元宝无干支银币。它有二大版别,其区别在于币面“吉”与“宝”二字之书法差异。一种版式为“吉尔宝”,另一种版式则是“土吉缶宝”。详细言之即币面“吉林省造”中之“吉”字有二种书法。一是“口”上书“”而另一为“口’’上书“土”。币面“光绪元宝”之“宝”字也有二种书法,一种从“尔”而另一种从“缶”。但其书法搭配却有规律,吉者配尔宝,土吉者配缶宝,二套银币各大小五枚皆按此律。。

  • 标签: 光绪元宝 银币 纪年 上书 版别 书法
  • 简介:河南密县后郭三号汉墓调查记安金槐Inautumnof1963,archaeologistsexcavatedtwofesco-walledtombsoflateEastHanperiodatHoushiguovillageinMixiancount...

  • 标签: 形制结构 中室 壁画内容 壁画墓 栌斗 砖砌墙
  • 简介:2000年5月初,有人从吐鲁番新城老街市一户家里,发现20多张清代宣统年间吐鲁番“福聚”商号票帖,拿到乌鲁木齐出售,随即被众多钱商和钱币爱好者抢购一空。6月中旬,笔者也有幸在吐鲁番市新城老街市一家中发现福聚商号票帖,并购下。

  • 标签: 吐鲁番市 商号 乌鲁木齐 爱好者 街市
  • 简介:听到炳应老师去世的噩耗。我恍惚如痴人一般,很久很久说不出话来。陈老师患病时日已久。电话中他也坦然地告诉了我病情已经恶化。但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我还是因惊惧而恍惚良久。当泪水漫过我的脸颊。老师慈祥、和善的面容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 标签: 老师 怀念 去世
  • 简介:<正>据《史记·杞世家》记载,帝尧曾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让他们居于妫汭(妫水弯曲的地方)。舜的后代有的以水命姓,就姓妫。周武王姬发灭商建立周朝后,追封先贤遗民,封舜的后裔妫满于(今河南淮阳),建立侯爵国,让他奉守帝舜的宗祀,并将大女儿太姬嫁给他为妻。妫满死后,谥号为胡公,故又称胡公满。其子孙有的以国为氏,就是氏。今淮阳县柳湖旁边有胡公墓,因防护城河水侵蚀以铁锢之,俗称铁墓。姓还有一支少数民族改姓,也出自河南,即《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自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后,将代北鲜卑族三字姓侯莫氏改为单姓氏。

  • 标签: 少数民族 鲜卑族 山西大同 北魏孝文帝 南淮阳 周武王
  • 简介:传世文献关于汤灭夏之役的记载既比较零星又互相矛盾。上博楚简《容氏》的相关记述优于传世文献,但有一个比较关键的宇未识。通过拆分及与相关诸字比较,试图将其释作“京”,读作“亭”,并认定其为“庭”字的通假,进而重构出汤攻占夏都之后,在最主要的“中庭”举行的“革命大典”。出土文献与考古资料的对读,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个关键字的释读问题,也对说解二里头一号宫殿的遗迹现象颇有帮助,从而为重构成汤灭夏之役提炼出一段重要史实。

  • 标签: 容成氏 二里头遗址 中庭 革命大典
  • 简介:列支敦登家族作为收藏家和艺术赞助者的身份与他们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方式紧密相关,这也是列支敦登公国几个世纪王朝历史的突出特点。人们普遍认为,无论是作为收藏家还是艺术赞助者,列支敦登王室与艺术的密切联系始于第一任元首卡尔一世公爵,然而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在研究列支敦土登王室与艺术的关系时,特伦托大主教、歹U支敦登一尼科尔斯堡的乔治(GeorgofLiechtenstein—Nikolsburg,约1360—1419)的卓越成就不容忽视。他既定制艺术品也进行直接购买,可以说,是他开启了列支敦登王室收藏活动的第一个重要阶段。

