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湖北随州师范墓地位于随州义地岗墓群北部,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为配合基建工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勘探发掘了14座东周时期的墓葬。从随葬器物组合、形态特征等推断这批墓葬为战国中晚期楚墓。本次发掘为研究鄂北地区中小型楚墓,了解义地岗墓群的变迁及曾楚关系等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 标签: 随州师范墓地 义地岗墓群 楚墓 战国中晚期 曾楚关系
  • 简介:叶家山M28是叶家山西周墓地中规模较大的墓葬之一,出土铜、陶、玉、原始瓷、漆木等质地的器物约600余件。通过初步整理发现,该墓出有多件带“曾侯”、“曾侯谏”铭文的青铜器,结合墓葬规模、随葬品情况,可推定该墓为一代曾侯墓,年代为西周早期。墓中出土的2块随葬铜锭,经检测铜含量达98%以上,这是全国西周墓地的一次极重要发现,可证明西周早期的曾国已有了独立的青铜冶炼业,同时对研究汉东方国铜料来源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依据。

  • 标签: 叶家山墓地 曾侯 西周早期 铜锭 青铜冶炼业
  • 简介:叶家山M107是位于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国墓地中部的一座中型墓葬,出土铜、陶、玉、漆木等质地器物110余件套。根据墓葬及随葬器物特征、铜容器铭文,可推定该墓为西周早期曾国贵族墓葬。10件带铭铜容器铭文族徽大多相异,表明该墓铜容器来源较复杂。铭文“西宫”是第一次出现在西周早期曾国青铜器铭文里,值得关注。

  • 标签: 叶家山 M107 铭文 西宫
  • 简介:湖北随州市义地岗东汉墓清理报告随州市考古队1994年8月下旬,湖北随州市义地岗因建设工程发现两座砖室墓,随州市考古队接到报告后,即派员赶赴现场调查,并配合工程进行了清理发掘。现将两座砖室墓(编号为M1、M2)清理情况报告如下。一、墓葬位置及形制墓葬...

  • 标签: 东汉墓 随州市 几何纹 底径 湖北随州 随葬品
  • 简介:<正>一九八八年元月,随州市安居镇徐家咀村汪家塆窑场民工做砖取土时,偶然挖掘出古代青铜器。随州市博物馆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即派员前去调查。经勘查,认定该处是一座古墓葬。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 标签: 湖北随州 博物馆 古代青铜器 古墓葬 窑场 图版
  • 简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博物馆编著的考古发掘报告《随州金鸡岭》,已于2011年6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共310页,56万字,正文部分共分七章,附录一篇,附表四个,彩色图版20幅,黑白图版62幅。

  • 标签: 随州市 文物考古研究所 科学出版社 简介 发掘报告
  • 简介:<正>安居遗址位于湖北随州市西部十六公里处的安居镇。安居镇座落在桐柏山与大洪山间随枣走廊的南部,自古即属南北交通的要冲。镇南傍溳水,西临溠水,北面是一条东西蜿蜒十多公里的第四纪堆积土岗地。一九八四年四月,为配合有关课题的研究,武汉大学荆楚史地与考古研究室派王克陵、王光镐、徐少华一行三人前往该镇考古调查,初步查明了一处较重要的古代建筑遗址。遗址大体分布于安居镇及其北面的安居中学之间,中心范围在安居镇与北邻的杨家湾一带。经粗略踏查,遗址大约南起溳水北

  • 标签: 遗址 调查简报 考古研究 古代建筑 湖北随州 泥条盘筑
  • 简介:<正>1990年5月,在随州市万和区宠家村董家庄修水库时,发现了一枚保存完好的铜印。该印现珍藏于随州市博物馆内。这枚铜印底作圆形饼状。长扁方形印纽,质量1309克,通高9,直径12,厚1.7,印纽长7.3,宽3.1cm。方框内为阳刻九叠篆文“统军元帅之印”六字。方框四周各有阳刻回形对称纹饰。印背左右两边都有阴刻篆文,其左侧印文为“中书礼部造,太平三年□月□日”;右侧为“统军元帅之印”的字样(图一)。

  • 标签: 元帅 随州市 元代 博物馆 太平 篆文
  • 简介:<正>一九七五年,随州市均川刘家崖出土了青铜器盖。器盖内壁铸有铭文,现作报道如下。铜器盖二件。器身已失,二件器盖形制大小及花纹相同。盖口为正方形,每边长13.5厘米。盖顶部呈方形,正中央有一钮,钮已残。盖体的四个面各留有乳钉状钮柱,存有铸痕,钮已全部残断。盖体上饰有绳索

  • 标签: 出土青铜器 正方形 随州市 曾侯乙墓 内壁 中晚期
  • 简介:本文认为叶家山曾国墓地是西周早期最典型、内涵最复杂、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姬姓诸侯国墓地。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政治形势的需要,此时的曾国成为第一等诸侯国。曾国不仅有很强的经济实力,而且已成为周王朝攫取土地与矿产资源的有力帮手。

