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5 个结果
  • 简介:<正>1978年8月石家庄市北郊发掘一座西汉古墓,在墓主人头部左侧发现一枚铜印。阴文篆刻“?且”二字(见《考古》1980年第1期)。对这两个字的考证,我们曾信访过故宫博物院罗福颐同志,他释为“长耳”,但长耳这个人名在历史上没有见过,我就联想到“长耳”是否就是秦汉之际一直在河北一带活动的张耳呢,是否当时假“长”为“张”呢?带着这个问题查找了不少古今文献资料。在许慎的《说文解字》内“长”与“张”二字都有,只是解释很简单,只说“长,久远也”,“张,施弓弦也。”既未谈到可以借用,也没有作为姓氏解。在另一些说文和字典之类的书籍中,未见“长”可以假借为“张”之说。在《中国名人大辞典》中,姓“长”的人名从古至今仅录五人,即长沮(春秋楚人)、长(片羊)(春秋魏人)、长息(战

  • 标签: 秦汉之际 说文解字 故宫博物院 考古 墓主 许慎
  • 简介:清代钱币中,雍正钱相对少见,在出土或存世的大量清钱中,仅占1%。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雍正年间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使流通所需货币越来越多,而制造铜钱的原料黄铜生产不足。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户部建议,除乐部等必须用黄铜铸造者外,一律不许再用黄铜制造器皿;已成者,当作废铜交官,估价给值;倘有再造者,照违例造禁物律治罪;失察官员,买用之,亦照例议处。同年九月,再下禁令,只准三品以上的官员用黄铜器皿,其他一概禁止;现有铜器,一律要在两年内清缴。

  • 标签: 雍正年间 商品经济 雍正四年 黄铜 制造 器皿
  • 简介:白沙宋墓一号墓的棺床中央留有一个扁方形小孔。该孔的性质,《白沙宋墓》的作者根据相关文献及实物资料推定为“穴”和“金”。分析史料记载和墓葬形制结构,并与类似遗存比定,可知此扁方形小孔既不是清代地宫中的“金”,也不是“穴”位,应为“穴中”。

  • 标签: 白沙宋墓 金井 腰坑 穴中
  • 简介:<正>薛涛,字洪度,长安人,生于唐大历五年(770年),卒于大和六年(832年),是我国中唐时期著名女诗人。她出身于京都长安,自幼随父入蜀,后终老于成都。她自幼才思敏捷,才华出众。她和同时代的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裴度、严绶、张籍、杜牧、刘禹锡等,竟相酬唱写了不少诗篇。其中有不少歌颂祖国美好河山、充满爱国热情和关心劳动人民疾苦的佳作。

  • 标签: 崇丽阁 望江 段文昌 井旁 女诗人 薛涛诗
  • 简介:<正>武汉市文物商店收藏了一件西周时期的铜■,惜其形体残损过甚,仅存底部。可贵的是铸于内底上的铭文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值得重视”。铭文共四行二十四字,隶定如下。唯四月乙卯,公易(锡)臣(?)宗(?)(甚)贝三朋,在新(?)(京)。用乍(作)父辛宝尊(?)。文字大多可识,铭文大意是:在某年四月乙卯,某公在新东赏赐其臣(?)(人名)以宋甚这个地方的贝二朋,衞乃为其父辛作宝尊以作纪念。作器者为衞,此器可称之为衞尊。(?),字书未见,类似的形体见于陕西扶风

  • 标签: 西周时期 陕西 字书 文字 铜器铭文 国君
  • 简介:集换局票钱,盖因披露的资料不多,人们对其知之甚少。在通常可见的诸钱谱中,很少有介绍"集换局票"的条目。所见马定祥批注《历代古钱图说》中有一小段注释:"宝福局曾铸面集换

  • 标签: 局票 换局 票试
  • 简介:王莽的所有铸币无不精良,其中布泉尤为突出。笔者收藏和所见的布泉共有5种版别。其中收藏有4种版别:(1)面穿上二决文,重好,额轮,径26.0mm,重3.6g(图1);(2)面穿上半星,重好,额轮钱,径26.0mm,重4.0g(图2);(3)面穿上半星,重好,额轮,毛边,径27.0mm,重4.2g(图3);(4)非额轮钱,正面穿下二决文,径26.0mm,重2.8g(图4)。所见者为《简明钱币辞典》和《历代古钱图说》收录的合背钱(图5)。

  • 标签: 《历代古钱图说》 《简明钱币辞典》 合背钱 版别 收藏 铸币
  • 简介:河北平山王(?)墓墓室西库出土玉器三百五十件,其中有一玉片,上有墨书文字九,今摹如下:这一玉片见于张守中同志的《中山王(?)器文字编》(中华书局出版,1981年5月)。全文尚未有译释。张守中同志所摹为8字。据河北省文物管理处中山国墓葬发掘负责人刘来成同志说,此片尚有一字漏摹,即在“子”和“吉”字之间有一“匽”字,则此片实为9字。

  • 标签: 中山国 中山王 张守中 出土玉器 墓葬发掘 中华书局出版
  • 简介:同治初年,为了解决成丰年间钱制紊乱问题,户部特铸一批同治重宝背当十标准钱,颁发各省,照式铸行,此即部颁样钱。其制作精美,形制雷同,钱文如出一人之手。计有宝泉、宝源、宝直、宝晋等18种。对此,各种钱谱中均有记载。

  • 标签: “同治时期” 中国 文物考古 “重宝部颁样钱” 形制 收藏价值
  • 简介:林西县大古铜矿遗址王刚1962年,内蒙古102地质队在林西县大发现了铜矿藏。1973年,昭盟(今赤峰市,下同)第二地质队开始勘探铜矿时,发现了一处古铜矿遗址。1976年7月,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对古铜矿遗址进行了局部掘。1978至1988年间...

