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青阳地处皖南北部,长江南岸。每逢青通河(青阳至铜陵大通)干枯之季,就有不少群众到河床中寻找古币。近20年来,仅在高阳桥地段内,即屡有大量历代古钱出土,多者百余斤,少者数十斤。其中,唐、宋、清钱约占90%以上。其它如金代的钱币则很难寻觅,祜钱更属罕见。

  • 标签: 青阳 出土 小平钱 安徽 古币 古钱
  • 简介:广林文化遗物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发现,1961年广林遗址第一次试掘中就出土一件广林文化陶鼎。以往,广林文化遗物常被划入良渚文化或马桥文化中,直到1999年该遗址再次发掘后,才对这类考古学文化面貌有了清晰地认识。

  • 标签: 广富林遗址 文化遗物 60年代 良渚文化 文化面貌 桥文化
  • 简介:1915年9月,孙中山与元配夫人卢慕离婚,并于同年10月25日与宋庆龄结婚。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珍藏了六封孙中山与卢慕离婚后写给卢慕的信函。笔者介绍了这些信函的内容,考订了寄发地点、时间,分析了他们相互的情感。

  • 标签: 孙中山 卢慕贞 信函 考订
  • 简介:祜通宝为金宣宗祜年间所铸,存世极罕。近日,凤阳县临淮镇南双碑村公路取土施工中,发现一枚祜通宝折二钱,红铜质,光背无文。径28mm,穿7mm,厚1.3mm,重6g。背上铸有两通、五实的小星点,似为北斗。虽瘢痕重重,仍不失规整。其版式及钱文与华光普《中国古钱目录》钱图一致。

  • 标签: 凤阳县 出土 安徽 铜质 古钱 钱文
  • 简介:迄今为止,人们一直将字币和鹿头币作为同一组货币进行研究,认为它们是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四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行的,用于支付在缅甸边境活动的中国云南军队军饷的硬币(见图)。除了A.B.科勒认为它是新疆硬币之外,几乎所有的作者都对这些硬币的流通时代和地区持一致见解,但在确定其发行当局及铸造日期问题上却有分岐。此外,

  • 标签: 九四 科勒 至一 中国钱币 造币厂 三年
  • 简介:2008年,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为配合基本建设抢救性发掘北宋中期宰相弼夫妇及其家族墓地,墓地规划整齐,排列有序,层次分明。随葬器物除墓志外,仅出土有少量遗物和壁画。其中富弼墓志方1.41米,碑文近7000字,内容丰富,涉及北宋中期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文辞优美,书法兼备楷、行、篆、隶,是探讨北宋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 标签: 富弼家族墓地 墓志 北宋中期
  • 简介:<正>1996年元月,我队在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配合春都集团饮料厂基建工程中,发掘了一座北魏墓,墓葬编号为96GM287。该墓保存完好,现简报如下:一、地理位置和墓葬形制该墓位于洛阳市西南郊区张庄村东北,距市区约2.3公里,北依三山,南襟洛河,居坡向阳,地理位置优越,古墓葬分布密集。该墓由斜坡墓道、土洞墓室组成(图一),方向360°,平面呈“T”形,墓口距地表深2.4米,墓道位于墓室之南,长5.3、宽0.8、深2米。墓道内填土为黄褐色,土质松软。墓室为土洞,位于墓道之北,平面呈长方形,平顶,长3.1、宽1.40、高1.4米,墓室中部残存有棺灰痕迹。棺灰长1.7、前宽0.7、后

  • 标签: 北魏孝文帝 地理位置 洛阳市 基建工程 春都集团 墓葬形制
  • 简介:1999年开始的上海广林遗址的发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类新的文化遗存。这类遗存.在环太湖地区考古工作中是首次确认。当时为便于研究.我们将之暂时命名为“广林遗存”,并发表了关于广林遗存的初步认识。广林遗存的发现为研究环太湖地区文明化进程提供了新的线索.填补了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考古学文化谱系的空白.材料一经公布即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之后.相邻的浙江、江苏等地的考古工作中也陆续发现了一批与广林遗存相关的遗址。

  • 标签: 文化遗存 新石器时代晚期 环太湖地区 广富林遗址 考古工作 文化谱系
  • 简介:20世纪60年代初,从细石器文化中辨别出河文化。陶器以筒形罐为主,还有少量圈足碗、钵、杯、斜口器等,篦点之字纹和线形之字纹特征鲜明。石器中绝大部分是打制石器,压制细石器数量较多。骨器数量和种类多,卜骨上有灼痕。年代在距今7500~5000年,相当于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时期。分布在辽西地区东北部,主要集中分布在鸟尔吉木伦河流域。房屋均为半地穴式建筑,多数为方形或梯形,少数为圆形。以小型聚落为主,社会处于部落阶段,人与人地位平等。河文化源于兴隆洼文化和西粱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接受了同期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的影响。

