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长治观音堂是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有大量精美绝伦的明代彩塑,包括圆塑、壁塑和悬塑,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由于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彩塑保存现状堪忧,逐渐出现了残缺、颜料层脱落、粉尘污染、褪色、裂隙、断裂、龟裂、起甲、泥渍、动物损害、划痕、倾斜、不当补塑等多种病害,对彩塑的生命延续构成严重威胁,亟待进行保护修复。本文在实地调查观音堂彩塑保存现状的基础上,对其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修复建议。

  • 标签: 观音堂 彩塑 病害 保护修复
  • 简介:铁,作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元素被我们熟知,而且由于铁的化学性质相对于金、银、铜等金属更为活泼,化学稳定性差,因而更容易腐蚀生锈。古代铁制品是铁元素和碳元素形成的混合物或化合物,极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发生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以及细菌腐蚀。如不及时地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处理,铁质文物将会面临进一步的腐蚀,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铁质文物会逐层脱落,直至锈蚀殆尽。本文就铁器文物腐蚀与保护的研究现状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 标签: 铁质文物 防腐蚀材料 缓蚀剂 封护剂
  • 简介:古建筑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本身就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由于古建筑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自身的特点及管理存在的问题,使其存在着大量的火灾隐患。近年來,文物古建筑博物馆频频发生火灾,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秋季天干物燥,火灾事故发生频率增高,保护人类文化瑰宝,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牢固树立消防安全意识,全面筑牢古建筑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屏障。

  • 标签: 博物馆 古建筑 安全管理 消防 防火
  • 简介:墓葬壁画经考古发掘后,墓室内原有的稳定环境被打破,在微环境不断变化的作用下产生各种不同的病害。为探究微环境变化规律,在陕西师范大学模拟壁画墓室内对空气温湿度、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及土壤电导率等进行长期监测。结果表明,外部环境的改变对墓室内部微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距墓底高度越高,其土壤温度、含水率变化幅度越大,越易产生酥粉等病害。利用离子色谱仪、X射线衍射仪(XRD)等仪器对土壤易溶盐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各种阴、阳离子含量与土壤埋深深度呈正相关关系;土壤表面析出盐分主要以硫酸钠和硫酸钙为主,在微环境的不断变化下,易产生酥碱等病害。对壁画墓葬微环境进行系统研究,为有效调控墓室微环境提出合理的对策,以期为原址保护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 标签: 壁画墓葬 微环境 温湿度 电导率
  • 简介:国际博物馆协会藏品保护委员会(ICOM-CC)将于2020年9月14日至18日在北京举办ICOM-CC第19届大会。会议主题为'打破边界:论文物保护学科的综合性'(TranscendingBoundaries:IntegratedApproachestoConservation)。ICOM-CC是国际博协下设国际专业委员会中规模最大的委员会,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相关科学技术研究、交流和推广。

  • 标签: 委员会 博物馆
  • 简介:秦陵博物院于2000年对位于秦始皇帝陵园外城垣东北角的K0007号陪葬坑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坑共出土原大青铜水禽46件。据考古发掘报告,'铜禽坑'在坍塌前曾遭受水淹以及焚烧等人为破坏,加之长期处于高温多湿的埋藏环境,因而青铜水禽出土时腐蚀、矿化、粉化情况十分严重,有的甚至仅剩残块,无法辨识原貌。在这些青铜水禽中,编号为23号的水禽铜鹤尤其造型优美,形态逼真。为了对这件青铜鹤进行保护修复,从其保存现状出发,收集信息资料,检测分析病害原因,并制定保护修复方案,开展了具体实施的步骤。经过修复,达到了最终的展示效果。

  • 标签: 秦始皇帝陵 K0007号陪葬坑 23号青铜鹤 修复保护 展示
  • 简介:博物馆是收集、珍藏、陈列遗迹探究文物价值的关键所在,在文物的保护、传承、研究各环节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博物馆如何实施好文物保护措施,已变成文博行业高度重视的内容。本文就以信息环境下博物馆的文物特点入手,从多种角度对信息时代环境下博物馆文物保护的必要措施进行分析,希望为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 标签: 信息时代 博物馆文物 保护措施
  • 简介: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第七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定于2019年8月29日在韩国大田举行。本次会议由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韩国文化财保存科学会主办,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等单位协办。会议会场设在韩国大田市KT&G人才开发院。本次会议旨在:1.增进东亚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科学领域的交流;2.交流东亚文化遗产保护技术与方法;3.探讨东亚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的发展方向;4.建立东亚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交流平台。

  • 标签: 文化遗产保护 国际学术研讨会
  • 简介:“兴教寺事件”作为我国遗产保护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由于关涉“丝绸之路”项目申遗和宗教遗产的敏感性,引发了有关遗产保护与管理学理和实践的诸多讨论。本文以遗产保护理念的“全球化”与“地方化”为切入点,分析该事件不同利益相关方的主要矛盾,并就遗产领域利益博弈的机制和必要性,世界遗产体系建立伊始的博弈渊源进行讨论。

  • 标签: 遗产保护理念 兴教寺事件 全球化 地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