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拯(1815-1876),原名锡振,字定甫,号少鹤。尝服膺包拯,故更名拯。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科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军机章京、内阁学士,官至左都副御史、通政使。同治三年因他人诬讦降职,四年离京回乡,光绪二年去世。

  • 标签: 祁寯藻 门生 王拯 中国历史
  • 简介:对商晚期都城殷墟遗址的1004号墓出土的7件青铜胄进行了热电离质谱(TIMS)铅同位素比值分析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成分分析,数据显示铜胄的合金类型可分为两类——锡青铜和铅锡青铜,且其二者的铅同位素比值均处于高放射性成因铅范围。此研究结果为探索金属矿料的产地来源及此著名墓的年代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 标签: 殷墟 王陵 青铜胄 铜合金 铅同位素
  • 简介:西汉时期,诸侯墓葬针对墓葬封护采取了较多的措施和方法,以达到保护墓葬及其他相关目的。因墓葬时代和形制、具体设施和需要等的不同,封护的方法和使用的材料等均存在诸多差异,体现出时代、地域及诸侯国之间差别的同时又较多地反映出当时的科学技术、丧葬思想和等级差别,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汉代诸侯墓葬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演变等相关内容。

  • 标签: 西汉 诸侯王 墓葬 封护
  • 简介:宏钧先生曾任中国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此次访谈主要围绕“国博百年发展”这条线索,内容涉及辛亥革命之后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的创设与建馆概况、解放初期历史博物馆的改革、1958年-1959年“中国通史陈列”的筹建和以后的数次修改,以及其他业务的重要发展等;最后,宏钧先生从自己的角度谈了国家博物馆百年发展所留下的重要精神财富及对博物馆事业的期望。

  • 标签: 百年国博 中华文明 复兴之路 光辉前景
  • 简介:由来篇2009年初,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举办了"走近考古,步入宋金"的讲座活动,拉开了山西考古走向公众的序幕。活动是宋建忠所长亲自策划并主持实施的,诸多媒体以公众考古的"破冰之旅"来形容之。

  • 标签: 山西省 考古 公众 遗址 2009年 讲座活动
  • 简介:湖北钟祥发掘的明代梁庄墓是近年来发现的最重要的藩墓葬,梁庄朱瞻为仁宗之子,永乐22年(1424年)册封为梁,宣德四年(1429年)就国,正统六年(1441年)薨,属于明代前期墓葬.该墓随葬品非常丰富,是明定陵发掘以来宝物最多的陵墓.正如整理者指出的,'大量的金玉珍宝,其数量之多,制作之精美,居已发掘的亲王墓之首①.'

  • 标签: 大帽 曳撒 清三代 万历帝 元明 冠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