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潼南发现明代石香炉徐林1987年7月,文管所文物普查组在县城南40公里的胜乡发现一件完整的石质香炉。香炉放置在该乡三星村八组(原七村八组)千佛寺;日址,据第六盘炉记年款载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所造。香炉采用镂雕与浮雕相结合的技法,雕有花...

  • 标签: 葵花叶 呈圆形 交通运输工具 观赏价值 工艺美术品 历史环境
  • 简介:南方考古一直是相对于北方考古的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方考古的迅速进步一度让人们震惊:四川三星堆、江西大洋洲与中原殷墟可以并驾齐驱的青铜器和玉器等遗存的发现使学术界目瞪口呆;江浙沪地区对良渚文化尤其是余杭良渚遗址群及其包含的大型祭坛、大型墓葬、莫角山大型台城遗址等的新发现,长江中游地区的石家河文化及其大型城址的发现,四川盆地宝墩文化及其史前城址群的发现,等等,使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呈现出全新的时空格局,也使学术界开始重新考虑中国早期文明的源头和框架问题,其中严文明先生的中国文明起源的两河流域说已经开始产生广泛的影响。

  • 标签: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 文明起源 新石器时代晚期 长江中游地区 良渚遗址
  • 简介:2003年2月19日深夜,影响了几代人的"博物馆"在几声沉闷的爆破中,与南昌市民"永别了".爆破之前,馆长彭适凡牵着妻子的手,来到工地,最后看了一眼这座建筑,毕竟,博物馆伴随他们从风华正茂走向双鬓斑白.浓浓的惜别之情涌上心头.回到家里,馆长拿出一张摄于1968年的老照片,从记忆中翻寻起那些弥足珍贵的历史片段.

  • 标签: 彭适凡 江西省博物馆 朱德 地方博物馆事业 文物仓库
  • 简介:算筹是中国古代用来记数、列式和进行各种数与式演算的工具。它是用粗细、长短基本一致的小竹棍或小木棍(也有骨头、玉石、金属、象牙)制成的,又称为筹、策、算子等。算筹是古代中国独创的、最有效的计算工具,它不仅能进行数(整数和分数)的四则及开方运算,还能表示许多复杂的内容,用算筹进行的计算就叫筹算。

  • 标签: 新莽 泉布 算筹 记数法
  • 简介:听说卞祖怡先生在家里摔了一跤,从此就没有再醒过来,5月31日已离我们而去。消息入耳,我直呆了半晌。

  • 标签: 收藏家 钱币 书法 卞祖怡
  • 简介: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2年),清政府在吐鲁番设领队大臣时,始筑广安城(即今吐鲁番老城)。同年在老城东边建成一座粮仓院(今吐鲁番市高昌区政府东侧),当时,当地人称之为老城粮仓。粮仓南北长140m,东西宽110m,呈四合院型分布,仓库墙厚1.2m,土夯木顶结构共8间,总面积为15400m^2,是吐鲁番最具代表粮类储备遗存,距今已有230多年。

  • 标签: 吐鲁番市 粮仓 清政府 区政府 四合院
  • 简介: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河南省原阳县文物普查组新发现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阳武毛氏迁茔域碣记》石碣一通。该石碣的发现,为研究近500年的黄河变迁、地层变化、阳武毛氏的播迁等,都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现将发现情况与碣文介绍于后,并就有关问题与有识之士商榷。

  • 标签: 原阳县 毛氏 文物普查 实物资料 河南省
  • 简介:1890年前后南北疆各官钱局多自行印发纸币,属兑换券性质。它们大多印制粗劣,只流通于本道属辖内。只有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年,1908年)迪化官钱总局用成本银中的六成发行的大型龙票100万两,委托上海印制,图案精美,纸质亦好,通行全省,信用卓著,为民众所乐用,在流通中取代了其他官帖和私商钱票。

  • 标签: 清朝末年 纸币 老龙票 古钱币
  • 简介:2004年12月3日中午,接到新疆钱币学会秘书处电话,说董老去世了,心中一惊!那位和蔼可亲又可敬的老人、领我走入钱币研究领域的老师、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曾给我无私帮助和支持的董真的永远离开了我们!心中无限悲痛,想起了和董老相识和相处中的一些往事。

  • 标签: 怀念董老 深切怀念
  • 简介: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不同性质的陈列和展览,都极力寻求能够充分表现自己特征的展示方式,以期收到理想的社会宣传效果。马克思主义美学主张从审美上去理解现实,用艺术形象进行思维,我想结合民俗陈列与展览的特殊要求,陈述一下我对如何使观众“从审美上去理解现实,用艺术形象进行思维”的理解和想法。我认为摹拟

  • 标签: 民俗性 美学主张 艺术形象 演示法 展示方式 展示形式
  • 简介:为了寻找适合博物馆检测要求的NO2测定方法,选择分子筛为填充担体,TEA与DEA为复配吸收剂,采样管柱长为5cm,管径为5.5mm,采样流速为100-160ml/min,建立了固体主动采样.经与常规溶液和仪器法测定结果比较,三种采样测得的NO2浓度在精密度和总体均值上均无显著差异,具有高度相关和可比.它们之间的回归直线关系存在,可用于环境现场二氧化氮的检测.