  • 标签: 大井古铜矿遗址 文物工作队 林西县 内蒙古文物 夏家店上层文化 辽宁省博物馆
  • 简介:<正>一、遗址概况和发掘方法杞县位于豫东西部,东距商丘约90公里,西距郑州约120公里。其地北依黄河,南临涡水,《禹贡》豫州之域,商周杞国旧地,今属开封市辖区。由于历史时期河、济泛滥,这一带的古文化遗址也屡遭湮没,淤土广厚,曾长期被视为无古可考或有古难觅之地,以往尚未进行过任何早期遗址的发掘工作。为了填补这一空白,了解该地区考古学文化的

  • 标签: 二里头文化 大口尊 绳纹 古文化遗址 标本 口径
  • 简介:雕塑艺术是在说明题材情节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对形象的塑造,集中概括而具体地表达出作品主题、社会面貌和作者意图的一种形式。由于本身受着宗教内容与形式的局限,对人民的思想感情和人民愿望的体现就不能不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否认佛教艺术有人民性的存在。

  • 标签: 石窟 塑像 雕塑艺术 佛教艺术 情况 局限
  • 简介:褚村位于侯马市西北6公里的汾河左岸。遗址分布在村东、村北的汾河台地上(图一),以村东北高地最为丰富,该高地濒临汾河谷地,高于现今地表3米左右。因积年破坏,遗址保存极差,地层几无,地面碎陶片俯拾即是。遗址时代包含有新石器、东周两个时期。五十年代末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便发现该遗址并竖立有保护标志,其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侯马市博物馆对该遗址多次调查,但发表资料甚少。1991年11月我们对该遗址进行复查,收获颇奉,随即开探沟一条予以掘,现将调查、掘收获简报如下。一地层堆积探沟(TG)位于高地东北汾河谷地断崖上,面积6×2.5米,方向正北,堆积分三层。第①层杂物堆积层,厚0.35—0.40米。第②层现代扰乱层,厚0.15—0.45米,含大量陶片及砖石、瓦、灰渣等。该层下有一现代扰沟打破同层下H1,扰沟及H1又均打破第③层。H1为近圆形,口略大于底,浅灰色土,结构疏松,包含物不多。

  • 标签: 探沟 地层堆积 陶片 尖底瓶 假圈足 指甲纹
  • 简介:中国青铜器享誉世界,是国内各博物馆文物保管重要的工作领域。我国青铜时代约始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公元前十三至前十一世纪为鼎盛阶段,它跨越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夏、商、周三代,延续了近两千年。

  • 标签: 青铜器 文物保管 文物保养 科学化
  • 简介:田径教练员必须熟悉损伤预防原则,以保持运动医学工作的有效性。所有田径工作者必须向教练员和运动员强调损伤预防的重要性,尤其是当训练计划中缺乏这种认识或是忽略了这些原则时更是如此。

  • 标签: 田径运动 运动损伤 预防原则 运动医学 身体训练 训练方法
  • 简介:<正>近年来,随着我国文物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地下文物陆续被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不断提供新的信息与资料。特别值得我们重视的是,由于一些考古资料的出土,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原始社会末期铜器的发现和研究即是其中重要一例,它对探索中国古代青铜冶铸业的发生、发展等诸方面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原始社会后期铜器的发现和研究也是近

  • 标签: 原始社会末期 铜制品 中国古代历史 文物考古 古代青铜器 齐家文化
  • 简介:河南杞县牛角岗遗址掘报告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开封市博物馆考古部杞县文物保管所Inautumnof1989.asiteofErltouCulturewasexcavatedatNiujiaogang.QiCounty.EastHenanProvin...

  • 标签: 二里头文化 夹砂 格纹 文化遗址 浅灰色 漳河型
  • 简介:人类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多变的世界。不断变化的大自然,改变了生态环境,改变了物界,促进了生物演化,导致了人类的进化。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也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人与自然,既有和谐,也有冲突,有时甚至是灾难性的大冲突。在人与自然不断的冲突与和谐的循环中,人类学会了生存适应。人类自身以及人类的文化,就是在不断的变化和适应中得到演进与发展。

  • 标签: 人类生活 考古 灾荒 灾害 古代 人与自然
  • 简介:<正>狮子山遗址在应城市东南约4公里处,呈东南→东北走向,依山面湖,北高南低。1984年春,应城县在此修建粮库时发现了古代文物,同年,孝感地区博物馆会同当地文化部门对狮子山进行了调查,发现周代遗存和南朝墓葬。周代遗址位于狮子山的中部并延伸到整个西坡,高出地面约2米,面积近20000平方米。南朝墓葬在狮子山的北部岗地上。现将遗址掘和墓葬清理的结果简报如后。

  • 标签: 狮子山 南朝墓葬 遗址 标本 应城市 周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