  • 标签: 叶家山 西周早期 曾国 墓地 青铜器
  • 简介:为了做好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第二次发掘和后期整理工作,进一步推进有关学术研究,2013年7月4日至5日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湖北随州市召开了“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考古研讨会”,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沈海宁、文物局副局长黎朝斌等出席会议,

  • 标签: 文物考古研究所 随州市 研讨会综述 墓地 西周 湖北省博物馆
  • 简介:<正>湖北随州擂鼓墩一号墓和二号基出土的文物(?)次大规模在香港中国文物馆展出,吸引了许多观众。这次展品最惹人注目的是二号墓的大型编钟全套三十六件,最大的钟高达一米,重七十六公斤,一号墓编钟的公开展出,算是首次。前世日子在该馆举办的讨论会中,刘彬微先生报告二号墓出土的情况,全墓出土物品有

  • 标签: 中国文物 随州 湖北省 出土 大规模 讨论会
  • 简介:随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著名的曾侯乙编钟出土地。自1978年发掘曾侯乙墓以来,随州博物馆已收藏各类文物一万余件,其中青铜器多达4千余件,且铭文丰富。为了展示这些精美绝伦而又有地方特色的珍贵文物,特推出《青铜器》展览。

  • 标签: 随州博物馆 青铜器 陈列工作 展览工作
  • 简介:1985年冬,随州市安居镇砖瓦厂在取土厂东南角挖毁一座明代砖室墓。墓葬为单室券顶,石灰勾缝,南北向。墓中出土的器物被砖瓦厂工人砸碎,一块石板模样的东西搬到水塘边垫脚,镇办企业厂长吴仕华在塘边洗手时发现上面有字,将其搬回厂长办工室保存多年。那块石板模样的东西为陶质,青灰色,正方形,边长32、厚3厘米。除左上角和右下角略有残损外保存基本完整。上面刻的文字为正楷书体,字迹清晰工整,正反两面均刻有文字,

  • 标签: 砖室墓 安居镇 券顶 陶质 吴仕 工室
  • 简介:本文以A-3钢模拟铁刀,进行了一系列的缓蚀实验。对单宁酸、苯并三氮唑、钼酸钠、硅酸钠、磷酸钠、苯甲酸钠、六次甲基四胺、硫酸锌等进行了筛选及复配实验,采用浸泡失重法、极化曲线法、扫描电镜表征等手段评价缓蚀效果。最终筛选出钼酸钠、硅酸钠、磷酸钠三者质量浓度为l:l:l的复配缓蚀剂施用于铁刀上,并经历除锈、脱盐、缓蚀、封护等流程对铁刀进行了保护

  • 标签: 西汉铁刀 铁质文物 缓蚀剂 复配
  • 简介: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第二次发掘期间,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3年7月4-5日召开了“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考古研讨会”,会议主要成果已作综述报道(见本刊2013年第3期)。为更详细公布本次会议关于叶家山墓地学术研究成果和进展,现就墓地文化特征、族属、年代等方面,撷几位先生的会议发言整理为笔谈发表,以飨读者。

  • 标签: 墓地 西周 随州 发掘 文物考古研究所 湖北省博物馆
  • 简介:湖北黄陵庙赵德祥饮誉游览胜地、长江三峡第一古刹的黄陵庙,座落在宜昌市西北40余公里、三峡大坝处的江南岸。它典雅肃穆、雄奇壮观,像个卓识渊博、虚怀若谷的老人。它铭记着人间的世道沧桑,饱经长江不尽的浑洪清幽;它曾听诉那“路穿天地险,人续古今愁”,“一生魂...

  • 标签: 黄陵庙 黄牛 三峡大坝 长江三峡 三峡坝址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 简介:清末民初,湖北省铜元以其制作精美,数量众多,版式复杂,流通广泛而闻名全国。同时,又以制造铜元厂家最多,规模最大,品种齐全,铸量最多,铸期最长,设备最为精良而被世人称赞。多年以来,湖北铜元常常为国内外铜元研究者所重视,更深受钱币爱好者尤其是铜元爱好者的青睐。

  • 标签: 湖北省 铜元 银元 铜币 清末民初 爱好者
  • 简介:湖北本省银元.是因其背而镌有“本省”两字而得名.一般以为一套仅有大小三种.面额分别为库平七钱二分、库平一钱四分四厘、库平七分二厘。正面中央球圈纹内为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珠圈纹外上端镌有“湖北省造”字样,下端镌有面额.左右两侧各镌有一六瓣花星。背面中央为坐龙纹.上端镌有英文HUPEHPROVINCE,下端镌有英文面额,左右两侧镌有“本省”两字。

  • 标签: 银元 光绪元宝 面额 湖北省 中央 英文
  • 简介:佘家老湾遗址是随枣走廊涢水流域一处较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聚落遗址。遗址可分为东、西两区,具有双聚落结构特征,文化内涵属于石家河文化晚期和后石家河文化。2006年为配合当地公路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遗址西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50平方米,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灰坑3个,瓮棺葬1座,灰土层堆积1个。本次发掘为我们认识随枣走廊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与聚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佘家老湾遗址 新石器时代 石家河文化 双聚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