  • 标签: 二氧化氮检测 固体主动采样法
  • 简介:江油发现宋代窖藏曾昌林1979年8月,江油公河酉乡龙桥村农民涂学忍、涂学盛、涂鸿贵三人.在原龙泉寺遗址上为一死者挖墓吭,在离地面40厘米深处发现一陶罐,时罐已碎,内藏大批铜器。由于三人缺乏文物常识,便将铜器出售给废旧物资部门。文化馆闻迅后,立即派员与...

  • 标签: 宋代窖藏 江油 废旧物资 底盘 托盘直径 底径
  • 简介:1984年,唐山市文管处在文物普查中,从迁安县发现一件北魏时期的墓志,(见图)现收藏于唐山文管处。墓志为青砂岩质,底盖两件,略呈正方型,横为35厘米,竖为32.5厘米。墓志四周素面无纹饰,通体无剥蚀,铭文字迹清晰无缺,志后阴刻从右至左十行,每行十字,末行为九字,共79字,

  • 标签: 阴刻 文物普查 北魏时期 迁安县 州中正 岩质
  • 简介:2006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有6处分布在南方地区。云南富源大河旧石器洞穴遗址被确认为是一个具有莫斯特文化特点的遗址,是莫斯特文化在中国南方的首次集中出现。这个遗址的发现表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在中国的南方的时间可能早于中国北方,这不仅可能意味着不同的交流路线,同时也对中国智人的起源和中国文化的演进路线图提供了一些可能的暗示。

  • 标签: 东西方文化交流 旧石器时代 快乐 洞穴遗址 中国南方 南方地区
  • 简介:文献有关夏王帝宁(杼)曾以丘之地为其都的记载是可信的。从夏王朝的主要活动区域以及属于夏文化的二里头文化分布范围来看,夏都丘的地望应限定在今河南省境内。今豫西北、豫西、豫南等地不可能是丘所在,丘理应在今豫东的开封地区境内。文献有夏都丘位于开封县陈留镇以北的记载,今开封东北的国都里一带和陈留镇东北的王陈寨一带值得重点关注。王陈寨虎丘岗遗址位置与文献记载较为接近,遗址本身地势较高,范围较大,文化堆积厚,年代早,其为丘故地的可能较大。偃师二里头遗址为夏代中晚期的都邑—斟寻,中间未曾中断或废弃。夏都斟寻与丘并非一都制前提下的前废后兴关系,二者有一定的并存期,前者应为夏王朝中晚期的主都,而丘则为夏王朝一段时期内的辅都。便于统治和东方军事战争的需要是夏王朝设立丘辅都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夏都 老丘 开封县 辅都
  • 简介:马的起源早于人类社会形成之前。据古生物学研究证实,马起源于距今约5000万年前的始世,它的祖先是始祖马。中国也是马的起源中心之一。一个世纪以来,古生物工作者在地层里发现了一百多种马类化石,将马的进化分为五个主要阶段:始祖马、中马、原马、上马和真马(见图1)。

  • 标签: 始祖 祖先 发现 起源 人类社会 化石
  • 简介:2003年12月,昌黎县靖安镇张各庄村民在村东北约1500米处发现一个灰陶罐,内盛古钱币71枚,33个品种,其中最晚的“元祜通宝”铸行于北宋元祜年间(1086~1093年),这一时期昌黎地区属辽国统治,故该窖藏的年代约在辽道宗大安年间(1085~1094年)。

  • 标签: 昌黎 窖藏 铜钱 辽代
  • 简介:1990年8月,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街镇东南约10公里的红碱淖尔,因风雨冲刷暴露一座古墓。墓内出土人骨架一具,完整的马骨架一具,另有铜器、陶罐等。除双鱼纹铜镜送交盟文物站以外,其余均散失或被破坏。铜镜为圆形带柄,黄铜铸成,镜面光洁微鼓。直径8.7、厚0.3、柄长8.1、镜柄上宽1.5、中腰宽1.2,下宽2.4厘米。柄底部

  • 标签: 红碱淖尔 金代 新街镇 伊克昭盟 下宽 弦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