  • 标签: 富河文化 文化特征 年代 分布范围 聚落形态 渊源
  • 简介:这里介绍四十三件清代荣盐场经营契约,其中十一、十二、十三、二十五号原件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地方史研究所资料室,余均存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约内不辨之字,以“□”代之;方言、行话,在注释中予以简要说明,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指正。本文原是《清代荣盐场经营契约研究》(见《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总第三期)一文的附录,现独立为一篇辑录发表。

  • 标签: 契约 合约人 地基 地主 工本 水火既济
  • 简介:我在《试论“华渭文化区”》一文中曾认为,从日益增多的考古资料来看,在距今8000年~距今4000年时,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中心的新石器文化,不仅独自拥有明确的分布地域,而且具有极鲜明的文化个性特……

  • 标签: “郑洛文化区” 中国 考古资料 裴李岗文化 大河村文化 河南
  • 简介:易墓志是洛阳北邙山上新近出土的唐代墓志,志主易出自荥阳郑氏,系中唐仕人。墓志完整记载了易的家族世系、婚宦、政绩及生平经历等情况,有助于中古时期荥阳郑氏家族研究。易由明经入仕,曾先后任幕府僚佐、州郡刺史、京都郎官。志文记录了元年间在荆州的政府救荒中倡议并实施了工赈,弥补了传世文献相关记载的不足,对于研究中唐时期的荒政具有重要史料价值。易在经学与文学方面也颇有建树,撰有《三传异同》十七卷,可补两《唐书》经籍、艺文二志。易墓志由外甥朝议郎、尚书刑部郎中李正辞撰文,其人也是当时工书擅文的仕人。

  • 标签: 郑易墓志唐代荒政
  • 简介:唐少府监岩乃名相张说之婿,《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录其世系。近年,洛阳万安山出土其家族墓志共九通。新出岩墓志与钴墓志称岩六代祖名盘陁,而《新表》名幼儒,《魏书》、《北史》均有《幼儒传》,与《新表》一致;新出泌(岩季子)墓志称其曾祖行谌官洋州刺史,而《新表》则为具有祆教色彩仅有胡人任职的萨宝果毅;新出居中(岩曾孙)墓志称其嗣子名石胡,该名字与其先祖盘陁一样,具有鲜明粟特色彩。诸多证据表明岩乃北朝时入华的粟特人后裔,其祖先极有可能出自昭武九姓的石国。

  • 标签: 郑岩 粟特后裔 墓志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荥阳郑氏
  • 简介:<正>二十号契约立出佃井约人罗开馨、罗开香、罗开信、罗开星,今将先年所做邱垱小溪沟夏硐寺业内天顺井水、火锅分壹口,并天车车房、牛棚、过江、沟渠、枧路、(40)牛马进出、抬锅运炭略径、灶基,一并出租与罗三义名下推煎。比日凭证议定佃七载,壹口,

  • 标签: 契约人 合约人 凭证 视路 小溪沟 火油
  • 简介:卢照邻撰文的太子寿墓碑,原竖立在山西省翼城县云唐村太子寿墓前,民国初期的《翼城县名胜古迹古物调查表》标注“此碑已佚”。所幸翼城县人民文化馆于1983年在云唐村外水渠旁寻到此碑,现藏于翼城县博物馆,经山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家珍贵文物。《全唐文》收录此碑文,题为《太子碑铭》;民国18年《翼城县志》亦收录《太子寿墓碑》全文。经与原碑对比,两种收录均有多处明显错误。今以现存唐碑与《翼城县志》所载《太子寿墓碑》及《全唐文·太子碑铭》对比,将所存讹异,一一列举并正之。

  • 标签: 郑太子寿墓碑 卢照邻 讹异 正之
  • 简介:宁县普照寺金元铜钟和庆城慈云寺金泰和铁钟所铸铭文可补地方文史。宁县普照寺金元铜钟铭文引用《付法藏因缘传》和《湘山野录》中的两个佛教故事说明铸钟的重要性。庆城慈云寺全泰和铁钟所铸铭文具名县内外镇、村、庄、社、寺等30多个佛教机构,施主近800人,在行政上几乎涵概了县境内所有地域。这些村镇名称是我们今天研究古地名演变的绝好资料,多数地名为现今延用,相当一部分则失考,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金贞元铜钟 金泰和铁钟 《付法藏因缘传》 《湘山野录》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 庆阳府彭原县盈倉广济院
  • 简介:四川大学档案馆中收藏有诸多近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与德坤的往来书信,内容多谈及近代历史学、考古学、学术出版、研究机构交流等内容,是研究中国近代学术史的珍贵文献资料。

  • 标签: 中国近代学术史 信函 学者 历史学家 考古学家 四川大学
  • 简介: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诗、文、书、画俱佳。其先后在山东范县、潍县任知县十二年,体恤百姓,清正廉明,有政声。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郑板桥《行书判词册》,为其任山东潍县县令时的判牍,因其书名日盛而被人裁剪整理,装裱成册,内容涉及婚姻、财产、田宅、土地等问题,据此可略窥当时郑板桥理政审案的一些情况。郑板桥《行书判词册》作为艺术珍品流传至今,从这些只言片语的判牍墨迹中,亦可了解他的书法风貌。

  • 标签: 郑燮 行书判词册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