  • 标签: 列支敦士登 王室 收藏史 艺术品 收藏活动 赞助者
  • 简介:2017年9月16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美术学院主办,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协办的《家泠艺术大展》隆重开幕。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上将熊光楷,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冯远,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等出席开幕式。吕章申馆长、冯远副主席、徐里书记、杨晓阳院长、熊光楷上将、家泠先生先后讲话。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主持开幕仪式。

  • 标签: 中国国家博物馆 艺术 中国美术家协会 对外文化交流 党组书记 副主席
  • 简介:本文以师曾《读画图》为研究起点,对于近现代艺术史上这幅融合中西画风的作品,结合当时历史原境与画家思想,做出了新的解读与阐释。同时联系师曾其后发表的为传统中国画强力辩护的《文人画的价值》—文,从图文之间产生的悖论张力,可见师曾在短短数年间的画学思想产生了极大的转变与调整。这种突然转化的动因是什么?本文结合其十余年间的诸多画学思考与实际践行,探求师曾被艺术史研究所遮蔽或忽略的另外—层面相。师曾既热情拥抱过西学,也进行过许多调和中西的绘画试验,画学态度却又在1920年之后产生激变,也因此固化为为传统文人画激烈辩护者的历史角色。本文即由此切入,探讨这种转变背后的历史动因,以及师曾在中国绘画由传统向现代演进的过程中的历史定位及其所面对的时代命题与自我困惑。

  • 标签: 陈师曾 读画图 西学 文人画的价值
  • 简介:南北朝时期,有一种精美的内郭五铢,《古钱大辞典》、《历代古钱图说》及其它诸谱皆定为南朝梁武帝天监五铢。1940年罗伯昭先生在《泉币》杂志创刊号发表《所谓天监五铢之疑问》,又将这钱定为南朝文帝的天嘉五铢。其主要依据是内郭五铢的形制与文字书法近于南朝宣帝时铸行的太货六铢。

  • 标签: 五铢钱 北周 古钱 南朝 梁武帝 形制
  • 简介:  为配合内蒙古自治区岱海煤炭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2003年6-8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电厂所属废料处理区内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现将发掘结果简报如下:……

  • 标签: 凉城县成 发掘简报 庄遗址
  • 简介:2018年5月23日,王春法馆长会见了到访的列支敦登国家博物馆馆长雷诺·沃康摩尔博士。王春法馆长对雷诺馆长一行表示欢迎,并向客人简要介绍我馆情况,希望我馆与世界各国博物馆开展交流,也向各国优秀展览敞开大门。雷诺馆长表示,列支敦登国家博物馆致力于增进列支敦登与中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 标签: 国家博物馆 列支敦士登 馆长 雷诺 王春
  • 简介:历史背景在列支敦登王室收藏中,尼德兰绘画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其与源于意大利的诸多重要绘画流派的作品有着同等价值。根据尼德兰的历史发展,藏品被分为两部分:尼德兰北部绘画、荷兰绘画以及尼德兰南部绘画,特别是尼德兰南部最初成为佛兰德斯画派的重镇,并最终孕育了彼得·保罗·鲁本斯(1577—1640)和安东尼‘凡·戴克(1599—1641)两位杰出的佛兰德斯艺术大师。两位艺术巨匠的作品及其前其后的佛兰德斯画派大师的重要作品,王室收藏中均有涉及。

  • 标签: 列支敦士登 兰德 收藏 王室 绘画流派 画作
  • 简介:文章从字形等基础性环节入手,认为荆子鼎铭的“”实即“荆”字,“荆子”即“楚子”;通过对器物年代、铭文内容的综合分析,考证荆子鼎铭的“荆子”即见于文献的楚王“熊绎”。又在李学勤“保卣、保尊与斗子鼎记载的,正是王岐阳会盟诸侯的史迹”说法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进一步推阐熊绎在盟会上所扮演的角色,同时也进一步证成了李说。最后,根据相关出土和传世文献所提供的信息,对岐阳盟会的时间作了具体推定。凡此可补传世文献记载之不足,对先秦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荆子鼎 熊绎 岐阳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