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我国旅游业面临国际市场的激烈挑战,国家正采取措施力求使我国跻身世界旅游大国行列。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前途无量的“朝阳”产业而狠抓快上。从长远看,山水风光、文化古迹、民俗风情等是我国旅游的最大优势所在,而这些方面的旅游资源在华夏腹地豫西洛宁尤为丰富和独特。

  • 标签: 洛宁县 旅游资源 中国 河南 指导思想 开发设想
  • 简介:<正>1980年4月,我们为配合洛宁故县水库工程建设,在洛宁西南五十公里的寻峪乡故县村东南二华里的洛河西岸,清理了一座秦墓,现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该墓为长方形大圹竖穴墓,方向100°。墓口略大于墓底。墓口长5.2、宽4米。墓底长4.4、宽3.6米。墓底距地表5.3米。墓壁光滑平整,坑内填士经夯打,夯层约0.16米。墓室底部南、北、西三面,留有生土二层台。南北二层台宽0.95米,西边二层台宽1.4米。台高1.65米。台上留有圆木腐朽后的灰粉。显然,这是用圆木铺盖在二层台上

  • 标签: 二层台 发掘简报 秦墓 墓葬形制 竖穴墓 长方形
  • 简介:宁县罗川村内的古民居有13处.而门牌号为“城关村180”号的路氏民居极具代表性.它是庆阳市目前保存现状较好的古民居之一。本文就此做以简单介绍。

  • 标签: 正宁县 罗川村 古民居 介绍
  • 简介:石经幢现存于宁县城东坪台南端,距崖边十余米处,其西侧有一高2.5米,直径6米的土墩,人称点将点。石经幢由两块红砂巨石雕琢而成,上下叠放,八棱八面,每面宽0.4米。幢体高2.8米。其中上部高1.2米,下部高1.6米,地下埋有底座(见照1)。经幢上部西

  • 标签: 宁县 点将台 石经幢 唐代
  • 简介:1972年夏,本人受宁县文化馆之邀及当时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的指派,协助宁县文化馆对宁县梁高汉墓进行清理。其后对西峰南佐汉墓、正宁湫头西候郎汉墓、正宁永和龙安东汉墓、正宁罗川武王庄唐墓进行抢救性清理。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下。许多文物遭到破坏。例如,西峰彭原宋代砖塔被拆除;肖金宋代砖塔也遭到一定损失。四面栏杆和窗棂被打掉:庆阳普照寺大殿建筑昂嘴被锯掉;正宁罗川赵氏牌坊被涂抹或胡刻乱划。

  • 标签: 东汉墓 宁县 清理 甘肃省博物馆 文化馆 文物
  • 简介:2011年4月29日,丁家沟乡郝川村甜水社村民在甜水河东岸的何家山坡地里平田整地时发现一砖砌墓葬。墓葬形制比较完好,仅顶部西侧局部被推土机刮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会宁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对该墓葬及时进行了清理发掘。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 标签: 清理简报 会宁县 文物考古研究所 宋墓 墓葬形制 工作人员
  • 简介:一九八二年十月,武宁县文物普查队在清江公社清江大队五队社员余汝荣家收集到西周甬钟一件。据余汝荣同志介绍,该物是一九八一年九月在清江公社大田大队修水库渠道时出土的。事后,我们赶往出土现场调查,了解到这里是个小山包,北隔七里许是修河,南距半里是村庄。甬种重1.9斤,通高20厘米,甬长8厘

  • 标签: 武宁县 甬钟 修水库 文物普查 云雷纹 一九
  • 简介:1999年5月,宁县新宁镇南坡村村民在其崖面修理窑洞时,发现一批石造像。这批石造像埋藏在崖背距地表1米深、径宽2米左右的一个窖穴中。县博物馆闻讯后,当即组织人员赶到现场,将所有出土文物编号并运回博物馆。

  • 标签: 出土文物 石造像 肃宁县 组织人员 博物馆
  • 简介:买地券,又称“墓Bie”.当地人俗称“楦砖”.为丧葬时随葬之冥器。宁县境内屡有出土,但因其属于“阴间”所用之物,人们望而弃之,随见随抛,收藏不多。宁县博物馆成立以后,加强了文物征集工作,对因修庄建院、水利改土而出土的买地券,一经发现,一般都能收集起来,

  • 标签: 出土 买地券 丧葬 成立 收藏 发现
  • 简介:蔡墨墓,1984年发现于甘肃宁县政平乡涧底村官草沟,墓室规模不大,随葬品也不算丰富。但该墓出土的墓志铭记载的史实,表明墓主身份有些特殊,尤其是其祖上在历史上有很大的名气。不能不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笔者在此不揣冒昧,就新见发表的资料对墓主蔡墨的身份及相关问题作些粗略的考证和探讨,以就教于识家。

  • 标签: 县政 甘肃 唐代 墓主身份 随葬品 墓志铭
  • 简介:2002年7月至9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及乡宁县文管所组成的内阳垣考古队,在乡宁县昌宁镇内垣村南的土疙瘩墓地,抢救性发掘各时期墓葬94座,灰坑7座。其中夏墓5座,灰坑3座;春秋墓89座;汉魏暑期灰坑4座(图一、二)。

  • 标签: 乡宁县 墓葬 夏朝 春秋时期 历史文化 出土器物
  • 简介:宁县普照寺金贞元铜钟和庆城慈云寺金泰和铁钟所铸铭文可补地方文史。宁县普照寺金贞元铜钟铭文引用《付法藏因缘传》和《湘山野录》中的两个佛教故事说明铸钟的重要性。庆城慈云寺全泰和铁钟所铸铭文具名县内外镇、村、庄、社、寺等30多个佛教机构,施主近800人,在行政上几乎涵概了县境内所有地域。这些村镇名称是我们今天研究古地名演变的绝好资料,多数地名为现今延用,相当一部分则失考,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金贞元铜钟 金泰和铁钟 《付法藏因缘传》 《湘山野录》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 庆阳府彭原县盈倉广济院
  • 简介:甘肃省宁县庙咀坪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是省级保护大遗址。传说,夏末商初,周先祖公刘在此建立起古邠国。因此,它又叫“公刘邑”、“公刘坪”。春秋战国时期,义渠戎又在此建国定都。它不仅在陇东,而且在全国文化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宁县 庙咀坪遗址 “京” 文化内涵 历史文化
  • 简介:2014年7月,考古工作者对位于四川长宁县古河镇和乐村2队的缪家林崖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共发掘崖墓5座。其中M5保存较完整,出土一批陶器、铜钱和2具保存较为完整的画像石棺。此次发掘为研究四川地区汉墓、画像石棺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标签: 四川长宁县 缪家林 汉代崖墓 画像石棺